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炮兵不是预备役炮兵:曾是我军最庞大的炮兵部队
作者| 科罗廖夫
来源|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按隶属关系,炮兵分为预备炮兵和队属炮兵。
独立编成,隶属于大军区以上建制的炮兵为预备炮兵。通常编成为独立的炮兵师(旅)团,主要装备为大口径、远射程的火炮和战役战术导弹,是军区以上指挥员掌握的炮兵机动力量。一般用于加强在战役战术主要方向上行动的合成军队,以火力支援其作战。集团军一下各级合成军队建制内的炮兵为队属炮兵。按隶属关系分为集团军属炮兵、师(旅)属炮兵、团属炮兵和营属炮兵。
建国后,炮兵进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时期。1950年8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统一领导全军炮兵部队的各项建设。反坦克炮兵、火箭炮兵和高射炮兵得到迅速发展,导弹开始装备部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炮兵的战斗力。1982年9月,炮兵领导机关改为总参谋炮兵部,作为总参谋部主管全军炮兵军事工作的业务部门。1985年7月,为加强陆军部队的合成,除保留部分炮兵部队作为预备炮兵外,与大部分与队属炮兵统一整编为集团军和步兵师的队属炮兵,集团军所属炮兵的数量增加,协同作战能力提高。
参照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解放军曾组建过庞大的预备炮兵部队,到1970年,全军预备炮兵师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共34个炮兵师,装备5000门各类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1985年组建陆军集团军以后,军队现代化改革,大部分预备炮兵编入集团军序列,成为队属炮兵。此时全军仅在七大军区各保留1个炮兵师、1个高炮兵旅和1个反坦克炮兵旅。从1992年全军第二次编制体制改革,各大军区的高炮旅和反坦克炮兵旅,陆续就近编入陆军集团军或地方预备役。除了炮兵1师和炮兵9师其余预备炮兵师缩编为炮兵旅,划归集团军管理,至此我军已不存在预备炮兵部队。
在传统军队,步兵师手里并没几门炮,而且威力偏弱。战场上的大口径主力火炮,都是预备炮兵,也就是炮兵部队直属的,直属炮兵团,直属炮兵师。
例如一个步兵营进攻受阻,需要火力支援,他们要先请示团长,然后请示师长,师里再请示战役前指的炮兵指挥部,然后再根据轻重缓急分配炮兵火力,往往火力还没分配下达,前沿的战斗已经打完了。所以,现代化的军队要搞合成化建设,所有火力要素纳入本级部队直接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