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寄生虫》看我们与韩国电影的差距
2月10日,2020年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落幕。韩国电影《寄生虫》斩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四项大奖,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这是奥斯卡历史上首次有非英语电影获得最佳电影奖,更是韩国甚至亚洲电影首次夺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可喜可贺!
凭心而论,这不仅是韩国电影的一次大获全胜,而且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文化输出。看过《寄生虫》的朋友都知道,该片讲述了无业家庭的长子去面试高薪家教而发生的故事,是一部家庭悲喜剧,通过两家对照反映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问题。首先从题材看,《寄生虫》是一部关于社会地位、抱负、物质主义和父权制家庭,以及那些接受拥有(或租赁)仆人阶层的想法的人的怪异黑色喜剧。与本届同类型影片相比,《寄生虫》黑色喜剧的硬核内质和开阔的题材视角使它更胜一筹。同时,导演奉俊昊以朴素的题材设定和通俗的故事内容作为全片支撑,然后大玩各种让你猜不到的反转,再加上精妙的节奏和讽刺的人物对立以及深刻的社会关怀,不仅为观影者带来冲击,相信也让欧美及奥斯卡各路影评叹为观止。换句话说,导演的才华为这部影片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当然,也有人说,羡慕韩国电影,首先不是羡慕他们拿到了奥斯卡,而是羡慕他们几乎什么题材都可以拍。实事求是地说,从《辩护人》看到韩国人的抗争,从《寄生虫》看到韩国人想象力的飞翔,禁区的确是韩国人自己打破的。但就事论事,韩国影片《寄生虫》的大获成功与所谓禁区这些无关。说白了,人家之所以能一飞冲天,还在于导演和电影本身过硬。影片讲述的故事如何做到既有非常高的完成度,同时又兼具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这才是国内许多电影人真正要思考和反省的地方。
韩国电影发展到今天的振兴状态,也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1900年初,韩国电共同警备区影主要以短片的形式上映,相应的短片影院也随之形成。50-60年代以申星一、严莺兰等年轻影星为代表的"赤脚青春"等红极一时的影片是那个时代的标志。70年代,电视走入寻常家庭,电影业进入衰退期。但这一时期仍出现了'星星的故乡' '冬女'等描绘年轻人爱情故事的畅销电影。80年代,韩国电影业开始复兴。国际电影节上接连获奖,韩国电影的国际声誉得到提升。90年代以后,韩国电影发展势头迅猛,出现了一大批高水准的佳作。其实,从韩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获奖情况也可以看到其振兴的足迹。
而韩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电影所进行的政府行为包括强制规定韩国电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上满146天的本土电影;全国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国产电影。1996年,金大中竞选韩国总统的施政纲领中提出"支持发展韩国电影的宣言",并将之列入竞选白皮书中,其中第五条便是"筹备釜山等各式国际影展,争取国际认同、促进交流"。釜山电影节到至今已举办了8届,虽名义上是"国际"电影节,实际上是为本国电影的向外扩张搭建良好平台。釜山电影节为韩国独立电影等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附2020年第92届奥斯卡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寄生虫》
最佳导演:奉俊昊《寄生虫》
最佳男主角:华金·菲尼克斯《小丑》
最佳女主角:芮妮·齐薇格《朱迪》
最佳男配角:布拉德·皮特《好莱坞往事》
最佳女配角:劳拉·邓恩《婚姻故事》
最佳原创剧本:《寄生虫》
最佳改编剧本:《乔乔的异想世界》
最佳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4》
最佳纪录长片:《美国工厂》
最佳国际电影:《寄生虫》
最佳剪辑:《极速车王》
最佳摄影:《1917》
最佳视觉效果:《1917》
最佳音响效果:《1917》
最佳音效剪辑:《极速车王》
最佳艺术指导:《好莱坞往事》
最佳服装设计:《小妇人》
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爆炸新闻》
最佳原创配乐:《小丑》
最佳原创歌曲:《火箭人》(I’m Gonna) Love Me Again
最佳动画短片:《发之恋》
最佳真人短片:《The Neighbours‘ Window》
最佳纪录短片:《女孩的战地滑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