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苏伊士(57):最后合围(中)

对于10月24日,南方司令部没有新命令。阿丹猜想,现在有两个可能性:或者维持停火,这样的话,师里继续在绿洲地带里完成扫荡残余埃军,扩大占领阵地;也可能进攻已经被困的第三军团,这样的话,就要再次回到运河东岸。在前一天,阿丹已经接到命令,要搜寻埃军渡河地段,看看有没有一座完好的或者可以修复的桥梁。

在大约午夜时分,阿丹命令各旅做好第二天继续战斗的准备。加比将从苏伊士湾向北直到哈维特公路以宽大弧形包围苏伊士城。另外两个旅继续在绿洲地带里扫荡,同时作好一旦找到回师东进的桥梁就渡河的准备。阿利耶旅在沙鲁法机场宿营,第二天将继续挺进,加强对苏伊士城的包围,把包围圈一直推到苏伊士城外围,然后转向东,肃清绿洲地带南段埃查公路两侧的残敌。他的作战地域从北面的“红点”一直到埃查公路88公里处。纳特基旅在“红点”以北的绿洲地带里继续肃清埃军。

就在师里着手按阿丹的指挥意图筹划第二天的行动时,总参和南方司令部也在评估战场局势,同时在等安理会决议,应该在以色列时间0100小时召开。总参谋长埃拉扎尔和参谋们商量之后,共识是收紧包围圈,不让第三军团从海上得到补给。他们还考虑在最后一秒钟夺取一些地方,增加谈判的政治筹码。当晚下达的任务是夺取苏伊士湾东岸接近运河出口的乌荣穆萨路口,第二天在西岸派部队登上阿塔卡山。拿下阿塔卡山很重要,达杨已经建议好几天了,但巴列夫担心部队伤亡,反对这一行动。现在以军已经抵达阿塔卡山脚下,巴列夫也不再反对了。在2330小时,戈南叫通埃拉扎尔,汇报说,他估计乌荣穆萨有坚固设防,不宜强攻。他说道:“如果苏伊士城是空城的话,我们可以明天早晨冲进去。”

戈南然后指令手下:“我们必须扫清西岸,如果苏伊士城是空城,拿下苏伊士城!”这个指令传达到吉拉德,吉拉德进一步传达到加比和阿利耶。

过了一段时间,大约在0130小时(10月24日),本-阿里在无线电里通知阿丹当天任务:肃清整个师所有地域的残敌,夺占师地域绿洲地带的所有运河河岸,切断运河西岸和苏伊士城通往东岸第三军团的供水管,占领苏伊士城,但条件是“如果这不会成为斯大林格勒那样的情况的话” 。换句话说,这是顺手牵羊的占领,但不要强攻,现在大局已定,要避免伤亡。阿丹在回话中,要求提供有关苏伊士城的最新情报,并在0550小时得到了情报更新。没有什么新东西,大体都是先前已经知道的:在苏伊士城内,有一个突击队营守卫苏伊士运河南端易卜拉欣港的一个小岛,第4和第6师残部(相当于两个机械化步兵营的兵力)退守城内,这些都是过去几天被以军痛打之后残存的。第19师从东岸调过来一个反坦克导弹连,这个连已经和阿利耶交过手了。

苏伊士城在过去曾经有25万人口,但从相持战以来,已经成为一个空城。易卜拉欣港是在一个沙洲上建造起来的,在苏伊士城的东南,通过一条像深入苏伊士湾的长长手指一样的堤道与城内相连。堤道长约600米,宽15米,上面有一条公路,一条铁路。在苏伊士城以南苏伊士湾岸边有大片工业区,这里有炼油厂、化肥厂,还有一个油码头。建筑密集的市中心沿开罗-苏伊士公路(萨拉格公路)和铁路两边展开,路两边是二到五层楼房,还有一些高楼。萨拉格公路是主要公路,从易卜拉欣港开始横穿城市。在市郊段,这是两条单行道,中间由铁路隔开,铁路两侧有30厘米高的混凝土护墙。淡水运河穿过苏伊士城近郊,在与萨拉格公路和普尔汗公路相交的地方有桥。

苏伊士城不是空城,但根据过去两天的经历,城里埃军可能一触即溃。因此,阿丹猜想,攻占不会遇到特别的困难。停火将在0700小时再次生效,南方司令部的指令是,到那时还没有夺占的地盘要打散隔离,便于后面的扫荡,这样才能完全控制所有占领的地区。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尽快投入部队,开始进攻,时间不多了。

