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为什么应该把政治历史语文都赶出高考?

前一段吵过一个话题,让数学滚粗高考。后来大家搞清楚了,数学就是为了把那帮认为应该把数学赶出高考的学渣淘汰出去用的,必须得保留,不然会天下大乱。

跟反对数学高考的人相反,我倒一直主张把所有文科科目赶出高考,不仅是政治历史,还包括语文。但是英语和地理可以有例外,地理本质上是自然科学,英语对中国人而言是一门客观的工具性知识。

语文、政治、历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进行量化打分然后决定升学,是很不靠谱的,主观性很强。应该把它们全部赶出高考,改为会考,作为国民基础知识——作为中国人,所有学生(不再区分文理科)都必须学习,且必须参加考试。但考试成绩不公布具体分数,只分为ABC这样几个等级,也就是不及格、及格、优秀这样的等级就可以了。某些特殊专业比如中文、历史等,则必须是优秀;非特殊专业,只要及格就可以了。国民基础知识考试不合格的,就不能升学。不仅进大学是这样,中考也应该这样。国民基础知识水平合格就可以;理科则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录取,高一分的就可以淘汰少一分的,没有加分减分一说。这样最公平。

政治历史的论述题打分,说实话真是在拼人品、靠运气,看评分老师的心情。一道十分的论述题,得十分的真的比得八分的水平更高?那可不一定。所以只能模糊评分,以等级为准。

语文考试得改革,大作文应该取消。作文这个东西也是,评分标准主观性太强了。还有大作文动不动就文体不限,现在变成文学水平测试了。中高考应该主要考察文字基本功,不是所有学生需要——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学生都不需要——掌握什么优雅的文笔。关键是能运用中文把意思说清楚。我们的语文考试考了那么多年,我发现好多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写篇文章话都说不清楚,逻辑混乱、虚头巴脑。为什么?因为现在高考语文太注重考察文学功底了,什么“鱼眼睛里面的光”都要拿来让学生们分析一下作者的意境,能把人气死。有功夫分析鱼眼睛里面的光,不如花时间把语法结构搞清楚,把段落层次搞清楚,能写出来让人看明白的通知、汇报、说明文、议论文,比写一篇古风古韵的“赤兔之死”重要一万倍!中学语文教学,主要不是为了选拔或培养文学人才,而是掌握运用中文来工作生活交流的基本功。

大作文取消以后,改成几个小作文,分别是应用文(通知、汇报)、说明文、议论文,每个分数差不多,就看你学了那么多年语文,能把意思表达清楚不?能表达清楚,语文水平合格;表达不清楚,文字再优雅再酸的人牙疼,也不能算合格。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教出来面向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古诗词什么的还是要学,这是中国人的国民基础知识,不能丢。但别搞赏析了,直接填空就行了,跟中央电视台的古诗词大赛一样的考法,看你能记住多少。记住了就得分,记不住就不得分。文言文直接改成选择题,看哪句话翻译的正确选就行,主要看阅读能力。别赏析了,赏析起来那标准答案能把人气死。这种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觉得这句话写得好有意境,我觉得是垃圾废话根本就没用,谁的观点对?鲁迅说,我们家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句话写的好还是不好?没法说。不需要标准答案来评价。

相比之下,理科是最公平的,得分高低,不需要看阅卷老师的心情,现在人工智能技术批改理工科题目基本是没问题了。数学考试,考99分的就是比考95分的厉害一点点,不服不行。这种科目就适合用于高考竞争,拼分数,差一分就挤掉很多人,公平合理。

这样一来,我们的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只需要把语文政治历史学及格或者良好就差不多了。大家都是中国人,都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古诗词都会背一些,古文能大概看懂,文章能写通顺,知道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啥样的,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是一个什么发展脉络,可以了,国民基础知识具备了合格了,大家都一样,不比较具体分数高低。然后主要时间还是要用来学习数理化,学好科学知识,这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最重要。对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的深入研究,应该只是极少部分人的特殊爱好和专长,绝大部分人读中学上大学,将来找工作,能把电子邮件写通顺同事们能看懂就行了,做好PPT也不用语文政治考高分对不对?剩下的还是要看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英语等硬功夫。中学阶段,学好数理化最重要。我们都知道,理科转文科容易,文科转理科基本不可能。理科学好了,到大学学法律、学营销学、学管理学,都不耽误;学经济、金融、会计等传统文科类学科,实际上比文科生还有很大的优势。

还有一点,政治历史的很多东西,中学生其实根本理解不透彻。理科这东西拼智商,有天才。政治历史很难靠智商取胜,必须是人生阅历社会阅历到一定程度了,才能有所领悟和成就。小时候花太多时间玩人文社会科学,好处不大,反而可能浪费时间。最好还是趁年轻学好数理化,打下良好的科学素养。真喜欢政治历史的,当兴趣课外阅读培养着,到了大学研究生阶段,想清楚自己的志趣了,再去专业研究,我看更好。年轻的时候没学好数理化,长大了想要补回来,那就难如登天了。

英语这东西,比较特殊,可以算文科,跟语文一样,要求及格就行;但也可以算到高考拼成绩,因为它评分标准其实很客观,主要是硬功夫,不会考你英语文学功底。英语好的人,将来在大学学习数理化也好,法律经济也好,都有帮助,因为好多文献都是用英文写的。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是可以拼成绩,作为高考科目。不要打着爱国的旗号打压英语学习,现在发达国家毕竟还是以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我们还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想考大学的人强制要求学好英语仍然有必要。不过分数比重应该比数理化要低才好。

我看高考这样改才比较好。人文社科的东西要降低要求,扩大普及面,作为基础知识知道就可以了;理工科的东西要量化考核,优胜劣汰,挑选精英分子去接受好的教育,他们发明出新东西来,提高生产效率,对学渣也是有好处的,毕竟社会物质财富总量是增加了嘛,学渣们也能跟着沾点光。江苏过去几年搞了改革,把语文英语数学这三门通用科目的比重搞得很高,物理化学生物降低了。结果学生到了大学里面表现不如其他省份的学生,北大清华都降低了江苏的录取比例。这是一个好现象,希望的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及时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文科特别是语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一定要降下来。高考,还是要学好数理化,科学知识打扎实最重要,而且,也最公平。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