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救世主美利坚?无耻颠倒历史,美国还能多无耻?
尽管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世界各地仍然举行了纪念二战胜利75周年的活动,连确诊病例飙升的俄罗斯,也坚持没有取消红场阅兵。
美国也搞了很大阵仗庆祝欧战胜利日,大统领还携夫人出席了纪念仪式,并接见了建在的二战老兵。
▲特朗普向美国老兵表达敬意
本来一切都按部就班,地球君终于能过几天清静日子。
但是最近上蹿下跳的美国怎么能忍住不搞事?
先是白宫发表推文,“包揽”了击败纳粹的功劳,又将盟军联手打垮希特勒的“易北河精神”拿掉,只留下一个“美国精神”,引起了俄罗斯等国的强烈不满。
▲白宫发推大肆鼓吹“美国精神”
与此同时,美国防部在首页发表了文章:《欧洲胜利日:庆祝与思考的时刻》,并在文中多次偷换概念,含沙射影贬低苏联的历史贡献,却大肆渲染自己的“奉献”和“牺牲”。
▲美国防部为这篇文章专门做了一个特殊的页面(图源:环球网)
胖兵看完后不禁感叹,美国人的不要脸是真的没下限啊!
到底有多不要脸?今天胖兵就带大家看看。
01.
这篇文章的引题如下:
“On Victory in Europe Day, or V-E Day, Germany unconditionally surrendered its military forces to the Allie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在欧战胜利日,德国无条件向盟军,包括美军投降。”
▲ 德军代表向同盟国签字投降
各位亲有没有觉得,“包括美军”这几个字非常奇怪和多余?
美军不也是盟军的一部分吗,为什么还要单拎出来强调?
没错,这就是美国刻意营造潜在印象的文字游戏。
大家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是同盟国最主要的成员,也是抗击轴心国的中坚力量。
▲描绘日本投降的油画,注意画中的四面旗帜
在史学界,这四个国家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同盟国(Allies of World War II),也被称作“四警察”(Four Policemen),这个概念由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提出。
“四警察”正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前身,后在丘吉尔的强烈坚持下,让法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加入,形成了今天的五常。
▲(来源:bilibili茶小祺)
所以,无论从历史、政治还是其他角度来解读,美国毫无疑问都是同盟国的一员,盟军自然也包括美军。
现在特朗普政府单独把美国划出来,并不是要否认自己在过去的盟国身份,而是要在今天着重突出自己在欧战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
▲美苏两军曾因战争需要,保持了极短的紧密关系,图为在德国会师后,两军士兵合影留念
然而,美国为打败纳粹所作出的贡献,真配得上这么高调地突出表现吗?
我们只要有“初中二年级”的历史知识,就能知道击败纳粹的苏联人民功不可没。
1941年6月,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入侵苏联。
在战争初期,德军势如破竹,迅速将战线向东推进,到1941年冬季,德军已经逼近苏联首都莫斯科。
▲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苏联士兵
在此危急时刻,斯大林一面积极抗击德军,一面呼吁西方盟国尽快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缓解苏联面临的巨大压力。
然而,此时东线战场的局势几乎是一边倒,形势晦暗不明,揣着投机心理的西方保持了观望。
英、美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一选项,但是作为中间人的英国认为这类行动必然会失败,所以选择在更符合自身利益、风险也更小的北非和意大利半岛与轴心国作战,开辟第二战场以牵制德军的计划也就搁置了下来。
▲为了保住北非殖民地和地中海的控制权,英国积极调动力量与轴心国作战,图为击败了隆美尔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
这一拖,就拖到了1943年。
这一年,美、英、苏在伊朗德黑兰召开了三巨头会议,并最终促成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德黑兰宣言》。
但这已经是1943年的11月末,苏军早已在斯大林格勒与库尔斯克两场关键战役中取胜,转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三巨头
斯大林当时在会议中十分笃定地表示,就算盟军不开辟第二战场,苏军一样可以打败德军。
斯大林能看到这一点,罗斯福也能看到,眼瞅着押宝下注的时机已经成熟,若再不反攻欧洲大陆,就要失去分享胜利果实的机会。
小兵兵把英、美比作投机客不是道听途说,而是还原历史。
当时,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提醒罗斯福:“如果不将1944年进攻欧洲大陆的任务明确下来,从西进攻德国的盟军落在从东进攻德国的苏军后面,将会出现严重的政治问题。”
▲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他在战争期间为美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斯福的顾问舍伍德则更加直言不讳:“除非我们迅速行动,否则我确信德国会投向共产主义,或者陷入无政府状态。”
你看,从一开始美国考虑的就是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
在他们眼中,西线战场和东线战场本来就不是一场战争,只不过恰好有同一个要打倒的敌人而已。
▲1943年,盟军登陆意大利,并未与德军展开正面交锋
结盟只是手段,攫取利益才是目的。
随后,美军精心筹划了登陆诺曼底的“霸王行动”,带头发动了最大规模的欧洲反击战,名正言顺的进入了欧洲,还解放了法国、比利时、荷兰等战线后方的被占领国,博了一个“欧洲解放者”的美名,也为日后联合西欧与苏联对抗埋下了伏笔。
▲以美国为首的盟军登录诺曼底
其实在1945年就有调查显示,几乎50%的西方人认为,美国的介入只是加速了纳粹完蛋的速度,苏联才是打败德国的关键。
在整个卫国战争中,苏联以伤亡2700万人的巨大代价,歼灭了数百万德军,消耗了德国大量的战争资源,为欧战胜利奠定了最关键的基础。
▲这是一张非常著名的照片,这名军官在随后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然而在今年的胜利日纪念活动中,美国不仅完全无视苏联的重大贡献,甚至不惜把自己从盟军当中摘出来,单独夸大自己的作用。
这吃相难看到德国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02.
