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中国医疗队不受尼日利亚欢迎?尼卫生部官员:有人在“刷存在感”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姜宣

2020-04-08 00:14

234

【环球时报驻尼日利亚特派记者 姜宣】4月8日中午,中国铁建医疗队一行15人将携带一批医疗物资抵达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开展为期30天为在尼华侨华人提供医疗服务之行,并将这批珍贵的抗疫物资赠送给尼日利亚朋友。自上周五开始,有个别媒体报道了这一消息。但这几日,尼日利亚媒体风向似乎变了。《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尼日利亚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特别是自媒体,竟然充斥着“尼民众反对政府邀请中国医疗队”的声音。

尼《领航报》总编辑马霍博士7日一大早打电话给《环球时报》记者,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他昨晚接到了编辑呈送的报纸小样,头版头条竟是“尼日利亚人要对中国医疗队说‘不’”,但出于对事实的尊重他暂时没让发,但希望能得到事实真相,同时他确信会有越来越多尼主流媒体将以此为题大肆渲染。

怎么一件好事,突然就变成了一件影响恶劣的公共外交事件?中国铁建医疗队不受欢迎吗?是不是什么地方搞错了?

经过调查发现,明面上挑起争议的是尼日利亚医疗协会(NMA),该协会主席5日发表声明称,他们感到“极度沮丧与失望,尼日利亚根本不需要中国医疗队来”。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尼卫生部官员表示,中国医疗队这次是“躺枪”了。事实上,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尼联邦及各州政府一次次拨发专门款项,但是只给了卫生部门与疾控中心,与医疗协会没关系。他们正找机会“撒气”,正好中国医疗队来了,这次他们铁了心要“刷一下存在感”。

然而,多位深谙舆论传播的本地媒体人士均表示担忧,认为造成这一舆情的根本是西方媒体对中国进行的舆论战,特别是西方媒体每天都推出大量虚假信息,使民众相信“中国试剂盒不准确”“中国口罩不合格”,还有人称中国捐助防疫物资的实际目的是“为了将新冠病毒传播到世界各地”,甚至有人组织要退回马云捐给所有非洲国家的防疫物资。

一位媒体人士感叹,西方媒体的攻击无孔不入,他们知道在主流媒体中已经慢慢失去了威信,于是就把主战场转移到了推特、脸书及WhatsApp等非洲主流社交媒体上。《环球时报》记者从不少热心朋友那里收到了许多来自社交媒体的负面消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就是,许多人言之凿凿地称“5G有助于传播新冠病毒”。尼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雅库布2日专门发表媒体声明称,许多谣言通过各种途径大肆散布,特别是自媒体。这些不实信息对尼日利亚抗疫大局以及尼中关系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伤害了真诚援助者的感情,也让在尼中国公民受到不公平对待。4日,尼科学院院长奥诺哈对媒体表示,中国目前正在向许多国家提供医疗帮助,尼方当然欢迎来自中国的医疗人员赴尼提供帮助。

4月6日,尼日利亚“总统COVID-19特别工作组”组长、联邦政府秘书长穆斯塔法也专门对社会上不严肃的论调发表声明,称赞中国公司的义举,感谢中土公司帮助尼日利亚政府从中国进口130万只口罩、15万件各式医疗防护装备,并送来医疗人员为尼提供中国抗疫经验。他呼吁个别人抛下不必要的口舌之争、门户之见,共同打赢疫情阻击战。穆斯塔法说,“我想澄清的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都在寻求帮助并正在获得帮助——甚至美国也在从其他地方寻求帮助”。       据了解,此次中国铁建医疗队来尼主要有两重任务,一是捐赠抗疫物资给尼日利亚,二是为该企业员工提供医疗保障,并为华侨华人提供咨询等服务。尼日利亚作为中国在非洲最大工程承包对象国,中国铁建下属中国土木工程集团、中铁十七局等企业为中尼两国友好交往发挥了重大作用。作为尼最大工程承包单位,中土尼日利亚公司有1600名中国员工、1万余名本地员工。此外,应尼方要求,中土尼日利亚公司还将在医疗队指导下免费为当地建设两处方舱医院。

————————————————————————

病例过万 非洲防控面临哪些挑战?

