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之战:中苏珍宝岛之战(上)

作者:南沙,公众号:战史风云录,欢迎关注!

写在开头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广场上陈列着一辆苏制T62型陆军主战坦克,这是一件令人瞩目的战利品。1969年初春时节,苏联边防军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这辆坦克闯入了在乌苏里江西岸我国江岔的反坦克雷区,被炸断了履带。苏军曾出动一个营的兵力,企图把它拖回去,又企图用火炮彻底毁掉它。炮弹把附近的冰层炸塌,随即沉入江底。中国边防部队用绞车把它从江底拖了上来。

500

珍宝岛,属于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县,是中国北部边陲一个人烟罕至的地方。现在这个小岛上驻守的沈阳军区边防部队某部一个班的战士,在他们的驻地附近,到处散落着当年苏军战斗的遗迹。实际上,在珍宝岛附近,苏军曾进行过一场规模远比珍宝岛战争大得多战役。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关东军在虎林县虎头镇修建了虎头要塞,日军称之为马奇诺防线。1945年8月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对虎头要塞实施强攻,固守虎头要塞的数千关东军仅有50几人生还。这一仗被称为二战中的最后一次地面战役。而这个给二战地面战斗画句号的地点,距离珍宝岛不过数十里。时过境迁,虎头战役结束后20年,当年曾并肩围歼关东军的中苏两国军队,却几乎在同一地点发生了战争。这仅是一场边境战斗,却让整个世界为之屏息,这是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之间的兵戎相见,在边境的后面双方各自拥有几百万常规部队,并且双方各自拥有一个核武器库。如果边境战斗控制不住,谁也不无法预料它会升级到什么规格的战争。这就是只有0.74平方公里的珍宝岛,它被西方人称为差点引燃世界战争的小岛。

500

1968年北京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发生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在他的晚年错误的估计了国内外形势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革命初期就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变得异常狂暴难以控制。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第一次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毛泽东对红卫兵造反运动的积极支持,致使全国各地分散的、零星的造反行动,迅速统一的红卫兵、这一全国的组织形式下,发展成为一股席卷数千万青年的狂潮。在一斗、二批、三改和和破四旧的名义下,许多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的规章制度,历史文化遗产被废除、被毁灭,造成极大的混乱。林彪则颠倒黑白地说这次文化大革命真是代价最小、最小、最小,胜利最大、最大、最大。中央批准了他的这一讲话以后,全国更乱了。当时越南正进行抗美救国战争,内乱中的中国依旧承担着繁重的国际援助任务。中国应越南政府的请求,提供大量武器和其他物质以外,还陆续向越南派出一批批防空、工程、铁道、后勤部队。中国军队在越南几乎与美军面对面战斗。1967年8月,港英当局封闭了香港的三家左翼报纸,理由是这些报纸上刊登了反对英国继续占领香港的文章。中国人在内乱外患交加时,对“欺辱”二字有异常敏感的反应。8月22日,所谓首都无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修联络站在英国驻华代办门前集合,会后放火烧了代办处办公楼,造成一起严重的国际事件。这不仅损害了中英两国之间的关系,而且破坏了中国的对外关系,国际声誉和国家形象。

500

早在三年前,中国就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1964年10月16日,中国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中国西部爆炸成功。中国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强国。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西部地区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之一,打破了美苏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地位。虽然中国政府反复重申:中国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他的潜台词很明确,中国一旦受到外来侵略的威胁,就已经有能力将原子弹用于实践。疯狂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在国际上处于十分孤立地位,周边安全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军队工作也受到了严重损失,这是共和国的一个极度虚弱的时期,毛泽东不得不告诫说要准备打仗。

500

1968年莫斯科

1967年11月6日,中国当时最权威的报纸正式提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鼓吹要不断进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第二天恰是苏联十月革命节,莫斯科红场上举行了庆祝十月革命50周年的盛大阅兵。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苏联的军事力量迅速成熟起来,战后苏联仍保持着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国家不惜投入巨资使武装力量各军种:战略火箭军,陆军,空军,海军和国土防空军,由于源源不断地得到新式武器系统而武断现代化。在60年代后期,苏联在核武器数量上与美国大致相当,常规武器不如美国先进,但在数量上远远超过美国。苏联在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展开军备竞赛的同时,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毛泽东说美苏却在争夺世界霸权。在此之后,苏联做出了一件令世界震惊的事情:这就是《布拉格事件》。

