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女士的梗到底在哪里?
近来,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疫情风暴中心的武汉也将迎来久违的解封。与之相对应,海外的疫情依然处于快速增长期,欧洲和美国正在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新的震中。也就在今天,武汉作家方方的疫情日记正式完结。但方方日记本身所引发的争论,甚至是网络舆情的撕裂和对立,并不会随着方方本人“休笔”而宣告结束。
按常规理解,方方作为职业作家,又身处疫情风暴中心,以作家的角度观察和记录疫情本身无可厚非,正所谓不平则鸣,以中国舆情的深度和厚度完全可以容纳。问题在于,方方以及她的日记一直“错位运行”,从普通参与者(一直在家隔离),一跃而成为站在道德制高点对疫情防控横眉冷对的批判者,还摆出一副我就是“真理化身”的高傲姿态,动辄给批评者扣上极左势力的大帽子。
事实上,方方的这种高傲,源于她本人对新冠肺炎疫情先入为主的两个认识,并形成日记的总基调。
第一,疫情在武汉爆发是一种“原罪”。在她看来,新冠肺炎疫情是彻头彻尾的人祸,正是武汉、湖北的刻意隐瞒造成了人间惨剧。由此把整个疫情防控带回到她的一贯语境,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历来缺乏“自省”,此次疫情不过是历次人祸的重复和延续。这种认识在疫情初期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疫情来势凶猛,武汉实施了罕见的“整体封城”,而且政府系统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也的确根深蒂固,为公众所深恶痛绝。故意瞒报和欺上瞒下对疫情发展的解释最具张力和轰动性。这一点成为方方日记迅速火爆的重要原因。
我们今天再回过头来看,湖北武汉疫情只是这种新型病毒和人类的遭遇战。我们面对的是“看不见的敌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判断),早期对病毒的情报信息稀少而凌乱。“人传人、长时间的潜伏期、高传播率”等特征也是逐步摸索总结出来的。时至今日,这种病毒的源头到底在哪里还没有搞清楚,更没有疫苗和特效药。如果说这场遭遇战在所难免,那么前期的混乱和牺牲本来就是战争的一部分。
当然,这种解释很难让方方打开心结。在她看来,这过分强调客观困难,是刻意寻找借口,是避重就轻的开脱,更是死不悔改。
但面对疫情的发展事实,方方女士应该警醒,从自己认识的窠臼中解脱出来。此次疫情并不是中国独一份,就在中国疫情得到控制的时候,海外开始大爆发,美国、欧洲正在成为全球疫情蔓延的新“震中”。要知道,欧美可是这其中包括方方等人眼中的完美无缺的参考系和教师爷。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除过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感染人数接近35万,死亡人数超过13000例。“民主自由灯塔”美国的感染人数已经超过8万例;民主自由的故乡欧洲更是多点爆发蔓延。用方方的话说,欧美正在经历的就是我们的“昨天”。
同时,我们注意到,欧美疫情爆发的时间点恰恰就是中国疫情趋于控制之时。中国人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摸索,给这位看不见的敌人已经勾勒出了轮廓,也给出了完备可靠的检测方法和防控方案,并及时向全球各国进行了通报分享。按照方方的理解,民主自由体制应该对此做出快速决断,向公众公开疫情信息,尽快制定应对方案,把病毒隔离在净土之外。遗憾的是,民主自由体制并没有这般神奇,依然出现了病毒的大范围扩散。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其定性为“二战以来德国遭受的最大公共挑战”,英国首相约翰逊称之为“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最大挑战”,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称为“国难”,而且,欧美的高增长、高死亡还在持续,没有任何的探底苗头。方方的原罪说如何解释欧美的今天?
第二,原罪论先入为主,那么所有的防控措施都变成了赎罪,而且这种赎罪还不够虔诚、彻底。在这种认识的支撑下,方方把自己置身于揭露事实、揭露罪恶,引导反思反省的“灯塔”位置,成为了正义的化身,批判中国疫情防控是把丧事当做喜事办,不尊重个体,对疫情所造成的痛苦视若无睹。于是,方方在日记中,频繁以“据医生朋友说”这样的表述方式揭露“疫情事实”。
暂且不论方方这种引述信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算她所叙述的全部为真,但这是疫情防控的全部事实吗?全国各省几十万医务人员逆行云集湖北、武汉是不是事实?各种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湖北、武汉是不是事实?几万病例得到救治和康复是不是事实?中国疫情被短短两个月时间得到控制是不是事实?等等。
如果这些都是事实,方方说的也是事实,合起来才构成中国疫情防控的全部。但是一个以理性、反思为基调的写作中,选取重大公共事件的一个点作为叙述的主线,并一再异化这个事实,从而排斥批判其他事实,这是不是一种理性呢?符合反思的语境吗?
总的来说,尽管我们一再以最大的善意宽容、包容方方日记,但我们也不得不指出,方方女士疫情日记更像宣泄自己政治认识、政治观点的一个宣泄口。可惜的是,她这次选错了靶子。方方说,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我觉得,他那美好的仗才打了上半场,下半场不应该好好自我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