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股指数的判断

500

摘要:本文以东方时事解读提出的核心概念为基础,讨论A股指数未来半年的走势,同时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内指数可能的形态。

关于A股指数的判断与操作

 

我对A股指数的判断完全是基于各种有效的公开消息,这些信息是经过我的比较筛选之后得来的。毫无疑问,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A股指数存在牛市的可能性,这是一个近乎百分之百的事情。这里的“牛市”就是A股指数突破5000点,甚至突破6124点,这是我对未来股市周期的整体判断,也是结论。从这个角度出发,现在持有那些大周期底部空间的股票都是一个好的选择,以欧非光为例,现在持有到A股指数牛的出现,该股大概率会从目前的10上涨到40左右,这是完全可能的,后面我会单独分析欧非光。

但是A股指数牛产生的条件不能从纯经济层面考虑。我以为这个A股指数牛应该是全球资本分配体系的重大变革,由此导致国际资本的涌入,换言之,是国际资本进入国内造就的长期牛市。所以,这个牛市与以往任何的牛市都不一样,这是国家接收和改造国际资本的结果,也是两极博弈成果的体现。我不相信两极博弈会以两大国的彻底摊牌为结果,这意味着地缘危机以及由此激发的热战。我相信两极博弈应当以某超缓慢衰落为主线缓慢展开,期间中方将逐渐接收某超过渡的利益,为此中方也需要向某超支付足够多的对价——从资本市场考虑的话,协助某超资本市场完成可控的下跌应该是理性且自然选择的结果。

为什么不存在彻底摊牌呢?这里可以引用东方的两个观点,就是“半渡而击”[1]与“浴火重生”。如果“半渡而击”是某超无法逃避的选项,那么某超无论如何周转腾挪,其理性的选择也只能是妥协和交易。但是请注意,“半渡而击”是主动的、攻击性的行为,对于三大国而言,半渡而击的实行意味着中方与某超的彻底摊牌,也意味着中方与鹅毛同盟关系的解体与重构。实际上,彻底摊牌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共同的特点是中方选择对某超核心利益的主动攻击,这实际上会引发后者的强烈反应,甚至表现为某种低烈度的战争行为。试想中方选择“半度而击”的两种方案:一是解决东亚层面,或解放台湾或解决日本;二是使用金融攻击手段——主要是主动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包括公布黄金储备等等)……这些手段都带有颠覆西太体系的攻击力度。如果这种等同于摊牌的攻击出现的话,那意味着什么呢?我以为其效力等同于伊朗的悍然核爆(伊朗已有的选项现在已经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博弈的参与方都将陷入别无选择的境况之中,只能进一步激化矛盾。所以,中方“半渡而击”的结局就是“浴火重生”。“浴火重生”表达的是中方半渡而击的决心和意志,这也是某超为代表的西方资本最为恐惧(无可逃避)的选项。问题是,如果中方毅然决然地选择半渡而击,某超如何破解呢?东方认为是无解的,这点我赞同。既然要面临一个无可破解的惨烈局面,某超也必然选择恰当的、能够给中方带来足够威慑的手段,此时的“南亚破局”(“三独”手段相对来说不属于同等力度的筹码)也将由原本的攻击手段变为被动防御手段。在此意义上,正是因为某超无解(半渡而击),所以它也要寻找中方无解的筹码,这样双方才具有交换的本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某超使用的招式也将越来越缺乏主动性,其攻击性也将逐渐由强转弱;反之,由于中方选择半渡而击的意志和决心已经无可逃避地表露出来,此时的中方已经处于不败的位置。那么,某超能够左右中方的选择吗?或者某超能够通过干扰中方的决策方式进而规避“半渡而击”的风险吗?我以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中方现有的路线和决策模式决定其不会放弃针对某超的半渡而击,因为中方现有的政权性质决定其必然将做出反击——除非中方出现颠覆性的事件(类似于政权垮台),或者中方内部强大的利益集团绑架其政策走向,但是这种可能性机会为零。因此,某超能够防止“半渡而击”的方式只有交易和妥协。同时,某超内部也存在足够的张力进行交易和妥协,因为作为商业文化(交易)的高手,某超需要这种交换实现角色的重新定位,更需要恰当的交换以确保既得利益集团足够的政策转型空间。