500

1968年8月20日,苏军运输机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机场实行空降占领了机场,接着大批空降部队、大量的轻型坦克、装甲车和反坦克炮源源不断地运至布拉格。与此同时,苏联、波兰、东德、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五国共50万军队从北部、东北部和南部强行越过捷克斯洛伐克边界,到此日傍晚便控制了这个国家的全境。从布拉格事件,中国清醒地看到苏联已经发展到要用武力来解决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在意识形态上与苏联争端由来已久的国家,这时也绷紧了准备武力对抗这根弦。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要准备打仗。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捷克总统斯沃博达等,均被武装押解到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举行谈判。苏联的这一行动在世界各地遭到了普遍谴责,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自苏南矛盾公开后便坚持独立路线,这时他必须防备苏军也对南斯拉夫动武。濒临亚得里亚海的阿尔巴尼亚也绷紧了弦,这个只有百多万人口的山地小国全民动员,枕戈待旦,同时宣布退出《华沙条约》组织,不再承担这个条约所规定的一切义务。当时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是恩维尔霍查,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在此期间访华。中国在东欧只有这么一个盟友,中国人称他为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苏军入侵布拉格后,布拉格街头出现了一条标语:列宁醒来吧,勃列日涅夫发疯了。几周后,勃列日涅夫倒是显示出了某种条理性,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主权是无上的,其中每个国家的主权是有限的。西方观察家普遍认为,这是为苏联实施武装干涉开脱的有限主权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针对中国而发的。

6000公里边界

中国是一个大国,苏联也是一个大国。两个大国相连,形成了长达6000公里以上的陆地边境,是世界上两个国家之间最长的路疆。中苏边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中国的东北地区与苏联的远东部分接壤,西段中国的新疆地区与苏联的中亚地区接壤。中苏边界的西段边界线处大多是苍茫的戈壁和空旷的草原,边界标志并不很明显,有的地段长约十几公里才有一个界碑。在中苏友好时期,边界相安无事。边界两边的牧民放牧的牛羊经常不慎越过边疆啃了另一国度的青草,对此双方都能宽容和谅解。但到了中苏关系紧张以后,情况则大不相同。苏联出动直升机超低空盘旋,威吓驱赶中国牧群。苏联边防军还用拖拉机沿边界走向犁出一条宽十余米的缓冲地带。中国边民放牧的牛羊一旦靠近或踏上缓冲地带,苏联边防军轻则开枪射击,重则出动坦克驱赶。有时竟然越境把中国边民的牛羊驱赶到苏联国境一侧,在缓冲地带苏军甚至用装甲车冲撞我国边民。这一切都是苏联方面有意在边境制造紧张局势、挑起事端。

500

1962年春,中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相当紧。苏联当局却趁中国困难时期制造边境事端。新疆及再往西的苏联中亚地区,素来是各民族杂居地区。中苏边境两侧的居民有的属同一民族,但这时苏联驻伊犁和乌鲁木齐的领事馆及苏侨协会在伊犁塔城一带散发了十余万张侨民证,在中国边民中引起了骚动。一批克格勃人员以探亲访友为名在中国境内发展了内奸。1962年4月22日,在中苏边境发生了暴乱事件。距新疆伊宁市不远的霍尔果斯口岸是中苏边境西段的一条重要通道,霍尔果斯的骚乱蔓延到了阿尔泰、塔城、博尔塔拉和伊犁四个地区的二十几个县。在3000多公里的中苏边境上,几个重要的过境口岸大批中国边民或开着拖拉机,或徒步,或乘坐牛拉的木轮车冲破中国干部和边防军的阻止,涌入了苏联境内。白天苏联当局用车接,夜间则用探照灯为涌入的中国边民引路。这种状况持续了三天三夜,苏联共胁迫67000多中国边民进入苏联,中国境内有两个县跑得仅剩几百人。

