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印边境的各种冲突视频里,总结下一些中印士兵的区别

中印边境的各种冲突视频,其实数量并不多,油管上都有,

以前在国外的时候就看过之前的,有的看过好几遍,

这次又把近期的新的视频全都看了一遍,再结合以前的视频,

总结下一些中印士兵的区别,注意以下仅限于目前已经公布的视频。

1:有人坐在地上的是印度兵,全部都站着的是中国兵,看不到中国兵有的站着有的坐着。

2:迷彩服款式更多的是印度兵,迷彩服相对更统一化的是中国兵(有时候也会有不同颜色的迷彩),有的镜头里面印度一方几十人的迷彩服制式就有多种。这个不知道是为什么,印度一方是多个部队联合巡逻?

3:身材总体更高大的是印度兵,身材相对矮小一点的是中国兵,这个不知道是为啥。

4:双方列队对峙时,前进后退士兵们步伐不一致的是印度兵,前进或者后退由军官统一口令步伐一致前进或者后退的是中国兵,

5:现场嘴里一直念念有词感觉话很多的一般是印度一方,印度士兵和军官都会说话,中方士兵一般不说话,说话的是军官+翻译。在很多近距离的推搡视频里面,尽管双方都在推搡,比如昨天爆出来的视频,里面几乎全是印度人说话的声音,印度兵话真的很多,这么多视频,你很难听到有中方士兵说话。在一个2012-2013年的视频里面,双方在互相指责对方越界,中方说话的翻译和军官都是固定的人,印方有好几个人都在说话,看不出来究竟是谁负责。

6: 除了专人外还有士兵自己拿着手机拍摄的是印度兵, 只有专门的人拿着拍摄设备拍摄,其他士兵不会自己用手机拍摄的是中国兵。

7:有军车的一方一般是中国兵,徒步的一般是印度兵,这个可能是印度人习惯用蚕食的方式进入中方实控区,而双方实控区之间没有道路的所以都是徒步,中方有军车是因为中方一侧修有道路。2017年的洞朗事件,其实在领土所有权上跟印度没啥关系,印度没有对洞朗声称主权,中国以外唯一声称对洞朗拥有主权的是不丹,印度支持不丹说是不丹领土。看来修路真的很重要,有后方快速支援可以处于绝对优势。

8:最后双方若是有肢体冲突和推搡,一般先动手的是印度兵,后动手的是中国兵。现场若印度一方人多,则印度一方会先动手推搡甚至殴打,若双方人差不多或者中方人多,则是双方对峙谈判。有兴趣的可以注意下,双方有推搡和肢体冲突的视频都是印度一方人多。我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印度一方人数明显优势双方还能谈判的视频。有个视频是在河谷里面,一群印度兵前面只有两三个中国兵,双方在谈判,我想印度人怎么风格和其他视频不一样,他们不是只要人多十有八九会先动手么,结果镜头往河对岸一扫,对岸一大群中国兵在对峙。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