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炮首战告捷,美国又将领跑全球?局座:我觉得不行

前几天,小兵兵看到有朋友在后台留言,希望诸葛兵出一期美国激光武器的话题。

不过,胖兵一直在忙活这批周边几个跳梁小丑,就把这个题目按下了。

500

▲其实胖兵是在摸鱼……大家心里清楚就行

本来美国人搞激光武器这些个劳什子也不新鲜,从冷战时期的星球大战计划,到近些年的科幻战舰朱姆沃尔特,哪一次搞成了?

反而是没完没了的“狼来了”,让大家有些审美疲劳。

不过这次不一样,老美不仅用激光打着了一架无人机,还放出了现场射击视频,隐约给人一种即将步入实用化的感觉。

500

▲现场画面,别说,还真挺科幻的

指挥这次射击任务的卡雷·桑德斯上校直接高调宣称:“我们正为海军重新确定海战的定义”。

啧啧,点着一架无人机就重新定义海战了?

牛吹得有点过吧?

500

既然人家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胖兵不侃一侃这个话题,好像还真对不住咱爱凑热闹的性子。

其实,这次打掉无人机的激光武器,和《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那些Biu Biu Biu的激光炮,完全不是一回事。

500

一提到激光炮就想起星球大战,保准是好莱坞看多了……

这次美国进行演示的激光武器,全名为“高能固态激光武器演示器”(LWSD)。

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只是一台用于演示的装置,连武器原型都算不上。

啥意思呢?

就是这个装置仅用于演示技术原理与使用效果,至于是否具备上舰与作战能力,厂家是不做保证的,所以才会叫做Demonstrator(演示器),而不是原型(prototype)。

500

▲格鲁曼研制的LWSD,去年安装在“波特兰”号运输舰上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技术show,哪是什么“实弹打靶”。

不过,咱也不能太在意这些细节,如果提前把天聊死,胖兵就不能愉快的科(zhuang)普(bi)了。

小兵兵寻思,一定会有小伙伴问这门“炮”的威力有多大,老实说还不好回答。

因为衡量传统化学能弹药威力的标准,无法直接套用在激光武器上,我只能借用台媒报道的“三秒点燃无人机好棒棒”,估摸着说一句“威力不俗”。

500

▲好像花了不止三秒,但它追踪能力非常强,这点不可忽视

当然,小兵兵这里也有一组数字,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在2018年的时候,发表了一份关于LWSD的报告,该报告指出这台点燃无人机的Mk 2 Mod 0装置的功率为150千瓦。

这个功率,相比美国海军在庞塞号船坞登陆舰(USS Ponce)上安装的舰载激光武器系统(LaWS)大了整整5倍,后者于2017年在波斯湾的实验中,以30千瓦的功率“打爆”了一枚炮弹。

500

▲激光武器系统在海上进行的毁伤实验

如此可知,美国正在快速提高激光武器的能量等级,即便技术特征暂时没有突破,也足够证明这项技术,已经到了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威力”的程度。

想想还有点小害怕啊!

要知道美国人玩激光武器绝对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越是这种卯足了劲埋头干的项目,将来也就越危险。

500

▲其他北约国家也在积极发展激光武器,图为德国莱茵金属研发的MBDA激光展示器

就以今天的主角LWSD Mk 2 Mod 0为例,它是格鲁曼公司固态激光技术计划的成果。

而格鲁曼的项目,只是美国国防部推行的定向能量武器(Directed Energy Weapons, DEW)路线图的一部分而已。

500

▲格鲁曼固态激光技术(SSL-TM)想象图

目前,全美范围内有多家公司都在进行这方面研究,他们不仅要搞出可用于直接杀伤的“激光炮”,还有各类防御敌方激光武器的系统。

比如洛克希德·马丁正在研发的“太阳神”(Helios)光学炫目器。

500

▲太阳神实物还没有曝光,只有寥寥几张概念图

“太阳神”集成了高能激光、光学感应与反制,可监测一定范围内的激光束,并迅速分析出这些激光的波长、能量等级、发射源等信息,然后发射自己的激光进行干扰,以做到“反激光”。

但是胖兵觉得这个有点不太靠谱,既然你可以用激光反制对方的激光,那对方再用激光反制你反制对方的激光怎么办?