500

1962年春季发生在中苏边界西段的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大的一次国际间边民外逃事件,也是中苏边境由全线紧张转入全线冲突的导火索。在这次事件之后,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祖龙泰耶夫少将,伊犁军分区司令员马尔果夫少将写报告要求去苏联,经批准予以放行。与这两名少将一同去苏联的还有新疆军区的40多名校尉级军官。从此以后,中苏边界西段的那一侧,苏联边防军仿佛确立了某种精神上的优势,愈发自信。新疆与祖国的内地只有一条穿越茫茫戈壁的兰新铁路相连,而从首府乌鲁木齐到自治区的各主要城市则无铁路相连。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中苏边境西段出现大冲突,中国方面将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往边境地区调集大部队。苏联中西部分有阿拉木图,塔什干等工业枢纽城市,能为边防苏军提供充裕的后勤支持。美联社记者瑞安曾就苏军在中国新疆边境地区制造事端一事发表评论说:对于苏联人来说绝不满足于在新疆边境上搞点动作,新疆具有激起一场大战所必要的一切因素,新疆的面积等于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国土面积的总和,有丰富的尚未开采的战略资源,如石油,煤,稀有金属和制造原子弹所需要的铀。这个地区无论对于北京或是对于莫斯科来说,都具有极端重要的地理政治军事和经济意义。因此,把新疆从赤色中国分裂出去,很可能是苏联的既定目标之一。苏联边防军越境挑衅时,新疆军区边防部队指战员坚持说理斗争,但是事态并不因质朴的中国军人的据理力争而有所缓解,反而在不断加剧。

中苏边界东段主要由三条界河构成,它们是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国在地图上的形状宛若一只大公鸡,三条界河则勾勒出了大公鸡的鸡冠。在苏联1968年出版的地图上,将中国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上的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600多个岛屿划入了苏联,塔斯社还为此事发表了声明。在俄语中,黑龙江被称为阿穆尔河。1968年苏联太平洋舰队下辖的阿穆尔河区舰队和苏联边防军强占了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黑瞎子岛,出动军舰封锁江面拦截中国船只,抢掠中国货船上的货物,强行剥夺了中国船只在这里的航行权利。为了避免武装冲突,中国边防部门的巡逻艇被迫暂时停止了在这一水域的例行巡逻。这一水域中很难见到中国船只在航行,只有少数中国渔民在江上捕鱼。中苏之间曾有过边界谈判,但谈来谈去总谈不拢。中国方面总想维持现状,但现状也难以维持。那么中苏边界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争端?

500

100年历史

从历史的大尺度来说,中苏边界之争的渊源在于沙皇俄国制定的东进政策。俄国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送俄军奔赴一战进行战争,但他所统治的俄国已经是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所周知,直至中国的明朝时,沙俄还仅仅是地处东欧一隅的小国。自那以后,俄国不断地向东扩张,一直越过欧亚大陆东端的白令海峡,同时也一块一块的把中国的早期疆土据为己有。仅在上个世纪的中后期,沙俄便先后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伊犁条约》,从中国强行割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及新疆地区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这样谴责沙俄对中国领土的掠夺:无耻的强盗,他们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夺走了达达海峡和贝加尔湖之间最富庶的地区,这块地区等于法德两国的面积,有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1900年沙俄军队作为八国联军中的一员打入了北京城,当八国联军在紫禁城太和殿前广场联合阅兵时,各有各自的掠夺中国的盘算。但沙俄的位置似乎比其他七国更有利一些,因为在八国中唯独沙俄是中国的邻国。凭借这一地利,沙俄于当年十月便占领了中国东三省的重要城市,以期实现尼古拉二世的黄俄罗斯计划。八国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以后,沙俄在中国东北的一系列旁若无人的侵略行径令早就觊觎东北的日本忍无可忍。1904年2月,日本突然袭击停泊在旅顺口的沙俄舰队,一场为争夺中国东北地区权益的帝国主义战争在中国领土上正式爆发。这场战争历时一年多,其规模之大、伤亡之惨重,均为近代战争史上所罕见。日俄战争以俄国的失败而结束,从此日俄以长春为界分割了中国东北三省,形成了南满与北满的对峙局面。

500

1912年,外蒙古王公在沙俄支持下宣布独立。但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外蒙又复归中国。1920年9月,列宁代表苏维埃政府宣布,沙皇俄国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罪的政策,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皇政府和俄国资产阶级从中国夺取的一切都无偿、永久地归还中国。但列宁过早地逝世了,斯大林成为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从1924年到1926年间,中国国民党政府同苏俄政府举行了数次领土会谈。在苏俄新的领导人那里列宁曾经宣布的将沙俄所夺去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的重要决定,已不做数了。非但如此,斯大林还渴望着把日俄战争中俄国在中国东北丢失的权益再拿回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的雅尔塔会议,接受了斯大林提出的苏军对日本作战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维持外蒙古以从中国独立出去的现状,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口海军基地,中苏共同经营长春铁路。这些涉及中国主权的条件,在中国人不知晓的情况下,被美英苏三巨头用秘密的《雅尔塔协定》确定了下来。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歼灭关东军以后取得了上述权益。

