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国有资本到底划拨给社会保障ui基金多少钱?
有些拖延,望见谅。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有些走偏,一度走入歧途,找的资料多是养老保险的领域,而非养老保险与国有资本划拨的这个交叉领域。作为非专业人士,想找一找具体的数字是多少,至于其他问题,可能会提出不成熟的看法,还望批评指正。
想写这个问题,是2019年7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这么一条:
10天后,也就是7月20日,光明日报在报道国新办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时,有如下内容:
要知道,截止2018年,累计财政性拨入社保基金的钱才9151.57亿元,6600亿已经达到了该金额的72.12%。这么大的金额用以充实社保,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好事。这些年已经能够看到中国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也面临劳动力日益减少和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挑战,我国15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自2012年开始下降,到2018年下降到9亿人。而中国的老年抚养比(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老年人口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已经从2000年的9.9%上升到2018年的16.8%,65岁以上人口从2000年的0.88亿上升到2018年的1.6658亿,2018年接近2000年的两倍。
《世界人口展望2019》预测,按照中等生育率方案,203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16.9%,2040年这一比例将继续上升至23.7%,至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6.1%。我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总人数从2012年的7.8795亿上升2019年9.6748亿人,增长1.8亿左右。2018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51168亿元,基金支出为46645亿元(图2),若剔除财政补贴,很多省份已经出现赤字。《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将从2023年开始一下降,到2028年当期结余将首次出现负数,2050年当期结余下降到-11.28万亿元,若扣除财政补贴,则下降更快,到2050年当期结余为-15.73万亿元,累计结余到2035年耗尽。在劳动力的日渐减少、人口迅速老龄化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金的巨大缺口之间的矛盾下,我国的社会保障压力日显。作为财政支持中的重要一环,增强我国社保基金可持续性方面国有资本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大家都默认财政支持的重要作用,但具体细节,多数人不会深究。在理解财政支持对社会保障的支柱性作用方面,我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下阐述。
先来看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自1951年建立,讲过近7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目前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次为强制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具有政府补贴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第二层次为自愿参加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第三层次为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截至2019年底,第一层次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为9.6748亿(占总人口的69.1%),2018年社会养老保险支出总额为4755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中国GDP的5.17%,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出总额占GDP的4.86%。有学者说中国当下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支独大”的状况,三个支柱存在结构失衡。从另一方面来看的话,财政资金的拨入对我国如此大当量的养老保险体系来说至关重要,也同样可以明白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保对于我国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图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图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国有资本与养老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要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国有资本与社保基金之间关系出发,或许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视角。为什么呢?因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和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简称社保基金会)负责管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从此处来看,国有资本划拨可以在社保基金的资金中看出痕迹。
我花了一些时间理了理从2010年开始有关国有资本划拨社保基金的明确记录,以及从2000年开始社保基金的运作情况,数字表可能看的有些迷糊,可以翻看再下面一张图,即图3、图4。
数据来源: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度报告(2010-2018);《财政拨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情况表》;National Data 国家数据http://data.stats.gov.cn/
那么,针对于题目的结果出来了,从上面两张表可以看出,国有资本在过去已经向社保基金划拨了大量的资金,2018年底已经累计2843.07亿元。而按照2017年出台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未来还将继续加大强度。好处在于老百姓的养老金有了进一步保障,但是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这也应该值得我们警惕。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是从国有资本中去划拨,而不是其他,我又搜罗了一些数据,颠覆了我以前的一些观念,国有企业的利润和纳税额从比值上来看,占税收总额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很大比重。国企或国有资本的发展确乎关系到国计民生!
数据来源:财政部数据:2003年-2016年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National Data 国家数据http://data.stats.gov.cn/。
备注:表中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中央企业和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央企业包括:中央部门所属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及113户中央管理企业,以上均不含国有金融类企业。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国有资本划拨社保的过程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国社会的前进需要更大更充分的保障,但是一些专家学者喜好用国际比较,谈到我国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远低于欧美国家,美国国有企业需要上缴50~60%的红利,丹麦、挪威、芬兰和瑞典的国有企业需上缴33%~67%的红利。说实话这些专家的举例只看到上缴比例,西方福利国家高比例上缴背后的动因和背景是什么?不能贸贸然的用西方比之于中国,这么大比例的外国国有企业红利上缴也造成西方福利国家的严峻的社会问题。如果仅按照这些专家的思路走,嵌入到国企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本会不会被某些资本捕获,甚至被某些被侵吞?而且随着中国的逐步开放,国有资本如何在群狼环伺的情况下,如何稳住自己并为民争利?这种情况处理不好有可能造成国家后续发展的或近或远的问题,也会造成我国的普通民众或近或远的问题。当新自由主义拥趸们狂欢的时候,将是多数普通人的灾难时刻,像当下的美国那样。
可以肯定的是实践的逻辑和理论的逻辑存在一定的差异,为缓解对国有资本流失的焦虑,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网找了一些信息,做了一个时间线整理。对照时间线,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自2017年颁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以后,按照“试点先行、分级组织、稳步推进”的原则完成划转工作,新的国有资本充实社保政策一直在稳步的推进当中。
达成未来美好中国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依旧很大,国有资本划拨社保基金的过程中存在风险,而这个问题也只是在中国逐步开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之一,如何使中国在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稳中有进,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