在此基础上,我的判断是,某超与中方之间将会进行某种程度的合作。尽管双方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核心利益(制度等层面)的冲突。那么,这种合作的方式是什么呢?这需要联系双方的现实需求展开。对于中方而言,缓冲的时间是第一位的,即确保发展的外部条件至关重要,只要再有三到五年的时间,中方将自然地完成产业政策调整、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者(掌握各种核心技术,在工业规模上无可超越,具备开启空间时代的技术条件等),其地缘的影响也将随着强大工业能力的自然延伸(如海军造舰计划的框架基本完成)而得到彻底改观;“三独”等分裂势力(某超的筹码变得可有可无)将随着中方实力而趋向于衰微,甚至得到根本解决。对某超而言,最大的困难在于金融,表现为高处不胜寒的道指,其需要和解以缓和道指带来的金融维稳压力,从而以道指可控的下跌完成金融格局的重构,此外就是努力寻求在经济与政治层面扭转劣势以求得未来两极博弈中的优势地位。双方各有所需,也都有交换的筹码。不可否认,由于某超丰厚的历史资产,其可供交换的战略资源要比中方多得多(例如某超完全可以将台湾让渡给中方,同时在让渡过程中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消耗中方的棋子,这是可能的选项——因为台湾经过某超多年的去中国化改造,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过渡给中方,完全能够成为消耗中方的抓手)。不可否认的是,重大的利益交换或有损于某超旧有的力量布局;但是不进行利益交换,某超对于无解的“半渡而击”或者即将到来的被迫“渡河”都无以应对,所以某超有内在的需要进行利益交换以换取中方的短暂合作,从而避免不可控的金融风险的爆发(道指调整)。在局势演化过程中,如何在交易和妥协中最大限度地为对方埋雷、消耗对方潜在的战略能力,这是中方和某超进行交易的方式,也是双方博弈的立场和原则。这将是近乎顶级的博弈,而参与博弈的中方和某超交换的筹码在静态上注定是同等的。从动态上看,这些被交换的筹码在未来两极对峙中将呈现出不同的底色,进而影响两极时代的最终结果,所以这将是异常宏大的工程,参与其中的交易员(双方的政府和必要的官员)任何纰漏都将为国家的未来带来重大的利益损失。比较而言,我以为某超妥协的动能要高于中方,因为“道指”已经日益钝化,其维护道指的成本也将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难以承受。对于中方而言,尽管其交易的动力弱于某超,但是因某超作为现有国际秩序的创造者,还拥有大量的可交换的筹码,这些筹码对中方而言是其垂涎欲滴的,也是其极度渴望的筹码(上述的台湾可能只是其中选项而已),所以只要某超支付足够的对价,中方也乐于进行类似的交易。

综上所述,我的结论就是,不会有“半渡而击”,因为半渡而击是手段而非目的;对于中方而言,理想的结果莫过于是让“河”来渡人,而非采用主动的手段进行战略攻击。对于某超而言,当其决策层确认无法摆脱“半渡而击”之后,或者说当确认“半渡而击”是不可克服、必然发生的结果之后(西方资本目前还在不断试探中方的力量和决心),其试图将局势导向“南亚破局”的战略价值也将变得无足轻重,所以“南亚破局”不会发生。但某超会尝试着将“南亚破局”打造为战略筹码,以此“对冲”中方后续的主动战略攻击——比如不进行半渡而击或者采用某种悍然手段以冲击西太体系等。现在双方的牌面是均衡的,未来三到五个月就是双方牌面的碰撞与选择。我以为,双方选择的结果就是妥协而非对抗的深化或激化,这就是东方提及的“第二条道路”的内涵,也就是双方以贸易战为抓手进行利益格局的重新分割。合理的交易可能表现为某超放弃贸易战的手段,同时以某种方式(暗示)向中方过渡地缘利益;而中方则将通过放手A股的指数上涨,以展现其帮助某超进行金融维稳的意愿(这将帮助某超避免道指不受控的单边下跌)。

以上是我对于未来三到六个月内两极博弈格局的大致判断。下面我们来分析这种两极博弈对于A股指数的影响。前文已经确认了中方“第二条道路”的存在,这意味着两极之间存在着妥协的空间和途径,而未来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应该是双方探讨妥协的关键期。但是无论两极如何妥协,在道指层面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道指必须跌下来,必须回到低位水平才可能重启新的经济周期。低位的标准就是15000到18000之间——回调应在2020年二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展开,也就是2020年6月到2021年3月道指将会发生实质的、向下的、大幅度的调整,从那时的位置(也许30000点以上)跌到15000-18000之间。如果道指在2021年3月之前不完成上述调整的话,2021年后,某超将随着中方实力的增长而被动地(自然)进入“河渡人”阶段。所谓“河渡人”就是中方因准备工作的完成——其实质是中方的实力超越整个西方的力量,表现为中方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都足以应付某超任何强度的挑战或测试而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即,中方将会采取主动的战略手段挤压某超在西太的金融空间,这将触发道指的“不受控”下跌。所谓的“不受控”下跌将是完全超出某超控制能力和范围的下跌,空间可能在12000到15000之间(甚至更低)。这种“不受控的下跌”将会以极其惨烈的方式彻底地终结西方的金融霸权——所谓的“彻底终结”是,那时候的某超(也许可以定义为整个西方)将丧失现有的交易筹码(如果金融危机深入发展,某超甚至可能连进行同等反击的手段或者筹码都将丧失),这将使随后展开的两极博弈的天平迅速地向中方一侧倾斜——两极博弈将是主流文明之间最后的碰撞和融合,其持续时间和烈度将是空前的(时间可能很短,但烈度剧烈),之后形成的新型文明将进入空间时代。这种局面是某超难以承受的结果,也是西方极力避免的局面。

