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一般规律的比较(一篇解读世界社会发展历史根源性的雄文)

这是一篇从西方自然哲学以及文化根源的角度解读世界社会发展历史根源性的雄文,文章表明中国和俄国发展社会主义在历史上的本质区别,俄国是选择了社会主义再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而中国从上古时代开始就已经是不断地朝着社会主义发展。换句话说,“天下大同”这类的思想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即便没有社会主义思想引入,中国仍然最终一定会发展出社会主义。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发展所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在这篇文章里面找到答案。文章有点长,小板凳坐好。


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中的投影法

——东西方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一般规律的比较

 

概要: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1]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客观存在,如果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没有其它的思想与之相对矛盾又形成统一,那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存在就违背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所以按照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一定存在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相对矛盾又形成统一的其它思想。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性,来源于西方自然哲学中“物质的本质是什么”[2]这一问题的研究发展和成果。通过比较西方自然哲学的阶段性发展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生产关系阶段的划分,两者的完全一致性表明——人类用来认知自然世界的认知模式本身存在客观规律,其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社会阶段性发展的规律。正如黑格尔所认为:“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头脑的思维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基础”[3]。认知视角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结果),文明最开始的萌芽就已经决定了这片土地上文化可以(不是一定)发展的最终结果。

 

从认识论来看,马克思所说的客观世界是可以在现实中认知的世界,而不是本源世界。按照康德的观点,前者是物象,后者是物。从缘起来说,物是在前的。但是一切现象、事物、过程都是源自于人们意识所反映的认知结果(参考本文第一章.二.4),认知是一切现实的基础,所以生产力是物象世界的生产力而不是本源世界的生产力。正如笛卡尔“我思我在”,“我思”是“我在”的因。从认知这个层面上来说,思是在前的。所以思想一定会比生产力更为基础,简单地来说“一切本质都是现象”就完全凸显了思想的根本性。物自体世界的存在需要证明,物象世界的存在需要证明,物象世界变化规律的存在同样需要证明,这三者是认知本身不因人而异的必经过程,由此构成了认知模式本身的后天客观规律。正如康德的复杂物象世界不仅没有推翻笛卡尔“存在和不存在”这种本源上的简单、反而它是建立在笛卡尔学说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并且和笛卡尔学说相互补充。黑格尔精神内化所表示的认知模式本身的后天客观规律,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建立的生产力标准体系的存在证明[4]。文章中不同于马克思生产力决定论的文化惯性论和认知视角决定论,不是对马克思核心思想的否定,恰恰相反,这两种不同观察视角的思想彼此相互补充并在对立中形成统一。

 

关键词: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西方自然哲学,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认知模式,文化,视角,投影法,

 

目录

第一章

一、       中国奇迹和未来发展困境

二、       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

1.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2.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

3.     从恩格斯到列宁的回归黑格尔

4.     现阶段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

第二章

一、       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1.     西方欧洲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思想内核

2.     成为社会基础的首要条件——稳定

3.     思想内核对应的部分社会关系特征

4.     文化选择性发展的原因——认知的视角

二、       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阶段划分(以观察视角区分)

1.     从远古到上古——原始社会阶段

2.     从上古到秦朝——奴隶社会阶段

3.     汉朝到清朝——封建社会阶段

4.     民国政府到新中国——社会主义阶段

第三章

一、       文化的融合

1.     文明和文化

2.     社会的结构和冲突

3.     社会的融合和转变

4.     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中的投影法

第四章

一、       公有制的辩证体现

1.     狭义的公有制形式

2.     完整的公有制形式

3.     所有制成立的步骤——组织和再分配

4.     古代中国的“公有制”体现

5.     西方欧洲的“私有制”体现

第五章

1.     单维视角和二维视角

2.     多维混合视角的特征体现

3.     社会生产关系发展投影重复叠加的必然性

4.     回答开篇的问题

 

 

 

第一章

一、       中国奇迹和未来发展遇到的问题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爆发出惊人的发展速度和续航能力,成为世界现代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走的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路线,根据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适应性[5],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一般规律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初期阶段)[6]。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但恰恰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俄国和中国,直接从封建社会跳过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并成功地发展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后面的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的失败,又将现实拉回按照马克思理论预期的发展趋势。反而一直不被西方社会看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延续下来并且取得了相当程度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成果。在当今资本主义仍然非常强大的国际环境下,以往的社会主义理论预期和实际发展的不一致,对于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路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是在全球化经济中大量的中国制造产业使得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同时也正在成为一个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加“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引发中国社会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困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走的更远更稳更好,需要解决以下这些问题:

1.     为什么现在的众多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成功发展出社会主义?

2.     为什么以前成功发展出社会主义的苏维埃却没有延续下来?

3.     为什么封建社会的中国直接跳过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并成功发展出社会主义?

4.     为什么当下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反而更像资本主义经济?

5.     为什么中国可以持续几千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每一次朝代更新,经济都可以快速地恢复并逐步壮大?

6.     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和西方欧洲的社会发展路线会如此不同?

