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团队在柳叶刀发文称疟疾与新冠肺炎症状相似
屠呦呦团队于3月16日在《柳叶刀》在线发表一篇题为《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备灾对疟疾流行地区至关重要》的文章。
文章提示,新冠肺炎的早期症状如发烧、肌痛和疲劳或与疟疾相混淆,易引起早期临床诊断的失误。因此疟疾流行地区必须做好准备应对COVID-19可能带来的挑战,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疟疾控制的破坏。
再来看两则相关的新闻报道。一是外媒关于新冠肺炎病例的一则报道。
据外媒3月14日新闻报道,一位在意大利感染冠状病毒的英国父亲写下了他的战疫日记,日记讲述他的患病表现和隔离细节。
52岁的安德鲁·奥德怀今年2月份与朋友们相约在意大利多洛米蒂山滑雪度假,假期恰逢意大利疫情升温,安德鲁和23位一起度假的朋友们做了COVID-19检验,他们之中包括安德鲁在内,有16人被证实阳性,此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将病毒感染了配偶和家人。
安德鲁从自己自我隔离之后就开始写“战疫日记”,记录他从隔离到确诊到自我感觉恢复正常的的每天日常。
“战疫日记”摘录:
3月2日,星期一
今天我们发现24人中有2个人患病,他们是英国首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之一,一个已经出现了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而且发病很快,他还患有心脏病,因此很快被送入医院住院治疗。另一个人很年轻,因此他生病时我们感到非常惊讶,他只有20多岁,却病得很重。
3月8日,星期日
终于我开始出现症状了,我开始咳嗽了,咳嗽是断断续续的,我每隔几个小时就会咳嗽几分钟。但当时我并没有考虑太多,现在回想一下,这是我的症状开始的时候。
3月9日,星期一
我开始发烧了,体温在逐渐升高,我感觉身体很不舒服。咳嗽也变得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更长,还出现了呼吸困难。
3月10日,星期二
到傍晚6点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很冷。
晚上8点的时候体温来到了38.2度。后来感觉发烧很严重,但是到10点的时候体温降了,半夜恢复到了36.2度。
3月11日,星期三
前一天我没怎么睡,所以我感到昏昏沉沉,并且咳嗽咳得嗓子疼。
3月12日
但是到晚上我又咳嗽得厉害,体温又上来了。
咳嗽一阵阵的。有时候几个小时都好好的,然后突然又咳得厉害。这不是普通的咳嗽,是被动的咳嗽,彷佛四肢都在干咳,我咳得像个一天抽40根烟的40多岁烟民。
最让人头疼的是我必须紧紧抱住马桶,因为觉得随时可能呕吐。
我发现布洛芬这样的消炎药治我的咳嗽挺管用的。
发热和怕冷在我的身上交替出现,这让我很难受,我很担心我的糖尿病出现问题。
3月13日,星期五
今天,我感觉几乎恢复了正常,我们小组中所有住院的患者都已出院,我的一个朋友也从药店领取了我的胰岛素处方。
再来看一则有关第7届军运会的消息:
“武汉军运会期间,我们接收的五名外籍运动员,患的都是疟疾。”2020年2月23日20点,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电话里明确回复南方周末记者。
当晚,有一则旧闻在网络传播:在2019年10月18日-27日于武汉召开的军运会期间,前后有五名外籍运动员因身患输入性传染病,在比赛期间被送往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该院立即启动传染病应急预案,对五名传染病患者展开隔离治疗,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疫情扩散。
而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关于病毒源头与“零号病人”的追溯,出现了华南海鲜市场贩售野生动物、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泄漏、境外人员输入性传染等多个玄乎其玄的版本。
“这都是不需要辟谣的内容。”张定宇说,这五名外籍运动员所患的输入性传染病都是疟疾,与新冠肺炎病毒毫无关系。疟疾是一种蚊虫叮咬或患者输入带有疟原虫血液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热畏寒,食欲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