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摩登舞之死——一个值得分析的文化(体育)现象

7月15日,沪上一家比较大型的舞蹈会所突然宣布改制,从一个综合性舞蹈会所,变成了一个以肚皮舞、爵士舞为主的舞蹈中心。业务重心明显发生了转变。

500

对上海民间舞蹈界这个小众群体来说,对这家舞蹈行的改制应该不会特别意外。在众多的舞蹈种类中,受众群体在过去十几二十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虽然这看似是个渐变的过程,但一旦达到了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上海的民间舞蹈界教学学习的产业链不得不面临着一个深刻的改变。

标题略微惊悚,但确实能反应相当程度的现实——摩登舞正在面临着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局面。

   曾几何时,说摩登舞曾经是上海舞蹈界的王者,这个判断恐怕并不为过。

   当时同为国标舞门下的拉丁舞,由于奔放和热辣的舞姿和情态,需要更多时间才突破年轻一代的那道保守心理的坎。

直到野生物种街舞、爵士舞、肚皮舞等横空出世,大家才发现拉丁舞相对来说已经很含蓄了。 相比之下,华尔兹、探戈等为代表的摩登舞因为更能贯通“下学”和“上达”,一时间征服了男女老少的心,在中国老年广场舞真正兴起之前,即前老龄化时代,摩登舞乃是各类舞厅必备的舞姿,在争夺舞蹈人力资源方面罕有敌手。

500

80年代的北大扫舞盲,动作很萌

华尔兹作为一种比较古典的体育舞蹈项目已经流传了半个多世纪。 华尔兹又称“圆舞”,是体育舞蹈中历史最悠久的舞种,起源于奥地利的民间舞蹈, 最早流行于12世纪的欧洲,17世纪进入皇家宫廷成为宫廷舞蹈,华尔兹的音乐节拍是3/4拍,每小节3拍,音乐速度为每分钟30-32小节,重拍在音乐的第一拍。它的音乐优美动听,舞者在起伏倾斜中旋转,并配有优美的造型,在音乐中表现飘逸、潇洒、典雅的舞蹈风格,被誉为“舞中皇后”。

优雅、端庄、大气是华尔兹的特点,所以,它是大学生当年扫“舞盲”的首选。

作为体育舞蹈的一种,它还有比较强的健身属性。

时过境迁,摩登舞为何落到这个地步?

徐汇、长宁、黄埔、杨浦区的舞蹈房和教室,在排班的日历表上,基本上都不再能找到华尔兹和探戈,而且这些地方,打出的广告无一例外都是吸引白领、学生舞蹈爱好者健身。在大众点评下面舞蹈教学的下拉菜单中,我们也发现,仅有的几家有摩登舞舞种的会所,打电话过去也坦诚,爵士、拉丁、肚皮舞有正常排课,而摩登舞要“另行通知”。

500

徐汇区漕溪路一位广受好评的拉丁舞男老师

500

徐汇区某舞蹈会所,国标舞已经没有了摩登舞序列

所以,笔者给摩登舞下“死亡通知书”,也是建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的,也非故作惊人之语。 尽管如此,仍需辨析和厘清一个概念。不是上海没有人跳摩登舞了,而是跳摩登舞的业余的年轻人几乎已经绝迹。

换句话说,仍然战斗在摩登舞舞台上的一般是两类人,一类是专业体育院校的职业选手,一类是老年人。


陕西南路的90后小有名气的舞蹈老师王某,也告诉笔者,现在跳摩登舞的,很难找到50岁以下的了。

500

上海徐汇区桂林路某舞蹈会所,跳摩登舞这类人群的主力,其实和跳广场舞的年纪极为重合

须知,摩登舞和拉丁舞既然同属于体育舞蹈序列(即所谓的国标舞),沾上了“体育”二字,本质上,它就不是老人年能真正玩的转的。

500

两人高速的旋转摆动倾斜,完成难度很高

以脱胎于中世纪欧洲宫廷舞蹈的华尔兹为例,华尔兹舞的反身、升降、摆荡、倾斜等技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升降技巧要借助摆荡技巧来完成,而倾斜技巧则更是借助升降摆动技巧来完成,而运步则是升降,倾斜,摆动,反身技巧的基础,能否掌握好华尔兹舞的技巧,关系到能否提高华尔兹跳舞者的技巧水平。

因此,在练习中,既要对单个技术进行精雕细琢,又要将两个或更多的技术要素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练习,只要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华尔兹的舞蹈技巧。

500

2018年芬兰公开赛上的探戈

换言之,它需要和拉丁舞一样有坚实的基本功:脚腕脚踝、膝盖和人体中段的摆荡,而力量和肌肉组织等已经不可能达标的老年人,只能跳起“夕阳红”版的华尔兹,走了一条舞蹈修正主义路线。

年轻人抛弃摩登舞的原因是什么?恐怕值得探讨一番。笔者思索原因如下:

一 对比拉丁舞尚能自饱的生存状态,摩登舞的衰微恐怕和这个舞蹈本身的特性有关。它的基本功需要二人共同完成,意味着初学者也要较为固定的舞伴,这和单身时代就有点格格不入了。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同样是双人舞的拉丁为何还能较为流行,原因就在于伦巴、恰恰、桑巴、牛仔等舞蹈的基本功在一年至两年之内的夯实可以单体完成;

健身效果相对较差。很多男女青年跳舞的一大原因倒不是处于审美或者对舞蹈本身的爱好,而是为了“瘦身”,而运动量相对较小的摩登舞因为端庄和优雅,排斥掉很多激情的舞蹈动作,所以在减肥方面的效果,不如同序列的拉丁,或者野路子的salsa或者爵士;

三 摩登舞和拉丁舞同样需要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对人体线条的拉伸有严格要求,总之一句话,这类舞蹈的回报周期很长,跳出个样子一般要15-18个月左右,这就是为什么街舞、爵士舞等快餐舞蹈能在上海大行其道的原因。

业余舞蹈界的男女比例极不平衡,严重制约了民间摩登舞的发展,当然,说到底还是“舞伴”生态的失衡。

500

500

少年华尔兹与少年桑巴,一个雍容大气,一个激情奔放

而且摩登舞在沪上现在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因为跳的人少了,所以主打摩登舞的舞蹈老师变少了,因为老师变少了,课少了,导致学的人也越来越少,这条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都有着较大的缺陷。

而且年轻一代业余生活的多元化,尤其是健身业的迅速发展,座座拔地而起的健身房(20年前还比较少见)吞噬掉了一大块舞蹈受众。

《毛诗序》云,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手舞足蹈是比咏歌更接近天人合一的情感表达渠道。抗五声,极六律,歌九功,舞八佾,泰古华。脱胎于民间巫术的肢体语言表达形式,舞蹈在古代带有强烈的礼仪属性,摩登舞作为需要慢火熬炖型舞蹈的杰出代表,它恐怕是最有资格表达“礼”之本文元素的一种,所以,它在西方仍保留了社交舞类之王的桂冠。

见微而知著,上海,作为中国都市体育文化开展最全面的地方,它的文化、体育产业现象的一起一伏,在某种程度上都能折射全国甚至整个东亚的市民活动光谱折射点的改变。或许我们无需在在摩登舞沪上坍塌的废墟中书写绵绵遗恨的凭吊文,更无需自上而下的文化抢救工程输血纾难,也许,它在别样的应许之地下已经埋下了茵茵桑榆之种也未可知。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