7.     有没有一种系统性的思路可以完整地回答以上问题?

 

 

二、       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

尽管马克思是以生产力发展作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但马克思的初衷是建立一个“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人意志而转移的社会阶段标准”[7]。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就是人的一切活动规律都以符合客观现实作为基本要求,客观本身就意味“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人意志而转移的普适性”。所以绝不仅仅只有马克思的初衷是这样,而是整个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一直都是按照这一要求来发展的。“什么是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人意志而转移的”的研究,这是自然哲学的部分。所以从西方自然哲学的角度去继续挖掘现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没能解答清楚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了解一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

为保证逻辑上的通畅,下面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不以时间排序

 

1.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黑格尔建立了一套自我相对的“绝对精神”体系[8],马克思吸收了其中“对象化”的部分发展出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扬弃是把外化收回到自身的、对象性的运动。——这是在异化之内表现出来的关于通过扬弃对象性本质的异化来占有对象性本质的见解;这是异化的见解,它主张人的现实的对象化,主张人通过消灭对象世界的异化的规定、通过在对象世界的异化存在中扬弃对象世界而现实地占有自己的对象性本质”[9]。  在吸收的同时,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曾认为是自己最精华的部分、既“绝对精神”的非现实性这一部分。马克思认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存在物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就是说,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10]。  

2.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次报告中提出了应当实事求是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同时也提到三种不实事求是的情况: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现实性的、是可以在现实中存在的,马克思认为绝对精神是现实性的、是不可以在现实中存在的。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思想中的对象化的辩证思维是“本质的见解”并加以吸收,这一点足以说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按照毛泽东提到的实事求是,他们两个人都深入研究过西方自然哲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历史和当时的现状无法直接判断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优劣性,必须得从毛泽东提到的实事求是中应用这一点来进行比较。 从现实应用的角度,来看看黑格尔和马克思各自解决了什么问题、又面临着什么问题。首先马克思的“现实的对象化”很好地解决了物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这个问题,在世界范围之内,物体可以彼此相对成为辩证对象。但是一旦到达范围的边界时,整个世界就只有世界本身这一个物体时(比如研究物质世界是怎么来的),马克思的“现实的对象化”失效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提出的自我相对,就解决了没有参照物的问题。当然黑格尔没有解决物体之间内部参照的问题。

500

马克思以生产力发展作为构建社会关系的划分标准,生产力是指人进行劳动生产的能力,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构成生产力体系的三大要素:“劳动者、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对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长期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已经证明了物质生产力是战争致胜的直接因素、而革命精神才是根本的决定性因素[11]。所以在以生产力作为构建标准时,劳动者的内在精神作用不能忽略。由此看来黑格尔的精神内化需要进一步地通过实践来验证其是否正确。

3.     从恩格斯到列宁的回归黑格尔恩格斯对哲学的物质观做了唯物辩证的说明:“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12]。这说明,物质是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物质范畴是从各种具体实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 列宁确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3]。 对比一下上面说过的马克思认为应该扬弃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原因时的原因:“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 再对比一下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班堡和武茨堡,1807 年)中对绝对精神的定义:“我曾经从意识与对象的最初的直接对立起直到绝对的知这一前进运动,这样来表述意识。这条道路经过了意识与客体的关系的一切形式,而以科学的概念为其结果”[14]。 对比之后就发现恩格斯认为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抽象总和,列宁进一步地认为物质是所有感知到的实物的抽象总和,其实这些已经是实质上回归了黑格尔绝对精神所说的经过了意识与客体的关系的一切形式。“证非”不等于“证是”,所以现在为止仍然不能说黑格尔绝对精神是正确的,但可以肯定地说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绝对精神完全不切实际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4.     现阶段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发展到现在,对物质的理解也越来越接近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物质不是作为一切事物的基础,不是作为物体性质的支撑者,而是对人们意识所反映的一切现象、事物、过程,对整个物质世界的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15]

 

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从本质上反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或者说没有直接推翻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如果仍然按照马克思最开始认为的“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16],纯粹地以“现实的对象化”既现实物质去衡量世界,那么就存在延续错误的可能。进步离不开创新,围绕物质是为人们意识所反映的这一客观事实,尝试用精神内化的方法、以文化形式对社会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做出进一步解读,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章

一、       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1.     西方欧洲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思想内核

马克思通过生产力发展将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强调这种划分是针对欧洲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关系发展提出的。通过生产力发展状况得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一般规律这种方法似乎不适用于中国,中国的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历史明显地不同于欧洲西方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历史。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纯粹地以“现实的对象化”还无法对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做出完整的解释,需要一种更为包容更为完整的思想方法来做出进一步的解读。正如前面第一章所解析的,一切“现实”其本质仍然是“为人们意识所反映的现象”这一客观事实,一切“现实的对象化”都是精神意识的内在对象化。所以回溯到“人是如何认知世界的?”这一根本性问题上来,回到思想文化这一内核上来,将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阶段划分在西方自然哲学发展历史中来寻找更为深层的原因。接下来将按照西方自然哲学发展过程,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寻找答案。大致来说,西方自然哲学对“物质的本质是什么”的认知分为三个阶段:

