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爱、病娇、囚禁、黑化……都是女频网文中的常见标签

昨天是3月8号妇女节,一个关于女性的节日。我们来聊聊一部即将播出改编剧的女频网文作品《掌中之物》,以及那些爱情故事里的“斯德哥尔摩”与“反斯德哥尔摩”。

作者 | 佳璇

编辑 | 石灿

500

《掌中之物》小说改编剧  宣传海报

“我没有做过坏事,从小就没有做过坏事。我好好学习,与人为善,积极乐观的生活,相信这个世界的善良和美好。傅慎行,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要承受你这样的报复?哦,我忘记了,我还是做了一件错事的,我停下车,想去救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结果我却杀了人,我以前连一只鸡都没有杀过,却一刀杀了个人,然后没完没了地做噩梦,闭上眼都是血。”

这段话,出自《掌中之物》的女主人公“何妍”。而“傅慎行”,则是小说作者最为浓墨重彩的一个男性角色。由于他罪孽深重,变态程度爆表,被网友们戏称为“背负了半部刑法典的男人”。

3月18日,这部网文作品的同名改编剧将在湖南卫视及芒果TV播出。上映前夕,饰演“傅慎行”的演员彭冠英降番,从男一降为男二。但和过往娱乐圈常见的番位“撕逼”不同,网友们对此次降番表示理解。

“毕竟,这是一部不改番位就播不了的剧。”

500

图源豆瓣截图

500

谈恋爱吗?被殴打羞辱折磨的那种

《掌中之物》是一部较为成熟的网文作品,在众多言情小说之中,也堪称“清流”。

说是“清流”,主要是从几个点来看:

男主真的变态、女主从头至尾不爱男主、女主有自己深爱的人、女主没有放过男主。

以下部分涉及小说剧透。

在故事中,女主何妍出于好心救人反被骗,遭遇强奸。生死关头机智反杀,将罪犯和其小头目一并送入监狱。四年后,小头目化身某公司高层“傅慎行”归来,密谋报复何妍。在这一过程中,何妍遭受的伤害包括但不限于:强奸、轮奸、囚禁、被迫打胎、精神虐待。

尽管经历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见的苦难,何妍却并未堕落沉沦,坚决要逃离男主的魔掌。在二人角力过程中,男主爱上女主,产生了疯狂的占有欲。女主在经历了数次失败后,终于和警方卧底联手拿到男主的犯罪证据,将男主绳之以法。

结局,男主自杀。女主和自己的爱人重新回到光明。

作品一出,引发了读者们激烈的讨论。

有读者在评论区回复:“傅慎行还不算太坏,至少没有让何妍涉毒。”有人在微博发帖:“傅慎行为了喜欢的人放弃了一切,就算是人渣,我也原谅他!”部分读者表示接受不了男主自杀的情节,认为女主太狠心,希望作者修改结局;还有读者拼命在作品中寻找女主对男主心动的证据,给内心一点安慰。

有网友因为喜爱“傅慎行”,抨击作者鲜橙让女主被其他男性强奸,指责其为“三观不正”。鲜橙被激怒,在微博发帖道:“那些觉得它三观不正的,你真的看明白这讲的是个什么故事了吗?”

500

图源微博,知乎用户“听风雨”截图

鲜橙直白地表明自己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对部分情节感觉到内心“无法忍受”,也由此深刻地体会到“畜生行径”并不因为是男主所为,就可以披上“爱”的糖衣。

没错,这是鲜橙在网文中夹带的“私货”。幸运的是,她是一位较为成熟的网文作者,并将这种自我表达融入了作品,传递给了更多读者。

500

“反斯德哥尔摩”

事实上,这不是鲜橙第一部被影视化的网文作品,上一部是《太子妃升职记》,曾在2015年引发全民热潮。

同年,鲜橙披着马甲“贝昕”开始创作《掌中之物》,作品不长,只有40万字,她花了5个月时间完成。

在文案中,她写道:“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报复,也是一场隐忍持久的复仇…… 看前面,别幻想男主心慈手软,看后面,也别指望女主善罢甘休。”同时做好了详细的排雷预警,并表示支持广大读者对男主进行批判和攻击,坚持正确的三观。

