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球后哭泣的内马尔,终于让这届世界杯有点意思了
终于,比赛吹响了终场哨。在这场98分钟的鏖战之后,内马尔跪倒在中圈附近,双手捂住了脸......
世界杯第一轮比赛结束,当世足球前三人所在的球队,统统收获了平局。第二轮对他们来说,都绝不容有失。C罗以一己之力拯救了球队命运;梅西则目送球队失去了出线主动权,目睹两位老大哥的遭遇以后,在踏上球场那一刻,不知道内马尔内心作何感想。
世界杯,是成就英雄的舞台,也可能是关羽败走的麦城。
这真是一场艰难的比赛,但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当比赛结束时,镜头找到了场上身价最高的这位球员,他居然在抽泣。
内马尔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而终场前进的那一球,终于将这种压力释放出来。
什么是体育精神?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于我而言,体育精神就是彻底的投入,乃至彻底的释放。在球场上投入一切,为了胜利,拼搏到底,既是释放运动的天赋,也是释放一种情绪。
越是艰难的比赛,越是能够体现体育的精神和魅力。
这场比赛巴西队控球率超过7成,射门达到22次之多,不可谓不是狂轰滥炸。但面对叹息之墙皇马门将纳瓦斯,90分钟始终无法取得进球。
被皇马球迷戏称为纳爹的门神,虽然最后被进2球,但赛后依然获得7.6分评分,全队最高。他差点单独挡住了巴西队。
而内马尔在比赛中再一次被各种粗暴犯规,球袜再一次被踢出两个破洞。更有一次眼看到手的点球被取消,这种情况下,很难让人保持冷静。
内马尔90分钟内的窘境也是巴西全队写照。
比赛眼看就要收获一场平局,幸运之神却在补时阶段眷顾了巴西队和内马尔。在这种大喜大悲情形下,年轻的内马尔终于抑制不了自己的泪水。当然这是幸福的眼泪。
其实在库鸟打进第一个进球之后,巴西全队紧张的情绪已然得到释放,而对面的哥斯达黎加崩了全场的那口气一旦泄掉,就再也找不回来。之后的5分钟比赛,两队简直像彻底换了两支队。巴西队越来越轻松,哥斯达黎加队员则显得魂不守舍。
内马尔甚至玩起了杂耍。
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巴西队,这是刻在巴西球员骨子里的那种华丽,是继承了外星人、小罗的华丽舞姿,世界杯不应该缺乏这样的桑巴之舞。
而在这样的一场精彩比赛中,出现这样的戏剧性结果,再锦上添花来点华丽舞蹈,这样的比赛才是世界杯该有的样子。
作为中立球迷,想看的就该是这样的世界杯。
我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阿根廷和它的梅西,就只能贡献一些场外的东西。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看球的习惯,乃至从中得到的乐趣正在发生改变。
在足球的电视时代,看球就是看完整场比赛,然后再看赛后的集锦,享受其中的乐趣。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观众,抛弃了电视机,网络越来越成为获取比赛画面以及交流的方式和载体。
越来越多的观众,在网络看球的时候,对比赛的专注度似乎在下降。一方面有太多弹幕刷屏,大家在看球的同时已经介入了网络讨论;另一方面更多的观众只是偶尔瞅一眼屏幕,更多的时间是随时关注网络论坛上的狂欢,并随时准备加入进去。
而我们老派球迷,看比赛的过程基本上是全神贯注看完全场,才有心思去讨论讨论。
FT中文网前不久有篇文章《千禧一代将改变世界杯》中对两种球迷做了一种对比
当然我无意挑起新老两派球迷的对立,但这个趋势确实存在。
我感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在于,越来越多的观众从比赛中获取的乐趣,似乎并不至于比赛本身,而是比赛衍伸出的各种足球梗和足球段子,这些梗和段子充斥了网络社区,大家通过这些梗来取乐,陷入了网络狂欢。
某种程度上来说,足球比赛本身似乎成为了获取新的足球梗的基础原料,如此而已。
这或许是网络时代全民参与讨论的一种必然。
尤其以今天凌晨刚刚结束的阿根廷比赛最有代表性。
我很怀疑到底有多少人看完了梅西的比赛,在赛后如何讨论梅西的表现,以及阿根廷全队的表现并不是网上的主流。大家最大的乐趣在于延续之前梅西的梗。“我是梅西,我现在没有慌得一匹”,因为已经凉了。
然后再从梅西的表现延续到他和C罗的当世第一人之争。双方的球迷为此吵翻了天。
以我经常逛的体育论坛虎扑为例,这样的帖子在凌晨比赛之后一直到上午,简直比比皆是。
大家关注世界杯的焦点已经不在场上足球本身,而在于这些梗,和双方球迷的互相撕逼。这真是无趣。
以前的世界杯比赛绝对不是如此。在02年以及06年那会的世界杯,网络论坛狂欢根本不像现在这么流行,大家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看球,评球,更多关注的是足球场上发生的战斗,比赛如何好看。
但这就是网络时代的特征。也许也是以后的趋势,可能我们谁也无法改变什么。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巴西队和哥斯达黎加奉献了一场比较纯粹的足球比赛,让我们意识到,体育的精神还在。拼搏和泪水,紧张和窒息,戏剧性、华丽性,这些世界杯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实它们都还在。
感谢内马尔那一刻的动容,让我意识到这届世界杯终于有点比赛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