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布朗宁.50机枪(中)
.50的枪架
.50口径有多种多样的枪架。其中大多数都允许对水面和空中目标进行交战,但有些主要用于防空射击的挂具,由于挂具不稳定,在对地面目标进行水平射击时效果不佳。
最初的1918年水冷式.50口径水冷式机枪使用的是M1917型三脚架(用于M1917型勃朗宁水冷式.30口径水冷式机枪)的放大版。M1921也采用了类似的、但经过改进的M1921三脚架。然而,最常见的枪架是1933年采用的M3三脚架,这是M1919系列布朗宁.30口径水冷式的M2三脚架的更大版本。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地面三脚架,离地面只有10英寸高,脚架完全伸直后有13英寸高。该枪装在一个小枢轴上,它可以水平和高低转动,这个枢轴装在三脚架头上的一个青铜套筒里。枪身可以通过一个插销卸下,拿走枢轴后,仍保持与枪身的连接。在两个后脚之间有一个横杆,横杆的刻度为5密位,可左右移动400密位。在此基础上,还可连接了一个水平和高低俯仰(T&E)装置,该装置可在横移杆上滑动,并连接到枪托的后下方。T&E装置可以进行精细的横移和仰角调整。(二战前,T&E装置上装有横移刻度盘,但后来被取消了)。T&E装置可以从枪上拆下或解开,以实现360度的 "自由使用"。
这款三脚架,带T&E机构和枪栓,重44磅。所有三条腿都有带锁扣的伸缩延伸件,可以在粗糙的地面上平放。为了有效地使用,三脚架必须用沙袋固定到位。否则,在射击过程中,前支腿可能会从地面上弹起,从而降低精度。前脚的正常60度角也可以调整并锁定到位。三条腿都可以全长延伸,前腿的角度可以将前部抬高约2.5英尺,以备在有限的防空使用。携带时,三脚架的前脚向后折叠,滑动横杆解锁,后脚向内折叠。设置为射击用时,M3的长度为71英寸,但折叠后用于运输和储存时为41英寸。大多数装有.50口径机载防空机枪的车辆也都配备了M3的地面枪架。
为了使M3三脚架能够作为防空支架使用,采用了M1升降枪架。这是一个安装在三角架头部的夹钳套中的垂直基座。在基座上安装了三个稳定器支座。台座还可以让机枪超越矮墙、战壕和其他高掩体进行射击。它提供了负45度的俯角和90度的仰角。包括M3三脚架在内,这个组件的重量为95磅。
1948年,越南。越军用一挺勃朗宁.50口径的HB M2机枪向一架法军飞机开火,该机枪安装在防空架上。这种枪架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它缺乏足够的水平射界,但游击队不能在枪架的选择上挑剔。
当年M2作为高射机枪使用时,配备了200发的M2弹药箱(因为外形的原因,M2弹药箱被称为 "墓碑弹药箱")。它的下半部分为100发子弹,上半部分为100发子弹,缠绕在一个旋转棘轮组件上。下半部分的子弹先使用。这个弹药箱空重29磅,装满子弹为89磅。有一个帆布金属弹袋,连接在枪身上,用来接住弹出的弹壳和弹链。
1944年夏天,在被解放的诺曼底,两名士兵在一个农场的院子里观看一场结婚仪式。他们的装备是M2HB,安装在M3三脚架上的M1 AA加长枪架上。这张1944年的照片显示,早期的长槽式枪管套筒在战争后期仍在使用。在枪架上安装了一个100发子弹的弹药箱。
如果提供了弹药箱支架,也可以使用标准的100发子弹的弹药箱,并将其固定在枪上。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从越南开始,各单位用金属板制造了较大的弹药箱,或使用较大的弹药箱,便于安放其他弹药。
191磅的M1防空三角架被M1921A1水冷式机枪采用。它有一个很高的基座,脚架支腿安装在靠近顶部的地方,而且它没有防护罩。该支架虽然稳定,但由于炮手在脚架的半径范围内,必须绕着脚架进行机动,因此很难跟踪掠过的飞机。枪身会上加装了一个管状肩托。
近七十年前,二战期间,一名水手在船上操作着一挺.50口径的M2水冷式高射机枪。现在.50口径的机枪仍在其他一些舰艇上使用,特别是用于海岸防卫--这也证明了这种武器的长寿。1943/44年,这种.50口径机枪基本上被20毫米自动火炮所取代。
对于M2水冷式.50口径高射机枪,有大量地面支架可用。M2防空枪架由一个带三个水平支撑腿的基座组成,炮手在操作时只需踩在上面即可。机枪安装在一个基座上,并提供了一个架高的M1防空瞄准镜。安装了一个软垫的弧形背托,炮手可以靠在背托上。未安装枪身的时候,挂架的重量为391磅。M2A1防空枪架也是类似的,但脚架更长,稳定性更好。它的重量为370磅。
M2和M2A1的枪架都能提供15度俯角和68.75度仰角。当.50安装在这些枪架上时,机匣背板上的D形握把和扳机被一个带有杠杆式扳机的特殊板子所取代。枪手用身体移动背板来瞄准枪支。提供了两个可拆卸的0.25英寸的护板,一个装在基座的上部(这个护板与机枪一起移动),另一个装在机枪上。这两块护板加起来重118磅。该枪离地面49英寸,瞄准镜74英寸。为了进行半永久性的安装,枪脚架被拆除,并安装了一个52磅重的底座,可以用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或木质底座上。
虽然M2A1仍在使用,但1943年研制出了一种改进的防空枪架。这就是所谓的M3防空机枪(不要和M3地面用机枪混淆),被海军称为Mk30。它带防护板的重量为380磅,不带防护板的重量为120磅。这是一种更紧凑的枪架装置,机枪离地面37英寸。它的三条水平脚架可以拆卸下来,半固定地安装在基座上,比M2A1设计得更稳定,射击更准确。像M2的枪架一样,M3防空枪架也可以安装风冷式的.50,兼容M2水冷式。(过时的M1枪架,与M2类似,只能安装水冷式)。击发控制机构是一个双弧形管状钢框架,框架上安装了三对扳机和手把。一个装有扳机连杆的板子是框架的一部分,安装在枪的左侧。这个功能使枪手可以在负15度到正90度的极端仰角--垂直射击。枪架的防空瞄准器设置得比M2A1的还要高。
