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子兵棋CMO模拟对防空体系和机场的打击

通过电子兵棋软件CMO,制作了对防空体系压制并最终摧毁的想定。推演中使用的装备数据全部来着CMO自带数据库,某些装备由于并不存在于数据库中,使用了类似装备进行模拟。所有兵力部署情况以及编制与现实无关。由于AI战法呆板,想定制作粗劣等问题,本次推演双方损失结果无实际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关注不同的兵力运用带来的打击效率上的差异。

 行动开始于当地时间凌晨04:00

500

       行动开始阶段,我方前线机场起飞彩虹5无人侦察机与GJ-2 电子侦察机,由于其巡航速度较慢,因此首先起飞向战位机动。同时,腹地机场起飞的KJ-500在GX-9电子战飞机的掩护下,进入空中预警战位。加油机起飞赶往空中加油区。4架J-20以完全内置挂载模式起飞,两机一组,分别前往福建上空与台北部空域战位待机。

500

17分钟后,我方纵深机场6机H-6K编队挂载KD-63巡航导弹升空,同时,图上靠右侧,两架GX-9电子战飞机掩护两架H-6升空,后者挂载有WZ-8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将进行首轮穿透侦察任务。

500

此时,在敌方的地面预警雷达系统发现了数个无法识别的目标,并且受到强电子干扰,因此戒备程度提高,预警机升空。

500

04:30左右我方多架电子战飞机通过被动探测感知到敌E-2K预警机雷达信号,并通过交叉定位的方式判断出敌预警机大致位置。

500

敌预警机到达任务空域后,发现在我腹地出现大量飞行物信号,多数无法识别,同时受到强电子干扰,通过被动测向的方式确认了JD-16与GX-9等电子战飞机升空。

500

04:40左右,空警500雷达侦测到台南,台北两个空域,出现8架左右战斗机雷达信号,经研判确认为F-16A或升级后的F-16V。

500

04:48左右,执行穿透侦察任务的H-6在电子战飞机的伴随保障下抵达阵位,发射WZ-8无人侦察机。WZ-8以高空高速从台北部进入,沿岛屿中轴线方向贯穿全岛后,在南海上空转向飞往我方预设回收机场。期间敌探测到了高空高速进入领空的飞行物,但地面导弹阵地无法取得射击窗口,已升空的战斗机也没有构成发射条件。

500

500

05:00左右,WZ-8回传侦察数据完成分析,大量地导阵地被识别。有些位置发现了敌地面装备,但无法完成识别,根据规模判断可能为天弓二固定阵地。同时侦察发现台北松山机场开放式停机坪上,停放有12架F-5e喷气式战斗机,4架F-16V喷气式战斗机以及大量AH-64武装直升机。但松山机场南部有大量停机棚覆盖的机位,结合情报分析可能停放有喷气式战斗机。侦察发现敌飞行员宿舍距离平民住房过近,因此取消了首轮火力突击中,用弹道导弹攻击飞行员宿舍的计划。(为节约计算成本,本次推演只针对松山机场进行压制)

500

松山机场附近地面防空阵地侦察结果,其中位于北部海岸的霍克阵地完成识别标定,但3个更大规模的地面目标只被识别为地空导弹阵地,无法确认,但从规模上判断应为天弓二远程防空导弹阵地。同时,发现了三个有机动能力的地空导弹目标,结合情报研判应为爱国者2系统。在台北市区内确认了敌战时电视广播中心位置,考虑到减小附带伤害,决定使用空中力量投掷激光制导炸弹打击。

500

松山机场详细分布。可见在靠近跑道的开放式停机坪上的大量战斗机/直升机目标,但南部的覆盖式停机坪下无法通过高空侦察进行观察。

500

05:01,首轮火力突击正式开始,位于腹地的DF-100导弹旅首先以敌全部固定雷达站为目标,以各两发数量发射DF-100巡航导弹。随后对敌已确认的地空导弹阵地发射DF-100,发射数量根据敌地导阵地类型决定。30秒后,另一DF-100导弹旅对台北松山机场发动攻击,瞄准所有跑道,跑道级滑行道以及跑道入口发射巡航导弹。其中跑道和跑道级滑行道各使用6发DF-100予以打击,跑道入口以3发进行打击。松山机场仅一条跑道,无跑道级滑行道,以及6个跑道入口,一轮发射DF-100共22发。

