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黑”现象凸显国人文化自信不足
中医在治疗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十分突出,然而在中国社会中,“中医不科学”“中药只是安慰剂”的声音仍然比比皆是。“中医黑”在中国大行其道,祖国医学被国人鄙弃,充分体现出了很多国人对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依然严重不足。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着特有的中国哲学思想,整体思维、系统思维、身心兼修、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等理念,既是中医的特色,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也被真正的科学人士认为是符合生命真相的。如果不能认同这些理念,当然也就比较难以理解中医的哲学思维。鄙弃中医的人,必然也对这样的理念不甚了解。
也许有人会说,你不要以文化思想的视角来谈论医学这种科学的问题。但是请注意一下,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任何的科学都是有自己的哲学思想或者说文化前提的,什么样的哲学思维方式产生什么样的科学或学术。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不认为有外在的力量主导自身的命运,中国文化中没有像西方社会里那种高高在上的神祗来安排人的命运,正如小学生们背诵的《三字经》上所说,“三才者,天地人”,人是与天地并称的“三才”之一,是可以“参天地化育”的。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自肯。
同样的思维体现在中国传统医学里,就是主张人的命运包括身心健康是掌握在人自身而不是别人手中。《黄帝内经》就十分重视人体内在的抵抗力,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邪之所在,皆为不足”。要从正气足不足来看待生命健康问题。
就好比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感染上疫病的人(邪之所在),都是因为身体的正气和免疫力不足(皆为不足),所以病毒邪气才会侵入身体。找到了这个致病的原因,所以只要尽量扶持和恢复身体正气,让身体机能恢复正常运转,疾病就必然会好起来。这也是用中医的理路来扶正祛邪,对于治疗疫病很有效的原因。这种治疗思路,也避免了采用过量激素等对抗治疗方法造成巨大后遗症等后果。当年中医治疗非典就收到不仅完全痊愈而且没有任何后遗症的良好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之道,尤其重视养心。就如《庄子·养生主》里面讲到,解牛游刃有余的庖丁,浑然忘我,内心毫无挂碍,具有这样自由的心灵,也就掌握了养生的秘诀,能够度过健康逍遥的人生。《黄帝内经》中也说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个人能做到淡泊名利毁誉,身心必然充满正气;精神不被物役、保持中正宁静,疾病也就不会找上你。
中国传统文化“治未病”的思想也十分宝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老百姓会主动了解一些养生的知识,学会克制一些的、健康一些的生活方式,这样可以少生病乃至不生病。就比如习惯大吃大喝毫无节制的人,就很可能哪一天疾病缠身,如果知道这种后果将发生,而开始注意饮食的节制,这就无形中“治未病”了。中国古代有良知的医家,“但愿世间人无病,不惜架上药生尘”,是希望人少生病乃至不生病,而不在乎自己卖不卖得出去药,而不是像现在一些想通过治病赚大钱的现象。
如果对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的思维有充足的认识,应该不会对中医和中国的养生之学抱有很大的偏见和误解,也可知道中医其实是非常科学的,是符合身心之道和人体运行规律的,只是这不一定是西方科学那种形式上的“科学”而已。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个系统。在西方医学里,据笔者目前粗略所知,似乎就没有这种“我的健康我做主”的理念,或者至少可以说这样的理念很淡,给人的感觉是医生和现代科技或药物可以给人从外在带来健康。这个跟西方文化中的上帝可以决定人的命运,似乎如出一辙。也正是在这种健康观念意识的指导下,很多人平日都不太注重身体健康,总以为有病了上医院,上先进仪器,就可以找回健康。对于很多的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不治之症,很多人都是寄希望于有朝一日有“特效药”来一服即灵。实际上很多的“特效药”都是遥遥无期。这种把健康完全交给他人和外在药物的意识,造成了许多的负面后果。
而在中国传统医学思维里,因为主张“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真正的医生是自己,所以只要能充分调整身心,恢复阴阳平衡,维护“正气”,许多的疑难疾病是完全可以痊愈的。比如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现代人一般都被灌输了需要“终身服药”的意识,其实如果认同中医思维,通过系统的身心调理、改变饮食、生活及情绪等,完全是可以恢复健康的。当然,这个过程中,好的医生和合适的药物可以提供指导和帮助。
懂得医理,在中国古代是知识分子素养的“标配”。大家都熟悉的苏东坡就很懂中医,他也常乐于为人解除病痛。据史料记载,一个叫做东林常总的禅师曾患臂痛,苏东坡向他推荐使用“虎骨散”及“威灵仙丸”,效果很好。他还为自己和他人开方治疗足疾、痔疮等疾病。
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有着自身比较完备的哲学思想体系,如果以西方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来衡量中医等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认为中国文化“不科学”。
就好比一个人吃饱了饭,但是所谓有“现代科学眼光”的人则要求这个人必须说明白吃下去了多少大卡热量多少克维生素,否则就是没吃饱,是不是有点荒唐?身为中国人,如果也以这样的削足适履式的方式评判中医等自己的文化或科学,说的难听一点是自我作贱。
再说了,西方现代科学也仍然在发展过程中,自身都还没有完全定论,又如何能任意以自己的标准否定其他系统的知识呢?
实际上,真正有见识的科学家认同中医思想有着巨大价值。钱学森更是认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的现代化”“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钱学森)
笔者绝无意反对西方文化和科学,任何文明都有合理和优秀的东西,而只是想说,作为中国人,首先应该对自身文化传承有充分的了解,首先应该建立起中国文化自信。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广为吸收其他的文化和文明成果,大方向才不会偏,才不会走进“否定自我”乃至“自我轻贱”的误区。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非常崇尚和合、善于融合其他的文化的。对于中医来说,充分融合西方医学和现代科学,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但前提是要对自己的特色、自身的内蕴有充分的掌握和自信,在这样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兼收并蓄,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