1).     先是巴门尼德通过“大一”对本体论的提出(后来康德直接称这个“本体”为“物自体”。“物自体”是“物”的体现),这是人对自然世界的第一层认知。

巴门尼德不惧惊世骇俗地指出一切变化皆是虚妄,真正存在的必定是不生不灭之物,无论何时何地何方向,它都是不可分的同一[17]。这里的一切也包括人,所以巴门尼德的“大一”否定了“人的认知结果”,只肯定“物”的存在。所以在第一阶段,人的认知是被否定的。

2).     接着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18],体现的是主观上可以正确认识到这个“物自体”。这是从“物”到“人(精神意识)”的转变,是人对自然世界的第二层认知。

但是笛卡尔认为人只能认识到“我在思考”这件事是确定的真实,并否定其它的一切主观认知的真实性。这种否定意味着前面说的人认识到的“物(本体)”本身和人无法产生直接的关联,但同时这种否定结论本身又是一种肯定的认知结果。由此“人”对“本体”的认识分化为“主观性”和“客观性”,这是人在主观因素上的分化。人对自然世界的第一层认知结果是“物是客观性的”并且否定人的认知,第二层认知结果是“客观物质是存在于主观认知中的”并且从“主观性”和“客观性”上辩证地肯定了人的认知。

3).     然后康德提出“如果一个判断在严格的普遍性上被思维,不可能发生任何例外,那么它就不是由经验所派生的,而是绝对先天的有效”[19],给出“主观上的客观”这种确定真实的方法。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物像”的转变,“物像”是人对自然世界的第三层认知。笛卡尔只肯定本体的存在,同时又反对一切认知本体的直接方法。然后康德提出即便是无法直接认识本体也没有关系,如果一种认知本体的结果是所有人都适用的。那么即便这种认知本体的结果无法直接判断本体的具体属性、甚至是不是真正的本体都没有关系,仍然可以把这种结果作为一种严格的相对客观。人可以通过完全普适这一方法,从主观上认识(物自体)本源世界的客观反映——物像世界

第三层认知结果是——物自体和人的认知形成相对的客观统一

500

 

接下来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生产关系阶段的划分结果和在自然哲学基础上建立的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阶段划分标准进行比对。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的划分结果完全一致,并且参照自然哲学基础的划分标准在划分逻辑上更为清晰和系统化

500

 

2.     成为社会基础的首要条件——稳定

从游牧生产到农业生产再到工业生产,客观生理(物质生活,比如食物)需求促进了社会变革。但是过度的主观精神(比如贪婪)需求会破坏社会的稳定,仅凭借物质本身的客观性无法解决主观精神的问题,由此产生了向主观精神的自我平衡这一方向发展的必然性。从血缘关系(物质统一),到人格化世界精神(人权统一),再到自然化世界精神(物权统一),社会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源自于人和世界自然相处的平衡趋向。这种趋向一方面体现的是人对世界主观和世界客观的分化,一方面体现的是对“本我”和“自我”的对称统一。这种平衡就是人类追求的稳定,这种稳定是一种朝着主观精神的自我平衡这一终极目标动态上升的平衡,人类以此作为基础建立社会文明。文明的动态上升,产生了文化。

500

 

哲学上寻求的真实,是唯一严格的普适客观[20],是不论何时不论何地的正确。“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是正确的”就是最稳定的。“唯一的”意味着哲学上不断追求的真实必然成为社会基础的基础,这也是哲学发展和社会发展一致的必然性。这种一致性,正是马克思建立社会生产关系划分标准的初衷,同时也说明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考方向的正确性。一定要明白——不是因为西方自然哲学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那是由自然哲学背后的自然属性所决定。所以即便西方自然哲学特别没有指明社会发展规律和方向,世界还是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3.     思想内核对应的部分社会关系特征

以西方自然哲学发展过程为参考,重新梳理马克思对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阶段的五种划分,得出五种划分各自对应的分化依据,同时展示出各个阶段对应的社会现象在自然哲学体现上的细节。

1)     以“物(治)”为基础的第一层认知产物

好比康德认为的“本体存在”的客观和“主观上的普适性客观”都是客观,从客观性来说原始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非常相似。但是原始社会本质上不同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前者是以“物(治)”为基础的第一层认知产物,后者是以“人(治)”为基础的第二层认知产物。

2)     以“人(治)”为基础的第二层认知产物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关系基础是主观性的,所以两者发展的社会经济是(主观)自由市场经济,社会政治是(主观)王权大于一切。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划分标志是基督教(一神教)的产生,通过上帝三位一体的方式,将多神教统一为一神教。正如上帝三位一体的方式,神权的本质仍然是人权。所以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是从地方分权(自主附庸)到中央集权,既人的权力离散(多层模式)到人的权力统一(单层模式)。

