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增选院士再次“落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何如此之难?(快资讯)

2015年是中国科学领域最盛一年,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女士,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科学类奖获得者,华人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四十六年坚守,奉献给世界的礼物——青蒿素,成为治疟良药,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屠呦呦奉献一生科学成就如此之高,84岁却落选中科院院士,背后的原因让人心酸。

屠呦呦,药学家,上个世纪30年代出生于浙江宁波,21岁时考入北大医学院药学系,本科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在工作期间接连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在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根据档案资料显示屠呦呦并非出生于显赫家庭,父亲也是普普通通的工人,这更让我们对屠呦呦所取得的成就佩服不已,出身平凡却凭借自己对中医的热爱义无反顾考取北大,四于载寒窗苦读中医学,工作后一直奋战在中医药研究岗位,从上个世纪就开始对青蒿素的科研探索,默默无闻几十年如一日终完成中医对世界的献礼,为全世界人民抗虐创制出了一剂良药。

目前中国两院院士共有1617人,科学院院士785人,工程院院士862人,这是我国十四亿人口中培养出来的精英科学家,他们所研究的的领域,所获得的成果切实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都是有实质性贡献的卓越科学家。

然后诺贝尔奖是一个什么概念?诺贝尔奖被认为是所有颁奖领域内荣誉最高的的奖项,可以说是获得诺贝尔奖即为获得世界等级最高的奖项。目前中国科学家里面,拥有中国国籍且获得诺贝尔科学领域奖项的,仅屠呦呦一人,历史上曾有几位华人科学家但获奖时都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屠呦呦的成就在中医学领域达到了登峰造极,可在2019年度“院士”增选中落选,中国的“院士”评选门槛竟是如此之高,莫大的成就却达不到评选“院士”的标准。

在中国成为一名院士到底有多难呢?首先成为院士不能够毛遂自荐,只能是由高等院校及国内有关科学技术机构进行举荐,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是不接受本人申请的,实行的是每两年增选一次且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

在举荐阶段有两种途径,一、院士直接推荐。由已获得院士称号的专家提名,在每次增选中每位院士提名限额不超过两名。获得不少于3名院士的推荐才有资格进入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