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美军陆航世界第一?解放军陆航相比美军到底不足在哪里?

500

差距仍旧很大

可喜的进度

最近一段时间,有这么一款对中国军队至关重要的武器装备可谓是“经常露面,捷报频传”,它就是直20多用途直升机,10月1日,直20多用途直升机组成编队在“陆航突击梯队”中亮相。

500

▲大阅兵上亮相的直20直升机编队

10月10日至13日在第五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4架直20作为解放军“风雷”直升机飞行表演队的“队员”向公众进行了全方位的空中飞行展示和地面静态展示。

500

▲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央视记者探访直20直升机

其精良的制作工艺令人眼前一亮

除了“大阅兵”和“直博会”上,陆航直20直升机的两次大规模展示之外,数日前,海军灰涂装的直20海军型原型机和疑似反潜型直20试飞照片也开始出现在网络上。

500

▲之前军武菌猜想的直20几大变形型号

正在逐步地向我们揭开面纱

直20近段时间以来的这些成规模且自信的展示,无不显示着中国陆航部队的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快速进行着。直20的批量装备,填补了中国当前最为紧缺的一项短板“中型通用运输直升机”的缺口。

喜悦后的冷静

虽然随着直20的成熟和系列化发展,解放军陆航部队及其他直升机单位的装备质量、规模都将有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现在还是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军队与当前以美军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强军相比,还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

500

▲直升机+装备优良的大兵

几乎成为了美军留给世人的标准印象

图自电影《黑鹰坠落》


在经历了全面的部队改革和裁军后,解放军陆军的总员额虽然已经下降到了100万以下,但数量依然可观(2013年中国官方发布的数量为85万人),这个规模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相当庞大的。如此庞大的陆军也是我军应对周围安全威胁的基石,毕竟“东亚地区是没有弱旅”的。

(在中国周边的国家当中,俄罗斯、日本都是强国,印度虽不能算列强,但至少是大国,并且是陆军大国,即使是体量较小的朝鲜、韩国两国,拉到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地区也是“小霸主”级别的存在。)

500

▲周边国家“高手如云”的现实环境是中国

维持一支强大陆军最切实的理由

在现代战争当中,规模庞大的陆军需要规模与之相对应的陆航部队来支持才能有效发挥战力。

500

▲美军现代陆航的徽标

陆航部队的规模直接体现在其装备的直升机的数量上。以美军为例,美国陆军及陆军国民警卫队总兵力相加不到90万人,但其装备的各型直升机数量却高达近4000架,粗略计算每万人拥有超过40架直升机,且其装备的各型直升机性能都很优秀(此外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还装备有近1500架各型直升机)。

500

▲美军160航特团的飞行员炫技

除了美军以外,俄罗斯军队的直升机装备规模也相当可观,俄罗斯陆军(约28万)加上独立的空降兵(约45000+)只有约33万人,但他们在战时能获得总量约1200架直升机的支援(和中美直升机大多在陆军不同,俄罗斯军队的直升机大部分都在空天军、独立的空降兵建制下),每万人拥有直升机数量超过30架。

500

▲俄军装备的米26重型直升机

美军陆航的直升机总规模和“人均规模”对于目前的解放军来说,肯定是一个短期之内无法企及的目标,用美军作为直接参照可能太过苛刻,不过即使先参考俄军的“人均”标准定一个“小目标”,解放军陆军航空兵也需要3000架以上的各型直升机才能达到。

500

▲解放军陆航的老式飞行服(左)

解放军陆航的新式迷彩阻燃飞行服(右)

回顾发展历程

很显然,解放军陆航对直升机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那么,陆航离实现这个需求还有多远呢?我们就先从解放军陆航的现有规模说起吧。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于1986年在北京正式组建,并于1988年在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各成立了一个直升机大队。陆航部队的“创业之路”从起跑线开始,就异常艰难,建立之初的解放军陆航部队只有少数从空军接收的直升机。