还有三种类似的防空枪架,用于木制或混凝土平台上的半永久性设置,包括水上飞机,海军也使用过这种枪架。它们由一个圆形钢制基座、基座管和四个三角形支撑法兰组成。安装方式包括车架、基座和大盾牌。M39(海军Mk 21)是风冷式的,M43(也是海军Mk 21)是水冷式的,M46(海军Mk 22)是双联装水冷式。M39和M43的重量为725磅,M46的重量为825磅。它们的高低角是负10度到正80度。他们没有使用配重,而是使用平衡器弹簧来稳定机枪。
M63(T91E3)或 "Kochevar"(设计者为John H. Kochevar)防空枪架在1944年7月被标准化,但直到战争后期才开始实战。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标准配置。它是应空降兵司令部的要求开发的,因为空降兵司令部需要一种较轻的防空枪架,因此也提供给了炮兵,使他们能够将其主力部队的.50口径的高射炮作为防空机枪进行地面安装。M63型高射机枪也可以用来对付地面目标,但事实证明,它的稳定性较差,不能用于水平射击。它的四条水平腿上有一个短的基座。D形握把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管状的垂直延伸件,水平握把和扳机与侧板扳机相连,这些都是与枪架一体的。任何.50口径的机枪都可以安装在M63上,包括AN-M2和AN-M3机载机枪。
这些大型防空枪架虽然是用于地面安装,但也可以安装在卡车货舱中,为车队提供防空保护。当它们安装在沙袋平台上时,性能最好,腿部用沙袋配重以增加稳定。然而,任何安装.50口径的车辆都必须停车,才能达到精确射击的程度。
机枪主要部件
1. 前防空瞄准器组件
2. 后防空瞄准器组件
3. 弹带/弹链出口槽
4. 200发M2 "墓碑 "弹药箱
5. 炮手的靠背
6. 摇架和后坐装置
7. M2防空枪架
8. 进水软管
9. 出水软管
10. 8加仑容量的M3水箱
这种水冷式.50口径的M2型勃朗机枪安装在M2防空枪架上,是二战初期使用的型号。当时的弹带有帆布式和金属弹链式两种,弹带上的弹药组合为4发脱壳弹加1发曳光弹、2发穿甲弹、2发燃烧弹、1发曳光弹,这样的组合在防空作战中使用效果极佳。它需要三个人的班组人员--射手、副射手、水箱操作手。在太平洋岛屿的滩头,机枪往往被架设在(或挖掘在)开阔的海滩上,远远超过高潮线。这样一来,机枪就有了一个向天空射击的开阔射界,也使它们能够对接近海滩的水面目标进行攻击。这是在防空和反舰中部署.50口径机枪的标准手段。在岛屿滩头,海军陆战队的防御营被部署在岛屿上,既保护卸货登陆艇免受空袭,又抵御日军的反登陆。.50口径的射手将使日军的木质登陆艇和快船成为短兵相接的对象。
水冷式.50口径M2型机枪剖视图
主要部件
1. 复进簧
2. 触发杆
3. 闩锁螺栓
4. 螺栓插销弹簧
5. 保险锁止
6. 锁紧杆
7. 枪机
8. 杠杆式供弹杆
9. 抽弹开关
10. 拔弹器-抛壳器
11. 弹膛
12. 枪管
13. 冷却水筒外套两侧的进水口/出水口
14. 枪管
15. 冷却水筒
16. 排水
17. 弹链
18. 撞针
19. 击发弹簧
20. 机匣延长组件
21. 弹舱锁
22. 闭锁解压器
23. 枪管后退加速器
24. 制退缓冲器组件
25. 插销背板
26. 背板缓冲管
27. 扳机触发器
28. 射击制动器
多联装和车载枪架
有两种类型的车载枪架,可以从这些枪架上安装4联装.50。M51多联装车载机枪包括四轮M17拖车(M7动力发电机拖车的改进型)和M45动力转向多联装机枪支架。配有动力发电机,电动机可以以每秒60度的速度提升和旋转火炮。这些火炮可以短时间内由蓄电池供电,但为了持续供电和给蓄电池充电,辅助发电机必须运行,其响声几乎与割草机发动机一样大。机枪的发射是由电击发的,但是在停电的情况下,可以手动击发。四挺M2 TT的高低射角可以达到负10度至正90度。防护装甲板重达132磅,整个系统连同弹药重达2350磅。枪手坐在两对机枪之间,正面由一层薄装甲板保护。后来的改型增强了装甲板厚度。
M55多联装机枪拖车就是拆除了装甲防护板的四轮M45C枪架,装在轻型两轮M20拖车上。它可由吉普车牵引,设计用于C-47A运输机或CG-5A滑翔机上。这就是后来在越战中使用的4联.50机枪车。这两种类型的拖车都有四个千斤顶,在射击时可以放下稳定车身。
有三种安装了多联装.50口径的半履带车,担任防空任务。M15型采用一个M42组合式枪炮架,装有一门37毫米M1A2防空炮和两挺M2风冷式机枪。M15A1采用一个M54组合式枪炮架,配以同样的火炮和机枪。M13和M14采用M33动力型的麦克逊枪架,配备两挺M2风冷式。M13和M16采用M45型4联装枪架。M13、M15、M15A1和M16安装在M3半履带车上,M14和M17安装在M5半履带车上,而M5半履带车只作为租借品生产给盟军。M16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都在使用。
还有一种安装了4联枪架的M45F型--采用2.5吨级的M35A1运输车。这种枪架实际上是一个M55拖车枪架,拆除车轮后固定在运输车货厢上。在二战后期,GMC的2.5吨运输卡车被有限地用于装载M45型4联装枪架。在越南战场上,"绞肉机 "也被用作火力压制武器,用于保卫军事基地和护送车队。
一组朝鲜战争时期的射手(没有人会以这种方式俯身射击),操作着四挺M45 .50口径。注意防护板上加焊的第二层装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车辆上安装过各种各样的.50口径枪架,大多数是专门为特定车辆设计的:
枪架:车辆
M24和M24C基座式:0.5吨级武器平台
M24A2基座式:0.75吨至1.5吨级卡车
