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童年的葫芦娃手游,一年能赚5个亿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青年横财发展会

也许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刷手机的时候,会看到一种匪夷所思的广告:

咱们小时候看的葫芦娃,拿着魂斗罗里的武器,在超级玛丽的地图里扫射着时长两年半的练习生“鸡你太美”。

500

最后跳出来一个王祖蓝,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不毁童年”、什么“装备换钱”,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500

这个广告还有很多变种版本,看的人一愣一愣的,葫芦娃都有游戏了?

名为记忆的盒子一下被打开,平时人们玩的游戏大都是王者、吃鸡,像葫芦兄弟这类童年的回忆似乎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

好奇是人类的本能,抱着想体验一下葫芦娃拿着冲锋枪扫射,啊不,救爷爷的心态,我颤巍巍地点进了下载页面。在此之前,我先看了一下玩过的人对其的评价:

       500

画面一边倒地差评,按说这个时候一般就应该退出页面了对不对。

但是从巨大的下载量中,我却嗅到了横财的味道。

        500

 △ 葫芦娃app安卓历史下载总量,这还没算苹果的

直觉告诉我,这游戏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经过一番调查,我发现这游戏居然一年能挣五个亿。

做游戏唯唯诺诺,收钱时重拳出击

才是这款游戏的真实写照。

500

还没来得及仔细思索,游戏已经下载好了。点进去一看,果然很火爆,已经开了一千多个服务器。

       500

该游戏由广州四九游公司运营,还拿到了正版授权,长大后能支持一把制造儿时美好回忆的上影厂,也是一件好事。

       500

可是一进入游戏我就愣住了。这都是什么画质,真的是现在这个年代的游戏吗?这也有人玩的下去,还能大把充钱?

        500    

我的疑惑没几分钟就得到了解答:一般这种游戏都会让你先爽一爽,让用户感觉好玩上瘾之后,再提升一点难度,让你有充值升级通关的欲望。

可是这个葫芦娃游戏,我还没通过新手指南,就发现有的关卡已经打不过去了,真的是头一次。

连充值页面也设计的非常杀马特:

       500

一般我们玩的游戏,官方都会在充值环节上费尽心思设计,让你充一点钱当个“小R”也能有不错体验,哪怕你不“氪金”纯靠“肝”也能慢慢玩的下去。

有的还会设置保护措施,比如每日充钱有上限。照顾玩家荷包的同时,也让充值和非充值玩家间不至于差距太大。

葫芦娃这个游戏就开放多了,只要你想花钱,万物皆可充,每个环节都能用充值解决,而且可消费次数自由到任性。

      500

下图中间的这个皮肤,换算成人民币是588元。数据加成其实也十分有限,还不如在游戏里不花钱地升一级。先不论好看与否,这个价格真的挺敢定的,换到比如王者荣耀里,完全可以大买特买了。

       500      

一切就像葫芦娃里,对蛇精老家发动大总攻时,二娃喊的口号。

        500

这个游戏总体给人感觉就是制作诚意不足,玩法也毫无新意、完全复制此类游戏的经典起源《刀塔传奇》,就连作为招牌吸引玩家的葫芦娃形象,都被各种道具改变了样子。

但是粗糙的内容并没有影响吸金。葫芦娃手游在巅峰时期的2017年,为公司贡献了50000万收入,没错,就是五亿人民币。在刚开始投放市场的2016年,年收入也有近一个亿。

如今的2019年,葫芦娃仍然以千万元为单位,吸引着玩家们充值。

葫芦娃作为早已淡出主流公众视角的IP,在今天依旧如此吸金的原因是什么?是情怀?是营销?总之不能是因为游戏好玩吧。

       500        

500

这类动作卡牌游戏的始祖,叫《刀塔传奇》。2014年由莉莉丝公司制作上市,创造了年收入20多亿的神话。导致市场上一度出来几百个山寨版本的游戏。

《刀塔传奇》爆火的原因,一方面是人物角色“擦边球”地将暴雪公司的魔兽争霸游戏里的人物卡通化了,吸引了海量魔兽玩家。还有就是游戏做的好,2014年的画面仍然可以令很多后来者汗颜。

       500       

500

很多用心一点的大公司是这样做的:反正核心机制都是卡牌培养类的过关游戏,那我换个好看的外表不就得了嘛。

几年内,以火影、海贼、死神、阴阳师为主题的同类手游陆续成为爆款。

       500       500

△ 各手游巅峰年份吸金能力对比。单位:亿元 

诶?那这么一看,和人家大公司那么大的IP大制作比起来,葫芦娃的吸金能力似乎差的也不多?

