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冤枉的三文鱼,和背后秘而不宣的阴暗内幕
6月12日晚,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透露:
相关部门抽检时,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
此番言论一出,整个三文鱼行业炸了,不少三文鱼商贩眼睛一闭,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截至目前为止:
已有北京、山西、江西、湖南、武汉等至少14地宣布,紧急下架三文鱼产品。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
原本将国产虹鳟,当作进口三文鱼来卖的日料店,现在也站出来承认,自己以前发布的是虚假信息。
害,搞得跟真的一样
此次三文鱼风波牵连甚广,现在根本没人敢买三文鱼,相关商家是干一天赔一天,苦不堪言。
在商家们亏损严重的时候,一场论战也在网友之间展开。
一部分网友认为:鱼类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另一部分网友认为:鱼类也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但不管是哪一方,他们的结论都是一致的:最近一定要少吃三文鱼。
北京大批商户正在有序撤走市场内的生鲜产品
就在三文鱼的名声快臭了的同时,令人大跌眼镜事情发生了:
就在前几天,三文鱼事件发生了180°的大反转。
6月16日晚,在北京市第12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施国庆表示:
目前还没有证据,来表明三文鱼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者中间宿主。
截至发稿时,全国多地海鲜水产市场对三文鱼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更有意思的来了,据界面新闻报道:
这一轮抽检中,新发地市场有40多个环节样本,都检测出了新冠病毒。
但张玉玺在采访中只提到了“进口三文鱼案板”,随即让三文鱼陷入了“危机”之中。
从李文亮医生到武汉,再到三文鱼,疫情下的背锅侠还少吗?
先树立一个典型,再误导大家群起而攻之,最后大家觉得不对劲,才转变态度幡然醒悟。
一句话就击垮一个行业,张总这波可以的。
尽管三文鱼沉冤得雪,但为时已晚。
这几天时间,各路媒体跟网友几乎把三文鱼行业的内幕全抖了出来。
本来就背黑锅的三文鱼,可能真的没有翻身之日了。
挪威三文鱼养殖场被爆污水+烂鱼
北京新发地检测出带新冠病毒的三文鱼案板中,这三文鱼便来自于挪威。
你以为的三文鱼是这样的:
德法公共电视台6月9日的纪录片,曝光了挪威三文鱼养殖链的“数宗罪恶”,实际上的三文鱼是这样的:
水质污浊
鱼身布满溃疡
可能有网友看不太清楚,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图,让大家看看:
海虱布满了三文鱼
三文鱼体内全都是虱子:
肉质腐烂:
特别是三文鱼普遍提倡“生食”的当下,这一个新闻爆出来,无异于晴天霹雳。
需要指出的是:
上面的视频资料拍摄自2017年,不排除有媒体拿以前的视频来“落井下石”,蹭一波热度。
谷歌翻译如下:
但这部纪录片所折射出的脏乱差现象,显然会让疫情下的我们非常担心。
尤其现在北京疫情还没确定感染源,这对挪威三文鱼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黑历史在这,你怎么证明你是好是坏?”
虽然挪威方不断辟谣消息不真实,我们三文鱼是安全的:
但我国依然暂停了对挪威三文鱼的进口,这就是最好的回应。
至少目前来说,我依然不建议大家吃进口的三文鱼。
三文鱼背后的寄生虫乱象
除了养殖乱象,生食三文鱼所带来的寄生虫危害,也被人挖了出来。
最常见的寄生虫有两种,一种是海虱:
另一种是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可以通过鱼类等寄主进入人体,寄生在人的胃壁或肠壁,使人产生腹痛、恶心、呕吐及过敏反应。
虽然可以寄生在人体,异尖线虫却无法在人体发育成熟,度过完美一生。
相比进入人体,异尖线虫更钟意的人生结局,是进入海洋哺乳动物体内。
总的来数,因为三文鱼是海鱼,海水和人体的环境不一样,因此这些寄生虫的危害不会特别大。
但淡水鱼虹鳟可就不一样了,由于两种鱼的肉长得很像,成本又低,所以许多商家都用虹鳟鱼来代替三文鱼。
它的寄生虫能在人体里活蹦乱跳,可喜欢在里面了。
例如阔节裂头绦虫、肺吸虫、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颚口线虫等等。
佐餐的酱油、白酒、胡椒粉和芥末根本杀不死。
因此在国内,生食三文鱼难言十分安全。
大家在吃三文鱼时,请务必煮熟了再吃,切记哦!
说了这么多,有人就要问我了:
“肥良,所以三文鱼到底能不能吃?”
我的答案当然是可以,毕竟官方已经辟谣了,三文鱼不是传染源。
但要想吃三文鱼,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暂时不要吃外国进口的三文鱼;
第二,三文鱼要煮熟了再吃。
尤其是第二条,现在疫情当下,预防万一,大家切记不能生食,记住没有!
今天我还看到两条新闻:
一条是,除了水果,其他蔬菜尽量不生吃
一条是,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肉
虽然我也不知道,如果不用生水冲,用什么冲…但听国家的就完事儿了!
总而言之,疫情期间不要生食,不要生食,不要生食!
那么你对三文鱼有什么看法呢?
你还会继续吃三文鱼吗?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留言分享!
厨房人类
专注于 研究「人类行为学和美食之间关系」
致力于 把和食物有关的趣事儿煮给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