M31和M31C基座式:0.25吨卡车(吉普车)
M35和M35C滑动式:M3A1侦察车、半履带式自行迫击炮车及小型水陆两栖车
M49环式:半履带车、货运卡车和其他车辆。
M49C环式:火炮牵引车
M66环式:M20装甲车、M4和M6高速牵引车
*滑动式:就是枪架能沿着车厢内侧的轨道上滑动,架设在这种枪架上就可以将机枪移动到不同的位置。
其他的环形支架是为特定平台和专用卡车设计的。M32、M36、M37、M37A1-A3、M50、M56、M57、M58、M59、M60和M61。这些.50口径机枪安装到各种平台和运输卡车(2.5吨至12吨)和 "鸭 "式两栖卡车上,再加上作战车辆,这意味着每四辆美军车辆中就有一辆安装了.50口径机枪。
1944年8月,驻意大利的美军第五军在M24基座枪架上架起了一门.50口径的HB M2机枪。木制的弹药箱被放置在支架旁边,当它用螺栓固定在木制平台上时,可以获得更好地稳定。
目前使用的车辆枪架,包括一些AFV上使用的M23枪架(配备有弹簧式平衡器)、卡车上使用的M36环形枪架、M31C卡车枪架、M113系列车辆上的M24A2炮塔式枪架、M106A1枪架,许多车辆上使用的Mk64通用枪架,以及Mk76反冲式吸收后坐力的 "软支架"。在一些战后的和一些机载式枪架上使用时,M10电源被安装在机匣的左侧。这种电源由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组成,盒子上有一个U型手柄与电线相连。
除了M60系列坦克上安装在M19炮塔里的M85机枪外,在M48系列坦克上的M1炮塔和M59装甲运兵车上的M13炮塔里,都可以安装M2HB TT机枪。在柔性枪架上安装了几种型号的后坐力阻尼安装件,以提供更可控和更精确的射击。这些装置通常有整体的D形握把和扳机延伸装置。
.50口径弹药
毫无疑问,勃朗宁机枪的设计是出类拔萃的,但真正赋予.50性能的是它的子弹。官方编号为 ".50口径子弹"(CTG,CAL.50),也被称为.50勃朗宁、.50 BMG(勃朗宁机枪)、0.5英寸勃朗宁(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英国术语)、12.7×99毫米(北约弹)、"五十口径子弹"。该弹实际上是.511口径(12.98毫米),子弹整体全体为138.4毫米。无底缘弹壳长99mm,底缘直径20.4mm。弹壳多为黄铜,重量为850格令,但有少量测试用的弹壳采用钢、铝、各种合金,甚至是塑料材质的。由于生产、供弹、腐蚀等问题,非黄铜弹壳很少采用。
弹头的长度因类型而异,但以M33子弹为例,其长度为58.7mm,任何类型的子弹都从弹壳口处伸出39.4mm的长度。尖头子弹可以是 "平底"(边缘呈圆形),也可以是锥形的船尾底。大多数子弹通常是镀铜的(铜合金,由95%的铜和5%的锌组成)或镀铜覆钢,看起来像黄铜色的,有一个压接在弹壳口上的凹槽(指节槽)。有些类型的子弹有第二道凹槽,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在弹尖上漆前进行识别。子弹的重量从512到718格令不等;一枚M2 AP子弹的重量大约相当于8枚美国25美分硬币(700格令)。
发射药可以是单硝基或双硝基-硝酸甘油,重量为230-252格令。二战时,只采用单基发射药。装药量的差异,意味着不同重量的子弹在弹道上的基本相似。M2弹与M2 AP(2810fps)、M33弹、M17(PI)曳光弹、M8 API、M20 API-T、Mk 211 API(2910fps)等弹种在弹道上的相似度都很高。轻性穿甲弹(SLAP)的初速达到4000fps。大多数子弹产生的弹膛压力约为54920psi。.50口径子弹的最大可能射程约为7200码,但最大有效射程约为1,970码。实际上,在理想的条件下,点射目标时的有效射程为1,100码。
美国.50口径子弹(从左至右):
1. 脱壳弹M2或M33(外部无差别)
2. 燃烧弹M1(浅蓝色弹尖)
3. 燃烧弹M23(深蓝色尖端,浅蓝色带状)
4. 曳光弹M1(红头)
5. 曳光弹M10(橘黄色尖端)
6. 曳光弹M17(棕色端头)
7. 微光曳光弹,实验性(紫罗兰色尖)
8. 穿甲弹API M8(银针头)
9. 穿甲弹API Mk 211 Mod(绿头,铝带)
10. 曳光穿甲弹APIT M20(红头、铝带)
11. 假弹M2(三孔,马口铁弹壳)
12. 空包弹M1(卷曲冲压)
13. 空包弹M1A1(星形冲压)
.50口径武器有各种特殊用途的子弹,但大多数子弹内都有铅锑填充物(锑还能使铅变硬,以提高穿透力,减少子弹的破损)和子弹形状的软钢芯(弹头),因此从技术上讲,它们是 "半穿甲弹"。(M33脱壳弹的380格令弹芯直径为10mm,长47mm)。有的弹芯是包在铅套内。基座上有的是铅填充物(如果弹芯不向后延伸至基座上),有的则含有曳光剂和点火器成分。有些曳光剂成分设置在钢芯的基座中。燃烧弹的弹头中含有燃烧剂成分,通过撞击摩擦点燃。M1和M23型燃烧弹
M1和M23燃烧弹内装有钢套(空心芯),含有更多的化合物。穿甲弹有钨铬钢或锰钼钢弹芯。二战前,曳光穿甲弹弹(黑、红、绿弹尖)和高爆弹(绿弹尖或黄弹尖)都曾试验过,但从未正式装备。
大多数.50口径的特种子弹都是用彩色的弹尖来识别的,有些还加了一条彩色弹带。下图中的子弹是美国标准弹。带有 "Mark "标识的子弹是海军的,但也被陆军使用。海军指定的弹头后面应该是 "Mod 0"(Mk 211 Mod 0)。不要与子弹尖色码相混淆,二战时的做法是将子弹浸入打印机墨水中,这是为了方便防空射手学员练习从地面支架上向车载帆布靶板射击。子弹孔上会用墨水的颜色来区分不同射手的命中率。颜色有红、浅蓝、深蓝、绿、黄、黄、紫、黑。过期弹药在战斗中仍旧配发,直到用完为止,或者在某些情况下限制在训练中使用。还允许使用劣质(不点火或早期烧毁)的曳光弹进行训练。