       500

 葫芦娃游戏的成功原因,主要有三点:

1.   情怀是门好生意

 《葫芦娃》动画片虽然诞生于上世纪的1986年,但它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一直深远到现在。

现在人们玩游戏碰到一堆人都打不死一个敌人的情况时,脱口而出的就是:“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一个送”。

       500

对于八零九零后来说,很多人其实人生中第一次接触裸体和捆绑这些题材,都是在葫芦娃中……

二三十年后的人们发现,动画片中的蛇精脸,竟然一度引领了现在的整容和美颜风潮……当b站视频播放到蛇精特写的时候,一堆弹幕在那里刷“范冰冰”……

观看者中还不乏00后的身影,国产的葫芦娃其实影响一直在流传下去。

       500

但是小时候的大家看不懂,也不会在意人物身材。因为直到孩子们长大成人,对动漫人物最关注的话题都是战力的讨论:

诸如:《四娃五娃谁输出更高》、《第二部版本对三娃削弱太多了》、《大娃能否击败勒布朗詹姆斯》之类。

        500

在二次元爱好者中,对葫芦娃的喜爱同样一直存在于同人圈和cos圈。

        500       500

直到今日,每年上影厂都会有近400万的版权收入来源于葫芦娃,几十年过去了,群众基础仍然十分深厚。

葫芦娃游戏看准了消费者的情怀,使用国产IP。相比购买国外大IP,可谓是投入小产出高,四两拨千斤。

2.   天量收入背后,是天量广告投放

虽然游戏的制作和玩法难言上乘,但是运营方面的玩法很高明。IP在手只是一把钥匙,葫芦娃游戏的成功,主要还是归功于海量的广告投放。

四九游公司在2016年的流量投入是0.25亿,换来了0.88亿收入。

如果是你,第二年你会怎么做,肯定是加大投入呗。

2017年,葫芦娃游戏的流量投入是2.3亿,比前一年几乎直接翻了10倍,营业收入也来到了5亿元。

葫芦娃在四九游公司的总收入里贡献了75%,第二名是同样曾经代表一代人回忆的《梦幻西游》,后者收入占比3%。

买流量上投入越多,收入越多,游戏做的好不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葫芦娃游戏的成功让四九游公司发现了国产IP的力量,于是他们后续又买入《大闹天宫》、《黑猫警长》,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又能在手机上看到黑猫警长单挑李云龙的夸张广告了。

      500

△ 《黑猫警长》同人图 作者@黯然销魂虫

3.   差异化营销

此前,知名游戏博主敖厂长接了《大圣归来》游戏的推广,然后很多玩家看了他的介绍去玩这个游戏,反响就很不好。因为敖厂长的粉丝受众很多是3A大作的玩家,在游戏里都是身经百战,哪个好玩的大制作没见过?自然是嘴刁的很。

葫芦娃手游就不一样了。通过算法将广告直接推送到最可能下载的受众面前,每个人在大数据面前都无可遁形。

500

△ 大圣归来在steam平台上仅收到39%玩家的好评

如今的社会早已是流量的时代,控制流量不止意味着控制了金钱,还可以控制人们的生活和选择。从网络尚未普及时的恒源祥、脑白金,到现在的各种页游广告、买热点……

我相信,如果有厂家真的是认真制作一款葫芦娃或者其它什么的游戏,只要是用心做的,有情怀的大家都会愿意买单的。

但现在在流量和算法面前,已经有了简单粗暴有效果的方法,商家为什么还要用别的慢办法?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有情怀”不值钱,用算法找出有情怀的适龄人,并且用流量不断冲击吸引你去为情怀掏钱,才是发财的快招。

正应了我们最常说的那句:

if you wanna know the truth ,follow the money .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