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美之后,慈善捐款再迎信任危机!

作者|    难得君

来源|    难得读书

郭美美的大名,在中国绝对算家喻户晓。

因为8年前,她凭一己之力,引爆了中国人对慈善捐款的信任危机。

500

500

2011年6月,郭美美20岁,在微博上高调炫富,晒玛莎拉蒂、兰博基尼和各种奢侈品。

年轻炫富无非两种情况,“要么是X她的人牛逼,要么是X她妈的人牛逼。”但是她为什么这么火?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的微博认证头衔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

事实上,郭美美与红会确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她成了一根导火线,引爆了大众对慈善机构积累已久的质疑:我们捐的钱到底去了哪里?到底是怎么被用掉的?

郭美美事件导致了整个慈善事业的信任危机。根据中国红十字会发布的报告:

2011年6月全国社会捐款为10.2亿元,7月则仅有5亿元,降幅接近51%;随后几年持续下降。

佛山市红十字会2011年之前,共收到捐款88.6万元,但自“郭美美事件”后,再未收到任何捐款。

大火特火的郭美美,想乘机进入娱乐圈,但她的确不是那块料,于是当起了高端外围女,说穿了就是性交易,凭借她的知名度,一晚上可以收10万甚至几十万。

郭美美是个彻底的拜金主义者,为了获得金钱,名誉、良知统统都可以抛弃,已经达到病态的程度。她火了以后,仍然嫌来钱太慢,于是开设地下赌场。

500

郭美美最终被抓判刑,并不是因为红会的事情,而是非法开设赌场

郭美美出狱后,整容、改名,利用以前的热度,重出江湖。

500

新名字叫郭宸溪,微博坐拥几十万粉丝。

500

微博继续各种炫富,晒豪车...

500

最搞笑的是,郭美美服刑了5年,她在北京某高档小区的136平米房子却增值300多万元,算下来每个月增收5万元!

500

有很多人认为当年的红会是躺枪,但是8年过去了,为何信任问题依然没有改观,难道不值得反思么?

今天,腾讯网的今日话题再度引爆网络。

500

这个话题,关系到一个很重要的慈善项目,名字叫"春蕾计划"。

这是1989年在全国妇联领导下,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项目。

500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是发展极不平衡的。

有些女孩,出生以后最多读到初中毕业,就要外出打工,供家里的哥哥和弟弟上学。然后早早结婚,让家人最后再收获一笔彩礼。

还有的女孩,这辈子连走进教室的机会都没有……

500

正是“重男轻女”观念背后的“性别歧视”导致了这个极不平衡的现实。

就算是2019年了,“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相对普及,“性别歧视”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依然屡见不鲜。

特别是贫困山区尚有少数文盲存在,而女性文盲占文盲总数的2/3以上;失学儿童中,女童约占2/3。

1989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当年有480万7至14岁学龄儿童,由于家庭贫困不能入学。

其中女童占83%!

今天的女童,是未来的母亲。母亲的素质,影响未来全民族的素质。要提高妇女素质,必须从女童教育抓起,实施"春蕾计划",扶持女童入学,是提高民族素质、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中国实现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关键一步。

因此,这个计划针对的就是特定的人群:女童。

100%的针对女童,这点毫无疑问。

但是问题出现了,有细心较真的网友,在官方网站中发现,居然有大量的被捐助者,居然是男童!

500

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官方对此回应,考虑到“当地贫困家庭男生也亟需帮助”,春蕾一帮一助学项目2019年批次资助的1267名高中生中,有453名为男生

这些男生中,还有一名想学摄影的19岁小哥哥。

 

500

想学摄影,这很好,大凉山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而且作为一个梦想,也是无可厚非,但19岁了,不是成年人了么,怎么还算男童?

如果说是因为家庭贫困,需要我们大家捐助他一台单反相机,学习摄影,这个也不是不可以,帮人实现一个梦想也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但问题的关键是,你这个慈善计划,是针对女童专款专用的,怎么可以随便就挪用到其他方面呢?

当初大家支持这个计划本身就是“冲着女童”去的,很多捐款者就是女性,因为小时候吃了重男轻女的苦,而帮助女童摆脱贫困,想让她们从现有的畸形社会结构中挣脱出来。

她们捐给春蕾计划的钱,也许是一整天的餐费、一个月辛苦积攒的零花钱...

500

就算是男童需要资助,官方完全可以搞一个诸如“春草计划”之类,专门针对男童啊!让所有捐款人捐的明明白白啊!

不仅资质对象扩大到男生,甚至扩大到了大学生的年龄段,还有耗费30多万来资助某学校的合唱团。

500

有的资助对象居然找不到对应的单位。

500

500

图片来源:天眼查

面对网络的一片质疑,儿童少年基金会给出的解释是:

500

...当地贫困家庭男生也亟需帮助,希望该项目施以援手。综合考虑我会为儿童谋福祉的宗旨,以及助力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该项目在保证大多数受助者为女生的前提下,开始资助部分男生。

面对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回复,人民日报也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发声:

500

500

2008年,“汶川地震,催生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崛起。那年的捐款数额超过10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从改革以来,所有的捐款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那是中国慈善行业的一次大爆发,也引起了学者、公众的广泛关注,自然也推动了行业的信息透明。”这一年,慈善捐款超过千亿大关,占到GDP的0.4%。

中国社科院做过一个测算,2018年中国社会捐赠总额大概为1128亿元。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做慈善的文化传统,从来都不缺少心怀善意、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人和企业。

但是经历了这么多的信任危机之后,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上千亿的善款,究竟有多少用到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慈善事业,是一件需要较真的事情。不但所有流程要经得住检验,而且每一分钱都需要花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且,根据《慈善法》规定:

第五十五条 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慈善组织确需变更募捐方案规定的捐赠财产用途的,应当报民政部门备案;确需变更捐赠协议约定的捐赠财产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同意。

也就是说,募捐方案在未变更,未经民政部门备案的情况下,擅自变更了项目的目的和捐助对象,就属于违法行为!

如果连最基本的大原则都可以随意更改,那么谁能保证资金不会被随意挪用,善款被人中饱私囊?

点击「难得读书」阅读原文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