500

▲在中美蜜月期内引进的20余架黑鹰

曾长期是解放军性能最好的直升机

在这些“家当”当中,除了从美国引进的20余架黑鹰较为先进外,其他的诸如米8、直9、“小羚羊”等直升机不论是数量还是性能都相当“基础”。

500

▲解放军装备过的法制“小羚羊”直升机

由于经费紧张,在引进该机时中国只买了8架

而且这8架当中只有4架是设备齐全的“高配版”

在随后20年时间里,解放军陆航部队的发展很难称得上快速,因为军费是捉襟见肘的,而周边的安全环境又总是风波不断,经费总是要优先保障海、空军及二炮(现火箭军)的急需。

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陆航部队一方面装备了两百多架此间中国唯一能批量稳定生产的国产直升机——直9系列直升机,一方面分多个批次从俄罗斯引进了约200架米17系列直升机。

500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米17系列”+“直9系列”

就是解放军陆航的标准形象

这两大系列直升机,再加上一些小批量装备的型号,解放军陆航部队的直升机装备量,在2008年左右才终于突破500架大关(作为对比,我们的邻国韩国拥有约46万多陆军兵员,但韩陆军却装备了约600架直升机)。

500

▲韩国陆军的黑鹰直升机部队

韩陆军共拥有约112架该型飞机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抢险救灾行动当中,解放军陆航及空、海军直升机部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解放军直升机质量和数量都严重不足的现实问题也彻底暴露。

在那次抢险救灾行动当中,中国集全国之力一共凑出了99架适合救灾使用的大中型直升机,在这些直升机当中,还有30架是民间的直升机,也就是说2008年时,刨去不适合救灾的直升机和必要的担负战备值班的直升机,整个解放军系统一共只能派出69架直升机执行抢险任务。

500

▲截图来自新华社有关报道

在严峻的现实问题面前,有关方面痛定思痛,开始加大投入,全面加速推进解放军新一代直升机的规划和发展(比如直20中型通用运输直升机就是在此时正式立项研制的)。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陆航部队的装备发展进入快车道,2016年8月6日,陆军第13集团军某陆航旅隆重举行某新型国产武装直升机暨陆军第1000架直升机授装接装仪式。

500

第1000架直升机列装

500

▲陆军第1000架直升机列装仪式

图源:@老虎通讯社


解放军陆军直升机装备规模从数十架到500架一共用了22年,而从500架增加到1000架则只用了8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2008年时,陆航除了当初从空军接收的那8架进口的入门级轻型武装直升机“小羚羊”之外,就没有任何专用武装直升机了,以至于陆航不得不长期使用加装武器挂架的米17运输直升机和由直9“半路出家”发展而来的“直9W/WA/WZ”武装直升机来“凑合”。

500

▲米171直升机由于体型大、机动性差

在执行火力突击任务时生存性其实是很成问题的

而现在,解放军不仅陆军每个陆航旅都装备了数十架直10、直19型武装直升机,而且空军空降兵军也已经装备了一定数量的直10K型武装直升机。

500

在运输直升机方面,“5.12”时,中国陆航的抢险作业主要依靠的是俄制米171E、米17V5/V7直升机和美制S-70C直升机(黑鹰)的高负荷运转。

500

▲除了转运人员和救灾物资以外,08年四川省

阿坝州的高考试卷也是由4架黑鹰完成运输的

而现在,国产的直8B/K/G中型运输直升机(宽体的L型,预计不久之后也会列装)已经装备到了陆军多数陆航旅和空军空降兵部队,这些国产直升机成功接过米17的“接力棒”,成为了解放军空突力量的核心投送平台。

更值得欣慰的是,解放军陆航的编制规模也从最初的三个直升机大队,发展到了现在每个陆军集团军都编有一个陆航旅或空中突击旅的地步,“陆航旅/空突旅”的规模显然比“直升机大队”要大多了。

500

 “陆航空突奇兵—2018”比武竞赛

未来之路

解放军陆航部队近年来在直升机数量上,已经是仅次于美军和俄军的“世界第三”了。但已将“世界一流军事力量”作为建设目标的解放军,显然不可能满足于这个虚无的“世界第三”。

