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恩怨 254亿收购!陈发树终当上了云南白药董事长
历时9年,耗资254亿,福建前首富陈发树终于圆梦,如愿“上位”为云南白药控股董事长。
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6月11日,云南白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药控股”)完成工商变更,原董事长王建华退出高管团队,不再担任法定代表人,陈发树接任为法定代表人,并成为公司董事长。7月23日,12白药债公告证实了这一消息。
对外界而言,这个变化在情理之中,却也有些在意料之外。此前,陈发树旗下新华都集团耗资254亿元增资白药控股。彼时,新华都集团推举王建华进入白药控股董事会。一年后,陈发树亲自出任白药控股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王建华目前还担任云南白药董事。在王建华辞去在白药控股的相关职务后,其在上市公司担任的职务是否也可能发生变动?
对此,记者23日联系云南白药证券事务代表赵雁以及白药控股总经理办公室,但均未得到回应。记者注意到,今年11月27日,云南白药第八届董事会任期就将到期,面临着换届选举。
历时9年终于“上位”云南白药
12白药债7月23日披露,根据《云南白药控股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会议决议》、《云南白药控股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2018年第二次会议决议》等决议文件,白药控股决定免去王建华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董事职务,选举陈发树为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董事长。
12白药债该公告披露,王建华因个人原因,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请求辞去在公司担任的相关职务。陈发树目前为新华都集团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
如今“上位”的陈发树,已历经9年的爱恨交织,甚至多次败诉。这些年的辛苦似乎可以从面容上略窥一二。
这是2008年的他↓
(视觉中国)
这是2018年的他↓
(视觉中国)
陈发树对云南白药一直是情有独钟的,他们之间的渊源要追溯到2009年。
当年8月15日,云南白药公告,接到红塔集团通知,按照相关部门“烟草企业退出非烟投资”的要求,红塔集团拟退出在云南白药的股东行列。同时,云南白药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开对外征集红塔集团所持6581.39万股股权。
陈发树看到了这次机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与红塔集团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这份同年9月10日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中规定,红塔集团将所持云南白药6581.39万股以33.54元/股的价格转让给陈发树,占云南白药总股本的12.32%。陈发树在签订协议后的5日内付齐了全额的股权转让款22亿元。
结果2年过去了,红塔集团也没把股份转让过来,一直回复“正在等待上级单位审批”。
2011年5月,红塔集团的“上级”中国烟草总公司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由,否决了该项交易。有观点认为,收购最后以失败告终与云南白药当时股价大涨有一定关系。
2009年9月陈发树首次谋求入股云南白药时,云南白药的股价均价不到20元,到2011年5月陈发树受让失败时,云南白药的股价均价已达到37元左右。
感到焦虑的陈发树在2011年11月向云南省高院提起民事诉讼,开始其与红塔集团之间的股权纠纷。陈发树请求判令云南红塔全面履行股份转让协议,并要求其返还所获股息和转增股份及承担案件诉讼费用。
2012年12月28日,云南省高院一审判决,驳回了陈发树的要求。陈发树不服云南高院一审判决,于2013年初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14年7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最终宣判,撤销此前云南高院作出的民事判决,红塔集团自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向陈发树返还22.076亿元本金及利息,利息标准按同期人民银行贷款利息计算。
不过,2014年7月23日,云南白药股价报收48.21元/股,比陈发树签署协议之时的33.54元/股价格高出了近45%。陈发树在此期间的巨额浮盈也灰飞烟灭。
陈发树并非放弃对云南白药的“追求”。多年之后,借助云南白药混改的契机,陈发树再次对其发起攻势。
2016年7月19日,云南白药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称其控股股东白药控股的实际控制人——云南省国资委正在与白药控股筹划相关重大事项,以推进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工作。
当年年底,云南白药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云南白药控股有限公司拟通过增资方式引入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华都拟向白药控股增资人民币245亿元。
陈发树即新华都集团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本次交易完成后,云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和新华都各持有白药控股50%的股份,而白药控股持有上市公司云南白药41.52%的股权保持不变。此后,由新华都方面提名的王建华成为新任白药控股董事长。
随后,白药控股董事会进行了大换血。王建华、汪戎、陈春花、纳鹏杰出任董事,组成新一届董事会。其中,紫金矿业前总裁王建华出任董事长,新华都集团董事总裁陈春花入选董事。在进入白药控股之前,王建华曾是新华都商学院(陈发树创办)的授课导师。
不过,这种“二分”天下的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去年6月,云南白药再度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根据公告,江苏鱼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向公司控股股东云南白药增资56.38亿元占有公司10%股权,成为其第三大股东。江苏鱼跃的到来,使得云南省国资委与新华都持股比例变更为各自持有45%的股权,无任何一个股东能够对白药控股实际控制,白药控股及云南白药均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企业。
另外,白药控股董事会也新增了“张勇”为董事。
福建前首富为何多年“痴恋”云南白药?
