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家管轶谈武汉新型肺炎:病毒源头已被销毁

来源:凤凰网-香港号

俗称“武汉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从似乎与己无关忽然到了人人自危的程度,势必成为庚子大年最揪住民心的话题。地处南粤身在特区的香港人,难免勾起17年非典疫情的恐怖记忆。而今,香港和广东的专家都积极参与了对抗武汉肺炎的行动。

这一次,我们专访了一位香港病毒学专家,他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与其团队在广东发起SARS病原调查和诊断,率先证明野生动物是SARS的直接来源,遏止了SARS的再次爆发及流行。我们的交谈是非常坦诚并且充满忧国忧民感情的,他就是管轶教授。

500

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以及流感研究中心主任管轶教授

这里似乎不欢迎防疫专家

我们的交谈,是从那座城市开始的。管轶首先谈到的是感受:“我就马上撤离武汉了,这里似乎不欢迎防疫专家,不需要科学家。” 他的武汉之行(1月21日上午到,22日下午2点飞走),目的是做研究,是去寻找新型肺炎源头,以便能够像当年在广东调查SARS病原一样,找到元凶从而遏制肆虐。不料,到达那里后,却发现当地人完全没有风险意识。最可怕的是,病毒的源头都已经被销毁得干干净净!

除了相关机构,百姓们也似乎刚刚睡醒。他说:“就像一个可能受到原子弹攻击的地方,人们却还在打开派对,没有任何战争动员和准备。”他简直想呐喊了:“这里已经成为疫区!我更担心的是好像原子弹爆炸冲击波会使国民损失多么大。”

不论怎样,武汉之行使得这位病毒专家已经发现,这种新肺炎的特征跟SARS非常相似,而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没有感冒发烧症状的人也会传播!他说,第一波的传播早已经开始,而从15号开始武汉已经出现返乡人潮。返乡人潮中可能也都会有带菌者。

本月27-28可能又是一次发病潮

根据官方公布,武汉肺炎的首例发病是在12月12日,但考虑到潜伏期,从医学上看早发病例要向前推大概半个月到一个月,因此最初的发病可能是11月20日-12月1日期间。从这两天看的爆发数据,他觉得到本月27-28日可能会又是新的一波发病潮。由于出现“超级传播者”,会出现大面积蔓延。

交谈中,我们强烈感到管轶有两个不明白:1. 当地人为何如此麻木?2. 有关部门为何急于抹去病毒发源地的证据,使得专家无法寻找样本进行化验研究,又怎么能够找到根源对症研发解药呢!

出现这样的现象,或许是当地有关部门有一种侥幸心理,而侥幸心理又是基于既没有防范的经验和措施,又没有社会动员能力?也可能是觉得尊重科学远不如尊重政治来得重要吧。

请记住:这是一场战争

与管轶的交谈,既让人感觉到一位科学家的良知,又发现没有权力的专家是多么的无奈。用他的话说:如果我有权力的话,一定会断然采取大规模隔离措施甚至封城的!

最后他特别强调说:如果没有国境的区隔,这个“武汉肺炎”病毒很可能成为(除甲型流感病毒外)第一种全球大爆发的疾病!可是现在大家还只是热衷于拿它与SARS 比较,真是远远低估了这种新病毒的危害。请记住:这是一场战争!

管轶简历:

500

管轶,1962年生于江西宁都,医学微生物学专家,英国皇家医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学于崇光基金教授席(病毒学)、新发病毒性疾病学讲座教授,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香港大学流感研究中心主任。

管轶1983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并留校担任江西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讲师及住院医生;1989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后入职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任儿科主治医生;1997年获得香港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1月受聘返回香港大学医学院,历任研究助理教授、助理教授、副教授;2001年担任汕头大学医学院联合流感中心主任;2005年担任香港大学教授、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担任汕头大学微免教研室国际感染与免疫研究所主任;2013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管轶主要从事流感和其他新发呼吸道病毒的生态、演化和发病机制研究,是最早分离出SARS病毒并最先提出果子狸是传播SARS冠状病毒的科学家之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