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在边境线上犯规的印度,高铁卖挂票还踩油门。。。。

500

最近在印度这位老兄有点跳。

在边界地区,

和PLA搞了几次小动作。

比如伏击落单的联络员,

就是他们边防人员常干的龌龊事。

在国内社交媒体里,

不少人都特别担心PLA吃亏。

直到这张72名印度士兵躺地上的照片

被核实了真实性后,

广泛传播在朋友圈里。

大家才松一口气。

500

其实PLA对上印度的超载摩托化部队,

还真没吃过太大的亏。

1962年的事就不提了,

从朗洞到班公湖,

单纯的肉搏,

PLA就没少让那些看起来块头不小的印度军人挨揍。

500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

印度有很多比中国优越的条件。

边界上,除了阿克赛钦,被PLA居高临下,

其他区域印度都有很大地理优势。

喜马拉雅山北麓外号是狮子风口,

出了名的要吃人,

南边就温和多了,攀登珠穆朗玛峰,

最佳地点还是在尼泊尔这一侧。

印度地缘政治比中国好太多了,

印度是为数不多可以俄罗斯美国两头通吃的大国。

印度全世界采购技术畅通无阻,

只要有一点成绩,

BBC\CNN那必然是夸奖夸奖再夸奖。

很多国际媒体都是拿着放大镜找印度的优点。

这些好处,

中国只有羡慕的份。

毕竟,中国是被人拿着放大镜找缺点的。

500

为何这样一个国际民主世界的宠儿,

经济潜力总是被世界经济组织排在最前面的国家,

却总是拿不到和名气相匹配的成绩呢?

比如经济,

穆迪的兴奋剂和大刀阔斧改革还没完成。

印度经济在2019年就出现了明显的降速。

全年GDP增速只有4.9%。

2019年11月,

国际评级机构将印度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负面”。

原本穆迪喊出了振兴印度制造业,

似乎也遥遥无期,

同样承接产业转移,

印度远不如同样是红色国旗的越南耀眼。

印度到底怎么?

印度最大的问题是,

这个国家没有完成现代化国家配套社会改革。

车不同轨、书不同文、信仰有天壤之别,种姓制度根深蒂固。

现在的印度,就是一辆高铁上坐了几千名挂票乘客。

车厢内是主流的印度教社会和精英,

而车顶却是拿着挂票的穆斯林、低种姓等数量巨大的边缘人群。

莫迪狂踩油门,整个印度社会能受得了吗?

500

莫迪先生是个政治强人,

但这一次他的艰巨任务是带帮印度人建帝国。

雄心勃勃地要把印度建设成为

一个半资本主义半封建制度的现代化强国。

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500

2019年,一个难民身份识别法案,

就已经让整个印度社会燃烧起来了,

印度这个表面统一的国家,

暴露了背后拥有无数高铁挂票式的难题。

这个国家的经济从来无法预料,

印度的经济数据总是在最红火的时候急转直下,

又在低谷荡漾时突然飞升,然后再次迅速滑落。

只要仅仅2017年,

世界各大经济组织对印度经济增长预测结果

就足够把这些经济学家挂满伦敦桥了。

各种硬着陆,让人甚至怀疑印度的经济是俄航在操控的。

500

(数据来源:易数据)

新冠疫情来临,

印度警察鞭子棍子都上阵了,

中国俄罗斯的援助都上了,

但是依旧毫无悬念地爆发了。

500

6月5日,印度累计感染新冠病毒人数226713例,

这还是在不完全检测的基础之上的数据。

可是印度社会现在最热门的话题,

却绝对不是新冠疫情,

而是卸载一切中国软件,

甚至要抵制一切中国商品。

发起抵制信息的印度人,

却很可能用的就是小米手机。

500

曾经和一名印度网友交流这件事,

他说,国内精英都在教育印度网友,

抵制中国软件更重要,

因为中国试图文化入侵主流社会,

至于新冠疫情,

那是“其他人的问题”。

这里指的其他人就是贫民窟、低种姓和穆斯林等边缘信仰人群。

500

看印度现代一些政治家的作品。

对于印度,基本上政治社会学家有两种认识。

第一这个国家潜力无限。这个国家拥有广阔的社会改革空间。

第二,这个国家的社会运转机制实在难以统一。

古代印度是一个不断被外来力量拓印的文明。

从雅利安人开始,霜贵、穆斯林,

一波一波的征服者,把自己的文明复制进入印度社会。

印度于是成为了一个以种姓制度为核心,

以千万种其他文明为辅助的复杂的社会架构。

即便到现在,印度还有各种语言方言19500种。

其中,有121种语言被1万人或以上当作母语,

这121种语言又被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被印度《宪法》第八附则确立的22种被官方承认的“正规”语言;

另一部分是未被该附则纳入的99种语言和“其他所有语言”,

其中后者指被1万印度人以下使用或未经确认的语言。

如此复杂的语言体系,

这个社会的整合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现代印度是一个被征服者拼凑起来的国家。

500

英国人统一印度,

可以说是印度南亚次大陆有史以来,

真正实现统一的时刻。

至少在英国人统治时期,

印度这个殖民地的制度化和社会改良同步推进。

英国留给了印度一套完整的民主制度,

一套半完整的铁路系统,

一个可以全民流通的统一语言英语。

可以说,印度的现代性是英国人赋予的。

印度的民主,

是典型的英国国际政治学中的旧时代的民主连带主义的产物。

印度的潜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英国人的遗产。

印度这些遗产却始终缠绕在独立后万千社会难题之中。

以上这种因素在时空和空间中不断交错,

导致印度总是让外界看起来充满潜力和希望,

却总是在发展的关键时刻掉链子。

500

种姓制度为何总是废而不弃?

种姓制度早在1947年被印度政府在法律意义上废除,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进步。

但是即便到了今天,

印度的社会里种姓制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甚至被某些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作为一种印度特色。

印度在本地做生意的朋友告诉我,

种姓制度已经被废除了,

但是印度教还在,

印度教是印度的核心文明支柱,

而种姓制度几乎就围绕着印度教展开的,

是印度教的核心教义,

所以即便政府世俗地废除这个制度一千万遍,

只要印度教没有进行改革,

那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废除。

有人会提,

为何不对印度教进行现代化改革,

就如中世纪基督教那样。

印度教改革又是谈何容易,

因为印度教实在太复杂了。

500

马克思曾说:“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

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

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

又是佳格纳特的宗教;

既是和尚的宗教,

又是舞女的宗教。”

“印度教”囊括了一神论、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

这样一个宗教要改革,

马丁路德都要自挂东南枝了。

复杂的印度教、复杂的文明组成加上复杂的社会阶层,

印度的发展就如一辆高铁卖出了几千张挂票。

虽然老司机穆迪上台以来,

无论是废除大额纸币还是大量投入基础设施,

都是想要让高铁开上350公里的时速,

但是高铁那些坐挂票的乘客肯定是受不了。 

穆迪不可能带着一亿印度人去建立一个帝国,

或者实现腾飞,

印度必须完成现代社会的彻底转型,

拥有一整套可以动员到基层的社会管理体制,

以及拥有大量高素质不沉迷宗教的社会劳动力。

以上这些印度短时间内都是不具备的。

500

写这么多,

不是要大家轻视印度,

恰恰是要诸位了解,发展中国家发展现实的复杂性。

这一点,中国有自己的优势,但同样有不容忽视的问题。

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最终还是应该选择合作,

才能在美国营造的丛林法则盛行的世界中,

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500

徐记说:

以国为镜,可以正国家发展之策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