其他国家使用的子弹类型和色号基本相同,但也会有差异。千万不要以为外国弹药的色号与美国的色号有相同的含义。白色、绿色和黄色枪尖,单独或组合使用,可以识别出许多不寻常的子弹类型,包括美国的实验弹。加拿大使用的穿甲曳光弹,弹尖为黑色,弹带为红色。英国人使用的穿甲弹为绿色,在夜间指示目标用的曳光燃烧弹为红弹尖加蓝弹带,用于观察射程的曳光弹为黄弹尖加红弹带。以色列的M8穿甲燃烧弹为浅蓝色弹尖和黑弹带,M20穿甲燃烧曳光弹用浅蓝色弹尖加红黑色弹带。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穿甲弹用黄色,穿甲曳光弹用白色弹尖和红弹带,穿甲燃烧弹用白色或银色,穿甲燃烧曳光弹用白色或银色弹尖和红弹带。通常情况下,黄色尖端的子弹会有高爆或观察(闪燃)填充物,一旦掉落会有危险。美国的弹底漆是用红色或透明漆或清漆进行风化密封。有的国家为了识别子弹,用不同颜色的环形漆来识别。
还有一种现在已经过时的美制.50口径子弹,是安装在106毫米M40系列无后座力炮上的M8C测距枪上发射的。它是勃朗宁机枪子弹的缩减版,采用76毫米长的弹壳。M48A1的观察曳光弹(红弹头、黄弹带),弹头上有白磷标记装药,弹头上有一个外露的引信,并留下红色曳光(后来的M48A2子弹不需要弹头引信)。注意:如果从3英尺或更高的地方掉下,M48和M48A1可能会引爆。
许多国家都曾使用过.50口径/12.7毫米子弹,但都不能与美国的.50口径互换。皇家海军广泛使用一种弹壳更短的0.5英寸V/580子弹,也就是12.7×81毫米的维克斯Mk III四联装机枪。该弹是20世纪20年代研制的,也用于Mk I、II、IV和V型坦克机枪。日本和意大利在机载机枪上使用了该弹的半突缘型,即12.7×81mmSR。德国在1940年的MG.131型机枪中使用了13.2×63毫米B型弹。日本海军在93式(1933年)弹匣式机枪中使用了13.2×99毫米(1933年),该机枪是以法国的Hotchkiss为基础的。它用于装备在舰艇上,并被海军特种登陆部队使用。从性能上看,这些子弹的性能不如.50口径的勃朗宁弹。
最著名的非美制12.7毫米子弹是苏联在1930年代中期研制的12.7×107毫米,用于Degtyarev-Shpagina Krupnocalibernyj DShK-38和DShKM-38/46机枪。1920年代中期,英国人为维克斯D级机枪研制了一种更大的.50口径子弹。它从未被英国采用,但有部分被中国、日本和暹罗(泰国)购买。它发射0.5英寸的子弹,称为V/664或V/690(根据子弹重量不同)。这就是12.7×120mmSR,弹壳比苏联/俄罗斯的12.7×107mm长13mm,比美国的.50口径长21mm。
一名空战系统操作员在检查.50口径机枪子弹,准备进行实弹射击演习。检查子弹在弹链中的正确位置、清洁度、损坏和腐蚀情况。这组弹链是由1枚M20穿甲曳光弹和4枚M8穿甲曳光弹组合而成的。
.50口径从战壕到天空的使用
操作勃朗宁M2
.50口径是一种用途极广的武器,由于操作简便,已被应用于无数场合。它可以用单发或自动模式射击,对1,200码以上的目标建议进行单发射击。
以下简要介绍如何在射击前装弹。将弹链的双环端插入供弹槽,直到第一发子弹被弹带夹钳夹住。(可以在打开或关闭供弹盖的情况下装填子弹,但枪栓应始终处于前方位置)。对于单发子弹,枪栓释放闩(蝶形扳机两翼之间的一个类似于按钮的闩)处于向上(解锁)位置。将缩回的装填拉柄向后方拉,然后将其放回前部位置,然后按下锁闩释放装置释放枪栓。这时,枪已 "半装弹"。要完成装填,请将缩回的装填拉柄向后方第二次拉动,然后用锁扣释放装置锁住。再将装填拉柄释放到前部位置。按下螺栓锁扣释放装置。当枪栓第二次向前运行时,枪才算正式上膛。
拉回枪栓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手掌向上握住枪栓,然后直接向后方用力抽动。由于需要较强的体力,许多女兵和一些男兵在拉枪栓时有困难。要在自动模式下装弹,需要压下枪栓锁释放装置。向后方拉动伸缩式装填拉柄,然后松开两次。第二次,枪栓会向前跑,枪就会上膛。
虽然M2可以由一人操作,但理想的乘员是四人:班长或乘员、射手、副射手、弹药携带者。在M3的三脚架上组装时,可以由两个人携带枪支,一人在枪的两侧,每人拿着一个后脚架腿,两人拿着前脚架。不过,更好的方案是用三个人,一个人在枪后,一人拿着两只后脚架腿,另一人在两侧,两人都拿着枪管更换手柄(热枪管)或两人都拿着前脚架(冷枪管)。当队员们需要将武器移动任何距离时,枪支、三脚架和配件都可以分解。班长带着望远镜、指南针和一箱弹药(共18公斤);射手带着枪管和机匣等(29公斤);副枪手带着三脚架(18公斤);弹药员带着备用枪管和一个弹药箱(27公斤)。
水冷式机枪至少需要三名人员:射手、更换200发子弹箱的弹药处理员和水箱操作员。后者负责摇动循环手柄,并确保两根软管在穿过水冷式机枪时不会缠住其他人员或枪架。
在弗吉尼亚州朴茨茅斯市的一次炸弹威胁演习中,一名首席军需官在M3三脚架上检查一挺.50口径HB M2机枪。.50口径的机枪有极强的威力阻止民用车辆进行自杀性炸弹袭击。
卸下M2的弹药时,射手应确保武器处于单发模式,然后掀开机匣盖;副射手从供弹槽上取下弹链。然后将枪栓锁在后方,并检查枪膛和T型槽,以确保没有夹带子弹。在黑暗中,这一程序只需触摸即可完成。
各种停顿都会中断射击循环,包括进弹、弹膛、闭锁、击发、解锁、拔弹、弹出弹壳或者混合故障。除非特定部件损坏,否则通常都可以立即排除故障。这包括以下内容:
- 当枪发生故障时,请等待五秒钟;可能是延时发火导致未发射。
- 将枪栓拉到后方(检查出弹口和弹链是否正确),松开枪栓,重新对准目标,并尝试射击。
- 如果同时压下枪栓闩释放和扳机,枪栓会向前移动,武器应该会自动射击。
- 如果再次失败,等待五秒钟后,将枪栓拉到后方(如果适用的话,用枪栓闩闩锁紧),并将缩回的装填拉柄放回前部位置。
- 打开机匣上盖,取出已经击发的弹药。检查枪支,以确定停止射击的原因。
