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拼增长到比质量,洋河用改革换来新势能
酒企洋河股份(002304)或将迎来黄金拐点。上周五(2月28日)晚间,洋河股份披露2019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2019年洋河股份总营收为231.1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73.42亿元。
相比从2008年开始的高速增长,2019年洋河似乎在猛踩刹车。从指标上看,无论是营收增速还是净利润增长,都不如往年。
另一方面,白酒市场的竞争依然是胶着状态。在江苏省内,洋河面临着另一家酒企今世缘(603369)穷追猛赶,在全国市场,洋河也是上有茅台五粮液压制,下有剑南春、汾酒、郎酒、水井坊等对手环伺。
弹簧被压到最低点的时候,就是其发力之际——事实上洋河踩刹车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管理层主动调整的决心和力度,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年里,洋河作为白马股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产品线清晰、品质稳定、品牌势能保持增长、资金充沛、经销商稳定。
01 渠道:减库存控价格
洋河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得益于对渠道上的创新。
早些年洋河引入快消品的营销战略,开发了诸如“1+1”、“盘中盘”、“4x3”、“522极致化工程”等多种营销方式,培养一批优秀的核心营销团队,和国内的大部分酒企相比,洋河在渠道把控和营销上都有明显的的优势。
在此前竞争程度相对较低时,洋河这种由厂家来承担更多风险的渠道经营模式,让经销商有了更多的保障。但这种扁平化的渠道,结果是渠道的利润缩窄,毕竟风险和受益是对等的。
从2019年开始,白酒行业逐渐开始回温,经销商对利润的渴望开始升温,针对渠道库存、厂商关系、市场秩序等方面的问题,洋河从去年年中开始进行主动调整——任命曾参与打造蓝色经典品牌的元老级高管刘化霜担任销售主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面对渠道库存积压,洋河采取控货稳价策略,从6月份开始控货,第三季度继续加强控货力度——从长期来看,这一步对洋河今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非常关键。目前洋河的渠道库存已经到了历史低点。
从去年中秋开始,洋河还取消了“一刀切”的销量硬性考核方式,采取弹性、跨期考核,把侧重点更多的放在价格上,引导各地分公司积极控货,带动终端价格提升。同时,费用投放政策也更加明确化、精准化,减少了隐性投入,价格更加稳定。
另一方面,洋河还重整了经销商队伍,建立新型厂商关系,向 “一商为主,多商配称”战略进行转型,不再追求渠道无限细化,不再追求经销商数量,减少经销商内耗,扶持有实力经销商。
洋河这大半年对渠道的调整,从经销商队伍的深化,到市场变化应对能力的快速提升,再到营销渠道的进一步完善,洋河的营销体系正在步入一个良性循环。
02 产品:推出战略新品,产品结构升级
高铁跑得快,不但需要特制的铁轨,上面跑的火车也要性能好。在对渠道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时,洋河对产品也进行了优化。
去年,洋河在产品上最大的动作就是战略性推出了梦之蓝M6+,这也意味着经过多年市场培育的梦之蓝产品,着手开始升级了。梦之蓝M6+在M6的基础上提出“品质升级”、“规格升级”、“形象升级”以及“防伪升级”四大升级,拉高产品形象。目前梦之蓝M6+京东定价760元,与目前次高端主流的300-600元错位竞争。
根据产业信息网的统计和测算,白酒行业2018年高端、次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场规模占比分别是15%、6%、33%和46%;2022年预计高端、次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场规模占比为19%、10%、33%和38%。
从产品体系上分析,M6+的上市,取代了原先洋河蓝色经典系列中,位于次高端价格带的M6,为洋河的后续产品进一步打开了价格空间。而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控货挺价策略的不断进行,蓝色经典系列产品的价格带也将得到升级,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化。
事实上M6+的推出也是为了应对次高端竞争格局的变化,除了梦之蓝M6+,洋河重点推的还有梦之蓝手工班。而在未来洋河的海之蓝和天之蓝预计将不再追求提价,用高性价比抢占份额,并应对省内竞争对手的围堵。
在推广顺利的前提下,在今年梦之蓝M6+有望实现全面替代老梦6。为此,洋河还在去年增设了高端品牌事业部,专注于高端系列的推广。
从市场动向来看,未来洋河在产品策略上,也由原本的“省外主推海之蓝、天之蓝,省内主推梦之蓝系列”转变为“省外加大梦之蓝系列的推广”,实现产品结构升级,“省内主推M6+和梦之蓝手工班”,以进一步加强品牌力,打开次高端空间。
通过优化,梦之蓝系列在白酒次高端中具有更好的产品组合优势,中端的基础产品海之蓝与天之蓝市场容量大,消费者众多,因此相对其他缺乏基础产品的次高端产品而言,梦之蓝具有更强大的品牌基础,能帮助洋河今后在省外持续实现较好的增长。
同时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洋河原酒年产量16万多吨,储存能力达100万吨,不同时期生产、不同年份的原浆酒储存达70万吨以上,并且将形成9万吨陶坛库群。这些数据都表明,洋河已经储备了充足的高端基酒,完全能够支撑梦之蓝的进一步发展。
03 品牌:“洋河+双沟”,多轮驱动
洋河股份在今年年初的大会上,对基层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新一轮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洋河在基层分设了海天部与梦之蓝部,同时将去年设立的双沟品牌事业部升级为双沟销售公司。
连续两年针对多个品牌组建专门的团队,将销售资源和团队关注度聚焦,洋河的战略意图显然已经十分清晰:深度推进“洋河+双沟”的双品牌战略,实现多轮驱动。
这样的战略是以洋河现有优势为基础的。洋河和双沟分别拥有着各自成熟的多品牌体系,其中洋河拥有“梦之蓝”、“洋河蓝色经典”、“洋河小海”、“洋河微分子”等品牌;双沟拥有“双沟珍宝坊”、“苏酒”、“柔和双沟”等品牌。覆盖了100-2000元的价格带,每个价格带都有产品和竞争力,这样的产品架构在白酒行业可以说是十分罕见。
洋河产品系列的完备还增强了公司的风险抵抗能力及周期调节能力,景气度高时能依靠高端、次高端产品享受行业溢价红利,当行业景气度放缓时,可以依托中低端产品满足消费者刚性需求,保证业绩的稳定性。
CNN专栏作家大卫·古德曼(David Goldman)曾经在分析巨无霸微软的困境时这样写道:“这家公司最大的障碍通常都是它自己。”而事实上,微软这家全球最为成功的公司之一,在新任CEO纳德拉的带领下进行了深度的战略调整,终于在去年登顶万亿美金市值。
眼下来看洋河也正行进在“正确的道路”:暂时的放缓,也将带来新一轮增长的“黄金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