500

05:04左右,DF-100飞出地球曲率遮蔽范围,被敌E-2K预警机雷达发现,大量巡航导弹来袭的信息传到战位。

500

05:08左右,首轮DF-100攻击完成,少数遭到拦截,大部分命中目标,为确保敌松山机场完全失去起降能力,我方对松山机场发动第二轮DF-100巡航导弹攻击。同时另一巡航导弹旅对新开机的敌地面导弹部队进行补射压制。我方制空战斗机大规模起飞。

500

05:18我前线机场起飞的J-16,J-11B型战斗机携带PL-15空空导弹完成集结,在JD-16电子战飞机支援下前出争夺制空权,同时预先设伏的J-20也协同前出,准备偷袭敌空中节点。同时,部署在福建沿海的远程火箭炮部队向敌残留地导弹,雷达阵地进行补射。至此距离首轮打击落地已经约14分钟,雷达未发现松山机场任何起降信号,我方认为为对跑道的打击成功。

500

05:27左右我方J-16战斗机开启雷达,向敌留空战斗机发射PL-15远程空空导弹,同时,J-20双机编队以最高速度向敌E-2K预警机进行突击。

500

05:29左右E-2K进入J-20携带的PL-15射程内,为确保命中,双机各发射2枚PL-15,共4枚同时攻击敌E-2K。同时由于JD-16的电子压制,敌F-16甚至没有注意到我方J-16发射的导弹已经要进入开启主动雷达的距离。

500

05:32左右,敌预警机被击落,且南部空域制空战斗机被清除,同时北部空域的战斗机被我方J-20配合J-11B清除。由于对敌机场的全面压制,至此敌制空权彻底丧失,跑道修复完成之前不具备任何固定翼飞机升空的能力。

500

05:39分我前线机场起飞的JH-7挂载KD-88导弹,J-10B挂载YJ-91反辐射导弹,在挂载有KG-800电子战吊舱的JH-7掩护下,飞向松山机场空域,准备执行DEAD任务。

500

05:42分,JH-7对松山机场南部残留的爱国者导弹阵地发射了4枚KD-88导弹,同时搭载YJ-91反辐射导弹的J-10B,在电子战掩护下加速前出。

500

05:48分,松山机场南部爱国者阵地处于自卫考虑被迫雷达开机,拦截KD-88导弹,此时J-10B向其发射4枚YJ-91反辐射导弹,爱国者阵地成功拦截了KD-88,但被YJ-91击毁雷达,丧失发射能力,被后续补射的KD-88彻底击毁。但此时,据侦察结果显示,仍有一个爱国者阵地未被摧毁,且已经失去追踪1小时左右,推测是依靠地形遮蔽进入了雷达和无人机搜索盲区。因此调动附近的彩虹无人机变换角度进行侦察。

500

06:04分,无人机发现机动中的爱国者阵地,此时JH-7的KD-88导弹数量不足,单纯依靠J-10B携带的反辐射导弹进行攻击过于危险,因此决定使用远程火箭炮攻击。共发射6枚远程火箭弹。

500

爱国者阵地遭到覆盖,但侦察发现仍有车辆活动,于是调动JH-7补射KD-88将其彻底消除。同时彩虹无人机向南侧飞行,侦察为确定的大型地面目标。

500

当无人机到达目标附近时,敌隐蔽的天弓二阵地突然雷达开机,击落了这架无人机。此时为快速消灭这座阵地,计划使用远程火箭炮覆盖,但由于数据库中单位性能限制,无法模拟现实中覆盖全岛的远火射程,于是调动了更加昂贵的DF-100进行补射,将其摧毁。

