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卫国斗争,从2020年开始(二)
四、贸易战的因由
斗争以美国2018年发动的贸易战为开端,美国以中美货物贸易的失衡为借口,进而抨击中国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知识产权保护不利、政府产业补贴政策等方式对美开展不公平贸易,从而使得中国在对美的货物贸易中取得巨大顺差,我们先不说美国的批评是否合理,但每年美国对中国的巨大贸易逆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们下面就来分析一下这个贸易逆差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从海关信息网可以看到,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企业百强榜中有将近7层企业是外资企业,利润都被外资企业拿走了;其次,我们对美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终端机电产品,以目前出口附加值较高的手机为例,手机内部的摄像头传感器、高端电容等核心部件需要向日本企业采购,手机的显示屏、存储器需要向韩国企业采购、手机内部的芯片需要交给台湾的企业制造和封装测试,利润的大头都被日韩台企业拿走了,图1为2017年我国贸易顺差及逆差情况,从图中可以知道,美国对我们的逆差大部分都转移给日韩台了,美国要想缩小贸易逆差,只需要在国际贸易中,把日韩台的这些高科技企业干趴下就可以了。单纯从贸易的角度来说,在华外资企业及日韩台才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原因。
图1 2017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及逆差情况图
在对美国货物贸易的关系中,我国主要扮演的是一个来料加工的角色,也就赚点辛苦钱,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还得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优秀的产业工人和部份先进技术,为我们的产业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大量的加工企业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也给国人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伤害,同时,由于大量加工企业都分布在沿海交通便利的城市,每年数以万计的农民工离乡背井到沿海工作,造成了多少家庭的支离破碎,大量的留守儿童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性格孤僻,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隐患。要改变这种情况,我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在国际分工赚取高额利润,并逐渐将部份初级加工业向内地转移,从而有资本和能力解决国内贫富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国民人均收入较低、祖国未统一,民族自豪感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美国作为国际贸易体系的主要构建者,对中美贸易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再清楚不过,美国由于产业工人缺失、人工成本高昂、环境标准严苛等一系列原因,即便美国不向中国采购货物,相关的制造业也不会回流美国,贸易逆差只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一个借口,进而逼迫中国开发金融市场、放弃产业升级,通过利益敲诈和战略围堵来达到自己的经济和政治目的。
中国于1978年改革开放,逐步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对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图2为1990年到2017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发展变化情况,可以说近3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均得到较大发展。1990年,中国GDP总量为0.36万亿美元,美国为5.96万亿美元,日本为3.13万亿美元;2017年,中国GDP总量为12.14万亿美元,美国为19.49万亿美元,日本为4.86万亿美元。中国由于基数低、付出的代价大,取得了33.72倍的经济增长,而美国作为发达经济体,能取得3.27倍的经济增长已实属难得,作为对比,同为大型经济体的日本仅取得1.55倍的经济增长。
图2 1990年到2017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发展变化情况
可以说,美国近三十年的经济是取得长足发展,然而美国一边享受中国人通过付出血汗提供的廉价工业品,一边却利用手上掌握的国际话语权对我们进行污蔑。美国近年来基尼系数逐年上升,国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利用强大的媒体资源持续对中国进行抹黑,将中国描述为引起美国贫富差距拉大的巨大推手。中国好不容易挣点辛苦钱,却要帮对手背这么大的黑锅,奈何自己手里没有话语权,给别人解释别人也不听,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本着互利共赢、和平共处的原则,既然和美国有争端了,那我们就来谈判吧。你美国说贸易逆差太大,那好吧,我们就承诺多采购美国的商品,逐步缩小美国同中国的贸易逆差;你美国又说我们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和金融开放不够,那好吧,我们承诺逐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大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谈判到这里我们都觉得差不多了吧,但美国人还不满足,尽然要求我们放弃产业支持计划,还有派监查组进驻我们的国有企业,真是是可忍熟不可忍啊。产业升级关系到我国能不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这是要断我们财路啊;派监查组进入一个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这是要颠覆我们的社会制度啊。看来前面的什么贸易逆差、知识产权谈判只是个幌子,根本目的是要颠覆我们的政权,打断我们的民族复兴之路啊。对手包藏祸心还大义凛然的样子真是无耻啊,既然刀都架到脖子上了,除了奋力反击,我们别无选择。
五、斗争的优势
我们既然选择斗争,凭借的并不是一腔热血和空喊口号,我们要正确客观的评估我们和对手的实力,选择合理的斗争策略,尽可能的扬长避短。斗争将会是一个异常艰辛且漫长的过程,在斗争中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做好斗争态势朝着最坏方面发展的准备。下面将说一下我们在这场斗争中有哪些优势:
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本地化实践过程中不断自我革新、自我进化及自我完善而形成的,其与时俱进的制度特点是我们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石。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组织制度及以公私混合所有制为特色的经济制度是中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渐进式融合而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强调因时制宜、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核心,同时吸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点,再结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不断自我改良,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作为一党专政的国家,民主集中制既保证了效率,又兼顾了公平。我们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历史欠账较多的国家,要想超过经济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制度上必须要比它们更有效率。