5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毛泽东赴莫斯科参加斯大林70寿辰庆祝活动,并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在毛泽东与斯大林的会谈中,外蒙古独立被作为一个异常敏感的问题提了出来。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已于1945年8月同意了《雅尔塔协定》的外蒙古独立。因此,新中国也只有把它作为一个既成事实接受了下来。但雅尔塔协定强加于中国的其他规定很快便被废除了,苏联同意将中苏共同经营的长春铁路无偿地交还新中国。中苏双方确定了苏联海军从旅顺口撤军的日期,并规定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给中国政府,由中国政府支付这些设备的恢复与建设的费用。

500

斯大林于1953年3月5日在莫斯科逝世。斯大林逝世后不久,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又担任部长会议主席。在1956年2月的苏共20大上,他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中国对此产生异议,中苏两党的分歧由此而产生。苏共把这种分歧扩大到两国之间,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协定,继而撤走了全部在中国援助工作的专家。1959年9月,中国和印度发生边境事件,中国政府向苏方阐明的边境冲突真相。但苏联不顾两党关系,塔斯社还是发表了偏袒印度的声明。同年九月,赫鲁晓夫率苏联代表团访问美国。戴维营会谈期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希望赫鲁晓夫在台湾和发展核武器等问题上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赫鲁晓夫对此一一照办。

1960年11月,参加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3周年的81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刘少奇率中共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会前苏共领导向各党代表散发了一份长达六万字的信件,粗暴攻击中国共产党,从而挑起尖锐的争论。不仅如此,苏联政府还要中国归还朝鲜战争中购买武器欠下的债务。要知道,正是由于中国军队在朝鲜战场流血作战,才防止了美苏的迎头相撞。面对如此境地,中国政府决定勒紧裤带还债,这不但加重了中国经济的困难,而且深深地伤害了中国人民对苏联老大哥的感情。中苏两国之间自17世纪以来留下的边界争端一直没有解决,中国一直在努力寻求合理的解决两国边界问题的途径。在列宁时代,列宁以博大的无产阶级胸怀处理边界问题;在斯大林时代,也还有商量的余地;但到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双方已很难坐下来谈点什么;到了勃列日涅夫党政时期,武力已经成为解决分歧的唯一诉求。当国家关系紧张,时出气孔往往是领土问题。继赫鲁晓夫之后掌权的勃列日涅夫非但不打算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中苏领土争端,反而拥兵自重,节外生枝地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

500

珍宝岛

珍宝岛位于我国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该岛的北端本与中国的陆地相连,后由于江水冲刷,到1915年才形成小岛。它两头窄中间宽,形似中国古代的元宝,故得名珍宝岛。岛西侧有数十米宽的江岔,在枯水季节仍与中国江岸相连。而当时的苏联政府却把国界线划在了乌苏里江我国岸边,把珍宝岛划在了他们的版图内。珍宝岛地区一直有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守卫珍宝岛的是黑龙江合江军分区边防站,站长向孙玉国,他手下只有30多个兵。在珍宝岛对面,是苏联边防军库里比亚克内伊和夏米海洛夫卡边防站,其人数在200以上,有坦克、装甲车、汽车,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动用直升机。从1967年1月到1969年2月,苏联边防部队先后16次入侵珍宝岛,进行武装挑衅。他们出动比中国边防部队多两三倍的兵力,拦截和殴打执行正常巡逻任务的中国边防军人,强迫中国军离开。他们出动装甲车载运全副武装的苏军冲撞中国巡逻队,拦阻中国巡逻队站岗巡逻,他们还打伤中国边防战士。

500

为了防止事态扩大,1969年2月下旬,中国边防部队停止巡逻。3月1日夜间,中国的一支侦察分队悄悄在珍宝岛西端潜伏下来。3月2日晨,边防站长孙玉国带领一支巡逻分队恢复了岛上的例行巡逻。中国巡逻分队接到的命令是绝不能先开第一枪,苏军观察到之后立即从夏米海洛夫卡和库里比亚克内伊两个边防站出动了70余人,抢先赶到岛的东端,拦住中国巡逻分队的去路。苏军一下车就展开了战斗队形,他们兵分3路,除从正面逼过来之外,还分兵向中国巡逻分队的左右两侧运动,准备合围中国巡逻分队。带队的边防站长孙玉国见苏军来势很凶,就一面发出警告,一面命令巡逻分队向岛的西端,也就是中国侦察分队设伏的地点撤退。这个岛的面积很小,巡逻分队很快撤到了岛的西部,已无路可退了。苏军一路紧追不舍,孙玉国看到苏军端起了枪,意识到苏军要下手了,命令巡逻分队做好战斗准备。苏军首先开枪,当时就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六人。中国边防部队果断地发出了还击的命令,立刻巡逻分队和潜伏着的侦察分队同时开火,苏军没有想到岛西边有埋伏,被打得措手不及,致使火力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在岛的另一侧,中国边防巡逻队第二小组与苏军的一支七人小分队在冰面上争执。一听战斗打响了,中国边防战士果断行动,将苏军七人全部击毙。这时,一辆苏军装甲车冲了过来,一直驶入珍宝岛。苏军装甲车沿江岔一直驶到中国边防部队的侧后,形成威胁。中国边防军江岸两侧火力集中炮火,打跑了这辆装甲车。中国部队决定冲击一下然后撤退。侦查分队与巡逻分队发起了冲锋,苏军开始向后撤退,一直退回到主航道的江面上,而后登上装甲车回到苏联境内。