鲜橙认为,这是一部“反斯德哥尔摩”的言情小说,也是对网文圈部分“强制爱”女频作品表达反感的一种发声。

“反斯德哥尔摩”,取的是“反对斯德哥尔摩情结”之意。

斯德哥尔摩情结,也被称为“人质情结”,指的是被害者对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也可以简单解释为“被加害者对加害者产生同情”的特殊精神现象。

它得名于47年前的劫持案。两名罪犯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在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人质拒绝指控绑匪,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向歹徒们对她们的照顾表示感激,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甚至,其中一名女性人质,还爱上了劫匪,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

这种情结也充分体现在各种“虐恋”故事里,在网络言情小说中尤甚。

强制爱、病娇、囚禁、黑化……这些都是女频网文中的常见标签,与此相关的作品数不胜数。

500

图源:百度搜索

曾在2011年改编为同名影视剧播出、知名度较高的小说《千山暮雪》,其实也属于此类。

有“衣冠禽兽”之称的男主“莫绍谦”对女主“童雪”威胁加强迫,爱恨纠葛,世代家仇,故事发展到最终,女主和爱人“萧山”错过,原谅并爱上了囚禁她三年的男主“莫绍谦”。

500

《千山暮雪》同名改编剧 剧照

再极端一点,还有一种类型文,干脆就被称作“斯德哥尔摩题材”,参照案件模式进行创作。

比如作品《七十七夜》,男主甚至没有名字。故事讲的是:出于为死去妻子复仇的目的,男主对包括女主在内的40多人实施报复行动。当男主发现女主并非当年案件的旁观者时,他产生了愧疚与爱意,于是女主成为了唯一的幸存者。在小说结尾,女主爱上了这个杀人狂魔,二人得到了美好结局。

在言情小说中,“斯德哥尔摩题材”及其相关类别十分常见,但“反斯德哥尔摩”却并不常见。这背后有更为深层的原因。


500

“它治好了我的病娇控。”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 ,“斯德哥尔摩情结”是一种自我防卫机制。在极端环境下,受害者的安全底线被击溃,而当受害者选择相信加害者的想法时,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再受到威胁,由此来保护自己。它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不时在真实世界上演。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在按照艺术的逻辑展现另一种“真实”。

其实,与“斯德哥尔摩情结”有关的作品,不只存在于网络小说之中。很多经典的虐恋作品都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这一话题。而它之所以在女频网文中更为泛滥,与网文阅读的特点和女性文化密不可分。

与听广播、看电影、刷剧等娱乐方式不同,网文阅读是一种更为私密的行为。文字在表达形式上的局限,从另一种层面上更加强了它能够延展的想象空间,也使得网文更容易涉及到许多“擦边球”情节的描写。

而从社会层面上讲,女性面临极端情境的概率更高,遭遇“斯德哥尔摩情结”的可能性也高于男性。在性别文化中,女性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作品也自然浸润于社会环境。部分言情网文的“爽”点,也就安排在女主以一种弱者的形象,掌控住了强大的男主,试图通过男主初期的“施虐”与后期的“受虐”,来满足女性读者的隐秘期待。

事实上,这种期待不仅存在于“虐恋情深”之中,大量的言情“甜宠文”,也是迎合女性情感诉求下的产物。

500

图源:晋江文学城

《掌中之物》是鲜橙通过创作反思这一现象的一次尝试。

网友“依依”对一些心疼男主的读者发出质疑:“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被很多病娇、偏执、还好看多金的男主们给误导了?邪魅一笑,几分凉薄,心狠手辣,辣手摧花,情深似海。”

而知乎用户“李狗蛋”则感谢作者鲜橙治好了她的病娇控。在她看来,“傅慎行”就是“一个手里握着核按钮的巨婴”,并感慨于作者优秀的笔力,能塑造出一个如此让人厌恶憎恨、毫无怜悯的霸道总裁男主。

这部作品当然不完美,但却立足于“言情小说”的框架之内,引发了“女频网文中男女情感关系”的大讨论。它不是耽美,不是无CP,不是借他物说此物,而是直接对冲“男女关系”本身。

它势必会引发争议,但这些争议是值得的。

在争议之中,还有一种声音。

不少读者说,作者应该多花些笔墨,塑造故事中女主真正的丈夫及爱人“梁远泽”。

他不在乎世俗偏见,不在压迫下妥协,一直与女主同行,陪伴她支持她走出深渊。一片漆黑之中,除了正义和善良,他才是女主内心真正的“光亮”。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