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不必和美国谈论台湾问题
我从小就知道一个事。就是说有个原料产地的卖家有一批老客户,经营了十几年都没问题。他出价,那些老客户都按照那个价位进货。后来有一天,他因为有事,想提前收工,就把价位降低了很多,他以为会皆大欢喜,结果那些老客户都觉得他过去是骗人的,利用大家对他的信任坑蒙了大家,都不在相信他了,买卖也做不成了。
澳门,香港,台湾这是三个要实行一国两制的地方。到目前看,只有澳门实践的最好。澳门实践的很好其实是和澳门本身的客观条件有很大的关联,与内地无关。澳门在建国初期就爆发了一场革命,那个时候葡萄牙的势力就不是很大了,而且澳门的教育涉及到政治历史的课本多用内地统编的教材,思想很好统一。经济也好说,地理位置也好说。澳门无意中就成了一国两制的样板。
一国两制的含义,我觉得过去中央和智库的理解一直是有偏差的。因为就好像中国古代有旧式贵族和新式贵族之争的说法。我觉得还是可以用阶级分析。过去中央就认为采取修养生息的办法,自己管理自己统治,自己革新就可以完成一统。可是别忘了。从历史看,要想一统,必须要采取手段和措施,并不是真得说而不做的。如果香港和内陆的界限还在,那就谈不上一国两制,那个就是两个国家。香港本来没有非分之想。如果在给的权力过多,当感觉有些底线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时候,也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了。这个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就比如唐太宗宠爱自己的一个儿子,本来太宗也有自己的太子,也没打算废太子。可是那个儿子由于得到了过多的赞美和表扬,结果就有了当太子储君的念头,到最后闹到骨肉相残。实际上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也有例子和教训。一国两制不能是两制,更重要的是一国。现在中央已经意识到了。香港那套制度必须保持在中国内地公民也能容忍的地步。实际上那个制度相当于地方上的法规和条例。没什么了不起。北京有北京的地方法规,河北有河北的地方法规,天津有天津的地方法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但是行政必须统一。过去就是太放任了。
还有就是高层太天真相信地方了。即便是自己上下级,都有隐瞒推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说,自己民族的人都不能说上下齐心,更别说是那些从小受到其他国家教育背景的人。过去一直没做,都是讲官面的话,见几个官面的人就算了。实际上国家的高层和智库从没走到台湾香港的大街小巷亲过民,发动过群众,鼓励过群众。抗疫的时候我们的副总理在武汉视察小区的时候就有人喊假的,即便据报道她也看网络的消息,那也是删帖太多而遗漏的吧。等到最高领袖再去,就很难在听到真话了。中国这次做得非常好就是在于管,真有能拍板的人在管一些所发生的迫在眉睫的事,而且官位高到不要在想着当官。台湾和香港就是没有管,错把不管当成了管。
最后一点,就是香港和台湾牵扯了太多集团的利益。其实现在中央也知道了,当前就是大国外交。这几个地方都是背后的利益在相互牵扯。香港和台湾更是如此。长期掌权的肯定要获得更大的利益,新掌权的要获得利益就必须剥夺那些已经长期获利的人的利益。这既有欧洲的,也有美国的,也有中国自己内部的但是与当今利益不一致的那些人。我这可以有一比,印度想统一巴基斯坦,中国在巴基斯坦插一脚,印度的感觉就应该是和中国想统一台湾,美国在台湾插一脚的中国的感受吧。中国在非洲在中东发展,可是非洲不少国家都是欧洲的殖民地,那些洋大人肯定是不高兴的。国家小的就背后捅刀子,比如尼日利亚。欧洲的国家总是有对中国不友好的,谁新闻上得多就是谁的利益受损了。
台湾问题既是美国制约中国的一枚棋子,其实也是中国牵动美国军事的一枚棋子。从美国的一些言语看,双方打一场大战,现在看来这不是上策。真要动用武器,应该是中美两国的一对一大战。中美两国都不能独善其身。台湾可以保持在一个岛内那些搞台独的随便叫的状态,中国牵制一下美国,美国牵制中国的状态,政治上对抗,经济还合作的状态。台湾问题也不用谈,也不必谈,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不过中国政府确实要做一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