500

在珍宝岛3月2日的武装冲突中。苏联阵亡31人,伤14人,中方阵亡20人,他使中苏关系迅速恶化。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照会苏联驻华大使馆,对苏联边防部队入侵珍宝岛提出强烈抗议。照会中说中国政府坚决要求苏联政府承办这次事件的凶手,立即停止侵犯中国领土和武装挑衅。与此同时,苏联政府也照会中国政府,口径居然差不多,也是要求严厉惩办这一挑衅的肇事者。多年来,在中欧对峙中,苏联军事极其重视军队的机动能力要求,在战争一爆发时就拥有明显优势。在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苏联已经让世界看到了他们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集中强大的军队。这次远东的铁路和战略空运力量充分动员起来,向乌苏里江集结力量。在短短的数天内,苏军在珍宝岛方向上的兵力迅速集中,坦克达到70辆,火炮380门,装甲车和自行火炮150辆,步兵达一万余人。

500

珍宝岛的另一场大战在即,中国方面预计苏军为了挽回面子,肯定还会入侵珍宝岛。3月14日夜间,中国边防部队在江岔的冰面上设反坦克雷场,并派出一支由十一人组成的小分队,在岛西侧的无名高地潜伏下来。巧合的是,苏军这次也想到了设伏,只不过是动作晚了一些。3月15日凌晨,一支30多人的苏军分队悄悄登岛,潜伏在岛的东北部丛林中。3月15日晨,孙玉国带领一支巡逻分队登岛,后从南向北巡逻。他们知道自己在潜伏苏军的枪口之下,却故意与苏军保持不即不离的距离,引诱潜伏苏军先开了枪。枪响后苏军的潜伏位置已然暴露,江对岸的苏军在六辆装甲车的引导下,沿着冰冻的江面向孙玉国巡逻小分队的隐蔽处冲了过来。这股冲击的苏军恰恰把侧翼暴露给了中国的潜伏分队。当中国的潜伏分队突然开火以后,苏军的前锋分队才恍如梦醒。苏军这次设伏冻死2名士兵,而设伏地点居然是在中国人的眼皮底下。在这个不平静的早晨,双方激战一个多小时,苏军有两辆装甲车被击毁,剩余兵力撤回了对岸,苏军的第一次进攻被打退。

9时46分,苏军展开了第二次进攻。苏军的潜伏分队撤出后,苏军炮兵向小小的珍宝岛上倾泻炸弹。在炮火掩护下,苏军又出动六辆坦克和五辆装甲车引导着步兵分两路向珍宝岛发起冲击。一路由两辆坦克、五辆装甲车由岛的北端发起冲击,另一路以四辆坦克向岛南江汊迂回夹击,企图封锁江面,阻止中国军队增援,将岛上的中国边防军包围全歼。由于苏军的攻击火力异常猛烈,岛上的中国军队伤亡较重。苏军分两路攻击,同时岸上的炮火和大口径机枪封锁江岔,初步完成了战斗企图。苏军的四辆坦克绕过了岛的南端,从江岔包抄到了中国边防军身后,被边防军身后的反坦克地雷炸断了履带,这就是被中国军队炸断T62苏军主战坦克的由来。坚守在岛上的中国小分队在苏军前后夹击的威胁下,配合岸上的掩护部队,集中火力打击苏军坦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苏军的第二次进攻又被打退了。中国边防部队伤亡也较大,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1团知识青年组成的担架队也上阵了。下午15时13分,苏军开始了第三次进攻。经过15分钟的炮火准备,火力压制正面达十公里,纵深达七公里,苏军的24辆坦克和装甲车引导着一个连的兵力气势汹汹地扑向了珍宝岛。战斗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两军的士兵以血肉之躯,对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岛拼死相争。苏军的一名中校和一名上校在这次战斗中阵亡。中国炮兵发射炮弹1200多发,击毁击伤多辆苏军坦克和装甲车,大量杀伤了苏军的有生力量,苏军的第三次进攻又被打退了。

