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走出去'代替'引进来'

外国人永居管理条例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人也与网友讨论,以下本来是要回复网友的,可是内容有点多,有点长,所以单发一贴,希望能和更多的人讨论。

要认识管理条例的出台,首先应该认识中国的现状与世界的局势。我国属于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我认为是团结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消除阶级压迫,共同构建平等,自由的世界。我国目前的情况,无论是发展的需要,还是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都在促使我国更加开放。在这样的前提下,当今的世界格局风云变幻,正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宗教极端思想、民族主义、分裂主义变得愈发汹涌的今天,在'灯塔'美国都大肆鼓吹民族主义的今天,我们强调开放、平等,显示出了一个大国的担当和能力,这是我们对国际社会做出的贡献,这将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我国未来的发展。但正是由于国际局势风云诡谲,我们的行动应该更加讲究方法和策略,否则不但无法体现我们对世界的贡献,还会损害国家利益以及人民利益。

引进外国人,或者说开放外国人入华,主要有两点坏处,第一点是会改变我国的人口结构,威胁到中华民族或者中国文化,第二点是由于外国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大量低素质人口入华会引发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发展。比如印第安人的灭亡、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蚕食、欧洲一些国家以及美国社会比较动荡、民族主义泛滥等,这些事例的起点都是由对外族人的吸纳开始的。中国和这些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国家相对印第安人和巴勒斯坦要强大一些,对手也没有那么厉害,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文化历史的根基非常深厚,中华儿女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也比较团结,因此,即使有大量的外国人入华,也不会我们社会的结构以及文化的传承有大的影响。事实上,我国目前约有十四亿人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的人口都要多,但依然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这不是由于外来族群的干扰,而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如果引入外国人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和外国人的差异,认识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能更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而比较棘手的是引入外国人引发的社会问题,该问题也困扰着很多欧洲及北美的发达国家,这个问题与管理条例关系不大,在现在,在管理条例没提出之前就有这个问题了,目前的核心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它需要我国完善外国人管理的相关法律,并确保法律的执行,做到以上两点,才能解决问题,否则仅仅阻止外国人永居管理条例的通过,只能是掩耳盗铃,解决不了问题。

前面提到我国应当保持开放,完善与外国人相关的法律及管理,解决外国人入华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没有提,那就是我们应该转变开放的思路,不要一味的以为开放就是向外吸收,我们应该大大方方的走出去,用走出去来代替引进来。以引进留学生的政策为例,花钱引入留学生,这个项目的花费大,效率低,部分学校甚至是985高校根本没有吸收管理留学生的水平和条件,结果是损害人民利益,激化人民内部矛盾,对受帮扶国家的影响小。如果换个思路,由中国外派合作专家学者,到合作国家去开展教育,联合办学,这样才能将教育帮扶的影响力最大化,而且不需要花太多钱。让我们的学校,企业走出去,扩展市场,减少内耗,大大提高合作国家的经济水平,让合作国家有钱将他们的优秀人才送到中国来学习,研究,工作。这样才是最好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