在实际操作中,射手通常会立即拉回枪栓,然后继续射击。如果出现失控的枪(即停不下来的自动发射),副射手要强行拉动弹链将其卡在供弹槽上。将空弹箱从枪下取走,并从右侧的抛弹口排出子弹。
在科威特营地的一次联合实弹射击演习中,一名射手在测量HB M2 .50口径机枪的枪管对准度。
在设置枪管间隙方面有很多工作。在射击前、组装枪支后和更换枪管或枪管组后,都要对枪管间隙进行检查和设定。杆状的顶空规是由一条小链子连接在两个平坦的测距表(最小和最大)上。由于子弹会被枪栓的T型槽夹住,所以枪头空间是指枪管后部与枪栓面之间的距离,当后坐力部分向前移动,枪栓上的后座力锁凹槽与枪管延长部的锁具有正向接触时,枪头空间的测量值。
在实战条件下,或者在不能测量枪机间隙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实战 "技术。这种设置枪机间隙的方法是,将枪管上盖抬起并缩回枪栓,直到枪管锁紧弹簧片对准枪管右侧0.4英寸的孔。然后将枪栓固定在这个位置上,将枪管完全拧入枪管的延长线,然后将枪管拧开,只需两下就可以将枪管拧开。另一种快速的方法,虽然只有在实战中才允许,但也有一种快速的方法,那就是将枪头空隙在五次点击中运行,敲击装填手柄,然后将枪管后退,直到枪管开火,再后退一次,以保证安全。
福克兰群岛,1982年。英军在下船登陆,一挺.50口径的L1A1机枪被安装在M63枪架上用于防空。"L1A1 "仅仅是英国人对HB M2的称呼,二战后英国人的 "L "代号代表 "陆上服役"。
枪管上装有一个换枪管用的手柄。虽然可以用它来提枪,但主要功能是更换热枪管时辅助用。
为了方便更换枪管,还配备有一个防热手套,但有经验的枪手可以在不用手套的情况下更换枪管。更换枪管后,需要对枪进行归零,通过瞄准器查看子弹的落点。通常对1000码处的标准目标射击后,通过调整瞄准器上的风偏和俯仰角进行归零,子弹散布会在10米范围内。安装在固定翼和机头的机载机枪,通常会将机枪的弹道在特定的射程内交汇。这个射程是没有标准的--各个中队根据他们飞行的任务类型、典型目标的性质和地形来决定最有效的射程。大多数前射机炮都安装在螺旋桨直径外,从而减轻了对同步协调机枪的需求,因为同步协调机枪的射速较低。后来的道格拉斯A-26B "侵略者 "攻击机的机头有8挺.50口径的机炮,两侧机翼上还有另外各3挺,再加上机顶和机腹的双联装遥控炮塔。最多还可以在机翼下各悬挂一个双联装机炮吊舱,即又增加了4挺.50,在机头两侧也有一个类似的吊舱,被称为 "脸颊枪"。这些枪架也可以安装在B-25米切尔轰炸机上。
通过调整八个内部部件的位置,机载机枪可以切换到右侧供弹。标准的机枪是左侧供弹的,除非是在某些枪架上安装,如麦克逊枪架、飞机的双联装炮塔和机翼安装等。
射击.50口径
发射.50口径机枪是一种与大多数其他机枪不同的体验。当发射第一发子弹时,极重的枪栓会明显地向前滑动。有明显的后坐力,特别是由于大多数历史上的枪支都没有任何后坐力吸收或后坐力抵消装置。(现在很多现代的枪架都有后坐力吸收功能。)枪口冲击波也很重,而且有明显的枪口闪光(在晚上很容易让枪手们眼花缭乱)。M3三脚架离地面比较低矮,如果地面干燥的话,地面会被打得产生大量的灰尘。即使是在潮湿的地面上,长时间的射击也会使地面变干,造成地面粉碎。在没有锁定射击定位时,除了最短距离的目标外,几乎不可能在所有的目标上都能稳住它。因此,连发的时间要短,每次连发后都要小心翼翼地重新瞄准,而不是简单地对准大致方向重新瞄准后再发射。在5-7发连发的情况下,可以无限地持续射击,射击速度不超过40rpm。结构脆弱的飞机一般都会配备能吸收后坐力的枪架,原因就在于此。
1940年的水冷式.50采用8加仑M3水箱。它们通过两条12英尺长的橡胶软管与8加仑(36英寸枪管)或10加仑(45英寸枪管)水套相连。水冷式只需装满水套就可以进行短点射,但长时间的高射速射击(连发25发以上)时,水箱是必需的。长时间射击后,水箱内的水会一直循环,直到冷却。水箱有一个曲柄,每分钟旋转35圈就能正常冷却。它的重量为74.5磅,装满后重量为139.5磅。早期的版本能装6加仑,每分钟需要曲柄旋转60圈。
这挺M45四联装.50口径已从2.5吨的卡车上卸下,用于为基地提供火力支援。它正在为第1骑兵师(空中机动部队)提供压制火力支援,摄于1968年。
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
.50口径的最早用途是作为反坦克武器。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坦克的装甲非常薄,通常不到一英寸厚,而且很少使用斜装甲。.50口径的穿甲弹可以轻易地穿透这些坦克。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大多数欧洲军队都装备了7.9毫米到20毫米反坦克步枪,这也是他们主要的步兵 "轻型 "反坦克武器。此时,反坦克步枪手榴弹和火箭筒式武器还没有研发出来。美军选择不使用反坦克步枪,而是选择了.50口径的机枪来代替。虽然它是一种比反坦克步枪更重、更笨重的武器,但它可以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对坦克进行短点射,而不是单发射击,通过连发射击增加了远距离的命中率。它还可以用于打击其他目标,包括远距离的人员和飞机。T21E1三脚架试图提供一种非常适合反坦克(跟踪移动车辆和飞机都需要较高的枪架)和步兵使用的挂架,但它缺乏所需的360度扫射能力,这意味着实际上它并不适合这两种作用。
坦克的发展和装甲很快就超过了.50口径在反坦克方面的能力,但它在对付侦察车、装甲车和半履带车辆等轻型装甲车时仍然有效。即使在装甲改进后,1940年代早期的坦克履带和公路车轮在.50口径的火力下也有些不堪一击。M1穿甲弹可以在不到20度的命中角度下,在几百码内穿透0.6英寸的装甲。
