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精英榜”为何被批“野鸡榜”?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周知道/nz_zhidao 作者:陈子非

500

今年娱乐圈有不少明星进入“福布斯精英榜”的,比如马思纯、倪妮、吴磊、刘昊然、杨洋、杨紫、张一山、郑爽、关晓彤等等。

不少人指出,这次的榜单扩容得有点夸张,每个行业硬性规定30人,不免造成“排排坐、吃果果”,人人得先进、个个获表彰的不良局面。

近日,福布斯中国公布了2018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不少娱乐圈的明星也入围了,因此粉丝们在微博上奔走相告。不少政府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发文,以自己所在地有多少年轻人入围该榜单为荣。

必须承认,福布斯作为老牌商业杂志,有较强的公信力,它推出的系列榜单,比如富豪榜、名人榜、慈善榜等,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这回公布的精英榜,却遭到不少网友的质疑。为何30岁精英榜会遭遇公信力危机?类似的榜单在中国社会有信众吗?

“排排坐,吃果果”

如果你以为这个榜单只有30人,那就大错特错,它是每个行业都有30人,完整榜单共有600人入选。不夸张地说,这几乎是迄今所能看到的入选者最多的榜单了。

福布斯中国今年“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的入榜门槛是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对入选者年龄的计算也以1月1日为界),自20个领域中挑选对社会做出贡献,改变中国经济、有影响力的青年才俊。

20个领域分别是:娱乐、财务和金融、教育、风险投资、科学、零售与电商、旅游、媒体、能源环保、企业科技、社会企业、市场营销和广告、食品饮料与农业、体育、消费科技、医药健康、艺术与时尚、音乐、游戏、制造工业。

今年的精英榜跟去年相比是大大扩容了。2017年只划分了10个领域,比如“娱乐和体育”就是作为一个领域评选的,而今年不仅把“娱乐”与“体育”分开评选,还单给歌手们分出了“音乐”这一栏。

福布斯中国邀请了69位著名企业家、风投家、艺术家、商学院院长以及业内领袖担任评委。福布斯表示,此次收录的600位优秀才俊活跃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他们在增加社会工作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正在改变中国经济生活,提高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榜单的初衷是好的。问题是,今年的榜单扩容得有点太夸张了,势必会使其“含金量”大大降低,失去了唯一性和权威性。每个行业硬性规定30人,不免滋生平均主义,造成“排排坐、吃果果”,人人得先进、个个获表彰的不良局面,荣誉就会贬值,典范性也大打折扣。

第二个问题是,评选标准到底是什么,是否准确权威?令人尴尬的是,在今年榜单财务和金融领域,曾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贝米钱包CEO姚坤杰也赫然在列。福布斯究竟是对此不知情,还是诚如有网友质疑的,该榜单花钱就能上?虽然这有可能是福布斯编辑部的失误,但也让这份榜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蒙上了阴影。

500

野榜何其多

福布斯的榜单尚且有可信的空间,但国内泛滥的诸多榜单,大多是“野榜”,即不是权威机构主办的、评选过程和标准不公开、榜单也没有专业性——但又往往能够唬住路人。

比如不久前“2018中国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赛迪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及“县域经济100强(2018年)榜单”。百强县东部地区占74席,中部地区占16席、西部地区占8席、东北地区有2席。

可实际上,从2007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就取消了“全国百强县”排名。然而,一些非政府机构却从中钻空子,每年都搞山寨版“百强县”排名。除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的赛迪顾问搞这一评比外,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中国社科院主管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和民间研究所中郡所等多个版本。新华社曾报道称,一些评比机构存在着“合作收费”等问题。

除了“全国百强县”以外,似是而非却拥有广泛受众基础的榜单,还有“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最宜居城市”等榜单,版本有多个,城市之间经常“打架”,一会儿这个最宜居,一会儿那个最宜居。

今年2月初,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共179家非法的社会组织名单。这些组织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涉嫌为非法社会组织。这些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中,大多套用“中字头”“国字头”。而它们都有同一个圈钱套路,即通过发牌照、搞评选、做榜单等形式收钱。自然地,这些非法组织颁布的榜单都是典型的野榜。

面向部门和单位的野榜多,面向个人的野榜也不少。像一个叫“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的奖项,获奖者为当今文化、艺术、影视界及企业界有突出成就和贡献的知名人士。乍一看“国家精神造就者”这个头衔,非常高大上和正能量,还以为获奖者真是什么民族英雄、国家脊梁。可稍微一查就会发现,原来它只是某汽车公司与一本商业杂志携手举办的,压根没有什么权威性。也难怪有人嘲讽道:“一个真敢发,一个真敢领。”.

500

利益的媾和

令人疑惑的是,有许多榜单,制作榜单的人知道是假的,入选榜单的人也知道是假的,可为何他们还是愿意共同地把这场戏唱下去?

这背后就是利益的媾和了。制作榜单的人将榜单当作一门生意,想要入选榜单,交钱即可;而入选榜单的人,则利用榜单给自己“镀金”,把榜单作为抬高自己、忽悠他人的工具。

比如虽然国家统计局已取消了“全国百强县”评比,一些地方明知现在的“百强县评比”是山寨版的,是非政府组织发布的,却愿意花大代价往榜上钻。只要被列入,就有了政绩砝码,只要有了“百强县”这个标签,至少可以糊弄一下不知内情的普通民众。

有一位大学校长也曾经在媒体上发文指出,几乎每个月都会收到好几个“排行榜组委会”发来的邀请函,邀请学校参加各种排行榜评选活动:“真去参加的话,肯定是要缴纳费用的——动辄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甚至有的排行榜的制作机构找上门来索要“赞助”。

而即便像福布斯这样比较权威的榜单,也难逃利益输送的质疑。虽然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的负责人曾强调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编辑部跟广告部门、业务部门是完全分开的,编辑部做出任何跟排行榜有关的研究都是根据编辑部自己的判断,不可能跟上榜的候选人产生跟钱有关的关系。

但据公开报道,福布斯和胡润都承认在榜单制作过程中,不时会受到富豪们的邀请,希望以此进入排行榜。福布斯中国总编辑范鲁贤称,有一些公司外债较多,如果他们能够得到类似像《福布斯》这样的全球专业财经媒体的肯定,对这些公司的融资和发展都会大有好处。即使是盈利状况良好的公司,如果进入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也意味着这个富豪及其产业在跟银行以及投资人谈生意时会拥有更多底气和信心。

说到底,榜单往往意味着利益,有利益就难免有纠葛。真想让榜单具备公正性、权威性,不是榜单的头衔越大越好,也不是口号喊得越大声底气就越足,关键在于,你的评选过程是否公开,你的评选标准是否公正,你的榜单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此看来,福布斯精英榜纵然不是野榜,我们也不妨看看就好,当真你就输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