在我们这样一个国情复杂、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民主集中制能最大的凝聚共识,提高执政效率,能集中力量、统筹兼顾的办大事、办难事,避免了政党轮替带来的推诿扯皮、政策延续性差、社会割裂等问题。但民主集中制由于权力较为集中,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权力寻租而造成腐败现象,给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好在国家现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高压态势持续至今,且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及审计制度,大大的改善了执政风气,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能更好的参与政治讨论和执政监督,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发展,通过积极响应舆情来提高执政水平,通过舆论监督来加强党内管理。这些因素都为民主集中制的壮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公私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私有制经济灵活多变、效率优先,一个是计划经济一个是市场经济,我国能抛开意识形态的偏见,让两者共融协调发展,为我国近四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基础差,底子薄,必须依靠国有企业对投资周期长、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进行攻坚补短板,对于大多数轻工业及新经济形态领域,主要以提供制度保障为主,激励私有企业充分竞争,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计划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快速准确的数据分析为计划的决策及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公有制经济及私有制经济的比翼齐飞,将为我国未来参与全球竞争,应对经济挑战保驾护航。
当前我们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也间接证明了我们制度的优势,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制度就没有缺点,任何制度的优缺点始终是对立统一的,我们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让我们的社会制度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生产力,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制度优势一直延续下去。
速度优势:从第一颗原子弹核爆炸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我们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从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建到向客户交付第一辆汽车,我们只用了357天的时间;从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建到正式投入使用,我们仅用了10天的时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速度”为我们创造了无数的奇迹。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是我们中国人强大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构成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分秒必争的“中国速度”让我们在世界贸易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能帮助我们快速缩小与对手的差距。
我们“中国速度”的核心就是我们吃苦耐劳、不服输的精神,在组织与管理能力与对手各有千秋的情况下,这种精神是我们攻坚克难、快速赶超的支柱。我们与对手都是现代工业这门课程的学生,但别人从1810年至今已经学了200年,我们真正的工业化从1949年至今才学了70年,这130年的巨大差距是由复杂的历史原因构成的,并不表示我们的学习能力比对手差,在智力和学习能力与对手不相上下的情况下,我们要想补足历史欠账、到与对手齐头并进直至最后的全面超越,必须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牺牲。对手可以推行855工作制,但我们现在只能996,我们只能在牺牲两代人把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欠账补齐,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轻装上阵,与对手的后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过生855的生活。
理想情况下,在现有发展速度的加持下,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追上对手指日可待。但对手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势如破竹的发展势头而无动于衷吗?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战略机遇期已接近尾声,斗争和敌视将接踵而至,对手对我们的围堵和压制将越发密集与频繁。在这种紧迫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快“中国速度”,我们的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提升社会运转效率;我们的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努力提质增效。时不我待,在对手未做好掀桌子的准备之前,我们要用“中国速度”在接下来的斗争关键期中抢占先机,做好迎接暴风雨的准备。
体量优势:自公元前200年秦始皇一统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的推行,让大一统的思想在这片东亚最好的土地上根深蒂固。广袤的国土,巨量的人口,让我们中华民族在20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即便历经浩劫,也总能起死回生。巨大的体量是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有力保障。
进入21世纪,我们拥有12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4亿多的人口,仿佛一个巨人屹立于世纪的东方。新时代的“书同文”就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加持下,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交流和获取外界信息;新时代的“车同轨”就是村村通公路、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新时代的“大一统”就是收复台湾和南海诸岛,在新疆和西藏推行双语教育,让中华文明的光芒洒向生活在这片国土上的每一个国人。新时代的“书同文、车同轨”仿佛打通了我们这个巨人的任督二脉,待我们血肉丰满之后,定将开启新时代的“大一统”。
全国上下,从千里冰封的漠河到阳光热浪的曾母暗沙,从雪上巍峨的帕米尔高原到景色秀美的黑瞎子岛,只要是在我们的国土范围内,都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流、物流及信息流的高速交融,仿佛是一个血脉通畅、身体健康的巨人,极大的提高社会的运作效率,想象一下,这套系统与14亿人结合,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目前我国国民受过大专院校教育的人仅占总人口的4%,二十年后这一比例将会达到15%,到时候巨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与这套系统结合,将会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新型工业文明出来。
我们这个广土巨族的东方巨人,任督二脉畅通,只要加上现代工业的武装,必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战士,这将是我们与对手抗争周旋的最大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