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药酒治病,典型的反智行为

500

文 | 魏水华

图 | 莱茵文化

杨梅季到了,短短十几天的赏味期限,哪怕敞开肚皮吃,也是吃不完的,多出来的杨梅,一大半都进了酒桶。

 

杨梅泡酒当然很好喝:杨梅汁和冰糖能赋予白酒丰富的味觉层次,降低酒精度,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上头”;白酒则能使杨梅的风味和外形被时间凝固,假以时日,白酒渗入杨梅内部,酒香果香交织,风情万种。

 

但有人拿杨梅酒当药吃,认为它能治腹泻,这就很扯了。更可恶的是,有人拿杨梅酒给未成年人吃,不知道酒精损伤中枢神经么?蒙脱石散之类无毒的止泻药很贵么?

500

No:1 

医的繁体汉字“毉”,与酒有着莫大的关系。许慎《说文解字》说:“毉,治病工也。从巫从酉。”无独有偶,《周礼》也有关于“毉酒”的记载。意思很明确,中国医学最早来源于巫术和酒。

 

显然,在人类不了解酒精对神经麻痹作用的古代,酒精饮料带来的幻觉,与巫毒仪式中的神明降临、脱胎换骨等概念自然而然被联系起来。同时,古人还观察到了谷物和水果的发酵液体,能有效祛除虫蚁。饮酒有益身体健康的观念就此深种。

500

《汉书•食货志》中说:“酒,百药之长”。同为汉代著作的《博物志》则记载:“昔有三人冒雾晨行,一人饮酒,一人饱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饱食者病,饮酒者健。此酒势辟恶,胜于他物之故也。”

 

虽然这种对自然的认识基础是错的,但在后来数千年的中医史里,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在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四十余种以酒入治病的方式,其中包括以酒冲洗伤口消毒;以酒浸芦根外敷止痒;将蚕卵、蛇肉、菱栉等材料投入酒里再煮以增强杀菌除臭的效果;以酒入浴加速血液循环,促使痂皮脱落……

500

这些以酒入医的方法相当超前,即便今天看来,依然是有科学依据的,它们凝固中国古人辨证施治的精髓。

 

在《五十二病方》中,没有出现如今流行的泡药酒方法。酒,更多作为药材的浸渍炮制工具和煎煮中介物出现。

 

是的,药酒的历史,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久。

500

No:2 

中医对酒的态度发生变化发生在重文轻武的宋朝。

 

掌握社会舆论机器的文人文化,在宋代迎来高峰。当时,出现了一个可怕的思潮:文人入医。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就是其中代表。

 

文人参与医学有两个灾难性后果,一是中医越来越脱离临床经验,转而寻求哲学支撑。今天大量中医理论术语,比如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君臣佐使、君相二火,都是宋之后开始大规模流行,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渗透了官场文化。

500

二是文人本身手无缚鸡之力,外科的介入式治疗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而选药、煎汤,就容易得多。

 

在儒学的影响下,中医越来越重汤方、轻外科。包括《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青囊书》在内的大量基于临床医学的著述被边缘化甚至失传。如果不是考古发现,《五十二病方》这样大大超前于时代的著作已经被彻底遗忘。

 

相反,《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这类哲学的著作,逐渐成为中医最重要的典籍。自此以后,刮骨疗伤的华佗再也没出现过,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家传神奇药方的文人。

 

同时,宋末元初,来自蒸馏酒技术随着蒙古侵略者进入中原。喝了几千年原酿酒的中国人,第一次接触酒精度突破24°的白酒,体验到了汹涌澎湃的刺激感。

 

虽然在崇尚中庸之道、文雅含蓄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眼里,黄酒依然是典雅的饮品,白酒是只配给平民喝的“臭酒”。但白酒较高的酒精含量,却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防腐。

500

于是,文人们照本宣科地秉承了上古医学典籍中“酒为白药长”的理论,却简化、甚至舍弃了复杂的药材炮制程序,不论瓜果植物、花鸟鱼虫,往蒸馏白酒里一扔,就成了复方配伍、君臣佐使的药酒。

 

反正有酒精防腐作用的加持,吃不坏肚子。泡在其中的动植物还能“宛然如生”,给人一种保持原汁原味新鲜状态的错觉。

 

愚昧得可怕。

500

No:3 叁

明清以后,在哲学为基础的“文人中医”主导下,药酒大行其道。杨梅酒的药用价值,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杨梅止泻的看法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五味说:“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通俗来说,辛辣味能让人出汗,所以有发散的作用;酸味能让人闭眼锁眉浑身收紧,所以有收敛的作用。