1937年,新的步兵营武器连定型,新的步兵营武器连要有4挺.50口径机枪,每排2挺,每班1挺(虽然实际接收的单位很少)。一般来说,会装2挺机枪布置在两个前锋步枪连,2挺机枪之间相隔一段距离,但覆盖同一区域,使火力重叠。在防御时,机枪将覆盖敌方装甲部队可能的进攻途径。可能会准备几个备选阵地,然后随着装甲部队的推进而占领。并没有强调机枪只能对坦克比较脆弱的侧翼和后方进行射击。
.50口径的使用受到了M3三脚架的限制,其稳定性不够,无法进行精确的远距离射击,而且仅限于45度的水平射角,后一个因素使其难以跟踪快速移动的目标。在进攻中,机枪的位置很靠前,以便对敌方阵地进行压制射击,并与可能遭遇攻击的坦克交战。他们尽可能迅速地向前移动,以迎接敌方装甲部队可能的反击,射手们被教导要对敌方坦克上最易受攻击的薄弱点进行射击。先用单发射击,直到坦克进入最有效的射程范围内,以免暴露机枪的位置。然后再进行集火连发,彻底摧毁它。
然而,在1939年战争实际爆发前,人们认为.50不足以作为反坦克武器,于是将它们从火力连中撤下。1940年,37毫米反坦克炮接替了反坦克的角色,1942年末,火箭筒炮成为了反坦克的补充。事实上,此时,在任何一个步兵团内,.50都不再充当反坦克的专职。相反,在团部、勤务连、反坦克连和炮兵连的卡车和吉普车上总共有20挺.50,再加上三个步兵营总部的三个连各两挺。该团9个步兵连也有一门,分配到火力排指挥部,并在吉普车上架设了1挺(虽然很多部队似乎连这些都没有)。一个团会有35挺机枪用于后方设施的防空和地面防御,执行一些次要任务。
一些营从后勤人员中抽调士兵组成临时小组,并布置到前线阵地上,这并不罕见。这种做法并不是正式的条例,由于机枪的重量和体积(M2HB机枪和M3三脚架的重量为128磅,加上一个35磅的弹药箱),这种做法有其局限性。在这个任务中,每挺机枪都配备了M5A1双轮拖车,由6英寸高的钢床和6英寸高的滑轨组成,重达70磅以上。一挺枪管被拆除后的.50M2、M3三脚架和5个弹药箱可以装在上面,用夹具和快拆式绑带固定。但它只能用吉普车或骡子慢速牵引。
一个二战步兵师除了分配给其三个步兵团的105门炮外,还有131挺.50。这些是主要的防空手段。通常分配给总部、服务和支援部队的比例是每四辆卡车配备一挺,有时更少。每个炮兵部队的主要运输车上都有一挺.50;这种机枪可以安装在地面上,用于空中和地面防御。中型坦克、坦克驱逐车、半履带式运兵车、装甲车、轻型自行榴弹炮和坦克保障车也都安装了.50,用于防空和近距离防御。在太平洋战场上,有时为了防止日军爬上坦克后将.50对准随行的步兵,有时会将其从坦克上卸下。其他部队则用.30口径的近距离杀伤武器取代了.50口径的坦克,作为更好的近距离杀伤武器。
这些机枪为部队提供了有限的局部自卫能力,以对抗低空、低速飞机----根据当时的理论,最大有效射程为800-900码---但它们并不是防空体系的组成部分。射手们被教导要通过各种方法来估计提前量(他们必须根据飞机的速度,将瞄准点提前到飞机飞行途径前面若干距离)。由于当时的训练充其量很简陋,对空中目标的练习机会很少,所以最有效的交战技巧只是让炮手对飞机前方瞄准,让飞机飞入火网中。在今天的手册中,几乎没有提到辅助防空的作用。
4联装和双联装的半履带车被分配到自行式防空武器营。4个炮兵营中,每营拥有2个排的4辆半履带车,加上2个排的4门40毫米防空火炮,每营共32辆双联装.50或4联装.50防空机枪车,或者混合营。在有了多联装半履带车之前,两个排的.50只有4挺配备地面枪架的单联装M2水冷式。如果机动营缺少半履带车,就会在2.5吨的M51四轮卡车上安装四联装.50。
在欧洲,每个师一般都有一个防空炮自动武器营。在装甲师中,通常在2个或3个作战指挥部中各附设一个40毫米防空炮和4联装.50机枪混合防空营,而在步兵师中,则在3个步兵团中各附设一个防空营,而每个步兵营中再附设一个防空排。但它们并不总是满编的,因为后方防空的需求量很大。当它们附设到位时,它们被证明在快速进攻和追击中是相当有价值的。
在支援任务中使用双联装.50和四联装.50,以及单独的.50是非常宝贵和普遍的。作为步兵的支援武器,.50口径机枪通常被放置在前方,用于压制射击,以支援攻击。执行这种任务时,它们会对已知的和可疑的敌方阵地进行射击,对建筑物、野战工事、城墙、竹子(在太平洋战场上)、密密麻麻的灌木丛和树木特别有效。它们在防御人员方面也非常有效。从枪管的冷却时候开始射击,可以连续发射100-150发子弹,之后射手只能恢复短点射。但实际情况是,这种长点射很少有必要。例如,对准敌方轻武器火力点进行几次快速短促点射后,通常就能消除麻烦。一个.50的指挥官报告说,"对方德军机枪由于兵力不足而停止了射击"。
这支.50口径的HB M2枪是安装在M3三脚架的M1防空适配器上。该适配器是一个垂直安装在M3三脚架上的支架,有三条延伸的支腿,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照片摄于法国摩泽尔河附近的矿用索道下。
进攻和防守火力
.50通常用于对掩体、村庄的外围建筑、山丘和山脊、路边的围墙、绿篱和任何其他可疑的敌方阵地进行压制射击。他们还用火力侦察,以迫使敌人还击,暴露阵地。当步兵必须穿越开阔的区域时,.50是提供掩护火力的理想武器,它还可以覆盖突击河道和桥梁,从远处压制敌人的火力,驱赶空袭。
任何机枪的曳光弹射击都会对目标本身产生不利的心理影响,给人的印象是火力比实际情况更大。一些盟军部队故意增加了.30口径武器中的曳光弹数量,因为这给人以更大口径机枪射击的印象。总的来说,曳光弹也有助于敌方确定机枪的射击位置,有些战时的部队则完全取消了曳光弹。然而,曳光弹射击会对被支援部队产生有利的心理影响。在一次作战中,一个负责提供压制性火力支援步兵攻击的美军四联装.50营计划取消曳光弹。步兵得知这一意图后,要求保留曳光弹,因为曳光弹对士气有如此好的效果,会进一步打击敌人的士气。防空部队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决定让进攻的步兵士气得到这样的提升,值得冒险。