3)     主观因素上的主观性阶段——民主自由社会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关系基础是主观性的,这决定了两种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思想自由。不论是针对下层民众的享乐,还是针对中层权力核心的野心,又或是针对上层权力核心的奢欲妄为,整个社会都是反复朝着对平衡这种不受任何限制的思想自由这一方向发展。即便是西方的民主自由,其本质仍然是对思想自由的建设性限制。

4)     剔除了主观性后的普适性客观——导向型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基础是客观性的,人能够认知的客观性,是剔除了主观性后的普适性客观。所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必定是通过产业或者壁垒政策调整剔除主观性的导向市场经济,弥补自由市场经济的屯居炒作等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的不利因素,达到更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的目的。客观性决定了两者的社会政治是法权大于一切。

 

4.     文化选择性发展的原因——认知的视角

横看成岭侧成峰,哲学发展的分化源自于视角的不同。选择个体独特性的视角,人类社会必然朝着社会发展完整阶段发展。选择集体普适性的视角,人类社会必然朝着社会发展必要阶段发展。从最为直观的自然视角来说,欧洲选择了“他”,每一个人“他”看到的都是不同的,这是个体差异性在个体的体现。中国选择了“我”,对每一个人来说一切都是“我”看到的,这是集体普适性在个体的体现。所以代表西方欧洲文化思想的《圣经》在内容上都是讲别人(he,him,them)的故事,都是第三视角的内容。而代表中国文化思想的《道德经》在内容上大都是讲我的故事,都是第一视角内容。由于第一视角符合人本身的先天主观性,这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一定是回归第一视角的。

500

 

二、       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阶段划分(以观察视角区分)

西方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阶段按照人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层次划分的结果,和马克思以生产力状况划分结果一致,所以直接沿用原来的划分结果,不需要重新划分西方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阶段。现在只需要把中国社会生产关系阶段,按照人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层次重新划分,就可以得到同时适用于中国和西方欧洲的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大致地来说分为四个阶段——原始社会阶段、奴隶社会阶段、封建社会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阶段。

1.     从远古到上古——原始社会阶段

虽然这个阶段目前暂无史料记载,也无考古证据出土。但这是一个人类个体、甚至人类群体从无到有的必经阶段,所以有必要保留并成为第一个划分阶段。

远古时期是指从盘古开天、伏羲女娲造人,再到帝尧时代之间的神话传说时期。远古和上古的划分,是按照《尚书·虞书·尧典》中的帝尧时代作为时间线来划分的。

2.     从上古到秦朝——奴隶社会阶段

任何一片土地选择任何一种发展模式之前,文化、经济和政治三个方面都需要一个逐渐形成统一的过程,既奴隶社会阶段作为一个形成国家这个基本概念的必要阶段,在中国也是成立的。

 

《尚书·虞书·尧典》开篇讲到:“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其中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表明,中国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超越氏族血缘关系的社会关系基础的特征,这种社会特征表明上古时期的中国在政治上已经至少是奴隶社会阶段,这种政治特征可以直接沿用到封建社会阶段。同时考虑上古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实际上各个族群仍然采用类似附庸制或分封制的形式分层自治。

 

虽然秦朝统一六国并推行郡县制,但秦朝时期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分封制产生了权力多层,所以这个时期划分为奴隶社会时期。

3.     汉朝到清朝——封建社会阶段。

汉朝通过推恩令,并逐步收回地方诸侯的自主经济和军事权利后,在政治和经济上完整地实现了中央集权。

4.     民国政府到新中国——社会主义阶段

和西方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相比,中国直接从封建社会发展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明显特征的近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并以此建立的中华民国,其“平均地权”的主张,承认“人民有平均享受使用土地之权利”。由于受到诸多内外矛盾的影响,民国政府在土地政策实际推行上有所偏差和迟缓,但整体上仍然符合“平均地权”这一基本方向。虽然国民政府的土地改革并没有完成,但“平均地权”体现的“所有国家生产资料归个体公民所有”,就是生产资料国有的辩证体现,所以把民国政府归类为社会主义阶段的早期过渡时期。虽然民国时期的经济正在改革中,并未完全实现公有制,但一直都在土地改革,所以把民国时期也划分为社会主义社会阶段。

 

比较西方欧洲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后得出结论:1.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跨越资本主义社会这两个阶段。2. 不是中国没有原始社会,而是中国历史没有记载原始社会阶段,只留下了一些传说故事。

 

 

第三章

一、       文化的融合

1.     文明和文化

对自然世界的认知结果,叫做文明。文明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人内在思辨产生的内在文明,是个体文明。一种是集体思想交流产生的外在文明,是集体文明。文明演化过程的总和形式,叫做文化。文化具有两种辩证体现,一种是个体自我思辨产生的内在形式,通俗地来说就是“自己心里明白”。另一种是集体思想交流产生外在形式,通俗来说就是“谁对自然世界的认知更为正确”。文化的内在形式结果决定了外在形式结果,文化的外在形式决定了内在形式的变化趋势。文化的研究是以载体作为基本单元,个人是文化内在形式的载体,社会是文化外在形式的载体。文化内在形式的研究是纯粹的思想研究,文化外在形式的研究是复杂的社会研究。本文论证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关系发展,所以接下来要研究的主体是以社会为载体的文化外在形式融合的规律。

