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藤润二的《科学怪人》开始,聊聊《弗兰肯斯坦》的两面
今天来聊聊大多数人公认的历史上第一本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作者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
玛丽·雪莱
对小说故事情节记忆有些模糊的朋友可以和我一起先看看伊藤润二的漫画《科学怪人》(1995),这本伊藤润二早期的作品基本还原了原著小说(有一小部分出入),知道剧情的朋友们就可以直接跳过第一部分。
一、伊藤润二《科学怪人》
伊藤润二( いとうじゅんじ ),1963年7月31日出生于日本岐阜县,著名恐怖漫画家,代表作有《富江》、《漩涡》、《人头气球》、《禁入空间》等,有多部作品被改编电影拍摄。
下面我就以主人公维克多·弗兰肯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的视角来讲这个恐怖科幻故事——
我出生在瑞士一个富裕的中产家庭,在我5岁的时候,母亲领养了一位叫伊丽莎白(Elizabeth Lavenza)的女孩,这让我们整个家庭充满了幸福。她非常了解我,我也非常疼惜她。
还有我的发小,亨利·克莱瓦尔(Henry Clerval),我和他有着深厚的友情。
当时在家做客的父亲的好友讲了最新的科学进展,科学家卡尔巴尼把金属贴在死青蛙上通电,发现青蛙的肌肉在微微抽动,由此证明,动物体内有电的存在。
在德国,有了教授们的指导,我拼命学习……并且,我决定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学校里全是纸上谈兵,为了做出自己的成果,我必须冒险去另外一个地方——
我把坟场里收集来的“材料”进行研究……
终于!
他苏醒过来的那一刻……
我吓得跑出家门,直接晕了过去。当我醒来的时候,那怪物已经不见了,反而是发小亨利在照顾我。
为了掩盖内心的不安和恐惧,我在德国继续发奋读书,渴望忘掉之前那段不堪的回忆……
然而,表面上的平静被一封突如其来的家书打破了。父亲在信中说,我的弟弟威廉已经死了,被人谋杀了。怀着悲痛的心情,我连夜赶回家中。
这怪物!他还活着!还没等我捉住他,怪物已经爬上悬崖,消失在黑暗里。
第二天早上我到了家中,法官已经宣判,凶手是贾丝汀,那个照料威廉好几年的女仆。报案的人从贾丝汀的围裙口袋里拿出威廉的项链。
只有我知道,这一切都不是真相,杀死我弟弟的,是我亲手创造出来的怪物!讽刺的是,我却没有勇气说出这一切。
这怪物,他又出现了!这一次,他却先开口:“弗兰肯斯坦,你既然创造了我,就要负起创造者的责任,无论你怎么否认都是没用的。前面不远处有间山中小屋,我们到那里去谈。”
从此以后,只要出现在有人的地方,怪物就要被毒打,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被这样对待,直到自己逃到河边,水里的倒影照出自己的模样、那狰狞可憎的模样,他才知道,或许他和别人不一样。
有一天,怪物又被人类追赶,他逃到一户人家后院的小屋子里。
这时候他明白,这户三口之家有一位父亲和一对夫妻,三人相处十分融洽,这恰恰是怪物不曾拥有的幸福。
怪物不禁问自己:“我到底是谁?”
怀着一丝憧憬,怪物走进这户人家。
这一天,夫妻二人外出劳作,家里只剩盲人父亲。
不出所料,怪物唯一渴望依靠的这个家庭,也挥起锄头痛打他。
也就是在这个夜晚,怪物决定了,他要向人类复仇,向那个创造了他的人复仇!
顺着弗兰肯斯坦的日记,怪物到了瑞士,他在那个公园里偶然看见了弗兰肯斯坦的家人。看着他们幸福的模样,怪物心中升起怒火。
趁着弟弟威廉·弗兰肯斯坦落单的时候,怪物掐死了威廉,将他身上的项链放进了熟睡的女仆的围裙口袋里。没想到,这女仆恰好就是弗兰肯斯坦家的佣人。
可那怪物丝毫不退让,他说,如果有了女伴,他会和她一起躲到无人的地方,再也不伤害人类,如果不这样做,他将会报复我和我最亲近的人!
就在我东拼西凑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喊出了我的名字。
“告诉我,你究竟在做什么?”
没想到,亨利没有责备我,反而说,如果能让怪物从此远离人类,那么,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按他说的来吧!
