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70年!俄专家至今对1950年《中苏条约》持肯定态度

回顾70年前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接受卫星通讯社调查的俄罗斯专家们至今对其持肯定态度。在整整70年前的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于莫斯科签署,同年4月11日生效。条约是斯大林和毛泽东亲自会晤的结果,由两国外长周恩来和安德烈·维辛斯基签署。条约有效期至1980年4月11日。

500

500

1950年2月14日,中苏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关于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和《苏联贷款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毛泽东、斯大林等中苏两国的领导人出席了签字仪式。周恩来和维辛斯基分别代表两国用两种不同文字签署了文件。

现在在细细品一品条约的主要内容,不得不说,还是对当时起到关键作用的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包括前言和六个条款。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中苏双方宣布,两国决心加强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但缔约国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下;

第二,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磋商;

第三,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同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第四,条约有效期30年。在期满前一年未有缔约国任何一方表示愿意废除时,该条约将自行延期5年。中苏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和协定不仅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封锁和禁运。毛泽东说:“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西伯利亚联邦大学教授弗拉基米尔·达奇申说:“该条约为对华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而且中国在联合国层面仍有20多年未获得正式承认。合作是互利的,但条约的存在给中方带来了对未来的信心,创造了前景。条约表明,中国是一个被承认的国家,有自己的伙伴和盟友。这种道义上的支持,使中国能够在长期的内战和世界大战之后,开始国家的现代化和重建。”

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移民研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安德烈·阿夫达什金认为:“在苏联援助下建立的工业基础,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保障。许多工业部门从零开始建立起立,苏联高校开始大规模培养中国专家。”该专家认为,在今天,俄罗斯和中国是欧亚一体化进程的核心,正努力建立不受意识形态干扰的平等关系。他总结说:“新的彼此接近阶段将完全不同,吸取了所有的错误和经验……遗憾的是,苏联和中国的国内政治事态导致了分裂。

因此,今天双方正在寻找途径,以避免国内政治变化影响双边伙伴关系。”2001年7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条约有效期为20年,如任何一方均未要求终止,则依次自动延长5年。

内容编译整合自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知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