 

2.     社会的结构和冲突

一方面文明程度决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又是文化外在形式的载体。社会架构像是一种蘑菇状的T字型结构,文化在根部,经济在茎部,政治在上部。虽然社会之间的直接冲突可以是文化、经济、政治上任意组合的冲突,但社会冲突更多的是从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冲突开始。

 

3.     社会的融合和转变

尽管社会的冲突是多元的,可以是文化、经济、政治的任何组合上的。但是自然哲学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一致的必然性,说明了决定能够让社会融合和转变的只有文化思想这一点。政治、经济甚至是军事上的冲突,只会产生治标不治本的效果。一方面导致强盛的一方失去内在文化平衡,另一方面导致弱小的一方失去外在社会平衡。这些都无法解决双方的根本性问题,问题始终会反复的再出现。要彻底地解决问题,必须从文化这一方面着手。文化是人类主观认知自然世界的过程总和,回到文化选择性发展的原因——认知视角上来,所以社会的融合和转变是从认知视角的转变开始的

 

认知视角的根本性作用,在当代俄国开创社会主义的历史中体现的很明显。沙皇时代的俄国是具有一定工业化生产能力的半农奴半封建社会,沙皇时代的民众大多具有人格化的神格信仰。随着俄国一战的失败,外部矛盾转嫁为内部矛盾,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同时经济萧条导致了社会失去平衡。随着文化层面的认知视角转向具有普适性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后,本来是完全不具备集体普适性社会文化背景的俄国,在列宁提出“在生产力不足的条件下同样可以先武装夺取政权再发展配套的生产力,以此达到社会制度的革命性发展” 这一指导思想作用下,硬生生地跳过了资产主义社会阶段直接发展出布尔什维克社会主义。通过认知视角的转变直接发展出具有集体普适性的社会文化,这就证明了文化层面上的认知视角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如果真的是生产力决定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话,那么当时生产力低下的俄国是不可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参照第一章.二.2)马克思无法解决物质的整体性起源这一问题,同样体现在马克思理论预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整体性现实开端

 

每一种认知视角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发展必然趋势(参照前面第二章.一.4),这种趋势是某种视角下的某个社会阶段的当下固有属性。任意视角下的任意社会阶段之间的冲突,其本质就是这种固有属性之间的冲突,但是文明之间的冲突本身不会改变各自原来的固有属性。比如中世纪匈奴游牧文明和欧洲封建文明的冲突,又比如近代中国封建文明和西方欧洲资本主义文明的冲突,再看看今天的现实现状不难发现这些冲突本身只是加快了这些文明各自的发展速度,并没有改变这些文明本身的发展方向。社会作为文化的外在形式载体,其本身只是一种框架,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文化的内在形式,既个体的思想觉悟。

小注:比如在青少年教育上,老师家长再怎么用心良苦都没用。真正决定青少年成熟的是自我思考,不到自己想明白的时候是听不进去或者听不懂的。等到青少年开始思考问题了,老师家长这些外在刺激开始产生催化剂的效果。

 

4.     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中的投影法

这种必然趋势是建立在文化发展的认知视角(参照前面第二章.一.4)这一基础上的,并在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得到进一步体现,体现在社会生产关系阶段之间的变化是具有延续性的。旧社会的制度其实一直都没消亡,只是融入到新社会的体系里面发展成为了新的形式,但本质一直没变。比如原始社会的血缘团体治理、奴隶社会的地方政府权力分层、封建社会中央政府的权力集中,这些现象每天都在发生而且一直都在发生。又比如资本主义的劳动租赁、封建社会的土地租赁,和奴隶社会的奴隶买卖,这些归根结底都是赤裸裸地对他人人身自由和劳动成果的剥夺,剥削每天都在发生而且一直都在发生。每一次社会的阶段性发展都是一种覆盖,新的社会覆盖旧的社会,所有旧的社会内在其实一直还在,只是层层覆盖,直到被最外面的新的制度所覆盖。这就是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中的投影法。

小注:好比画家画画,每一个步骤画一部分,最后成品是所有的步骤共同作用。

 

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旧的[21]。现在我们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指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22]。马克思恩格斯发现社会生产关系阶段发展的延续性,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延续性在纯粹自然哲学上的解读。原因在于这种延续性意味着必须得从一个整体性的视角来做出解读,而“现实的对象化”无法对系统的整体性做出解读(参照前面第一章.二.2)。

 

 

第四章

下面将运用精神内化的方法,以对公有制和私有制为例子,展示一种从整体性视角对文化延续性的全新解读。

 

一、       公有制的辩证体现

1.     狭义的公有制形式

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属划分的制度,所有制包含两个要素——生产资料和所有人,(拥有什么、谁拥有)。不同所有制的社会形式不同,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例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在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区别在于生产资料全体公民所有和生产资料部分公民所有。

 

