除了陈春秀,她也是顶替案的受害者!
除了陈春秀,她也是顶替案的受害者!
刘丹/文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石南时评”
(原题为:高等教育,容不得“狸猫换太子”!)
距离党的99岁生日还有一天,距离2020年全国高考还有一周。2020年6月29日,山东方面,通报了陈春秀、王丽丽被冒名顶替上学等问题的调查情况以及处理结果。
应该说,相关方面的出手是及时的,办事效率是高效的,时间节点是恰当的,最终结果也应该是满意的。尘埃即将落定,但我仍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这是教育之殇,更是时代之殇。就案说案,以及简单的法纪剖析,不能遏制“狸猫换太子”的再次发生。
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陈春秀?如何真正实现有意义有价值的公平?需要我们在尘埃落定之后,在喧嚣过尽之时,真心反思。
521,我爱你。
自从被赋予这样的意涵,5月21日,这个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子,就成了许多人生命中难以忘怀的良辰吉日。
有人在这一天表白,有人在这一天戴上了婚戒,有人在这一天牵手未来……
然而,在这个爱意流淌的日子,等待36岁山东农村姑娘陈春秀的,却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意外。
2020年5月21日,参加完成人高考的陈春秀,在查询自己的学籍信息时,惊讶的发现自己不但已经上过大学,而且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毕业!
正值高考季,陈春秀的发现一经媒体披露,迅速在舆论场发酵。处于舆论中心的陈春秀,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来找回遗失的真相,公平,以及正义。
与此同时,相关方面也及时组建了工作专班,来回应舆论的关切。
2020年6月29日,即就是该工作专班成立之后的第9天,陈春秀被顶替上大学的来龙去脉,就已经水落石出。
这一天,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16年。那一年,陈春秀20岁,陈艳萍18岁。两个素不相识的花季少女,却因为他人的一次暗箱操作,产生了交集。
陈春秀,是受害者。陈艳萍,也是受害者——在事发前,她是受益者,在事发后,她也成了受害者。
作为受害者,陈春秀可以理直气壮的指责始作俑者陈艳萍。但是,最终也沦为受害者的陈艳萍却无从指责。
她该指责谁呢?指责有钱的父亲,有权的舅舅?她谁都无权指责,她需要的是反思——如果自己当初学习用功一些,考试成绩好一些,又何至于让自己的父亲和舅舅,为了自己,违纪,甚至违法?
迟到的公平和正义,以及流淌的岁月,终将抚平陈春秀内心的伤痕。可是,又有谁,来弥补教育不公带给社会,带给公众的伤害?
有人说法律。诚然,法律在维护公平和正义方面发挥着独到的作用。但应当看到,法不自治。再完备的法律,都会因为部分人的人性失守,而漏洞百出。
另外,法律具有滞后性。迟来的公平和正义,对于部分当事人来说,既不能挽回损失,更无法慰藉心灵。并且,从实践的层面来看,绝大多数的判例,并未产生惩前毖后的法纪效果。
回到此案,如果在16年前,参加完高考的陈春秀能够通过网络,或者其它渠道,查询自己的相关信息,她就会立即发现某些端倪,从而及时采取维权措施。
如果在16年前,信息能像今天这般透明,陈艳萍的父亲和舅舅,又如何能够通过瞒天过海的暗箱操作,实现“狸猫换太子”呢?
如果在16年前,我们的高等教育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的规模,爸爸有钱,舅舅有权的陈艳萍,又何必,煞费苦心的操弄“狸猫换太子”呢?
如果在16年前,我们的用人单位,不以求职者的学历画线,陈艳萍和陈艳萍们,又何必对一纸文凭,孜孜以求呢?
高等教育,往小里说,攸关个人的生存发展;往大里说,影响国运兴衰。高等教育,容不得“狸猫换太子”!高等教育,需要公平!
要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靠的是科技进步,靠的是经济发展,靠的是信息透明,靠的是有效监督。
而要实现这一切,则靠的是刀刃向内的改革,靠的是心底无私的开放。
2020.6.30LD.XA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