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陆军远程精确火力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并计划组建机器人战车营

美陆军在2019年继续大力研发六大优先装备研发项目(“六大件”):

远程精确火力、

下一代战车、

“未来垂直起降”直升机、

机动通信指挥网络、

一体化防空反导、

单兵杀伤力。

其中最为重要的远程精确火力由近战火力(最大射程130千米)、纵深火力(最大射程499千米)、战略火力(包括最大射程1600千米的战略炮兵武器和最大射程2250千米的“战略火力”导弹)组成,具备打击陆上和海上机动目标的能力,在2019年取得重大进展。

近战火力亦称增程火炮(ERCA)项目,于2019年7月签订了“增量1”样炮研发合同,研发58倍口径身管、自动装弹机和弹丸,以大大提高射程和射速,并已被命名为M109A8,计划2023财年装备首个ERCA营。作为纵深火力的“精确打击导弹”项目于2019年5月成功进行了先进弹头试验场测试,计划2023财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可由M270A1和“海玛斯”火箭炮发射,打击地面和海上移动目标。2019年9月,美陆军签订“通用高超声速滑翔器”原型研发合同,开始研发“战略火力”导弹,预计到2023财年将部署1个装备首批8枚导弹的高超声速导弹连,亦称“战略火力连”。该导弹长10米,直径0.87米,采用双发固体火箭发动机和高速滑翔弹头,最大射程2500千米。

500

图:M109A8的原型XM1299

下一代战车包括可选有人战车(OMFV)、机器人战车(RCV)、多用途装甲车(AMPV)、机动防护火力车(MPF)和新一代主战坦克等有人/无人战车。

2019年4月,美陆军透露:根据陆军参谋长米勒(已于2019年7月升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提出在2~4年内部署1个机器人战车营的设想,陆军计划研发轻、中、重三种机器人战车(RCV),即轻型RCV-L、中型RCV-M和重型RCV-H。根据作战需要,它们适合装备陆军当前所有的基本作战编队里。

RCV-L重约7吨,能用CH-47F重型运输直升机空运,主要是利用其传感器套件为其他杀伤性武器系统提供目标侦察,其机动能力应与装甲旅战斗队保持同步,即约20千米/小时。

RCV-M重约10吨,能装备中口径机关炮或反坦克导弹遂行直瞄火力打击任务,能用C-130等战术运输机空运。

RCV-H重至少20吨,将具备较强的直瞄火力杀伤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能用C-17战略运输机空运,用于承担“机器人僚机”角色而不是取代现役有人驾驶装甲平台。

美陆军未来司令部地面车辆系统中心副主任透露,将于2020财年使用4辆无人驾驶的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作为替代型RCV,进行首次排级作战试验(阶段1试验)。计划在2021财年和2023财年开展的阶段2和阶段3试验中,将试验规模扩展到连级,作为替代型RCV的4辆M113将与2辆替代可选有人战车的“布雷德利”步兵战车进行协同试验。

总体看来,机器人战车融入装甲战车编队已是大势所趋。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战车及集群化机器人作战技术能在未来作战中遂行侦察、打击、反装甲、反狙击等多种高危险任务,将成倍提高装甲战车编队的作战能力,并将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未来作战形态、作战样式及部队编制体制发生变化。在不久的将来,地面部队将通过士兵、机器人、人工智能以及人体机能增强技术组成人机编队,从而极大地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

原创: 远望智库预见未来 战略前沿技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