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放台湾后在台驻军的军事管理体制(二)

我们之前总是在考虑研究解放台湾这一仗应该怎么打,而忽视了这仗打完后台湾的治理问题。
请各位注意,我这一点是针对整个大陆互联网领域而言的,并不仅限于咱们这个军事讨论平台。基于台湾解放后必然要实施一段时间的军管或者是准军管,我个人认为这个看似与我们这个偏军事类平台无关的问题也值得我们的讨论。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在台湾的驻军管理体制如何帮助解决我们在台湾的先期治理问题。毕竟我们的人民军队不仅是战斗队,同样也是宣传队、工作队和生产队。下面我将展开论述:
一、战争性质问题。我们不得不再次明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日后要进行的解放台湾的战役,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役。对外来讲,这场战役必须要让外界认为是一场关乎祖国统一的战役。也就是我们所展开的战役是一场反对祖国分裂、统一祖国的正义的战争行为。但是对国内来说,这场战役应该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我个人认为我们对这场战役的性质界定,首先要确立这场战役是一场保卫祖国统一的战役。同时也应该使同志们认识到,这场战役是要被界定在解放战争这一套整体的框架之内。也就是说,我们所进行的战役是解放战争的一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明确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我们在台湾日后要实行的体制变革就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
二、工作队问题。如何快速的在新解放的台湾地区开展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去参考前人的经验。这个前人的经验就是当年渡江战役之前组建的准军事化的南下工作团。我认为我们就需要参考当年的这样一个经验组建一个目的为在台湾地区开展工作的新的台湾工作团。因为现在的人民军队在地方工作经验上是非常缺乏的,所以说组建工作团宜早不宜迟。这样的一个工作团的组建最好是要在战役实施之前。选拔工作团成员应该有以下几个标准:
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2.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够通过政审的。(工作团成员必须有团员身份或团员经历,最好是中共党员)
3. 无犯罪记录,无不良嗜好,符合专门的体检标准的。
4.能够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为在台湾地区工作而拟编写的《台湾工作团成员工作守则》的。
5.在台有长期留学或工作经历。熟悉台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情况的。
6.具有基层工作经验(最好是在东南和华南沿海地区)的。
7.复转军人出身或具有一定的军事训练基础的。
8.以上1、2、3、4点为必须满足的标准。5、6、7点如果满足其中之一即可。对于能够满足其中两点甚至三点的人优先选拔。
9. 对于本身为台籍人士的人,如能满足前4点的,可对其政治身份一项适当放宽。
10.针对国资委下属的一些事关民生和垄断行业的大型央企,应设立专项计划来选拔一批符合上述标准的人员组建工作组,编入工作团中,编写接管计划,以快速接管台湾地区的各民生服务型企业。国台办和侨办人员如有满足上述标准的人员也应编入工作团中。
对这些工作团成员应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熟悉台湾地区区情和文化,按原工作行业进行分组,明确解放台湾后对台湾各市、县、乡镇直至村一级的以及有关民生和国家发展的和应实行国有垄断行业的工作开展计划,快速做好接收和军事管制的准备。
解放台湾这一仗必须要打好。对外是立威,对内同样是立威。对外的立威,是要震慑一批敢于同我国发起军事和政治经济冲突的一批国家。对内的立威,则是要打击各类敌对分子和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同时,各驻军单位和工作团成员要“立德”。何为“立德”呢?我想是要在台湾解放后的先期阶段树立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一种形式。在这么一个我们没有群众基础的地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过渡阶段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应该在几年(条件允许的话以几个月的时间)来落实。驻军,各单位和工作团的成员首先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在台湾民众当中进行分化瓦解打击。坚决打击那些台独分子、首恶分子和有血债的人。团结可以被视为人民的一部分人。
主席有言: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革命的首要问题。这一点在对台湾工作当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在短时间以内团结一批支持我们的群众,也要在短时间以内改造一批以前为伪台当局服务,但可以通过思想改造来使其为我们服务的一批干部。对于国家意识的培养确实是重要工作。但是鉴于这个工作比较难以推进,所以说应将对国家意识的培养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培养进行结合。要让台湾民众充分感受到人民民主专政铁拳的威力,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人民民主专政的铁拳是要打击那些妄图分裂国家分裂民族,对人民作奸作恶的人。对于遵纪守法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台湾民众,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是与他们站在一条战线上的。如果这一点不明确,我们的工作将非常难以推进。
如何利用战后在台的驻军体制来改造和培养一批能够为新生的人民的台湾省的建设事业服务的人,我将在(三)当中予以论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