2.     完整的公有制形式

按照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投影法,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应该包含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区别不是简单地按照生产资料全体公民所有和生产资料部分公民所有来划分,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所有个体公民都享有全体公民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例,一方面每个公民都拥有全体公民共同所有资产的权利,另一方面每个公民都没有实质上地拥有全体公民共同所有资产。其中第一方面简化后得到“公民拥有资产权利”,这是公有制包含私有制的体现。

 

这一点在黑格尔辩证法中得到进一步地解读,所有制的重点在于归属问题,关键词是归属。所以“归属”的辩证体现在于“归”和“不归”。完整的公有制既不是由“所有全体公民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归个体公民所有”决定的,也不是由“所有全体公民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不归个体公民所有”,而是由两者的统一辩证而成。公有制具有正反两种体现形式,一种是所有全体公民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个体公民所有,一种是所有全体公民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不归个体公民所有。第二种辩证体现看上去不像是公有制,却就是公有制的辩证体现,其本质上就是公有制的一部分

黑格尔辩证法认为:“自相矛盾的东西井不消解为零,消解为抽象的无。因为它由于成了先行概念的否定或对立物而变得更丰富了,所以它包含着先行的概念,但又比先行概念更多一些,并且是它和它的对立物的统一[23]

 

3.     所有制成立的步骤——生产和再分配

好比原始社会合作狩猎,打到猎物后才能进行再分配。这是实现所有制的必要步骤,所有制的形式,必须建立在这两个步骤上。由此决定了西方封建时代和中国封建时代在所有制形式上的本质不同,两者并不是简单的是否分封制的区别。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生产这个步骤是一致的,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再分配这个步骤是否彻底地普遍。

 

4.     古代中国的“公有制”体现

《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 古代中国文化思想认为皇帝叫做天子,是自然神格(上天)的代表。古代中国天子去泰山祭拜叫做祭天而不叫做祭“人”,中国信奉的自然化神格中彻底地没有人格,其本质已经超出了人格的范畴

 

“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强调天下所有百姓脚下的土地所有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同时“四海之内,皆是王臣”中的“臣”进一步强调公民不可占之为主。所以整个“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符合“每个公民都没有实质上地拥有全体公民共同所有的资产”这一种公有制辩证体现。同时每个公民都实实在在的在用着上天的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的现代中国,早在奴隶社会阶段就已经存在了公有制辩证体现,这是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投影。

 

5.     西方欧洲的“私有制”体现

反观西方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通过神格统一了一切。但是按照上帝三位一体的思想,世界为神格中的人格所有,其本质也是个人所有。由神格通过人格占据的东西是不属于民的,由此产生了根本上的内部分化。所以有了凯撒的名言“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不论是神权还是王权,都只拥有全体共同所有中的一部分。所以西方封建社会的双核模式决定了不论西方封建社会如何统一,在生产资料再分配这个步骤上始终只有“部分的全民所有”。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中心矛盾从地方和中央之间的多层式矛盾发展成中央和中央之间的双核式矛盾。而自然神格不会形成独立的中央核心,所以中国历史的中央王权形成的是单核模式。

500

 

西方封建社会由于“君权神授”制度在再分配这一步骤上的分裂,导致了西方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始终无法形成每个公民全体公民共同所有资产之间的直接关系,所以没有出现公有制经济的任意一种辩证体现。同时西方封建社会的分封制其实是西方奴隶社会城邦附庸制的延续和透射,都是在城邦之间的自治基础上响应中央权力的模式,本质上是一样的。在君权神授之前拥有内政自治权的附庸制,在实现所有制的再分配这个步骤上同样无法形成每个公民全体公民共同所有资产之间的直接关系。

 

再来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因此,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24]。由于资本的社会性,使得选举制的西方议会注定成为资本角力代表处。同时多党制决定了中央核心仍然是多核的,所以仍然无法形成统一的单核模式。

 

通过公有制和私有制的辩证体现可以发现——发展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西方欧洲,早在封建社会阶段甚至奴隶社会阶段就已经存在私有制的辩证体现。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过程和欧洲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过程,都符合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投影法。这种贯穿整个社会发展过程的辩证体现,就是文化本身的内在整体性体现。认知视角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文明最开始的萌芽就已经决定了这片土地上文化发展可能的最终结果

 

 

第五章

一、       单维视角和二维视角

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5]。同时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关系的变更是新制度取代旧制度。马克思的“现实的对象化”决定了对象之间是各自独立的,是一维的视角。比如单一的从(历史)时间上来看,研究某一个国家的文化时,各种社会关系似乎是各自独立的,过渡时期完成后就不会同时存在多种社会关联。比如某个国家要么是封建社会,要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既是封建社会又是社会主义社会。

500

 

研究某一片土地上的文明时,同样一片土地却可以经过历史变迁、可以经历多种社会关系。从空间轴来看,多种社会关系是并存的,由此不同社会关系之间存在关联。把时间轴和空间轴一起纳入视角则有了多维混合视角,这是文化视角。