500

▲解放军的直20

正如笔者前文推算过的,即使仅以俄军的“人均直升机保有量”为装备规模的参照标准,解放军陆航也需要装备3000架以上的各型直升机才能满足需求。而在直升机装备质量方面,俄罗斯军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显然已经不适合作为参照对象和学习目标了,当今天下,能够格成为解放军学习目标的只有太平洋对岸的那支美军了。

500

▲为什么总拿美军做参考呢?因为要有梦想啊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简要了解一番美军陆航部队吧。

美国陆军航空兵除了专司特种作战支援的陆军第160航空特种作战团以外,其他部队都采用的是“航空旅”的编制,美陆军现役的陆航部队主要是配属于10个作战师(第1骑兵师、第1装甲师、第1、2、3、4、25步兵师、第10山地师、第82空降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的10个师属航空旅(除了美陆军以外,美国国民警卫队陆军还有8个)和2个独立的航空旅(第12、16旅)。

500

▲从左向右:美军第1骑兵、第1装甲、

第1步兵三个师的徽标

500

▲从左向右:美1骑、1装、1步三个师配属

战斗航空旅的徽标,最后是160航特团的徽标

美军每个陆航旅拥有120架左右的直升机及数十架无人机,不同类型的航空兵旅的直升机及无人机型号和配置比例略有不同。

500

美军第12(左)、第16(右)战斗航空旅的徽标

第12旅是重型航空旅,第16旅是全谱型航空旅

美陆军现有4个重型航空旅、8个全航空旅

美陆军的“全谱型航空旅”(如配属第1步兵师的航空旅)辖:旅部、旅部连、攻击侦察营(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突击营(黑鹰运输直升机)、一般支援营(运输直升机、救护直升机等)、骑兵(侦察)中队与综合支援营。美陆军的“重型航空旅”(如第12航空旅)比全谱型航空旅略大,它有两个攻击侦察营,支援保障单位也多些。

500

▲美国陆军航空兵现役的打击主力AH64阿帕奇(左)

武装直升机约792架,AH/MH-6直升机约47架(右)

500

▲美陆航现役的MH/CH47运输直升机约503架(左)

UH/MH/等各型“黑鹰”总计约1565架(右)

500

美陆航现役的TH67训练用直升机约163架(左)

UH72A多用途直升机约341架(右)

鉴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通常意义上也是分量十足的地面作战部队,因此在这里也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直升机航空单位纳入“美军陆航”的统计范围。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有171架UH-1Y中型通用直升机、AH-1Z、W攻击直升机合计177架、M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253架、CH-53E、K重型运输直升机143架。(以上陆航和陆战队直升机/倾转旋翼机数量来自英文维基相关词条统计,具体数量不一定精确,仅供参考)

500

▲兼具垂直起降与高速飞行两项性能于一身

的MV22是目前美军独有的宝具

500

▲美海军陆战队四个航空联队的徽标

第1联队驻日本,第2联队驻北卡罗莱纳

第3联队驻加利福尼亚,第4联队是预备役部队

每个航空联队除了直升机、旋翼机以外还有固定翼飞机

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航空兵部队都拥有专用武装直升机、中型通用直升机、重型运输直升机,陆军还拥有轻/中/重型特种作战支援直升机,海军陆战队则拥有先进的“鱼鹰”倾转旋翼机(陆军也正在试飞轻型高速旋翼机)。

虽然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因为各种原因而在装备建设方面搞“军种特色”,但显然都已经或正在建立功能齐全、重量、规格全面覆盖、速度跨度范围较大的全套直升机装备体系。

500

▲虽然陆战队没有“阿帕奇”重型武装直升机

但是通过对AH1的持续改进,其战斗力依然可观

图为AH-1W,超级眼镜蛇直升机

具体落差

相比之下,仅仅是在装备类型方面,解放军陆航部队才刚刚开始装备10吨级的直20中型通用直升机,直8B/G也只是比直20/UH60M/UH1Y略大的13吨级中型运输直升机,即使是正在试飞的直8L型宽体改进型,其在重量规格方面也提升有限。