女怪物终于苏醒了。
怪物将这只女怪物撕得粉碎,离开了实验室。
害怕家人遭遇不测,我赶紧冲了回去,当我到家时,伊丽莎白和父亲已全部身亡。
我开始复仇,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追逐这个怪物,这个恶魔故意一边逃走一边留下痕迹,好让我知道他的去处,我仿佛听见他嘲笑我的声音。
由于严寒和伤病,我在北极已经没了追逐他的力气,一艘向北极航行的船只救下我,我在船上讲述了我这荒唐的一生。
—— 完 ——
二、《弗兰肯斯坦》的两面
蚀刻版画《弗兰肯斯坦》。托马斯·波特·库克(Thomas Potter Cooke)是第一位扮演玛丽雪莱笔下怪物的演员,该剧于1823年在伦敦上演。
我们初中学历史的时候都知道有一个必考点,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毁了200多万斤的鸦片。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虎门销烟
那么这个时期的英国是怎样的状态呢?在经历了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顺利进入工业革命的历程之后,英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基本上每年都有改变世界的发明出现。
蒸汽机、铸造厂、纺织厂……都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英国科学家达尔顿(1766-1844)提出原子理论,英国科学家沃拉斯顿(1766-1828)发现了太阳光谱的暗线,英国科学家法拉第(1791-1867)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英国物理学家焦耳(1818-1889)和德国物理学家冯·赫姆霍兹宣布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高中物理课本基本上就离不开上面说的这几位大爷。
另外,人们对自身和生物的研究也进入新的领域。意大利科学家和医生路易吉·伽伐尼(1737-1802)进行了肌肉和静电实验,英国医生伊拉兹马斯·达尔文(1731-1802)对生物进化的预见由他的孙子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进行系统地阐释,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1744-1829)最先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1838-1839年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04-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1810-1882)提出细胞学说……
高中生物课本基本上就离不开上面说的这几位大爷。
不仅是科学上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就连《圣经》的权威都受到了挑战。
如果宇宙中有许多世界,那里也有生灵栖居,那么这就会否定基督受难的独一无二性,同时也(或许是永久)贬低了基督教自身的价值。——亚当·罗伯茨(Adam Roberts)《科幻小说史》
或者上帝对火星人完全不公平,或者耶稣也在火星上——实际上是在所有有智慧生命栖居的星球上——被绞死在十字架上,这样他以各种形象出现的身份就是不稳定的。——威廉·艾普森(William Empson)《文艺复兴文学》
也不是不能用地心说,毕竟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的,但是你就能看到太阳和其他星球的运行轨道非常复杂,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说,地心说非常的不实用。
等伽利略懂事的时候已经是大几十年后了,这时候日心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理论,他就公然支持日心说,1616年他被宗教裁判所请去喝茶,宗教裁判所判决他“放弃日心说,不准再讲授、捍卫日心说”,伽利略签字认罪。1632年他发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体系的对话》,最终没能逃脱终生监禁的命运。
伽利略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科学家们已经有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抱负。人体的奥秘已经揭开,那我们人类自己创造人类,不过是时间问题。
电影《邪恶的科学怪人》(The Evil of Frankenstein)法国版海报,1964年上映
1816年,夏夜晚风,风流倜傥但有些腿疾的拜伦勋爵(George Byron)提出举行鬼故事创作比赛,诗人珀西·雪莱(Percy Shelley)和妻子玛丽·雪莱、玛丽异父异母的妹妹、此时怀有拜伦孩子的克莱尔(Claire Clairmont)以及拜伦的医生都在日内瓦湖畔的别墅里,玛丽被要求写一本鬼怪故事的书,其他人写一则有关超自然现象的故事。正是这一次契机诞生了一部伟大的科幻小说。
1818年,《弗兰肯斯坦》顺利出版,它还有个副标题叫“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为什么是普罗米修斯呢?
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不按规矩办事,这是对“神”的背叛,弗兰肯斯坦想让自己变成造物主,这是对“人”的僭越,最终他和普罗米修斯遭受同样的命运:死亡或者社会性死亡。
在品达的哲学里
神就是神,人就是人
最严重的罪孽
——欧里庇得斯《希波鲁科斯》
同样的,在1982年的电影《银翼杀手》里面,泰瑞创造出复制人,声称他的作品“比人类更像人类”,最终他被自己创造出来的罗伊·贝蒂杀死。2014年的电影《机械姬》里面,内森拥有自己的“乐园”,艾娃是他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能通过图灵测试,还有一个无法开口说话、只能充当性奴的人工智能京子,故事最后,这些想要成为神的人都是同样的结局。
电影《机械姬》
这些作品都在指向同一个主题:科学普罗米修斯主义(Scientific Prometheanism)。
然而玛丽·雪莱通过《弗兰肯斯坦》这样一个世俗神话,对科学普罗米修斯主义进行了富有远见的批判,同时也强烈地批判了丈夫珀西·雪莱对于普罗米修斯主义的赞颂。
《我将与你同在》(I Shall Be With You,1983年),钢笔画,作者为美国艺术家伯尼·莱特森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怪物。
约翰·洛克 (英国哲学家和医生)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很常见的比喻就是“儿童的心灵是白纸”,孩子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在白纸上作图。洛克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内心就是一块白板(tabula rasa),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人们的认知都是来源于经验,这正好和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相反。笛卡尔流派认为,人在出生之前就已获得了全部超自然概念,在出生之后人才开始重新学习这些已经遗忘的东西。
人类把自己的想象强加于怪物身上,逼迫怪物妥协,接受自己是一个邪恶怪物的定位,可以说怪物的诞生对他自身来说是个悲剧,他对创造者的报复正是弗兰肯斯坦自作自受的结局。
怪物的悲剧指向的是另一个哲学命题: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
亚当和夏娃
包括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受三万年刑罚,加上宙斯对人类的惩罚,使人类天生背负着一种罪恶感。
随着文艺复兴,人们从中世纪压抑的神学思想中解放出来,但这种意识逐渐超出自身的界限。按照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人是世界的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
《充满活力的科学怪人》(Sparky Frankenstein),板面油画,作者为英国艺术家莱斯·爱德华兹。
而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人造人”无法使自己融入真正的人类群体,始终是边缘人物,不仅是弗兰肯斯坦,包括其他作品中出现的仿生人、克隆人、人工智能……
反过来说,这些生命体或许会导致人类意义的消解,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其著作《相同性的地狱》(The Hell of the Same)里说,人类身体中储存所有信息的遗传因子将成为假体(prosthesis),个人变成了抽象的基因公式,传统两性结合的家庭伦理被颠覆,人类不再有“俄狄浦斯情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必然会面对这样的身份危机,或许今后每个人都会有弗兰肯斯坦式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