在正常情况下,进攻一座城市需要很多准备,而且需要投入大量步兵。现在不行,不光没有时间,而且所有配属的步兵都不在就近。事实上,师里大部分步兵还在纳特基和多维克那里,在远离战场的北方绿洲地带和大苦湖地区肃清残敌,看守俘虏和缴获装备、物资。他们分散在从帕纳拉军营区一直到卡布里特半岛的整个地区。在苏伊士城附近过夜的只有两个坦克旅。

师里现在有175辆坦克,大约每旅60辆。差不多每个坦克营都配属一个不满员的装甲步兵连,乘坐装甲运兵车或者半履带车作战。炮兵实力包括两个炮兵营,现在哈维特公路78公里处,还有一个远程炮兵营在东岸(莱克希肯公路269公里处)可供使用。

战斗准备很匆忙,主要是重新编组。前指发布命令,把步兵集中使用,立刻向南开进,与各坦克旅会合。伊万的机械化侦察营有150人,乘坐15辆1967年战争中缴获的BTR-50轮式装甲运兵车,紧赶慢赶总算赶到了。在午夜时分,伊万营配属给纳特基,协助绿洲地带里肃清残敌的战斗。巴鲁奇的装甲步兵营从多维克那里调拨出来,转拨到加比那里,现在到达苏伊士城以西。约西营有160人,在一天前与师部会合,已经调归多维克指挥,现在奉命与阿利耶会合。约西的士兵乘坐三辆大巴和9辆缴获的“托巴茨”两栖装甲运兵车[1],这些车辆都是临时凑起来的。加比旅的人帮他们准备出发,甚至临时训练了几个驾驶员,把车开动起来。伞兵们匆忙地把武器和通信器材装车,准备战斗。另一支在前一天午夜到达的部队是希斯戴中校的部队。他带着80名伞兵,乘坐两辆半履带车和三辆卡车,赶到阿利耶那里。

整个行动都是在最后一分钟匆忙拉起来的,抓到什么就用什么。由于第二次停火要在0700小时开始,阿丹决定在拂晓发动进攻,没有时间等更多步兵到达了。一旦战斗开始,停火开始时,以军已经投入战斗,拖拖拉拉可以要好几个小时后才能肃清阵地上的残敌,那时才会真正停止射击。按照计划,那时以军应该占领了部分甚至整个苏伊士城。

在0520小时,阿丹发布命令,开始进攻。进攻从大规模空袭开始,在空袭和炮火掩护下,各旅和随同配属的步兵在苏伊士城外围编成进攻队形,开始攻击前进。对于阿利耶来说,这就是向南挺进8公里,占领和肃清城北埃军军营地带。然后,两个旅才冲进城内,以泽尔公路作为结合部。加比旅从西面运动,沿普尔汗公路推进,占领工业区,从苏伊士湾北岸一直进占到油码头。阿利耶旅从西北沿萨拉格公路冲进去,要占领若干城内关键路口,然后冲向苏伊士湾。阿利耶旅第二梯队然后沿堤道向易卜拉欣港穿插,已经先期冲到苏伊士湾的第一梯队提供火力掩护。纳特基旅要肃清24公里的绿洲地带,主要方向是南方,但要密切注意,看是不是有机会找到一座通往东岸的完好桥梁,乘机夺占渡口。

步兵营正在向前沿开进,赶来与各坦克旅会合,但发现路不好走。这个地区还没有肃清埃军,他们使用的是缴获的埃军车辆,尽管有清楚的以军标识和旗帜,还是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黑灯瞎火时看到埃军制式车辆过来,友军误击的可能性很大。路上有地雷,他们还遭到埃军“萨格尔”导弹的攻击,这使得行进进一步减慢。

在0600小时,达杨已经在阿丹的前指降落。达杨告诉阿丹,联合国观察员已经在向前沿赶来,空中火力支援要在0700小时全面停止。地面部队在混战还在打是一回事,空军在停火后继续轰炸就说不过去了。晨雾到0630小时才开始散开,所以大规模轰炸根本没有时间,只有4个中队出动,只轰炸了30分钟就停止了,效果很不理想。

到0830小时,阿利耶旅已经南进,一路上肃清了郊外沿路的埃军军营。有两辆坦克受到“萨格尔”导弹伏击中弹,但一般来说,抵抗很轻微。伊扎克和艾利亚希夫营一路冲锋,扫荡了一个又一个埃军军营。在苏伊士城外围的萨拉格-哈维特公路十字路口,艾利亚希夫打掉了躲在建筑物之间射击的几辆SU-100反坦克炮。现在,外围已经攻克,可以准备冲进城内了。但巷战不能靠坦克一味猛冲,需要步兵支援,阿利耶现在只能等增援的步兵赶到。