难道文中只夸大了美国作用,就没有任何关于苏联的内容吗?
有,但不出意外内容并不是正面的。
大家要知道,只有反衬才能加深读者的印象。
原文这样说到:
“The conflict began in 1939, when Germany and the Soviet Union invaded Poland. Among the dead were about 6 million Jews who were murdered by Nazi Germany.Some 250,000 U.S. troops were also killed in the fighting in the European theater
——冲突始于1939年,德国和苏联入侵了波兰,有600万犹太人被纳粹德国谋杀。在欧洲的战斗中,约有25万美军丧生。”
▲小兵兵奇怪,为了自保,瑞士曾与德国保持了很长一段很暧昧的关系,你美国怎么不黑瑞士?
讲真,苏联的确与德国瓜分了波兰,可这段文字既然是描述战争的开端,你把美军的伤亡数字尬放在同一段落是什么意思?
二者有关联吗?
要胖兵说,这句话就是要把苏联和德国混在一起,潜移默化的改变战争性质,再拿出本国伤亡数字卖卖惨。
无非是想突出一点:“他们的野心挑起了战争,我们的牺牲结束了战争。”
▲表现国力差距的一则波兰漫画,但常被人们误解为美国一家打赢了所有轴心国
你看,这不要脸还有下限?
更可笑的是,美国不仅忽视苏联的巨大牺牲与逆转战局的积极作用,反而把那个被德国按在地下摩擦的法国拿出来做噱头。
对此,他们这样写道:
“U.S. forces participated in the celebrations in France, a nation that had borne much of the brunt of the fighting.
——美国部队参加了在法国的庆祝活动,一个在战争中首当其冲的国家。”
▲是不是首当其冲咱不知道,举手投降是真的
法国首当其冲?
你不是刚说德国和苏联入侵波兰是战争的开端吗?
波兰人民殊死拼杀了一个月,伤亡20万人、被俘近70万,整个国家被摧毁又怎么算?
不用算!
波兰又不是我们西方国家,管他死活?
美国制造,驰名双标,自行打脸算什么?
《纽约时报》能这么干,我国防部还不行了?
▲“打住吧,没人比我更懂二战”
其实胖兵对此一点都不感到意外,美国历史学者库兹·尼克曾说:“许多美国人对二战这段历史有着根深蒂固的无知,因为他们在学校受到的教育,从媒体接收的信息都是美国人打赢了二战。”
03.
其实美国贬低、忽视苏联的贡献也不是一两天了。
白宫在今年的胜利日活动中,就曾恬不知耻地鼓吹“美国精神”,也只是“百耻竿头,更进鹰步”而已。
▲白宫形容打败纳粹的是“自由力量”,而非盟军力量,赤裸裸地把政治正确延申到了纪念中
更令人气愤的是,为了迎合白宫的政治正确,脸书甚至开始封禁苏联红军将旗帜插上德国国会大厦的照片。
这张照片非常著名,也极具代表性,是象征欧战胜利的重要符号,然而就因为它是苏联军民所取得的胜利,美国就要弃历史尊严与真相之不顾,竭尽淡化它的意义。
国外一名业余着色师Olga Shirnina为了抗议美国的无耻行径,自己动手给这张黑白老照片上了色,并发在脸书上,结果她的账号因“违反社区规定”被封禁3天。
封号都干得出来啊?
言论自由呢?
社交自由呢?
脸书的行为惹怒了不少网友,于是有人将星条旗P上了原图,以示讽刺。
▲这样,我的账号就不会被封了吧?小兵兵甚至怀疑,如果百年后还有美国,这张照片都可能会被国防部拿出来炫耀,然后引起一波新的争论:二战是是谁把旗子插到了国会大厦上?
到最后,《胜利日》一文还不忘引用杜鲁门的话凸显自己的牺牲:
“President Harry S. Truman announced V-E Day to the American people, saying in a radio address:''Our rejoicing is sobered and subdued by a supreme consciousness of the terrible price we have paid to rid the world of Hitler and his evil band.
——哈里·杜鲁门总统向美国人民宣布了胜利,他在广播中说:“我们为解决希特勒和他的邪恶组织而付出的可怕代价、无上精神而倍感欣慰。”
讲代价、讲精神?
美军的确在西线打了几场硬仗,小兵兵敬佩他们。
但是和那些被围困在莫斯科的寒冬里,只靠每日400克黑面包活下来,还要顽强与德寇作战的苏联人民相比,你的“可怕代价”,你的“无上精神”差了好大一截。
▲在废墟中与德军作战的苏军士兵
胖兵认为,美国有权利纪念自己在西线战场上的努力和牺牲,没人质疑这些历史贡献,甚至小兵兵还会歌颂他们的功绩。
但那些政客阴阳怪气地说别人坏话,大张旗鼓地窃取别人的胜利,就是卑鄙无耻。
或许在他们眼里,那个混合着血与泪的时代,只是一个“任他们装扮的小姑娘”。
但胖兵坚信,即便是整个西方社会刻意污蔑。
在东方依旧有人尊重历史,铭记历史,整个反法西斯联盟在二战中的积极作用就永远无法被磨灭。
要是有些小丑想跳出来搞事,咱就表情段子组合包伺候。
最后,本兵送一句已经快被你们自己忘记的美国谚语,好自为之吧。
“Boaster and a liar are cousins-german——吹牛与说谎同出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