 

一个典型的拍脑袋理论。

500

后世的中医选药,以此为重要的标准:山茱萸果肉可以止血、枸橘可以治呕吐、金樱子可以固精,而杨梅,则被当成止泻的工具。

 

直接食用,一直不被认为是最好的萃取药效的方式,而与五味说同出一门的泡制药酒,就被庸医们当成了提取杨梅止泻成分的直接方法。

 

事实上,析出了杨梅中果糖、果酸、氨基酸,以及添加了一定量冰糖的杨梅酒,已经掩盖了酒曲赋予的独特香味,从中国传统的酒饮评价体系来看,并不算是上得台面的好酒。

 

相反,它更接近于西方以“纯净”的伏特加、龙舌兰等高度蒸馏酒为基底,加入各类水果和甜味添加剂所调制的鸡尾酒的味道。

 

所以从一款饮品的角度出发,杨梅酒以及相似的青梅酒、白桃酒等,不失为一类有趣的混搭小甜水。

500

但从药用价值出发。杨梅酒“杀菌”“止泻”更像是无稽之谈,在进入大肠之前,“杀菌”的酒精大部分都已被吸收并进入血液和肝脏;杨梅表面的细小绒毛组织,能有效刺激肠胃蠕动,快速排便;杨梅中的有机酸则会增强消化道酸性浓度,加快肠胃的消化进程。

 

所以对于食用不洁食品的腹泻来说,杨梅确实能加速肠道清空,促进恢复,但它与泡酒没有半点关系。而遇上痢疾等细菌病菌性的感染腹泻,杨梅酒只会加重病情。

500

No:4 

与杨梅酒类似,大部分的药酒,其药用风险性,远远超过其治疗价值。

 

用于泡酒的哺乳动物,比如穿山甲、蝙蝠,是大量病毒的中间携带者,在每一步预处理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传染人类;用于泡酒的爬行动物和昆虫,比如蜈蚣、蛇、蛤蟆,则大量是寄生虫携带者,酒精度不够高的话,并不能百分百保证杀死寄生虫,从而发生感染的风险。

500

而费尽辛苦泡出来的是什么呢?蛇鸟虫蚁的洗澡水、大小便、少量难以被消化的水溶性和醇溶性动物蛋白。真正能被人体所用的有效蛋白质,可能还不如一块卤牛肉、或者一个白煮蛋来得多。

 

更可怕的是,大量用于泡酒的植物,含有不能被酒精分解的生物碱。对人体来说,会导致各种各样诸如兴奋、幻觉、心悸的副作用,乃至生物毒性。比如马钱子、川乌,都是这类具有生物碱的,泡酒会引起中毒的药物。“川乌泡酒,一喝就走”甚至成了经常见诸新闻报道的“梗”。

 

此外,大部分的药酒都是以各种药材“复方”泡制的,药材与药材之间,会在酒精和水的催化下,发生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最后产生什么东西?对人是否有害?只有送检才能知道,但文人中医祖传的泡酒“秘方”,又有几位愿意老老实实送去检验呢?

 

更可怕的是,各种药材的添加,会稀释白酒中的酒精浓度——当酒精含量低于一定比例后,病菌、微生物、寄生虫就有了存活的环境。同时,药材本身也有一定腐烂变质的风险。

 

喝了这样的东西,别说治病,能不生病,已经谢天谢地。

500

归根结底,酒精对人体是有害的,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少量饮酒会致病,但“适度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也一样是无稽之谈。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滴酒不沾。

 

当然,小酒怡情是没错的,心情好了对身体有正向作用也是真的。所以拿杨梅酒做个调剂生活的道具,一点毛病都没有。

 

但如果还在拿它治腹泻,那就只能用“反智”来概括了。

500

参考文献

[1]肠道菌群失调对酒依赖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潘建设; 郑克; 刘家洪; 叶遇高; 廖峥娈.中国医师杂志.2020

[2]一起居民聚餐饮用自制药酒引起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彭浩; 唐江; 杨汉策; 严梅.实用预防医学.2020

[3]药酒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赵婷;国大亮;刘洋;赵宇;徐道情 .现代食品.2019

[4]一起穿山甲疫情的病原分析.陶立;闫鼎羽;李军;马春霞;陈泽祥.动物医学进展.2016

[5]蛇副黏病毒Ferlavirus的体外培养研究.李睿君.广西大学.2017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