阿利耶在打通进城通道和准备攻城的时候,加比旅也投入了战斗。加比旅同样没有遇到多少抵抗,正在穿越工业区。加比的进攻在0820小时开始,巴鲁奇的装甲步兵营一到,就沿普尔汗公路开始行动。首先,旅的侦察巡逻连在杜都指挥下,穿越淡水运河一个支流上的一座小桥,占领阵地,并肃清了邻近的几座建筑。

加比这边的炮火支援击中炼油厂里的几个油罐,油罐起火了,浓黑的烟和难忍的炽热影响了加比的行动,他马上要炮兵停止射击。阿米尔营接着穿过小桥,穿过郊区的别墅区,抵达油码头,在防波堤上占领阵地。从这里,他可以射击易卜拉欣港和堤道上的目标。埃胡德营在阿米尔营后面跟进,扫过工业区里间杂的居民区,直到泽尔公路上与阿利耶的结合部才停止前进。巴鲁奇的装甲步兵随后肃清这个地区。拉皮多特营留守在后方警戒,防守苏伊士城以西所有路口,泽依拉营则警戒面向开罗的西北方向。

由于加比旅已经成功穿插进入城内,没有遇到多少抵抗,阿丹催促阿利耶也加速行动,尽管他还没有完成进城准备。约西本人实际上赶在手下的前面,在0700小时已经到前线与阿利耶会合了。阿利耶解释了他的计划:伊扎克和艾利亚希夫营将从萨拉格公路两侧宽广正面提供掩护火力,掩护穿插,萨拉格公路是主要穿插路线。一开始的时候,阿利耶想要伞兵引导进攻,但看到伞兵不光到达时间晚了,而且还要向他们做战情通报,还要给出时间做好战斗准备,等不及了。他建议由纳胡姆营引导进攻,他的部队包括坦克和装甲步兵,约西的步兵然后是希斯戴的伞兵在纳胡姆后面跟进。阿丹批准了计划的更动。阿利耶先前的指令是约西部与希斯戴部会合,统归希斯戴指挥,现在改成两者不合并,相继跟进行动。旅侦察巡逻连断后,他们乘坐“泽尔达”,火力、装甲和速度都比较好,便于在遇到意外的时候快速行动。

计划是把进攻纵队迅猛地插进去,向四周同时开火,不停顿地攻击。任务是夺取三个要点:萨拉格公路跨越淡水运河桥梁、杰玛-阿巴因清真寺(也叫阿巴因路口)、萨拉格公路与通往易卜拉欣港的堤道的连接点(也叫三叉路口)。加比旅同时行动,沿普尔汗公路前进,到达泽尔公路时,掩护向易卜拉欣港的突破。只有到那时,伊扎克和艾利亚希夫营才沿萨拉格公路向易卜拉欣港前进。约西营最后总算在进攻发动前赶到郊外,阿利耶能做的只有给他们两张地图,推迟进攻20分钟,约西用这点时间做战前动员和发布命令。战斗就这样匆忙开始了。

在0930小时,阿利耶报告:“情况还是不明。建筑群里有坦克和反坦克武器,我们已经投入战斗。现在我暂停前进,等待炮火支援。”

加比也报告说,发现建筑物里有反坦克火力。在绿洲地带方向,纳特基在无线电里报告说,他正在与东岸埃军对射,已经有一些伤亡。他现在的位置在哈维特公路88公里处。

“他们没有罢休,还在打,”他说道。阿丹催促他加速向南行动,这样好协助进攻苏伊士城的行动。

现在阿利耶已经做好穿插准备。伊扎克和艾利亚希夫营在提供掩护火力,炮火也在轰击主要路口。进攻在1015小时开始。纳胡姆营引导整个进攻纵队,他有21辆坦克,7辆“泽尔达”,8辆半履带车。他们的队形是:8辆坦克,然后是“泽尔达”,更多坦克,然后是半履带车,其余坦克断后。进攻纵队冲到淡水运河和城内入口的地方时,已经有埃军从周围低矮房子里向队形侧面射击,进攻纵队马上回击。由于车辆很多,需要拉开一定的距离才好保持机动的空间,进攻纵队长达2.5公里。他们向城内纵深建筑密集地带穿插时,两边的建筑大多6、7层楼高。铁路两侧的混凝土护墙使得坦克无法从一侧车道转移到另一侧车道,只能沿两侧分别开进。

