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日本和澳洲孩子“天差地别”!纪录片跟拍两国儿童上学路,揭秘教育真谛

试想一下,如果你家娃刚上小学,学校离家不算近,每天需要乘公交、导地铁,你能放心在没有大人的陪伴下,让孩子一个人走完这段路吗?

恐怕大多数中国父母的回答,都是“不愿意”。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先不谈针对儿童的伤害、拐卖等问题,光是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早高峰地铁川流不息的人群,估计都会让许多家长捏一把冷汗。最保险的办法,当然还是家里人专车接送,或大人陪伴走完全程。

这样的想法在我国的大环境下,当然是无可非议的。可就在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让年纪小小的孩子独自上学、放学却成了一种“约定俗成”。大人们放心地给孩子们独立通勤的机会,甚至在懵懂的孩子还未意识到这样做的意义之时,就已有些“被迫”地被大人们推出了舒适区,硬着头皮也要“自立”。

500

图片来源于SBS纪录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这样的特殊现象,曾引起澳大利亚SBS电视台的注意。前几年,他们专门拍摄了一部微型纪录片《自立的日本孩子》,通过跟拍对比日本与澳大利亚孩子的上学路,揭开了日本教育中独特的一环——“自立教育”。

500

日本VS澳大利亚

截然不同的上学经历

7岁的日本女孩Noe,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每天清晨醒来,她独自穿衣、收拾书包、给自己扎马尾辫,随后坐在餐桌前,享用妈妈准备好的早餐。

500

500

500

图片来源于SBS纪录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吃完早餐,Noe在爸爸的提醒下对妈妈的辛勤劳动表示了感谢,随后背起书包,与父母道别。

这对Noe来说,是再平凡不过的一天,自打上小学以来,从起床到入校的这段路程,她就没让爸爸妈妈接送过。独自离家,到达地铁站,坐车,换乘,再步行到学校,Noe需要熟记完整的路线并计算好时间,稍有耽搁,可能就会赶不及上学。

500

500

图片来源于SBS纪录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在地铁站内,Noe小小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起伏着,上了车,她幸运地发现了一个空座,便安心坐好,埋头看书。那沉着冷静的模样,让人很难想象这仅仅是个7岁的小学生。

谈起女儿的独立与懂事,Noe妈妈的笑容中流露着自豪:“可以说,除了外出工作、养家糊口,Noe可以在这个家里独自完成任何事。”

500

500

图片来源于SBS纪录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让这么小的孩子独立通勤, 父母难道就不怕“出事”吗?对此,Noe妈妈显得异常淡定,她表示,如果孩子记错了路线或耽误了班车,那么她自己就要承担后果,要么迟到,要么迷路,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然而,孩子天性中积极做好一件事或规避错误的本性,往往超乎大人的想象。自从独立上学以来,他们几乎没有碰到过女儿走错路或迷路的情况,当孩子意识到自己要对自己负责,由独立的责任心爆发出来的能量,让Noe变得格外自立与坚强。

500

图片来源于SBS纪录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镜头一转,澳大利亚悉尼,10岁女孩Emily正一边吃早饭,一边让老爸给自己梳头。她的一天,从老爸帮忙收拾书包、梳洗打扮开始,临走前,老爸提醒道自己塞了一个苹果在书包里,一定记得吃掉。

500

500

图片来源于SBS纪录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随后,父女俩坐进了私家车,Emily安然享受着车接车送的待遇,从未觉得这样做有何不妥。当听到日本小孩从6岁开始,就要自己独立上学之时,她睁大了眼睛,满脸都写着不可置信:

“那简直是太酷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500

500

在Emily看来,也许到自己高中的时候,就会开始尝试独自上学放学了,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即便是自己有独立通勤的念头,恐怕父母也不会答应的。

500

两国孩子独立性“天差地别”

背后的秘密藏在这里

日本孩子的“独立性”,澳大利亚孩子的“依赖性”,于短短八分钟的纪录片中形成了鲜明对比。

所有看过这些片段的人,也一定会像驻日的美国记者Jake Adelstein一样发出疑问:

“日本孩子在自立方面做得如此优秀,到底原因何在?”

