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2003抗击非典背后:力挽狂澜的公立医院
这两天,在网上看到了不少关于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思考的文字,尤其是对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关键时刻作用的争论。
正常时期,这或许只是经济范畴内的问题。
然而在非常时期,真正能扛起社会责任,冲锋在第一线的医护力量几乎全部来自公立医院和军事单位,这些白衣天使在疫情过后理应得到国家勋章。
本文没有任何指责私立医院的意思,只是想对两者在面对疫情发生时的作用反差做一些探讨。
如果说中国哪个省份医疗市场化脚步走在最前列?那非台湾省莫属。
但直到今天台湾省内还保留着众多公立医院,停住了自80年代以来的“私有化”脚步,原因何在?转折点就是2003年非典疫情。
1945年台湾光复,日据时代大型医院由国民党政府接收,如台大医院。
1949年国民党溃军败退台湾,五六十年代,国民党当局打造了一套自己的医疗体系,重点发展公立医院建设,以两家新建的大型医院为象征:荣民总医院和三军总医院,并兴建二十多家省立(署立)或市立医院。
县一级,无论条件如何,都必须建立一座公立医院,县以下视条件水准,允许私人开设诊所,作为医疗体系辅助,解决农村看病问题。
这套体系建立后,为台湾民众,尤其是平民群体提供了价格低廉,相对公平的医疗服务,也体现了中国医生救死扶伤传统宗旨。
到了1970年,台湾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催生出了另一种医疗需求:节约时间、环境优雅,设备齐全、一对一或多对一服务……这是富裕群体的必然愿望,而在公立医院,他们无法用钱在窗口买到这种服务水平。
1975年台塑掌门人王永庆出资创建私立医院,并拿到牌照,也就是长庚医院(长庚纪念医院),因为他的父亲叫王长庚。1976年12月1日,在台塑大楼旁边建立的台北本院正式开业,1978年12月1日在桃园县开设林口分院……现在已遍布全台湾,病床万张以上,在大陆也开设一些分院。
王永庆的长庚医院吃了第一只螃蟹,投资人得到了极为丰厚的回报,也带动了台湾省内私人资本投资医院的热潮。
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台湾当局对公立医院态度出现大逆转,1982年开始进行医疗市场化改革,一再松绑对私立医院的限制。
媒体更是不断放大公立医院存在的负面新闻,如医生收红包,采购弊案、管理落后等等,形象不是黑色的,就是灰色的,在媒体渲染下,民众也对公立医院产生反感。
同时,台当局大幅度削减公立医院补助,要求它们完全自负盈亏,称要激化它们的市场活力,省立市立医院遭到更大打击,1992年它们的补助款还有258亿新台币,到新千年只剩下了10亿新台币。
这导致十多家省市医院不得不将公立医院转手给私人财团经营,如台南市市立医院就被秀传医院以小吃大得到经营权。
一方面是公立医院不断被削减补贴,另一方面是私立医院得到各种租赁,贷款、纳税、保险、医疗基金补助等优惠。
台湾医疗体系以极快速度向商品化、市场化、利润化的道路上滑去。
然而长庚医院的成功,引发了台湾岛内两极评价:
正:成本控制和绩效制度使医院得到了最大利润,为社会提供了重要服务,医护人员收入增加,是医院管理典范。
负:长庚将企业追求效益模式带入了医界,将“医术变算术”,失去了社会公益责任,医生高尚品质被牺牲。
就在台湾公立医院被“一路弃守,空有其名”(成功大学教授,台湾公共卫生协会理事长陈美霞语)的情况下,非典爆发了。
2003年3月8日,54岁台商勤某因高烧、肺炎到台大医院急诊,进入加护病房隔离治疗,但没有被认为是“SARS”病患。
14日勤某妻子出现同样症状,台大感到问题非同小可,确认是SARS患者,由医院副院长牵头成立治疗小组,并向台北市通报,但市政府并没有真正重视。
20日,勤某儿子也出现肺炎症状。
25日,为勤太太治疗的蔡医生被感染。
3月底台大陆续收治患者11人,4月初全部康复出院。由于感染率远低于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台湾当局顿时飘飘起来,被媒体称为“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
好景不长,4月中旬台北市立和平医院突然疫情爆发,4月22日全院职工有七人确认感染,23日又有60多人疑似感染,第一批感染者转移到台大医院。
24日下午1点,正为漂亮答卷沾沾自喜的台北市急匆匆宣布立即封锁和平医院,上千名医护人员和病人全部被关在院中,但没有任何配套隔离防护措施。
26日,台中市出现第一例SARS死亡病例。
台湾全省人心大乱,股市房市双双崩盘,每天都有潮水般的人群涌向台大医院,荣总……
公立医院医师护士日夜无休超负荷运转,无论是人力,物力,床位都已大大透支。台大向各私立医院发出转移部份病人请求,全部被拒绝。
4月28日早上9点,陈水扁当局召开紧急会议,出席者为各家医院院长。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最关键时刻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林口长庚医院院长在会上第一话就是:这些是你们公家医院的事,与我们私人医院无关。
所有私立医院院长组成统一战线要“置身事外”,台湾“行政部门”副领导人林信义劝他们不能这样弃社会责任于不顾,并发出了强力威胁,这才稍稍转变了他们的态度。
5月1日,和平医院护士长陈静秋染病去世。
5月15日,和平医院林重威医师染病去世。
就在公立医院竭尽全力时,长庚医院主任委员吴德朗却嘲笑台大医院是在作秀,台北市某私立医院还挂出揽客标语:“本院未收SARS病人,请安心来院就诊”
五月下旬,一些台湾人甚至强迫医护人员子女停课转学,因为他们的父母在照看病人,就会被传染病毒,所以医护人员子女也可能有病毒,这就是某些人口中“最有人情味”的社会。
私立医院大佬们则进行串连,并拉私立教学机构向当局施压,要求将病人全部集中在公立医院,以免影响他们的生意。
这就是后来仓促建立“国军松山医院专责医院”真实背景,为了掩盖设立专责医院原因,台湾还将医院修建时间提前到了3月份。
长庚医院前面说过,它有近万张病床,但就是不配合防疫工作,因为每一张床都是钱,但在法律上这样做并不违法。
7月5日世卫组织正式宣布台湾省从感染地区除名,危机才完全解除。
到了事后经济补偿,颁布奖状时,私立医院跑到了公立医院前面,颇具讽刺意味。
2005台湾禽流感、2007基隆红眼病、2012中东呼吸道疾病,包括现在,台湾社会最可靠帮手仍然是公立(署立)医院。
台湾一路弃守公立医院,迎合私人资本利益,那么私立医院会因此感谢社会,担负起非常时期社会责任吗?答案是否定的,最终力挽狂澜的还是公立医院。
不是说私立医院医护人员觉悟不高或无责任心,而是他们只是“公司员工”,为公司打工,而公司要对股东和董事会收益负责。
如果要他们承担社会责任,他们辩护者就会反过来说是因为“私有化”不够才导致这种局面,甚至说对比没有任何意义,私立医院条件不如公立医院,不能强人所难……理由一大堆,简单一句话,就是没能力。
经过2003年这场教训,台湾省停下了“私有化”脚步,至少是放缓了脚步。
正常时期,私立医院是社会医疗体系的有效甚至是高效补充部份,但公共卫生安全不应当以营利为宗旨,主次轻重不能颠倒。
台湾省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和思考。
当然,大陆人的素质和团结精神,也绝不是小岛民众所能相提并论的。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一定能打赢这场“保卫战”!
祝大家春节愉快,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