进攻纵队抵达阿巴因路口时,遭到狂风暴雨般的猛烈射击。埃军士兵突然从各个方向冒出来,直射火力、反坦克导弹、阳台上扔下来的手榴弹和各种轻重武器像泼水一样射击过来。几分钟里,差不多所有指挥官都中弹了,全营只剩下4名军官还能指挥作战,所有其他军官都疲软地耷拉在炮塔上,非死即伤。全营失去指挥,无线电频道里一片混乱,充斥着求救呼叫。有些中弹坦克停了下来,其他坦克从旁边勉强开过去。部分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向支路里开去,有些回来了,有些再也没有了消息。尽管一片混乱,营长纳胡姆还是叫通了部分无线电通信,询问情况。他命令所有人一面向前方和两侧射击,一面带着进攻纵队继续前进。全营抵达三叉路口(萨拉格公路99公里处),接近向苏伊士湾延伸的堤道。现在全营已经有18人阵亡,大约40人受伤。还有两辆烧焦的坦克留在进攻路上。在萨拉格公路95公里处,全营最终停止前进,开始援救伤员,并把中弹车辆拖走,腾出公路。这期间,他们还在不断还击。

约西的伞兵营乘坐9辆“托巴茨”轻型装甲运兵车和3辆大巴,跟在纳胡姆后面前进,但速度跟不上。在淡水运河桥头,两个营之间拉开了大约400米的距离。纳胡姆营遭受埃军猛烈射击时,约西命令伞兵下车,徒步攻击前进。阿利耶的副手卡麦里立刻指令约西,要手下的人赶紧上车,追上纳胡姆营,不要掉队。在这种时候,聚集在一起就是力量,进攻队形要是割裂,非常容易被分割围困和零打碎敲吃掉。但这么上下车一折腾,再次开动时,宝贵的时间已经丧失了。现在他们赶到阿巴因路口时,也遭到密集火力。三名士兵当场阵亡,其他很多人受伤。约西自己也受伤了。他的指挥车被反坦克火力击中时,他的腿上中弹。约西命令伞兵下车,就近进入建筑物,抢占阵地,准备防守。

阿巴因路口以南大约200米外是警察局,这是一座两层楼的方形建筑,四周有一圈80厘米高的石砌矮墙作为围墙。约西的伞兵马上就夺取了警察局的内院,一个年轻的连长杜都担任指挥。他指挥手下肃清底楼和二楼。二三十个吓坏了的警察缩在一个大房间里,被命令马上离开警察局。伤员被运进底楼,其他人部署在二楼,所有方向都部署了观察哨。约西的伞兵迅速占领了附近另外两座建筑。受伤的约西还试图指挥,但他不时昏迷过去,战斗实际上由杜都在指挥。杜都关照士兵不要乱开火,节约弹药,还要节约饮水。从几辆车上,找到几个无线电台,但周围的建筑密集,信号不好,一开始无线电呼叫不上。最后,杜都到院子里,这才联系上阿利耶的炮兵分队和阿利耶的旅部。

警察局四周是4、5层高的楼房,楼里不断有狙击手的射击,还有手榴弹扔过来,埃军甚至有几次试图冲进警察局。有一次冲锋中,埃军一直冲到伤员房间的门口才被打倒。被困的伞兵得到消息,装甲部队正在试图冲进来,和他们会合,把他们接应出去。一开始,他们以为这很快就会发生,但几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坦克前来接应。伞兵的炮兵联络官指挥炮火落点,把炮火引导到警察局四周,这最后成为最有效的防御火力。

约西在伞兵被埃军火力困住、被迫放弃车辆的时候,命令大巴里的伞兵后撤,与跟进的希斯戴部队会合。希斯戴的部队还没有抵达淡水运河,但已经命令伞兵下车。阿利耶的副手卡麦里试图指令他们重新上车,但希斯戴听到约西的伞兵的情况后,再次放弃了车辆,命令伞兵徒步向淡水运河攻击前进。就在他们过河的时候,他们遭到埃军的猛烈射击。希斯戴命令伞兵抢占周围的建筑物。卡麦里小小的前指也受到攻击,自己头上中弹,被撤运到后方。有人看到旅部情报队的半履带车转入一条支路,然后永远消失了,车上9名军官和军士失踪。

进攻纵队的后尾是阿利耶旅的侦察巡逻连,他们乘坐7辆“泽尔达”。他们也被埃军火力打了个劈头盖脸。几秒钟内就有16名伤员。还好,全连赶紧后退撤出。

阿利耶的部队被打了个七零八落,至少半小时后才恢复对苏伊士城内部队的通信指挥,还要很多时间才弄清各部的位置和情况。阿利耶发现情况很不妙,进攻纵队被打散了,沿萨拉格公路被分割在几个地方。纳胡姆营在海湾边上的三叉路口,约西的伞兵被困在阿巴因路口附近的警察局,希斯戴的伞兵和部分约西的伞兵被困在萨拉格公路-淡水运河桥头。这些要点没有拿下来,肃清周围残敌更谈不上,现在部队反而被困在那里,有七八十名伤员。


[1] 也称OT-62,捷克制造的BTR-50两栖装甲车的变型,以PT-76两栖坦克为基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