1945年3月,第9装甲师占领了雷马根桥,这是仍横跨莱茵河的两座桥之一。德军发动了多次空袭,甚至用Ar 234喷气式轰炸机进行了空袭。第482师高射炮兵自动武器营的M16四联装.50口径机枪帮助保卫了这座宝贵的桥梁,使三个步兵师得以涌入德国。
另一个进攻性的.50口径的技巧是,两辆安装了多联装机枪的半履带车以最快的速度冲到镇上的街道里,向每一栋楼房和每一层楼房连续射击(子弹通常穿透墙壁);当他们到达街道的尽头时,他们会绕过来往回走,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返回。敌人很少有有效的反击,他们往往会撤退。然后,下车的步兵就会利用半履带机枪车的掩护,清理并占领街道。美军发现.50口径在不暴露武器和人员的情况下,从街道交叉口间接向街道和小巷发射时非常有效。子弹从侧面的街道、人行道和墙壁上反弹,仍能击中敌人或迫使他们躲避。
在法国的布莱恩附近,一支美军部队收到法国游击队的报信,发现一列德军的火车正在接近。一辆M15型半履带车被紧急派遣,并在铁道线上布置了掩护。一发37毫米高射炮弹炸毁了火车头,然后双联装.50向火车反复扫射,最后打死了25名德国兵,130名俘虏,其中30人受伤。
第486师AAA营的经验进一步证明了多联装半履带车的使用。在比利时蒙斯,约30名德军在接到要他们投降的命令后,向M16半履带车负隅顽抗,结果在不到一分钟的.50口径的射击中,25名德军被击毙。在德国帕德伯恩城外,300名武装党卫队士兵正向美军一个炮兵营的装甲车和轻武器营开火。两辆M16半履带车撕碎了原木搭建的掩体,幸存的德军立即投降。
.50部队还保护着火炮阵地、高射炮阵地、总部、补给站、通讯线和其他后方设施。甚至连40毫米和90毫米高射炮也习惯性地用.50保护。
1944年7月,关岛。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搭乘的LVT-2型两栖牵引车上,装备两挺.50口径的HB M2型机枪。第一波突击波在两栖登陆时,他们的机枪将对岸边200码范围内开火,并保持连续压制火力,掩护部队直到拿下第一个阵地。
在二战期间,.50安装到如此多的装甲车辆和其他车辆上,它们在战斗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也就不足为奇了。通常情况下,一名或多名步兵会被安排站在坦克发动机盖板上操作.50,并用步枪和手榴弹驱散围攻过来的步兵。二战中战功卓著的美国士兵——未来的好莱坞影星奥迪-墨菲,根据他的荣誉奖章,就曾有效地使用了.50。下面的行动发生在1945年1月26日,在法国霍尔茨威尔附近:
奥迪-墨菲二级中尉指挥第15步兵师第15步兵B连,该师遭到6辆德国坦克和步兵的攻击。墨菲二级中尉命令他的部下撤到一片树林里的预备阵地上,而他则留在前方指挥所,继续通过电话向炮兵发出火力指示。在他身后右侧,一辆M36坦克歼击车被直接击中并开始燃烧。其乘员退到了树林里。墨菲二级中尉继续指挥炮兵射击,击毙了大量前进中的敌人。敌人的坦克占领了他的阵地后,墨菲二级中尉爬上了正在燃烧随时会殉爆的那辆坦克歼击车,使用.50开始还击。他孤身一人,面对德军的三面夹击,但他的致命一击,击毙了几十名德军,使他们的步兵攻击出现了动摇。敌人的坦克,失去了步兵的支援,开始向后退缩。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德军想尽一切办法想消灭墨菲二级中尉,但他继续坚守阵地,歼灭了试图在他的右翼悄无声息地匍匐前进的一个班。德军冲到近前10码的地方,但被他的火力碾压了。他没有理会自己腿部的伤,继续单兵作战,直到弹药耗尽。随后,他返回连队,拒绝接受治疗,并组织连队进行反击,迫使德军撤退。他指挥的炮兵火力歼灭了很多敌人;而他用.50射杀的敌人伤亡数量也达到约50人。
从1939年到1943年,海军陆战队的防空营,装备了海岸防空炮和各种防空武器,有一到两个营,共24挺.50口径水冷式。除了防空之外,.50式水冷式还被用于海滩防御,对登陆艇的防御效果也非常好。1941年12月日军在威克岛登陆时,由400名海军陆战队员携带的18挺.50和.30水冷机枪在1000人的日军登陆部队中造成280人死亡,330人受伤。在1941-42年菲律宾的防御性战斗中,.50机枪通常是从被摧毁的飞机上拆下来的,装上简陋的地面装甲,由美国步兵和当地游击队使用。到了1944年,防空营的.50机枪开始被淘汰,优先使用20毫米防空炮,尽管如此,防空营仍保留了一些.50机枪用于近距离防御。
1943年2月,第1骑兵师的一支小规模部队在金钟地区的洛斯内格罗斯岛登陆。由于让日军出乎意料措手不及,他们起初占领了太大的面积,无法连夜防守。他们撤退到岛上的机场周围,并挖掘工事准备抵挡日军的反攻。增援部队要两天后才能到达,所以第673部队的高射机枪营在外围架设了M2水冷式,负责对地面和空中目标进行攻击。第168 AAA营也建立了类似的.50口径的阵地。他们的火力对防守有很大的贡献,因为他们在两个漫长的夜晚里,挡住了狂热的日军冲锋。敌军曾特别试图打掉.50,阻止机枪对他们造成的破坏,但最终没有成功。
一挺.50口径的M2水冷式架设在一个沙袋和椰树桩的工事中,以保护太平洋某处的滩头阵地。这些阵地除了提供防空,还被用来打击日军在滩头的反登陆企图。
在太平洋地区的步兵很少使用.50,但有时在岛屿未被敌人完全清除的情况下,会被用于周边防御。事实证明,它们对卡车和轻装甲的日军坦克很有效,并能穿透日军掩体建筑中使用的椰木和竹子。高射机枪部队经常被设置为掩护海滩,以防止日军在美军滩头反登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50口径机枪对日军的登陆艇和其他小艇也非常有效,为此,美国的PT艇经常在其武器装备中加入.50口径机枪和其他自动武器。较大的登陆艇,如登陆艇、步兵船等,在两栖作战中被用于在锚地巡逻,并装备了大量的.50口径的弹药,以对付自杀小艇和游泳偷袭者。
