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

东方文化、完整产业供应链、通信基础设施和一元化体制的结合体。

放眼看看,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国家/地区能同时具备这几点?

完整产业供应链,提供抗拒风险的基础;通信基础设施,提供后工业化向全面信息化的跨越基础。在全球化红利减退的今天,这两个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而东方文化和一元化体制共存,是这个组合最难复制的地方。

一场疫情,我们看到的是:在被新教文化碾压一百多年后,东方文化的优势重新显现。它能够依靠机制成本(而非完全依靠财务成本)来实现社会动员。学生时代的我,曾深入思考过我D的机制灵活度,发现这正体现了中国式的实用性和思维弹性。我D的造型,就是这个民族的典型人格。制度形态本质上脱胎于文化形态。我D最大的成功之处,正是精熟顺应中国社会的文化操作系统,由此完成了最大限度的政治动员。一元化机制的延续,保留了社会心态中“整体利益”的空间,延续了个体和体制之间的共谋模式。如果不是有中华文化共同体作为底层代码,这个大国经历那么多次四分五裂,很难想象再次缝合。大,让我们始终保有广阔的战略腹地和回旋空间。每次一元化体制完成高效率的应急动员,都在加深文化共同体的内部粘性。

文化是经济体的深层次软件。同属东亚文化的日本和韩国,在美国的羽翼下狂奔了几十年,摒弃了一元化体制,财阀实力集团依然是核心资源把控者,而政治外壳又是多党制、竞选制,造成一种文化人格的分裂。

基于各种历史原因,中国成功地将这几方面要素融合在一个整体之中。当然这一模式的风险曲线也是比较陡峭的。纵观历史,当一元化治理核心的能力强、政治责任感强,就出现中华盛世,反之则国势跌宕甚至民不聊生。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