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反委员会的伊凡.茹科夫(《凡卡》续写)

(原结局我知道,杠精不要再说了,这是另一个故事)

1920年秋冬之际,莫斯科。

肥胖的鞋匠小阿里亚希涅将店门紧闭,接着用他那双镶嵌在肥肉之中的小眼睛,紧张的四处望了望。在确定附近没有其他人后,开始数一摞摞的钞票。前段时间,一位白匪军的少校来过他这里,威胁他说,如果不帮助他们,过不了多久,赤色的布尔什维克分子就要没收这些小布尔乔亚的所有财产,分给穷鬼们。小阿里亚希涅一听,便吓坏了。从此,死心塌地的跟这白匪军干事情。

数着数着,小阿里亚希涅脸上露出了得意洋洋的神情。不过,一声巨响打破了他的欢乐时光。他家的店门被一脚踢开,一群灰制服的人闯了进来,看上去是新的布尔什维克政府的人。为首的,是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英俊潇洒,留着两撇小胡子。

“阿里亚希涅同志,我们是肃反委员会的,我叫伊凡.茹科夫。听说您最近跟白匪军和外国干涉军有联系,我们想知道具体原因。还烦请您跟我们去卢比扬卡大楼一趟。”这位自称伊凡茹科夫的中年人死死的盯着小阿里亚希涅,但语气还是维持着礼貌。

小阿里亚希涅尴尬的笑着,但神情却异常紧张,只见他结结巴巴的说:“你,你们在...说什么啊。苏维埃的老爷们,我家世世代代都是...都是良民,顺民啊。怎么可能,跟老爷们作对啊。”“有没有这回事,跟我们走一趟,我们调查以后再说么。”伊凡.茹科夫虽然还是维持着礼貌,但是,已经开始基本不耐烦了。

终于,小阿里亚希涅紧张到了极点,渐渐失去了理智。接着,他操起一把锤子,向伊凡砸去:“布尔什维克穷鬼们,我杀了你!”还没等他靠近,伊凡早就拔出了手枪,呯呯两枪打伤了他拿着锤子的手。接着他吼道:“把这小资产阶级的小崽子带走!”接着,肃反人员一拥而上,将捂着手的小阿里亚希涅抓了起来。

伊凡走出了鞋匠的家中,身后传来了小阿里亚希涅歇斯底里的声音:“可恶的伊凡,可恶的凡卡,你不过是个奴才一样的人物,我爸妈当年为什么没有用棍子打死你!”

伊凡听着这话,边走,边回忆着当年的岁月。

写完信后的第二天,他从鞋匠家逃了出去。他偷偷的坐上了那个邮政车夫的马车,向远方逃去。从此以后,没有人再提起凡卡这个小孩子,有传言他被马车撞死了,也有传说他被强盗掳走了。

凡卡是终究是回到了故乡,但是老康斯坦丁.马卡里奇.茹科夫死了。不过爷爷的老主人伊格纳季耶夫老爷念及旧情,让他和奥莉加·伊格纳季耶夫娜小姐一起,进入学校读书。凡卡读书很努力,不久考上了彼得格勒的中学。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在他的革命小组内,他接触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出身贫苦的他,对马克思的思想十分认同。在中学毕业后,他没能继续去大学深造,而是进入了邮政系统,成为了一名邮差。在这期间他多次利用邮出差的便利,在全俄各个革命小组奔跑。见到了朱加什维利,托洛茨基等大名鼎鼎的革命人物。十月革命期间,他是彼得格勒的邮差起义的带领者之一。革命后,因为有着多次秘密联络革命小组的经验,他迅速进入了捷尔任斯基的肃反委员会,数个月的几次肃反行动,伊凡都完成的毫无差错。由于出身贫苦,伊凡对阶级敌人如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而对布尔什维克同志们,如春天般温暖。因此捷尔任斯基赞赏他,同志们也信任他。

在了结了鞋匠小阿里亚希涅私通白匪军与外国干涉军的案子以后,伊凡.茹科夫刚走出卢比扬卡大楼,身边便经过一群红军战士们,伊凡知道,他们是开赴前线与白匪军和外国干涉军作战的。望着这群年轻的战士,伊凡轻声祝福:“希望你们能够保卫这个广大劳动人民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使得天下的孩子们,不要再遭受我儿时的苦难。”

红军战士们列队前行,他们高唱着歌曲的,斗志昂扬。他们的歌声响彻莫斯科的天空:

“嘿白匪军是一群黑乌鸦,

想把我们踏在脚底下。

从英国沿海到西伯利亚,

嘿世界上红军最强大。

红军的战士们,把刺刀擦亮,

要紧紧握住手中枪。

我们都应当越战越顽强,

和敌人决死在疆场。

红军战士迈开步向前进,

响应号召我们去斗争。

从英国沿海到西伯利亚,

嘿世界上红军最强大。

红军的战士们,把刺刀擦亮,

要紧紧握住手中枪。

我们都应当越战越顽强,

和敌人决死在疆场。

让革命的火燃烧在全世界,

把大教堂监狱都毁灭。

从英国沿海到西伯利亚,

嘿世界上红军最强大。

红军的战士们,把刺刀擦亮,

要紧紧握住手中枪。

我们都应当越战越顽强,

和敌人决死在疆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