500

▲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当中

中国从俄罗斯租用的米26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重型直升机在重大任务当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解放军陆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现役重型运输直升机,更没有类似MV-22B“鱼鹰”或V-280、S-97之类的新概念高速旋翼机,这两方面都是完全的空白;即使是在由常规直升机改进的特种机领域,解放军也还没有装备任何型号的特种作战支援直升机。

500

▲舱门加特林,空中受油管,这两项装备

希望可以尽快出现在直20直升机上

图为美军160航特团的特战型黑鹰直升机


500

▲除了直升机本身以外,美军在直升机配件上

也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型号繁多的舱门机枪及枪架

左:美军的GAU17(M134)机枪

右:美军的GAU21(M3M)机枪

500

▲客观的说,同美军直升机相比

中国军队的直升机舱门机枪还比较原始

射界过窄、射速较低、数量稀少等问题都需解决

正所谓“没有对比没有伤害”,通过与美军陆航部队的对比,我们一下子就能直观的看清解放军陆航在硬件方面的短板。

不过可喜的是,通过对比暴露出来的短板也正好为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乃至于我国整个直升机工业的追赶和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毕竟,美军已经用时间、行动和鲜血为我们验证了许多发展的可能性。

500

▲美军坠毁在索马里的黑鹰直升机残骸

美军陆航在历次重大行动中付出了许多鲜血

这些鲜血最终成为了其改进战术战法的依据

总结起来,解放军直升机相比美军的差距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数量规模,二是型号规格

有限的采购预算和所需机型的研发能力与产能,是制约直升机装备数量规模提升的主要因素。

500

▲现代高性能直升机的生产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

能大规模量产直升机的国家一定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

图为波音公司的直升机生产线

在预算方面,随着中国每年军费总额的缓慢提升和对陆航装备重要性认识的进一步提升,解放军今后的直升机装备采购预算肯定会逐年增加;而在技术产能方面,随着直20、直8G/L等急需的主要装备型号逐步形成批量生产条件,“哈飞”和“昌飞”都已经有能力逐步提高产能来满足部队的旺盛需求。如此一来,或许要不了多久,解放军陆航每年新装备的直升机总量就能超过100架,并逐步向150架迈进。

500

▲央视曝光的哈飞直19直升机生产线

在技术方面,直升机及其子系统研发生产技术的瓶颈是制约直升机型号及规格扩展的主要“拦路虎”。

我国直升机研发能力经历了数十年的积累与发展才达到今天的水平,虽然已经能拿出像直20和直8L这样堪称“性能不错”的直升机型号和相应配套的涡轴发动机、先进传动系统、旋翼系统等子系统了,但在重型直升机、大功率涡轴发动机、大功率传动系统、先进旋翼系统技术等方面还相当薄弱,在倾转旋翼机、刚性共轴旋翼机等新概念高速旋翼机领域更是近乎空白。

500

▲V280高速旋翼机

中国直升机工业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突破,过去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我国直升机工业就是通过自身努力与对外合作才建立起来的(主要与法国和俄罗斯合作),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并为我所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

500

▲除了曾直接购买的小羚羊直升机以外

中国直9、直8直升机的技术源头也来自法国

在中国陆航及直升机工业的发展道路上

法国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的好同志

我国现在正与俄罗斯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虽然过程并不顺利,但只要把握好立场与谨慎态度,一定能有所收获。除了俄罗斯之外,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也是直升机技术相当发达的国家,同这些国家进行技术合作的机会不是完全没有,如果有可能,最好能把握机会互利双赢,如果能通过直接引进,在短时间内改变某一方面的落后现状,那肯定比闭门研究要见效快(只要之后对引进的技术认真消化吸收,效果不比自主研发的差而且成本可能还便宜)。

500

 

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的发展既见证了人民军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也见证了我国直升机工业的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在未来,必将在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强力支撑下继续飞速发展,实现一次又一次“晋级”,当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需要保卫时,他们将是中国陆军手中最为灵动的利剑!

500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部以美国陆军航空兵为原型背景的美剧《勇者》(“Valor”,也有翻译为“勇士”的),这部剧尽管有些剧情较为夸张,但总体而言仍旧反映了美军陆航部队的一些情况,闲暇时不妨一看。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