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军官上战场都拿手枪?这个传统从哪儿来...

作者: 编辑部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军事编辑部(ID:MilitaryEditor) 。

关于战争,你可曾想过“为什么军官都佩带手枪上战场?”(个别人如巴顿除外)

至少到一战期间,各国军队所配发的制式步枪,射程都在500米左右。但军官手里拿的还都是威力小、射程短的手枪。

官儿越做越大,手里的武器却越来越“寒碜”,是嘲讽他们不用冲锋陷阵么?自然不是...

500

▲ 为什么?因为他们手里也有“长”武器

500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一个“传统”说起。当然这个传统不是我们的,而是西方人的...

钱是个重要原因

先说“钱”的原因...

军官佩带手枪的历史,一直能够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在枪械发展早期,手枪的造价很高,因此也只有富人才用的起手枪。

那军队里谁是富人呢?毫无疑问是军官们..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近代以前的军队中军官大多出身贵族,都是有钱的主儿,所以自掏腰包买把手枪,自然不在话下。

而且军官们往往还要骑马,如果扛支长枪上阵,既不实用也不优雅...

500

当然,买的起“手枪”也不要太得意。毕竟...早期枪械的可靠性,那只能用“呵呵”(how interesting)来形容。

士兵手中的“长枪”可靠性相对手枪高一些,但也强不到哪儿去。特别是燧发枪时代,稍微下点雨可能连枪都打不响。

此外,射击后的烟雾和枪械的准头也都是个问题,所以早期枪械并不如现在那样高效。出于这些原因,保留近战武器仍有必要。

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武器习惯。

500

▲ 早期枪械准头有点问题,这也是采取“排队枪毙”的重要原因

武器分化问题

说起“武器习惯”问题,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骑士精神”作祟。

至少是在西欧地区,从冷兵器时代开始,人们就对诸如弓箭、弩等远程武器有一种不屑感。

尽管这些射击类武器在战场上十分有效,但在骑士们的眼里,这种远程丢“垃圾”的行为那里有近身肉搏来的“浪漫”呢?(当然弓兵需要长期训练也是个重要原因)

500

▲ 长弓兵:你们想装X之前,有没有先问过我?

而在近战冷兵器的选择上,军官与士兵之间也出现了分化。军官多以剑为主(一手持枪一手持剑比较实用),而士兵多以长矛(后来是刺刀)为主。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化,是因为在崇尚骑士的欧洲,“剑”一直被认为是最佳武器、身份的象征。其实说白了还是“钱”的问题。

相较于长矛等兵器,“剑”的制作难度大、造价昂贵,且需要多年训练才能完全掌握。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贵族或军官才能够用剑。

500

▲ 甭管打不打仗,先跨把剑再说,因为帅啊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军官与士兵间的武器配备产生了分化,手枪+剑(或腰刀)成为军官的标配,至少在一战之前仍是如此。

随着武器科技的发展、枪械进步巨大,剑的武器作用已经被极大的削弱。

但这并不妨碍它“身份象征”的作用,毕竟强不强是版本的事儿,帅不帅可是一辈子的事儿。

于是,如今西方军界每逢重大场合,仍常会看见军官们配剑出席活动。只不过在战场上实用的武器就只剩下了“手枪”。

500

▲ 筒子们,美军大宝剑啊

手枪的督战作用

当然,军官装备手枪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督战”。

在战场上如遇双方僵持不下的场景,往往都是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取胜。此时,战场纪律就显的至关重要。

顺风局还好,如果遇到逆风局?军官腰里的手枪就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谁敢临阵脱逃?反补了他...

500

▲ 我苏维埃可不会局限于小手枪(大雾)

这里举个例子——左轮手枪。

这种常见于西部片里的枪械,在早期可是督战神器。其它枪当然也行,只不过效果差了点。

在步枪还只能单发的时代,能够六连发(甚至更多次)的左轮手枪在近距离上无疑极具威慑力。

从这时开始,想要“溜之大吉”就越发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500

▲ 看见这排手枪了么?一会记得右下角

终成一种传统

随着现代步枪、定装弹药、无烟火药等一系列发明的出现,步枪准度、射程、射速有了质的提升,新问世的各式机枪每分钟能吐出数百发子弹。

从1898年的美西战争,到1906年的日俄战争,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总之战场形势已彻底改变。

500

尽管已经有了诸多变化,但是“剑+手枪”的传统还是持续到了一战时期。

即使手枪在战场上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但是它在堑壕等有限空间内仍然有用,依旧可以发挥督战作用。

然后,到了一战之后,军官标配的“剑+手枪”终于寿终正寝(鬼子似乎还在用?)。

如今我们多数情况下只能在一些仪式上还看得见配剑的存在。而手枪则被保留下来,仍是世界各国军官的主要装备。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