对于中方而言,局势向“河渡人”方向的演化虽然是最符合其利益的选项。但是某超目前依然拥有足够的筹码终止这种有利于中方的局势演化。例如“南亚破局”就是某超的现实的选择和手段——“南亚破局”一旦开启,中方将会适时启动“半渡而击”,某超和中方的博弈都将迅速激化,双方妥协和交易的空间将被大大的压缩,这种激化的矛盾冲突将会演变为有规模的战争(热战),将局势导向失控的局面(这种失控是全面的,对于中方和某超都将如此),进入“浴火重生”的阶段。所以不会存在完美的“南亚破局”(对西方而言,利益最大化形态)与完美的“河渡人”(对中方而言,最完美的形态),只存在交易和妥协。我不确定,在这次交易中(这应该是关键性的交易),某超会拿出什么样的筹码换取中方放弃“半渡而击”(没有半渡而击)、延缓“河渡人”的计划(作为中方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将始终存在并导向调整优化的局面)。但这种筹码交换应该是短暂的,其结果对于某超而言就是完成道指空间的调整;对中方而言,就是获得足够的现实权益——也许是地缘格局的改变,比如某超将台湾以某种形式转让给中方,即使这种利益转让的过程一波三折,但作为中方获得东亚支配权的标志性事件,接受上述的交易有着巨大的天然的诱惑。

所以我个人判断,某超或者会放弃东北亚以配合中方重启东北亚一体化为手段,或者会放弃台湾并允许中方获得台湾的支配权(解放台湾)。两个筹码的份量都足够重,足以换取中方在道指进入调整的阶段不进行某种形式的金融攻击。在此意义上,中方将默认(配合)道指的主动调整。简单地说,就是允许某超将道指拉升到32000以上(筑顶)。与之相应的是,作为交换的条件,A股指数也会随之上涨到3500到4000左右(这表明中方无意于主动攻击西方金融)。两个指数将在某个时间点同时见顶,可以预期的时间应该在2020年6月前后。在此之后,中方的A股指数将从3500下跌并击破2440,极限的调整空间可能会达到2300左右;至于道指则将会从32000以上下跌到18000左右。在此下跌过程中,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被引爆,出现所谓的“一地鸡毛”。中方会在“一地鸡毛”后获得某超所交割的利益——比如启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或者以双方认可的某种形式“解放”台湾。2021年前后(年内概率较大),完成调整的道指将开启新周期,这种受控的下跌虽然代价不菲,但还不会从根本上损害某超的核心(金融控制)能力,调整将给予某超短暂的空间和时间,使其能够顺利进入随后展开的两极博弈之中。至于中方将收获地缘的利益,如“解放”台湾将使中方具备分割太平洋的能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则使中方能够整合东亚经济,同期A股指数作为接纳地域资本的容器,也将就此步入真正的牛市,一个突破6124的牛市。收割上述利益之后,中方的实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成为与西方势均力敌的博弈对手。当然,对中方而言,某超让渡的“台湾”或“东北亚”都具备潜在的战略风险,如台湾可能会成为大号的香港(成为包袱),或者东北亚一体化也会因某超军事控制日韩而具有反转的可能(尽管可能性很小)。同样,对某超而言,中方默认的道指调整也有潜在的风险,那就是完成调整后的西方将丧失东亚地缘利益(部分丧失),其金融能力的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得以保全,但其金融触角将不得不大幅收缩(美元市场收缩)。但总体而言,中方所得的地缘权益与某超不得不开启金融调整之间,大致呈现出旗鼓相当的对价。


[1] 按照东方的意思,所谓“半渡而击”就是在某个恰当的时间点,中方主动出击终结西太安全体系。这里的恰当时间点有两重含意:一是俄罗斯的选择应处于无可逆转的状态;二是西方的选择也处于无可逆转的状态。“半渡而击”讲究时机的把握,这也是半渡而击的关键点。按照我的理解,半渡而击的主要目的是将俄罗斯和西方达成的交易瞬间逆转,从而使西方天下围攻的策略彻底破产。半渡而击的手段很多,2015年之前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包括南海方向、钓鱼岛方向等;2015年之后,增加了金融手段。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