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公务员招聘简章(年龄篇)
我国的公务员招聘,要求报考对象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现在,让我们回到两千年前的秦朝,看看当时公务员招聘,又有怎样的年龄限制?
《汉书 高帝纪》载,“高帝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我们知道,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的楚国,楚国于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此时刘邦33岁。至公元前209年,陈涉吴广大泽乡举事之际,刘邦47岁,已为泗上亭长,为县送徒骊山。
那么,我们能否进一步缩小时间范围呢?
先来看看《汉书 萧何传》的记载,“高祖以吏繇咸阳”。而《汉书 晁错传》载,“秦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
再来看看秦时的几个大工程: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修骊山陵,公元前222年修驰道,公元前214年修长城,公元前212年修阿房宫。
因此,作为亭长的刘邦,服役于咸阳,有两种可能。其一,可能由于征发的民丁太多,导致基层官员数量不足,于是调集地方官吏进咸阳协助管理。其二,作为服徭役的对象,进咸阳亲自劳动。无论哪一种可能,都应当在始皇大兴土木,劳动力严重短缺之后,即公元前212年左右。于是,我们可以将刘邦成为泗上亭长的时间,缩小到了公元前223年至公元前212年的10年间,及刘邦33岁至43岁。
在《汉书》中,刘邦、萧何战国末期的仕途,均未有记载,而《张耳传》明确记载,张耳宦魏为外黄令。可见,刘邦、萧何确实是在秦统一之后,才成为的官吏。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秦朝地方基层官吏的选拔,普遍要求年龄在30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