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与国际接轨,不应该是禁食野生动物,而是科学的管理
昨天观网报道了湖南省政府发布《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见》。
无论是2月24日的全国人大决议,还是3月4日的农村农业部的落实人大决议的,还是之后的深圳政府和这次湖南政府的行政规定。其中都有重要的词---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但深圳和湖南政府的行政规定看来是一刀切下,革除的不是滥食,而是食用。
农村农业部的4月9日的意见征求稿中,将狗肉排除出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其中有一条,也是各地方政府意见中都有的。与国际接轨。
且不说流传了几千年的狗肉食用,需要不需要与国际接轨。但有一点,如果与国际接轨,是不应该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而是科学的管理,消除滥食的习惯。
澳大利亚自1993年解禁食用袋鼠肉(南澳大利亚州1980年解禁)后,不仅本国食用,而且还向全球55个国家出口。由于之前的进口大国俄罗斯停止进口澳洲袋鼠肉,目前澳大利亚在大力推动向中国出口袋鼠肉。
欧洲是狩猎和食用野生动物大国,全欧洲大约700万人有狩猎执照,野味在法国料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德国2014年到2015年度,共捕获了1万6585吨野味,而且还从西班牙,英国,新西兰等国大量进口。
日本,古代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但挡不住人们对野味的嗜好。所以发明了一些词来代替野味逃避惩罚。比如,野猪肉称为牡丹,鹿肉称为红叶等。
而现在日本不仅不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而且还鼓励食用野生动物。日本农林水产省,为了能使野味消费量从目前的数量翻倍,在2018年7月开设了针对年轻人的野味消费促进网站。介绍各地的有野味料理的店,野味的知识,野味活动等。
但这些国家和中国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些野味大都不是养殖的。而绝大多数是狩猎而来。而狩猎的最大原因就是传统狩猎习惯,和过度繁殖的野生动物对农作物和自然界的破坏。所以干脆不禁了,而是看怎么管起来。
2017年,日本的野猪和野鹿对农作物的破坏达到了164亿日元。2017年,日本共捕获了61万头野鹿和55万头野猪。但绝大多数都被烧掉或埋掉,而只有8%被食用。这说明目前的日本人并没有食用野生动物的爱好。而随着猎户的年龄增大,猎户将越来越少。所以为了鼓励狩猎,也为了能提高猎户的收入,所以日本现在大力推行食用野味。
但鼓励消费野味的前提是,厚生劳动省在2014年颁布了【野生鳥獣肉の衛生管理に関する指針】(野生鸟兽肉的卫生管理相关指导方针),农林水产省在2018年公布了【国産ジビエ認証制度】(国产野味认证制度)。从准入资格,以及捕杀,宰杀,销售,食用等方面予以明确的法律规定。
【野生鸟兽肉的卫生管理相关指导方针】规定非常详细,比如捕杀,分猎枪捕杀,和捕猎夹套捕杀。如果是猎枪捕杀,打中腹部的不能食用。放血时,刀必须消毒,必须带塑料手套,不许带布或毛手套等等。共6大项,几十个小项。
中国有食用野生动物的习惯,但由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个野生动物养殖产业。猪,牛,羊,鸡等家畜和家禽,原本都是人类为了生存而驯化的野生动物。而且,这些家畜,家禽也并不是那么安全,猪流感,禽流感,疯牛病等等。
有人说,有了猪,牛,羊这些不就够了吗。当然不够,以水产为例,2018年水产养殖5000万吨以上,占水产总量78%。是全球唯一一个水产养殖超过了捕捞的国家。这就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如果没有水产养殖,可以想象中国将对全球捕捞和海洋资源的影响有多大。所以,只要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存在,养殖就永远在前进的路上。
日本近畿大学用了几十年,终于成功养殖了金枪鱼,目前全球都在攻克养殖鳗鱼的超难关。退回二十年前,全球的金枪鱼和鳗鱼的捕捞量完全不用考虑人工养殖。
从人大的立法本意来看,是为了禁止非法捕猎,和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这一点,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意见。但中国有中国的特有的国情,滥食野生动物固然必须去除,但正因为食用野生动物的习惯不能马上去除,所以才有了养殖野生动物的需求,并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很多农村脱贫就是依靠特色养殖。
这么好的一个产业基础,不应该一刀切,而是要科学管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让一些野生动物养殖变得成熟,科学,安全。
禁止并不能防止下一次病毒对人类的侵袭,蝙蝠传给候鸟,候鸟传给家禽,家禽传给人类,都有可能。真正能防止的是科学和严格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