500

图片来源于SBS纪录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他在日本生活过多年,在初到日本之时,就为街上时常能看到的、独自通勤的幼小孩童而震惊,这些孩子淡定、从容,能在没有成年人指引或帮助的情况下,独立走完一段路程,或购买需要的物品。

这在澳大利亚等尤其强调未成年人监督与保护的西方国家,几乎不太可能是一种常态。

500

图片来源于SBS纪录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对此,片中也给出了简单而中肯的分析。

首先是客观原因,日本作为一个人口总量为澳大利亚五倍之多的国家,犯罪率却是后者的四分之一。整体的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环境安定,这为父母放心让孩子独自出门,提供了相当的可能性。

500

500

在一档风靡日本的综艺节目中

两三岁的孩子就被父母鼓励着独立出门买菜

一开始有些委屈无助的孩子在成功完成任务后

获得了家长的鼓励与好评

(图片来源于SBS纪录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其次,主观原因就在于整体社会文化氛围的不同。在澳大利亚,社会氛围还是偏向于西方传统的“个人主义”,大家走在路上,只是各管各的,出于对个体空间与隐私的尊重,不会对他人有过多的关注或干涉。

正如在SBS纪录片中,澳洲行人委员会(Australian Pedestrian Council)主席Harold Scruby接受采访时所说——如果细心观察澳洲人的行为习惯,会发现大家倾向于思考或关注自己的事,即便在学童较多的学校区域,也不例外。

500

图片来源于SBS纪录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而在日本这样的东亚国家,集体主义的文化熏染在多年的发展变迁后,已日益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社会安全感与彼此支持的群体氛围。

大家一定还记得那部很火的纪录片《日本学校的午餐》,它在Youtube上的观看人次接近两千万,还获得十万多个点赞,恰恰介绍了自立的日本孩子们,如何在团结互助的氛围下享用午餐。

500

500

500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日本学校的午餐》

从擦桌子、用餐前检查个人卫生,到抬菜、打菜,再到收拾碗筷、垃圾分类,校园内的孩子们分工井然有序,每个人都坚守着自己的角色,在享受别人服务的同时,也为他人、为集体贡献着力量。

在博士期间研究日本青少年文化的人类学者Dwayne Dixon曾在研究中表明,日本孩子从小就被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在一个理想的社会,每个人都在被需要的时候,向他人伸出援手。”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角度出发,日本社会给下一代提供的,都是一种“集体层面上的安全感与信任感”。正如Dwayne Dixon博士所说,在一个世界上大多数孩子都能学会自立的大前提下,日本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做到了“‘信任’不言,下自成蹊”。家长们通过给予孩子独自出门的自由实施自立教育,不仅仅是因为信任孩子们的能力,更是对于整个社会充满信心。


500

日本如何践行“自立教育”?

这几点值得关注!

自立教育,作为日本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一环,还不仅仅体现在让孩子独自走上学路。说姐在翻阅资料后发现,日本的学校、家庭、社会还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践行对下一代独立性的培养,引人深思。

在学校,孩子们在完成相应的课业之余,要担负起维护校园清洁的工作,打扫卫生、擦洗卫生间,这些事都由孩子们自主完成,是不会像其他国家那样,有清洁工来“代劳”的。

500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为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坚毅的品质,许多日本学校的教室甚至是没有空调的,即便在寒冬腊月里,你都有可能看到孩子们衣衫单薄地学习、运动,有些学校还会专门组织冬季耐寒的马拉松训练。

即便孩子因此会有感冒的风险,但家长也坚持认为,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抗寒的强健体魄,降低日后感冒发烧的频次。

500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也正如纪录片中7岁日本女孩Noe所经历的那样,从穿衣打扮,到收拾书包,再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但凡是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大人绝对不会插手。孩子们大胆地独自走向外部的世界,正如同一株株顽强生长的植物,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风雨中的历练。

500

在东京学习院女子中学附近的道路上

日本媒体曾抓拍到爱子公主独自背包跑步上学

(图片来源于今日日本,版权归作者所有)

这份事关自立的培养与锻炼,无关阶层,无人例外,俨然成为下一代教育中必然遵循的规范。

500

在SBS纪录片《自立的日本孩子》的开头,有着这样一句极富诗意的话——“请把你挚爱的孩子送上旅途吧。” 说姐想,这多多少少说出了日本父母的心声。

500

图片来源于SBS纪录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虽说由于国情的不同,完全照搬日本的自立教育并不现实,但日本家长的那份豁达、通透,对孩子独立性培养的看重,以及放手让孩子去尝试的坦然与坚定,都值得我们学习。毕竟,我们要培养的是独立的、大写的“人”,而非“巨婴”。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与说姐互动!

参考资料:

SBS纪录片 《自立的日本孩子》

曾敏敏老师 《为何日本父母敢让孩子独自上学?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Selena Hoy  《“可信赖的集体”, 让日本孩子如此独立》

米粒妈频道 《日本小学生一顿午餐,凭什么震惊全世界?》

作者: 克里斯。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