500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后仅半个多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始终为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的狂热气氛所笼罩,使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由于大会对战争到来的可能性做了夸大性预测,珍宝岛代表受到了格外重视。边防站长孙玉国,受到特邀参加会议,他代表了那些仍在珍宝岛爬冰卧雪的边疆战士们。因此,他走上主席台时显得分外激动。无论是林彪,还是江青,事前都对发生在珍宝岛事件置之不理;事后又对珍宝岛之战在当时中国政局中的分量洞若观火。出于各自的政治需要,这个基层指挥员硬被他们造成了一名火箭兵。九大的政治报告写上了准备与美帝、苏修早打、大打核战争。基辛格博士的回忆录披露了美国政府的反应。自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一直把美国列为头号敌人,这次却把苏联也列为未来战争的主要交战国,看来中国人真正要防的其实是苏修。

1969华盛顿

珍宝宝之战,是两个巨大的火药库间的小火花,却使两个大国的全部神经都绷起来。在苏联的五大军种中,排在头一位的是战略火箭军,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导弹力量。战略火箭军之下是陆军,是五大军种中人数最多的军种。60年代末期,拥有兵员182万人。在这个总数中,摩托化步兵师占70%,坦克师占25%,空降师占5%。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情报,自6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开始实行一项提高地面部队素质的计划,以确保执行进攻任务的能力。计划范围极为广泛,包括大规模提高机动力、火力、突击力、指挥和控制越过障碍的能力、防空能力、电子战能力以及后勤保障能力,苏联用于这项计划的国防预算连年增加。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的军事工作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但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国内动乱的情况下,军队又必须抵制和排除各种干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加强战备工作。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之后,中央军委针对苏联地面部队可能的入侵方向及其作战特点,组织实施的一系列模拟实战的大规模演习,特别是模拟反苏军坦克多路突击的大规模演习。在战斗中尤其重视对坦克的冲击以及对对机降、伞降的演习。

500

鉴于苏联对边境的武装挑衅,中央更加强调要重视战备工作,提出要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告诫全国人民绝对不准冲击部队,并加快了中型坦克、歼击飞机和轰炸飞机的研制和生产,并很快装备的部队。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之后,毛泽东认为国际形势有可能恶化,更强调了要突出战备的问题。毛泽东曾说过:我国不应有大国霸权主义思想,但在国内建设中则要切实做好战备工作,要进一步发生挖好防空掩体。这就更进一步给原有的战备热潮加温,使得中国的经济战略重点全面转到了备战当中。在全国军民秣马厉兵之际,林彪则利用了这一形势大做文章,他认为苏联存在突然袭击的可能。于是在1969年10月17日,在苏州擅自发出了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的命令,要求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抓紧生产武器,指挥班子进入战争指挥位置。这一命令引起了国内各方面极大的震动。第一号命令下发后,全国进入紧急战备,部队随时准备打仗。

500

中国陷于内乱与动荡之中,战争的主动权在莫斯科手里。苏军原在中苏边境驻有12个师,珍宝岛冲突数月之后,陆军增至55个师,空军防空军24个师,海军13万人。导弹打击目标也作了调整。苏联的导弹打击目标主要是北约,而现在在亚洲也部署了35个导弹基地。其中洲际导弹基地10个,中程导弹基地25个,这些基地大部分目标对准了中国。勃涅日涅夫尽管瞄准了中国,但他的战略重点还是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不可能东移。60年代初期,与美国相比,苏联的导弹力量明显处于劣势;但到60年代末期,美苏间的洲际导弹与潜射导弹大体上处于均势,只是苏联的洲际导弹命中精度差,而且大部分装在未经加固的发射井中,经不起袭击。但苏联具有无可比拟的地理优势,它是欧洲国家,无需使用洲际弹道导弹,仅凭部署在境内和东欧卫星国中的中远程导弹,就可以摧毁北约欧洲国家境内的战略目标和军事设施。而美国与欧洲隔着一道大西洋,如果苏联果真从中欧向西欧下手的话,美国人恐怕来不及救火,西欧就完了。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