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方突然放出三段视频,原因不只是甩锅!

大新闻!美军又承认UFO啦(我为什么说又?)

据外媒报道,4月27日美国五角大楼发布了三段UFO视频,视频画面中UFO的移动速度极快,让人浮想联翩。

500

但其实这些据称由美军“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拍摄到的视频,已经不是第一次亮相了。

去年9月份的时候,美国军方就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报道过一次。

小兵兵记得那时候,咱们刚刚试射了个“大炮仗”,还被泰山上看日出的群众给拍到了。

500

至于中国试射新导弹和美国爆料UFO之间是否有关联,小兵兵不好随意下结论。

美国军方这一次公开发布视频,应该也不是无的放矢,至于具体是啥,咱们下文再分析,先说说这次UFO视频的事。

01.

在美国,民众对UFO的兴趣那是相当浓厚,美国吃瓜群众对UFO的关注度,怕是顶级流量都比不上。

500

除了吃瓜群众之外,还有不少狂热粉,他们可不只是看个热闹,而是会深入研究。

比如这一次,一家名叫TTSA(To The Stars Academy of Arts & Science)的组织,就专门对三段视频进行了分析。

该组织研发了一种名为“VALUT”的数据库(工具) ,专门用来收集分析UAP信息。

UAP,全称为unidentified aerial phenomena,简单翻译过来就是“不明空中现象”,基本上与UFO的“不明飞行物”一个意思。

500

而所谓的VALUT,全称Virtual Analytics UAP Learning Tool,简单翻译过来是:虚拟分析UAP的工具。

专门的组织,专门的分析工具,逐个视频分析。

这态度,都赶上专业的科研机构了!

其中第一段视频时长34秒,被称之为“GIMBAL”,视频时间未知。

500

▲第一个视频的吊舱拍摄与 HUD信息融合画面

可以看出,当时传感器处于“白热”模式,显示屏上的白色物体比黑暗或较冷区域温度高。

根据TTSA组织的分析,视频中战斗机飞行员在努力确定UAP的性质,主要发现包括:

·光电和电磁频谱的可观测性低;

·没有可分辨的飞行器表面;

·缺乏明显的推进系统;

·前所未有的飞行能力;

·未知性质的可能能量或共振场。

第二段视频拍摄于2004年,名为“FLIR1”。

这个视频也是去年9月份被公开的那段,据说是“尼米兹”号航母上的“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拍摄到的。

500

▲第二个视频的吊舱拍摄与 HUD信息融合画面

传感器依旧处于红外“白热”模式,UAP在屏幕中间显示为白色形状。

事后飞行员在采访中曾提到过:UAP在24000英尺的高空盘旋。

最重要的一点,TTSA组织根据对视频的研析判断:被追踪的UAP上没有可见的排气羽流!

第三段视频拍摄于2015年,名为“GO FAST”。

500

▲第三个视频的吊舱拍摄与 HUD信息融合画面

这段视频同样是战斗机上的AN/ASQ-228瞄准吊舱拍摄的,拍摄的时候传感器处于红外“黑热”模式,显示屏上的黑色元素比黑暗或浅色区域更温暖。

根据TTSA组织对视频的分析,被追踪的UAP没有明显的翅膀或尾巴!

以当时战斗机与UAP的距离来说,即便是巡航导弹大小的目标,在红外图像上也足够看到机翼了。

但是,这个UAP并没有!

另外,与之前的视频一样,被追踪的UAP没有排气羽流。

500

上图为飞行中的F-16的中波红外图像,这时候传感器处于“白热”模式,F-16的排气羽流长度非常明显。

F-16战斗机尚且如此,被追踪过程中动力明显极为充沛的UAP,理论上排气羽流应该会更大更亮!

然而,根本没有排气羽流……

500

连续三次被美军战斗机追踪并拍摄到了视频,视频中的UAP又极为诡异,倒是让人不得不好奇,难道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外星人,真的来地球了?

就是这事着实巧了些,为啥每次都让美国海军给撞到?美国空军咋就撞不到这种事呢?

当然,这种事较真不得,小兵兵觉着,倒是拍下三段视频的主角——AN/ASQ-228 瞄准吊舱,值得说道说道。

02.

AN/ASQ-228 瞄准吊舱,由雷神公司研发生产,该吊舱被称之为“先进瞄准前视红外”(ATFLIR)吊舱,主要装备美国海军的F/A-18C/D“大黄蜂”和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

500

这是一种集成了多个传感器的光电瞄准吊舱,包括内置热成像仪、微光电视摄像机、目标激光测距/照射器,可以定位距离超过40海里(74公里)、高度超过50000英尺(15240米)的目标!