陈发树对于云南白药的情有独钟,在业内实在太有名。而这位民营企业家,在“追求”云南白药的道路上也表现得异常坚韧。
2013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发树就表示,自己从2008年的时候自己开始打高尔夫球,经常去昆明那边打球,在报纸上看到了云南红塔要转让云南白药股权信息。作为一家百年老店的药企,又开始做快速消费品,当时陈发树感觉能做好的话,5年内市值应该能达到1000亿。“后来云南白药市值最高的时候有800多亿,所以当时我看得还是比较准的。”
陈发树还强调,云南白药团队应该是到现在为止,是其“所见到过的国有企业里面做得最好的”,而这是建立在他们的详细调研,甚至对驾驶员都详细了解之后得出的结论。譬如,一个市值这么大的公司老总,坐的是一部十几年的老奥迪。正是对他们整个团队的深入调研,陈发树才下了交易的决心。
实际上,云南白药之于云南,就如茅台之于贵州,都是一张响当当的地方名片。作为云南省的优质国有资产,市场对云南白药的混改也寄予了厚望。而白药控股当初引入新华都集团,最直接的目的便是“进一步调整体制,激活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公司治理体系”。目前来看,这个目的基本已经达成,民营资本的代表也顺利进入白药控股董事会。
从业绩上看,王建华掌舵后,白药控股保持了业绩的稳定。在2017年所有的云南上市公司中,云南白药是业绩最好,利润最高的一家上市公司。同时,云南白药的混改是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金额最大,股权占比最高的一桩混改案例。
这一年度,白药控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8亿元,同比增长213.28%。但是,白药控股2016年度处理国企职工身份转换费用及离退休人员社保统筹外费用等事项约6.8亿元,导致当期净利润较少。2015年度,白药控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
今年一季度的财报显示,云南白药实现营收63.37亿元,同比增长7.26%,扣非净利润6.95亿元,同比增长0.17%。截至7月24日,云南白药收于101.40元/股,市值已经突破千亿。
有努力也有运气的前福建首富
说起陈发树,他征战商场30余年的经历颇为传奇。从木材搬运工到杂货店主,后创立新国都,最后身家超200亿一度登上福建首富宝座……这一路走来,有努力,也有些许运气。
公开资料显示,1982年,20岁出头的陈发树从林场向厦门卖木材,5年后攒下第一桶金,并于1987年开始了百货零售业生涯,在厦门经营日杂起家。
1998年,弟弟陈晋江与陈发树分家,华都被一拆为二,陈晋江在厦门扯起“大华都”的旗子,而陈发树在福州五四路打起“新华都”的招牌,这时陈发树已届“不惑”之年。
(视觉中国)
2000年,陈发树在一次工程机械转卖中被坑,便带着工程机械四处找矿山、接项目、开土方,想物尽其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闽西上杭的一个穷矿——紫金矿业。矿刚拿到开采权,没钱买机械开采,而陈发树手上正好有机械,于是一拍即合把机械开进矿山。
可这座矿山是有名的贫矿,除了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之外没人看好,陈景河却一直坚信这是座“大金山”,倒腾来倒腾去的结果是,陈发树被陈景河欠了一大笔工程款。最后,陈发树迫不得已以债务收了紫金矿业33%的股权。
之后,剧情却发生了反转。“猪队友”陈景河通过技术突破,让紫金矿业的可采储量一夜之间从5.45吨暴增至200吨,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金矿”!恰好从2002年开始,国际金价也从270美元一路狂飙至最高1900多美元。
而在主业上,陈发树的新华都也快步流星向前发展,相继在厦门、泉州等地开出15家大型超市。到2007年,新华都已经拥有32家超市,资产规模达到12.8亿,一年净利润超过1.3亿。
2008年,坐拥满山金子的紫金矿业回A股上市,市值达180多亿,陈发树8年的投资收益翻了近400倍。此后,紫金矿业还每年给陈发树带来一两亿的分红。
从2009年4月至2009年7月,陈发树三次大规模集中套现,总计套现金额高达42亿元。紫金矿业把陈发树推上2009年福建首富宝座,当时其身家超200亿。
在2018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陈发树以个人财富56亿美元(约380亿人民币)位列389名,在中国居第90位,同时位列福建第三大富豪,排在其前面的是达利食品的许世辉家族和三安集团的林秀成、林志强父子。
对于混改落地,一位云南白药的高层表示,改革将为云南白药外延发展奠定基石,有利于推动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并购协同发展,探索在精准医疗、基因检测等大健康新兴业务领域布局的可能性,通过开展并购标的搜寻和研究,加快构建以“药”为本,健康护理、养生养老、医疗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平台,帮助上市公司提升市场竞争力。
多家证券研报也均认为,随着混改落地优化机制,混改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建立市场化导向的公司治理和决策机制,增强公司经营活力、经营效益和资源整合能力,公司长期发展看好。
随着陈发树登上董事长位置,这位个人风格明显的民营企业家将为千亿市值的龙头中药企业带来什么变化,实在是令人遐想。
综合:中国基金报、界面新闻、羊城晚报等
现在的国企改革有点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