2020年04月08日 05:27:23来源:央视网

8人参与5评论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蔓延至非洲52个国家,仅剩科摩罗、莱索托两个国家暂未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整个非洲大陆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一万例。在非洲,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主要是: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摩洛哥、喀麦隆、突尼斯,确诊病例都超过了500例。截至4月6日,南非的确诊病例达到了1686例,埃及的确诊病例达到了1322例,肯尼亚的确诊病例达到172例。 但是也有专家表示,由于检测能力等原因,非洲的实际感染数字被大大低估。

500

△非洲大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动态图(制图 史跃)

随时爆炸的火药桶?非洲防控疫情面临哪些挑战?

首先是非洲薄弱的医疗卫生体系。一些非洲国家常年依靠援助,但是这些援助大多针对特定疾病,比如艾滋病、埃博拉。很多国家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卫生体系。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即使在东非相对发达的肯尼亚,当地卫生部门也发布消息,希望民众做好长期对抗疫情的准备。一些非洲国家甚至没有重症病房,还有一些国家刚刚建立自己的隔离中心。

第二是防控的难度。非洲低收入人群较多,这些人大多住在贫民窟。在东非最大的贫民窟——基贝拉贫民窟,生活着几十万人,人口密度之大,保持社交距离基本没有可能性。一些人用水、吃饭都是问题,平时去医院也是一种奢侈。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检测就没有确诊病例数量的新增。

一旦贫民窟有人群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500

△位于内罗毕的基贝拉贫民窟

第三是非洲脆弱的经济和高企的失业率。最近,非洲多国大幅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有数据显示,肯尼亚经济增长率从此前预期的6.2%大幅降至3.4%;加纳经济增长率从此前预测的6.8%降至5%,不排除进一步降至2.5%。

由于防控疫情的需要,多个国家采取了居家令、旅行禁令等措施,这些应对疫情的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非洲的航空业、服务业、农业、鲜花出口、原油出口等。另外,疫情也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南非、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和安哥拉等国将面临更大财政压力。

一些受到影响的人群,将面临收入减少、失业等风险。非洲各国本身失业率就高企,疫情将重新推高非洲各国失业率。

多重矛盾,这为稳定当地的社会治安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也带来也更大的挑战。

第四是空前的粮食压力。非洲多国今年遭遇了大蝗灾,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多国粮食减产。有专家表示,今年五月,第二波蝗灾将卷土重来。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非洲各国的粮食压力将陡增。

500

△东非蝗灾

非洲各国的做法

经济方面:为缓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埃及、加纳、南非和肯尼亚等多国央行近期“集体”大幅降息。同时,多国推出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包括减税降费、下调部分贷款利率、免除部分移动支付交易手续费等。

粮食方面:乌干达向困难人群免费发放粮食,把粮食送达居民家中。南苏丹等国也申请了粮农组织的救助粮食。

出口方面:肯尼亚的鲜花大量滞销,已经开始出口转内销;

其他:多个行业已经开始发展线上经济和数字经济,从实体销售转向网络销售。

中非合作抗疫 中国经验值得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的医疗专家、援非医疗队、中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和非洲国家合作抗击疫情,践行“中非命运共同体”。

500

△中国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和当地医生交流中国经验

现在,有近千名医疗队员长期在非洲工作。国家卫健委指导医疗队支持驻在国开展疫情防控,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各类培训和健康教育活动250余场,培训1万多人,发布了多语种的公告和防控指南800多份,覆盖了广大非洲民众和在非洲的华侨华人。

500

△中国和摩洛哥专家召开视频会议进行经验分享

中国专门组建了远程专家指导团队,通过召开远程视频会议的方式与非洲54个国家开展了技术交流。

人类命运共同体,唯有全球团结合作抗疫!

(总台记者 马培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