构建社会生产关系的三个要素,政治、经济和文化,好比决定房子能盖多高有三个要素,房子主体建筑,房子地基,以及自然地质条件。正如房子主体建筑是建立在房子地基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政治建筑,讲清楚了房子主体建筑如何建立在房子地基上,但是马克思没有讲清楚自然地质条件如何和地基之间的关联。在对社会关系的描述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缺乏对“文化如何影响社会关系发展”这方面的构建。

500

 

二、       多维混合视角的特征体现

1.   多种社会关系混合,最晚成形的社会关系形成最为直观的社会关系表象,这就是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投影法

比如从奴隶社会阶段到资本主义社会阶段,代表奴隶社会阶段的奴役其实一直存在,只是奴役的形式发生进化。进化后的社会阶段先进性掩盖了进化前的社会关系阶段,比如更为先进的劳资关系掩盖了进化前赤裸裸的奴役。

2.   各种社会关系逐层包含。

比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圈地运动和劳资关系,不仅包含封建社会地主对生产资料(土地)剥削,同时也包含奴隶社会对生产力(人)的剥削。

3.   每一种社会文化的建立,其所对应的所有的各个社会阶段都是随之重新建立的。即便看上去一样,但目的结果不同,所以本质不同。

比如同样是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劳资关系,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所对应的看上去是相同的。由于其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决定了其未来可发展的最终结果不同。好比读同样的书,有人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而周恩来总理是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最后成就的人生境界不同。

 

 

三、       社会生产关系发展投影重复叠加的必然性

正如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人类认识世界这个动作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刷新、覆盖。自然哲学发展体现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必经途径,从通过“物”来认知世界到通过“人的主观”来认识世界,再到“人的客观”来认识世界,再到最后形成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这些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人的自然属性。这种自然属性就是所谓人性的根源,成为认知模式的社会性框架结构。

 

同样按照自然哲学规律投射的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也是必然的,其自然属性也是无法消除的。只要有人活着,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都是无法彻底地消除的,都是时时刻刻重复着的,这也是决定并形成社会生产关系发展投影现象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恩格斯观察到了这些相互矛盾的现象:

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而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26]

你们说的是资产阶级财产出现以前的那种小资产阶级的、小农的财产吗?那种财产用不着我们去消灭,工业的发展已经把它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27]

 

一切的观察和认知的都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而现实本身就已经形成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28],已经在前面公有制和私有制的辩证体现上展示过这种统一了[29]。人的认知必定回归于现实,所以这些过程的总和必定是朝向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和平衡这一方向发展,两种认知视角是相互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不论以哪种认知视角作为发展路线,发展到最后一定会转向所有认知视角的辩证统一。

 

人的自然属性是无法消除的,所以没有绝对纯粹的共产主义社会,但一定会有一个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相互依存的现实社会架构。当被问及什么时候实现财产公有的时候,恩格斯这样回答到:“只有在机器或其它发明有可能向全体社会成员展示获得全面教育和幸福生活的前景时,共产主义才会出现”[30]

实现共产主义有两个前提,其中第一个前提是——全面教育

 

正如列宁认为:“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是什么样的,因为这个在西欧各个国家都是不同的)”[31]。回到开篇提到的“按照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一定存在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相对矛盾又形成统一的其它思想”。当也仅当人们找到这种可以从认识本身去平衡物质第一性的思想(整篇文章并不否定物质的第一性),可以实现精神上自我平衡的时候,共产主义才可能出现。这种思想就是本文的核心思想——现实世界是物象世界,认知模式本身的后天客观规律,决定了现实世界的发展规律。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不仅人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现实世界也是人的一部分,更进一步来说“人和世界是辩证统一的”。由于文章篇幅影响和不偏离中心主题,人和世界是辩证统一的现实体现放在另一篇文章中继续说明。

 

 

四、       回答开篇的问题

1.     为什么现在的众多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成功发展出社会主义?

答:因为资本主义尚未完全成功,既没有彻底地完成经济全球化。恩格斯认为:“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了[32]。资本已经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33]”。同时马克思认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34]”。经济全球化的彻底完成,是资本主义可以实现的最高形式,所以在没有完成彻底的全球化经济之前,按照私有制的正常发展都不具备成功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

 

文化的惯性决定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取得资本主成功后(完成全球化经济)会一直停留在第三视角的相对最高阶段。除非在彻底形成全球化经济形式之后再经历一次全球性的社会冲击,才可能让他们反思并切换自己的文化视角。比如这次的新冠病毒,法国总理马克龙已经公开地谈论是否将医疗等系统转换为国有。

2.     为什么以前成功发展出社会主义的苏维埃却没有延续下来?

