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当年响应号召为难民做经济担保,现在收到了一堆催款单

据德国之声8月19日报道,过去几年来,有大约7000名德国人收到了来自德国官方就业中心和地方政府的信件,并因此而烦恼不已。信件的内容是要求他们支付款项,有些数目高达上万欧元。这些钱是用于支付难民们所得到的哈茨4号补助金(长期失业救济金)和住房费用。这些公民和地方教会为难民提供担保,有些甚至早在2013年就开始,现在政府机构要求他们履行担保义务,支付难民生活开销。

500

欧洲时报早在去年就报道了这一现象:

一切都得得回溯到2013年,那时候难民大潮虽然还没有涌向欧洲,但也已经有稀稀落落的先行者来到了德国。

在当时的叙利亚,一整户家庭可能也只凑得出一个人逃来德国的费用,那怎么办呢?德国15个联邦州(除巴伐利亚州外)于是启动了一项人道援助计划,那就是:找普通德国人与难民“结对子”,由这名德国人为难民签字做至少3年的经济担保,涵盖机票、签证、生活费等等。有了经济担保,难民留在叙利亚的家人就能以团聚的名义,又快又安全地来到德国,并且暂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500

据统计,有20000多名难民家属是通过这一项目来到德国的。至于签字担保的好心德国人有多少,德国政府并没有透露。总之,来自黑森州的Klaus-Dieter Grothe,正是这些“好心人”之一。

据他透露,黑森州政府当时对他们承诺:“难民庇护申请一通过,担保关系就会解除,差不多需要8周时间。”Grothe当时还想到,8周时间是个太过于乐观的估计,因此他在心里把自己需要承担责任的时间拉长到了1年。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些话只是黑森州政府自己的算盘,德国联邦政府可并不打算理会!

2016年8月6日,联邦政府收紧了居留法,新法条里写道:“担保声明不会因为居留权状态改变而自动失效。”这就意味着:这一天之前所签的所有担保声明,都要满了3年期限才能解除。而在法条通过之日后出具的担保声明有效期更是长达五年。2017年1月,位于莱比锡的德国联邦行政法院也确认了这一规定的合法性。

换言之,他们要真金白银地为这些难民支付生活费了。

500

Grothe自己是比较“幸运”的。他当年爱心泛滥,一挥手签下了4张担保书。如今,其中的3个人已经因庇护申请被拒而离开德国,最后1个也找到了工作。他因此有惊无险逃过一劫。

但他的朋友就没那么轻松过关,而是收到了一张13000欧元的账单。账单上表示,这是德国为这户难民付出的“6个月失业津贴,以及4人家庭的住宿费”。他的朋友怒而表示,绝不会搭理这张账单,因为“政府的信用已经破产了”。

报道还称,比勒菲尔德地方教会管理部门日前表示,仅是威斯特法伦地区包括敏登(Minden)在内的四家地方教会就为58人担保。与其它做出类似举动的民众一样,这些地方小教会也以为,他们只需要在难民申请得到批准之前承担这些寻求庇护者的生活费用。

500

8月8日,敏登行政法院根据联邦政府16年通过的法条判定吕布贝克(Lübbecke)地方基督教教会必须支付一位叙利亚女性战争难民的生活费,金额约为1万欧元。

“所有担保声明中都有这条,担保人的义务直到对方离境后才解除”,敏登行政法院的一名发言人对德国之声表示。此外,联邦行政法院早在2017年1月便表示:难民申请者和得到承认的正式难民-这两种居留权之间并无区别,因为二者都是出于人道目的。

换言之,有人为难民申请者提供担保,如果申请者难民身份没有得到认可,那么担保在其离境后结束;如果其难民身份得到承认,这一担保将继续有效,直到法定期限为止。敏登行政法院根据这一原则判定,这些地方教会必须付钱。

500

有抵抗催款单的,自然也有心甘情愿的。来自美因茨的医生和医学教授特拉贝尔特(Gerhard Trabert)就是其中一员。特拉贝尔特对于人道救助工作极为投入:作为医生,他为无家可归者提供诊治;作为援助人员,他到地中海参加援救难民的工作。2015年,他也为8名叙利亚人签署了担保声明。“当时必须很快完成”,他对德国之声表示,“毕竟这关乎人命”。因此他迅速心甘情愿地签署了担保声明。

现在这位医生收到了好几份“账单”:吉森(Gießen)就业中心要求他支付1万欧元,石荷州的雷德斯堡(Rendsburg)要15000欧元,美因茨要14000欧元。“这才只是第一批催款”,特拉贝尔特表示。他担心所有8名叙利亚难民所产生的总费用可能会达到30万到40万欧元。

500

处在风暴中的德国就业中心自然是受到了广泛的舆论抨击,即使是心甘情愿付款的特拉贝尔特都批评该中心的处事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担保人们今年3月以来终于可以稍稍松了一口气,他们纷纷收到延期偿还通知:政府虽然还是会发出缴款通知,但不会直接扣钱。联邦就业和社会福利部的一名发言人表示,目前会继续采取这种所谓的“有期限的豁免”。他表示,联邦政府希望为这一冲突“寻求得体适当的解决方案”。

签下的每一个字都不能随便,都要想清楚后果。这堂课的代价,也是不轻了。

(欧洲时报、德国之声等)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