AN/ASQ-228吊舱可在恶劣气候环境下支持对空作战和对地打击,既提升了战机的空战能力,又大幅提升了战机的精确打击能力,是实实在在的性能倍增器!

500

▲超级大黄蜂战机挂载的AN/ASQ-228吊舱(红圈内)

有人会好奇,既然AN/ASQ-228吊舱这么厉害,为何拍摄出来的画面却不清楚呢?

如果直接拍个近距离特写,不就什么疑团都揭开了?

现实却并非如此。

其实,现代战机挂载的吊舱有很多种,AN/ASQ-228属于瞄准吊舱,此外还有侦察吊舱、电战吊舱、机炮吊舱、伙伴式加油吊舱等等。

500

▲美军F-16挂载的ALQ-131电战吊舱

AN/ASQ-228作为瞄准吊舱,清晰度并不是瞄准吊舱所追求的重点,那是侦察吊舱所追求的。

所以拍摄的画面不清楚很正常。

500

▲F-16战斗机机腹下挂载着DB-110侦察吊舱

其次,这些视频是吊舱内的热成像仪拍摄的,并非摄像机拍摄的。

热成像仪区分的是温度,而不是颜色!

“白热”模式拍摄的时候,画面中越白的的点代表温度越高,反之越低。

再说了,瞄准吊车提供的信息属于火控数据,是随时准备引导导弹攻击的,等到慢慢看清楚了,怕是已经成为对方导弹的猎物了。

500

当然,作为美国海军战斗机的当家主力瞄准吊舱,AN/ASQ-228吊舱的成像水平是相当高的,可判断出目标的轮廓和型号,而在实战中,这一点能满足基本就足够了!

更重要的是,红外吊舱可克服各种恶劣天气的影响,在黑夜,或云雾遮挡的情况下也能远距离判断,识别目标。

500

和平时期,AN/ASQ-228吊舱还可以起到一个“行车记录仪”的作用。

比如美军的“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就在叙利亚战场上遭遇过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然后用AN/ASQ-228吊舱记录下了它们的英姿。

500

还有在波斯湾拍摄到的伊朗空军的F-4战斗机,这清晰度,说明当时的距离应该很近了!

500

2017年6月,美国海军的“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击落了叙利亚空军的一架苏-22战斗轰炸机。

机载的AN/ASQ-228吊舱直接将战斗画面记录了下来,让“超级大黄蜂”的首个空战战果得以被更多人看到。

500

500

无论是在演习场,还是战场,各种机载吊舱已经证明了它的价值,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各种吊舱作为战机的标准配置。

摸着鹰酱过河的兔子自然也不例外,不仅自用,并且开始卖到海外赚银子。

500

500

▲歼-10B战斗机挂载K/RKL700A型电子对抗吊舱

500

▲“枭龙”战斗机和WMD-7瞄准吊舱

03.

这三段关于UAP的视频,其实都是AN/ASQ-228吊舱的功劳,难怪雷声公司会这样打广告,说他们公司生产的产品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拍到有外星人存在证据的系统。

当然,AN/ASQ-228吊舱拍摄到的到底是啥,谁也说不准。

至于真相,估计只有美国军方自己清楚了!

500

不过,美国军方在这个时候突然放出这些视频,他们的用意倒是不难推敲。

小兵兵前文提过,美国民众对UFO极有兴趣。

比如去年6月,脸书上曾掀起一个“突袭51区”的活动,报名者多达200万,声势之浩大,甚至惊动了美国军方!

500

去年美国的纪录片《不明身份:美国不明飞行物调查内幕》,上映后也是大火,该剧第一季就吸引了1910万人观看!

民众对UFO的话题兴趣甚浓,与美国这么多年来关于UFO的各种报道不无关系,看看美国好莱坞的特效大片,基本上都是在跟外星人干仗。

从漫画到电影,这么多年耳濡目染之下,不对外星人感兴趣都难!

500

这一点美国政府肯定很清楚,毕竟文化输出本就是美国价值观输出的一部分。

既然清楚民众偏好,这种时候来投其所好,让“权威”的军方一连发布三段极为“暧昧”的视频,必然能吸引相当一部分美国民众的注意力。

至于为何要转移民众注意力,看看这些数据就知道了!

500

话说美国部分民众的智商真的该补补了,有那闲心去操心地球外的事情,就不能关心关心自己的处境?

以美国民众在特朗普“消毒剂杀病毒”事件中的表现(戳→智商感人!砸完5G基站后,他们喝起了消毒剂),他们简单的脑回路,可能真的会更加对外星人感兴趣。

说不定他们还在期待着自己被蜘蛛咬一口,然后化身超级英雄,拯救地球呢!

500

500

不过,美国国内疫情的形势实在是太糟糕了,别说UFO了,就算现在三体人来了,也掩盖不了美国政府抗疫无能的事实!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