答:两个原因,一方面经济上受到西方社会的冲击。另一方面没有文化思想上的群众基础,布尔什维克的公有制只是政治上的建立,在文化根源上俄国民众仍然以东正教、基督教以及西方私有制为主,这是后面苏联失败的主要原因。更为深层的原因是——根据公有制和私有制的辩证体现,公有制最终只能出现在极权国家(极权不是贬义词,是指文化、政治、经济各个层面的高度统一)。可以说从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的那时开始,俄国社会主义就已经注定了失败。列宁之后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更多是武力上的征服和稳定,没有文化基础无法形成真正的极权。而中国在秦朝之前的朝代都是文化大统一的朝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上的每一次大转型都是具有文化基础的。所以当时的俄国社会主义不可能像中国一样秦朝失败了马上接着又走出来一个汉朝。

 

即便列宁在《害怕走向社会主义能不能前进?》一文批判了“认为社会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倒退”这种错误说法,明确地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个必经之路[35],同时在《论左派有执行和小资产阶级性》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和一般资本主义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国家分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更多地是在劳动生产这一层面上产生促进作用[36]。但由于绝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列宁思想的进步性,导致在列宁死后无法合理地维系,才产生了列宁之后的布尔什维克社会主义体系立马开始倒退,其本质问题仍然是苏维埃在整体文化思想基础上的根源性空虚。

小注: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有一些没讲清楚——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生产这个步骤是一致的,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再分配这个步骤是否彻底地普遍。

3.     为什么封建社会的中国直接跳过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并成功发展出社会主义?

答:在文化根基上选择的集体普适性视角,决定了中国在通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建立完整的国家体制之后,必定保持集体普适性的视角惯性发展。由此决定了后续的社会发展路线。不是社会主义选择了中国,而是“天下大同”这类的思想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中国早在社会主义还没诞生以前就已经选择走向了社会主义。所以早期的三民主义很快地吸收并极大地推动马克思共产主义在中国的早期发展。所以绝对不是因为引入马克思列宁的共产主义思想才发展出了社会主义,而是中国的后续发展必然是延续集体普适性的视角惯性发展。这一点是中国和俄国在社会发展历史上的本质区别,俄国是选择了社会主义再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而中国从上古时代开始就已经是不断地朝着社会主义发展。(换句话说,即便没有社会主义思想引入中国,中国仍然最终一定会发展出社会主义)。

小注:近代以来,中国从西方社会真正吸收的是资本化生产和科技

 

4.     为什么当下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反而更像资本主义经济?

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其实都是处在同一个对自然认知层次,都是对物权的最大化使用,这一点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相比于资本主义的个体独特性视角,社会主义的集体普适性视角可以更有效地发挥社会生产力的作用,这一点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更像资本主义经济。

5.     为什么中国可以持续几千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每一次朝代更新,经济都可以快速地恢复并逐步壮大?

答:整体性社会架构的效率更高,并且中国始终都保持着这种整体性社会架构。整体性社会架构的最大化,决定了内部自我激励的主导地位,由此中国的内部自我激励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6.     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和西方欧洲的社会发展路线会如此不同?

答:认知视角的不同选择,导致社会发展路线的不同。

7.     有没有一种系统性的思路可以完整地回答以上问题?

答:黑格尔则认为:“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头脑的思维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基础”[37]。人类认知自然世界的认知模式本身存在客观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 《列宁全集》,第43卷,论我国革命,第370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二版。

[2] 西方自然哲学是通过“什么是真实的”来相对地解答“物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原因见第5页注解5)

[3] 其实恩格斯认为这段话是“理想化的知性”,是用来批判黑格尔思想的。[德]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37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14年。

[4] 首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的对象化”无法证明生产力标准体系的存在,详见本文第一章.二.2,第8页。其次按照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如果没有黑格尔精神内化思想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形成普遍的矛盾的话,那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就违背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所以说黑格尔精神内化思想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存在的(相对)证明。

[5] 马克思的原文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德]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第4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76年。

[6] 这种划分包含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马克思认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德]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第4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76年。

第二个阶段马克思明确指出——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历史将会带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而我们在思想中已经认识到的那正在进行自我扬弃的运动,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德]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第3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14年。

[7] 见本文注解1

[8] [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一版序言部分第5页

[9] [德]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VI,第275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14年。

[10] [德]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VI,第269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14年。

[11] 这里指同样的物质生产条件下,精神可以对生产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决定生产力结果。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0卷,第5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13] 《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18卷,第1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 [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导论,第29-第30页

[15] 李秀林等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40页;

[16] [德]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第5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76年。

[17] [英]克莱蒙特.韦布.《韦布西方哲学简史》[M],高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7页。

[18] [法]笛卡尔(Rene Descartes).《谈谈方法》[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ⅩⅡ到ⅩⅦ页

[19]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主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第26到27页

[20] 世界只有一个,所以真理必然也只有一个(或者一套)

[21] [德]卡尔.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第28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14年。

[22] [德]卡尔.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第33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14年。

[23] [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导论,第36页

[24] [德]卡尔.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第43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14年。

[25] [德]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第5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76年。

[26]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31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14年。

[27]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42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14年。

[28] 黑格尔对完整概念的简单描述是:“作为科学,真理是自身发展的纯粹自我意识,具有自身的形态,即:自在自为之有者就是被意识到的概念,而这样的概念也就是自在自为之有者”。

[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导论,第31页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