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致哀”还是“志哀”?

我国举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全国性哀悼活动。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有网友问,为什么这里用“志哀”而不用“致哀”?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用于表示哀悼的意思,但意义及用法有细微的差别。

  

500

“志哀”就是表示哀悼。例如:

  ①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和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红网2008年5月19日)

  ②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满怀悲愤地为皖南事变烈士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为皖南事变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周恩来与邹韬奋》 《党史纵览》)

  "致哀"是向死者表示哀悼。例如:

  ③艺员之一的汪明荃是众多演员中最早一个来到,她到达世界殡仪馆时,神情带点伤感,二话不说立刻进入灵堂,向陈鸿烈致哀。(腾讯娱乐2009年12 月7 日)

  ④悲剧已经发生, 32个工人就这样随着钢水的冷却,一起凝固,直至成为一块70平方米的铁饼……悲惨啊,悲惨!让我们向铁岭32亡魂致哀。

  "志哀"与"致哀"的主要区别是:

  一、意义侧重方面不同。

  "志哀"义重在“志", "志"是铭记、铭刻的含义, "志哀"就是以某种方式或活动来哀悼,哀悼对象不确定,比"致哀"要严重,比如下半旗志哀、献花圈志哀、鸣笛志哀、停止娱乐活动志哀等。

  "致哀"义重在"致", "致"是送达的意思, "致哀

"就是用语言向别人传达自己对某人某事的哀意,传达的对象是确定的。

  二、哀悼的方式及范围不同。

  "志哀"一般是集体的大型的表示哀悼的方式;"致哀"是专指个别的某一次的哀悼行为。

  三、适用对象不同。

  "志哀"的对象是不确定的,而"致哀"的对象是确定的。"志哀"不需要面对死者, "致哀"一般是"面对"死者。国家大事用"志哀",比如我们集体哀悼"5·12" 地震中的遇难者。

  四、语义轻重不同。

  "志哀"的意思比"致哀"更深一层,心更真,情更切。"志哀"不仅是悼念死难者,更能体现出让生者记住、给生者鼓励与勇气。

  志哀 :“志”做名词时可当“标志”讲,此处做动词可理解为“当作......的标志”。“志哀”是指出某种方式是在表示哀悼之情,如“全国下半旗志哀”。

  致哀 : 是对死者或某一对象表示哀悼。由于该词具有动作指向性的意义,因此,一般以“向……致哀”的形式出现,如“向烈士致哀”。这其实是“向……致以……”句型的一种固定用法。

  “志哀”是在定义一种行为,是在表明行为的意义。

  “致哀”则有致意的意思,是一种具有明确指向对象的具体行为。二者从词意、用法上区别明显。然而目前社会上对这两词的混淆十分严重。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今天发布公告,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那么,到底是“致哀”还是“志哀”呢?

  “致哀”和“志哀”都有表示哀悼之意。《国旗法》第十四条规定中,明确了在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这里使用的就是“志哀”。

  【志哀】 (动词)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静默~|降半旗~。

  【致哀】 (动词)对死者表示哀悼:向死难烈士~。

  也就是说,“致哀”和“志哀”虽然都有哀悼之意,但“致哀”是重在向具体的对象(也就是死者及其家属)传达哀悼;“志哀”则是重在通过某种形式表示哀悼之意(如下半旗志哀)。

  著名文化学者汉风对此认为,“志哀”的“志”,在古籍中常写作“誌”,“誌”是“志”的区别字。“誌”是一个形声字。

  “致”呢,可以说是形声字,但又有会意的成分。在甲骨文中,“致”左边的“至”,为箭头落地,义为抵达;右边是人的象形,表示此事和人有关。

  由于词汇意义上的微妙区别,“志哀”强调的是方式。而“致哀”强调的是对象,强调对逝者的直接表达。因此文中“志哀”一词使用并无不妥之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