在西南太平洋,海军陆战队和岸防兵团也装备一种50英尺长的登陆艇,即机械化登陆艇(LCM),甲板上有全长的舱盖,在上面安装了8个双联装.50口径的机枪塔,由于太平洋的高温,通常会将有机玻璃拆除,负责为其他登陆艇提供防空任务。16挺机枪以8,800-10,400转/分的总射速发射时,对敌人的低空战斗机具有毁灭性的打击。
轰炸机上的.50
美国的轰炸机全部装备的是.50:例如,B-17G上有13挺架,B-24J上有10挺,B-29A上有12挺。轰炸机以一种被称为 "战斗方阵 "的编队飞行,由18-54架飞机组成的三机 "V "字型编队,交错排列,三机之间互相提供火力掩护。当然,无论如何排列,其中几架都比其他飞机暴露得更多,而一些轰炸机上的射手根据飞机在编队中的位置不同,火力范围也更受限制。射手们必须非常谨慎地进行射击,以免击中其他轰炸机和自己的飞机,因为没有机械限位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与 "空中匪徒 "交战的最大射程为2000码。射手们被教给了 "提前量射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明白,射击敌方战斗机是瞄准战斗机前方,而不是直接瞄准它,他们要做一个 "追击曲线",以保持提前量。射手们必须牢记这一点来瞄准战斗机。他们也不能简单地瞄准战斗机前方,因为轰炸机也在移动--如果他们提前量取的太多,轰炸机的移动就会使子弹一直射在战斗机之前。射手们还必须理解曳光弹 "延时"效应。移动中的轰炸机中的曳光弹轨迹给人的感觉是,曳光弹似乎是向相反的方向划出了弧线。他们不能利用曳光弹轨迹进行瞄准,而是不得不用环形瞄准镜来调整提前量。战斗机飞行员在攻击这样的轰炸机编队时,忍受着数十挺.50向他们喷射曳光弹的痛苦经历。对德国空军飞行员的一个建议是与他们的目标排成一排,瞄准目标开火,闭上眼睛,然后逃跑,希望能有最好的结果。
训练期间,冷枪状态的允许的最大连发数为75发(5秒)。第一次连发一分钟后,可恢复射击,每分钟最多连发20发。当然,在战斗中,当然会使用更高的射速,但有人警告说,不受限制的75发子弹连发迟早会使枪管过热,并可能导致停止射击或失控。飞机上没有携带备用枪管。
美军重型轰炸机中的.50口径机枪大多是固定式的,安装在机体周围的炮塔上(上、机腹、机尾,在后来的型号中,还有腹部炮塔)。而灵活的M2则被用作两门机身中部机枪和无线电操作手的机枪,就在中部位置的前方和弹舱的后方,有时也用作机头舱内的两门侧边机枪。在轰炸机乘务员中,机身射手的伤亡率最高。他们的机枪最初配备的是200发子弹的弹药箱,后来使用的是容量更大的固定式弹药箱。为了提供更精确、更便于管理的武器,灵活的.50上安装了E8型机枪安装适配器组件,并在机枪上安装了Edgewater后坐力适配器,以代替前耳轴适配器。E8转接头是一个中间组件,用于固定枪支,并对其进行调整,以适应枪支的安装,还包括整体式D形握把,而活动式机枪没有安装这种转接头。中部机枪的火力范围很广,从发动机后方到水平尾翼的前方都是,再加上中部机枪具有极强的俯仰射击能力。不过,射手们要注意不要向自己的机翼开火。William Hess,一名B-17的中部射手报告说:"手持射击意味着很难稳定。当你瞄准目标三点一线时,你不得不向后靠离D形握把。当然,提前量射击并不容易掌握。当战斗机攻击时,在他和自己的飞机之间瞄准似乎总是很不自然...........无论你瞄准哪个方向,你的飞机的前进速度都会加到子弹上。这意味着子弹总是会打在你的瞄准点的前方。"
顺便说一下,也许是.50口径的最不寻常的用途之一,德国人从数百架被击落的美国轰炸机上缴获了大量的弹药。从1944年起,从美军轰炸机炮塔上拆下的双联装固定式和单联装活动式.50,被安装了德国制造的枪架、扳机系统、瞄准镜和200发木制弹药箱,并将其安装在插入地面的木柱上,它们被用于机场防御低空攻击,被称为12.7毫米防空支点。
用曳光弹扫射
一名P-47飞行员利用他的8挺.50口径机枪的惊人打击力,扫射停在地面的德国飞机。扫射范围大约在500码左右开始。子弹的曳光弹是红色的,但在日光下会显示为白色;靠近飞机的曳光弹会显示为短的条纹,然后在更远的地方显示为小点。战斗机飞行员在攻击时会俯冲向地面点状目标,以增加出其不意的因素,而低空水平攻击则确保他们能够覆盖大面积的区域,击中多个目标,同时可以避开20毫米和7.9毫米防空武器,这些武器通常为机场提供防御。
扫射攻击
对于装备了.50口径机枪的战斗机来说,地面扫射与轰炸机的火力打击是一种非常不同的体验。战斗机在扫射区域或纵队目标(如分散的部队或车队)时,飞行速度相对较低,飞机俯角较小,以便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分散火力。在攻击点状目标时,如炮兵阵地、停放的飞机或防御性工事时,他们从较陡的角度和较高的高度接近,以集中火力打击点状目标。想像一下,一架P-47 "雷电 "式战斗机用8挺.50在30秒内发射了约2000发子弹,其中约400发是曳光弹。射击的声音是深沉的嗡嗡声,无法分辨出个别的枪声。在地面上行进的不仅是一排排喷出的泥土,而且是几乎是瞬间喷向地面或目标的弹雨阵。即使在300公里的时速下,飞行员们也能看到他们所制造的地狱般的屠杀。在螺旋桨同步机枪进行的长点射后,枪栓必须锁在后方两分钟,以防止过热的子弹击中螺旋桨叶片。气流有助于冷却过热的机枪。
除了地面目标外,装备.50的战斗机还攻击各种小型船只、驳船、沿海货船、甚至驱逐舰,在俯冲过程中进行射击。密集的子弹流席卷了甲板上的船员,经常引爆舰艇的弹药库,将其炸得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