500

那个场面可能就是“你打我一下,我也打你一下”,到最后谁也打不死谁,还不如直接用导弹鱼雷一起招呼轰个爽。

有这看法的不只小兵兵。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等离子物理学家罗兰·史密斯(Roland Smith)也这么觉得,“太阳神”可能被自己的运作方式针对,如果它的干扰手段是高能激光束,那就意味着一定会暴露自己的位置,人家用量级更大的激光闪瞎你的钛合金狗眼怎么办?

500

不过美国海军并不在意,而且还在加速推进这种干扰系统的应用。

今年2月,伯克级驱逐舰杜威号(DDG-105)率先安装了美国第一款光学眩目拦截器(ODIN)。

500

▲杜威号可能是历史上第一艘安装激光眩目装置的驱逐舰,也算历史性的一步

ODIN的作用与太阳神类似,但它并不主动追踪能量武器的发射源,而是用于致盲导弹、无人机的光电与红外传感器,使其丧失图像识别能力,从而做到“软拦截”。

在美军看来,这些项目都是应对未来战争的必要手段,美国军事报纸《星条旗报》还直言不讳地撰文表示:美国发展激光武器,就是针对中俄巡航导弹与无人机的“威胁”,要想保持技术优势,一定要发展激光技术。

500

▲LWSD Mk 2 Mod 0只占用很少的空间,这是体积优势

那么问题来了,激光炮好处都有啥?谁说对了就给……咳咳,入戏了。

胖兵的意思是,激光有什么样的优势,值得美国投入这么多资源去搞呢?

这个也不难总结,小兵兵哧溜一支苦咖啡雪糕的功夫,就总结出4点优势:

1、没有弹丸,所以无需考虑心风力、弹道等因素,只要在射程范围内就能以光速做到指哪打哪,精度极高;

2、非常廉价,在应对无人机、武装小艇、导弹时拥有极高的性价比;

3、反应灵活,火控计算机的射击诸元运算量较少,节省了瞄准时间,也缩短了目标进行反制的窗口;

4、使用方便,它的弹药就是电能,所以在发射时完全没有后坐力,更免去了储存弹药所需要的空间,也不用安装排烟装置、收集弹壳、清理炮管等。

毫无疑问,较之传统的射弹式武器,激光武器拥有非常多的优点,但它作为一个仍在探索中的前瞻概念,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问题。

500

▲技术不成熟的时候,还是要大力发展传统装备,比如052

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激光或电磁武器,都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积聚大量电力,这对战舰的电力分配和供应提出了很大挑战。

仅发射一次还可以通过电容来储存电能,可需要连续发射时怎么办?

战舰还能提供相对的电力,可无人机、地面载具从哪搞那么大能量?

500

▲局座很早就说能量武器上舰必须解决连续发射问题

“太阳神”号称会将功率提升到500千瓦,还能装到无人机上,你去哪找可以提供这么大能量的无人机?

反正胖兵是没见过,如果大家知道,可以给小兵兵透露透露。

二是激光对使用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稍有降雨、雾霾都会破坏使用效果,咱局座不也说过吗,雾霾防激光有木有啊!在陆地和空中还好一些,海上盐雾那么重你怎么用?

500

▲“海带缠潜艇,雾霾防激光”

俄罗斯军事专家康斯坦丁·西夫科夫认为,激光武器只有在空气透明度几乎完美的天气条件下才能使用,这对需要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武器来说,未免太过“娇气。”

小兵兵认为,美国大力发展激光肯定没有问题,但距离真正的实用化还有很大一截距离,点着一架无人机就想“重新定义海战”?

呵呵,you happy is ok。

500

所以啊,别听那些营销号整天吆喝什么「激光炮」,那种速度奇快、威力巨大的高能粒子武器,目前只存在于电影中,现实里是没有的。

不过,美军费这么大功夫造噱头,还煞有介事的样子,用来映衬前段时间自导自演的UFO曝光事件倒是不错。

500

▲ 美国接连发布了三段UFO影像,结果都是自己造出来的

反正美国的电影院还没开门营业,在网上看看美军激光打飞碟什么的,也算白嫖点“科幻电影”吧。

参考资料:[1] The War Zone:The Amphibious Warship USS Portland Has Shot Down A Drone With Its New High-Power Laser——JOSEPH TREVITHICK[2] 参考消息:美成功测试固态激光武器 自称重新确定海战定义[3] 环球网:美军成功测试高能激光炮 俄专家吐槽:稍微有点雾霾就不管用了——徐璐明[4] ZAKER:美军拟开发“太阳神”系统,利用激光武器防御中俄导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