500

同时我方沿海机场起飞的JZ-8高速侦察机发现,敌松山机场及台北市区附近发现大量机动单位,疑似敌工程单位开进机场修复设施。

500

考虑到敌伴随防空存在的可能性,JZ-8维持在安全高度,保持高速不断掠过目标区域上空,确认其为大型工程车辆后,引导抵达战位的H-6K发射KD-63进行打击,但考虑到KD-63装药量大,没有打击处在市区内的工程车辆。随后J-10B携带LT-2激光指导炸弹赶到战区,攻击了市区内的地面目标,同时随带摧毁了敌战时广播电台中心。

500

随后GJ-2无人机编队抵达松山上空,JZ-8返航。GJ-2监视敌机场动向,并随时补射仍在活动的工程车辆。

500

07:00左右,GJ-2侦察到敌试图启动AH-64武装直升机,为阻止其加油并升空转移,我方起飞4架J-16携带共16枚LS-600,于07:10左右炸毁了松山机场的油库和弹药库。

07:55左右,我方战场通讯监听机发现情报,敌准备执行万钧计划,撤离领导机关。为阻绝敌逃离路线,我方接到上级命令,由GJ-2持续监视露天停放的AH-64武装直升机。为防备松山机场覆盖式停机坪内保留有其余撤离手段,上级命令彻底打击所有覆盖式停机坪。考虑到节约打击成本问题,我方没有选择发射CJ-10巡航导弹或使用远程火箭炮,而是从前线机场起飞J-16携带LS-600攻击了所有覆盖式停机坪。至此本次推演所有任务结束。

500

复盘总结

由于现版本弹道导弹对地面目标的打击存在严重bug,因此本次推演中使用判断正常的DF-100代替了DF-16,DF-17等本应在这种场景下出现在首轮火力突击中的装备。这样也带来了被拦截率上升等问题,但是没有带来重要影响。

      本次推演中敌方在侦测到DF-100升空后立即下达了战斗机紧急起飞命令,这种场景下敌方各机场需出在高度战备状态,飞行员在机舱内待机,飞机处于战斗挂载。但是这种戒备程度也未能在首轮对跑道的打击前升空战机。如果使用弹道导弹打击,则留给敌方的紧急升空时间将更短。

本次推演中我方存在几个严重的兵力应用失误。第一在过于前线的机场起飞大型无人机,且向战位机动时没有注意规避敌地面雷达,导致敌方注意到我方动向,起飞预警机建立了较为可靠的空中预警。第二,电子战飞机配属数量不足,飞行路线规划不合理,导致福建上空的飞机调动情况没有得到完美的掩护。第三,空警500预警机与其保障机队开启雷达过早,暴漏了我方行动规模。第四,空中加油区部署不合理,没有详细规定空中加油任务许可条件以及返航油料下限,导致一架JD-16电子战飞机燃油耗尽坠毁。第五首轮对机场火力突击后,没有部署技术的侦察,此时为了保证摧毁起降能力只能选择第二轮补射,但如果对每个机场都进行盲目补射,将造成无谓的弹药浪费,考虑到此时敌远程防空系统仍在运作,应部署第二轮WZ-8穿透侦察,确认各机场打击效果。

从敌方角度考虑,为尽量保证首轮火力打击后,仍有战斗机执行制空任务,可以做出以下战术变化。第一,维持处于紧张态势时,应尽量保证有足够应对大规模空战的留空战机,包括支援飞机,开战后难以保证后续飞机的起飞。第二,建设加固机堡,增铺跑道和跑道级滑行道,增加对手打击成本。第三,增加机动式远程地空导弹与机动式预警雷达数量,固定的导弹与雷达阵地生存能力过低。第四,地面防空力量隐蔽交战,利用近距离开机等方式打击对方对地攻击战机。

吐槽的说,这些建议实际难以操作,比如维持大量飞机在空,对人员和物资的消耗将无法接受;增铺跑道自身带来的消耗,甚至要比它吸引的打击手段更加昂贵。机动式雷达与防空导弹扩增倒是符合了兰德公司给出的建议,但是且不论从哪里购买,这样做的结果也只是能够增加对方的消耗与战损,己方的空中力量仍逃不过在首轮打击中变成废铁的命运。

也许最理想的防御措施是和大陆的物理距离,所以说建议执行流浪WW计划罢。。。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