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上甘岭防空作战:勇气对抗现代化作战体系,有种小飞机必须击落!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后期一场空前惨烈的战役,和广大读者所认知的“血肉之躯对抗坦克大炮”不一样,这一时期朝战中双方武器装备差距,已经被极大缩小了。

战役中,美军固然信奉“范弗利特弹药量”,投入了从重炮到坦克大量技术装备,意图凭着火力绝对优势一口气击垮当面志愿军,夺取关键阵地。不过,当面的志愿军经过了两年多的发展和补充,武器装备也有了较大改善。据资料记载,我参战的志愿军部队已经基本实现苏械,阵地上步兵自动火力较强,同时还有大口径火炮、火箭炮、坦克等兵种部队支援配合作战,唯一差距只是空军。众所周知,由于志愿军的浴血奋战,美军下了血本的火力优势并没有转变成胜势。不过,上甘岭的战局确实几度非常危险。而导致危险发生的,恰好因为空中力量的缺陷。

500

据记载,美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投入一个航空队约100余架各型军用飞机,出动3000余架次。唱主角的是轰炸机和强击机,如B26轰炸机主要携带航弹和燃烧弹进行饱和轰炸,而F84、P51对地攻击机主要携带火箭等对志愿军工事和装备进行精准攻击。有老兵回忆说,美军飞机每天都出动100架次左右进行狂轰滥炸,美轰炸机投下重型航弹破坏力极大,凝固汽油弹能够把成片阵地烧成火海,并能够迅速耗光周边的氧气;P51的美军飞行员也非常歹毒,其能够驾驶飞机从极为刁钻的角度切入把炸弹或者火箭弹精准地“甩”到重要工事上,造成重大破坏。志愿军战地报告这样记载:自10月14日敌向我五圣山前沿阵地发动进攻以来,敌空军为配合其地面部队作战,每天常以一百余架次飞机对我前沿及纵深,滥施轰炸扫射,企图摧毁我步、炮阵地,杀伤我人员和封锁我之运输线,配合其地面进攻。

500

唯一对美机能够造成威胁的,是志愿军在战争期间组建的一批高炮部队。这些部队和大多技术兵种一样,采用的是苏制高炮。坦白地说,这些设计制造于二战期间的苏制高炮性能与美制先进喷气式军机相比,已经落伍。但在志愿军高炮部队机智顽强的战斗下,依然对美军机造成了较大打击。有被俘的美军驾驶员交代,美飞行部队中流传着这样的信息:一旦发现对方高炮就要立刻拉高,不然就可能回不去了。据军史记载,志愿军先后有一个高炮团和若干独立炮兵营被投入上甘岭战役前线参战,战役期间进行了300余次防空战斗。不过,军史也记载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细节,就是轰炸机和强击机并非是志愿军高炮部队首要打击的目标。

固然,造成巨大破坏的轰炸机和强击机令志愿军无比厌恶,不过要问对志愿军造成最大威胁的,却并非它们,而是美军一种不起眼的小飞机——炮兵校正机。

真实的原因令人感到沉重:B26、P51等强击机、轰炸机虽然造成了志愿军官兵巨大伤亡,但这种伤亡却是志愿军无所畏惧的。实际上,飞机所投掷的炸弹和燃烧弹造成的伤亡对阵地上志愿军已经是家常便饭,几乎每一个上阵地的志愿军战士都抱有视死如归的精神。而且志愿军部队在长时间战争实践中,也总结出一套对抗轰炸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坑道就有防轰炸和燃烧弹的设计,能够有效在美军的狂轰滥炸中生存下来。所以,无论联军使用多重的航弹并一而再再而三的把阵地烧成火海,总有源源不断的志愿军步兵会坚持在阵地上并奋起抵抗美军进攻。如果说美轰炸机和强击机是令志愿军缓慢流血的话,那炮兵校正机则是真正威胁了志愿军的“命门”。

500

【美军炮兵校正机】

 据资料记载,美军在上甘岭投入了多种型号的炮兵校正机,其外形像个大蜻蜓,大肚子,细长的翅膀,活塞式发动机,飞行速度较慢,秒速只有四五十米,但能够长时间滞空,也能够迅速改变高角和航路角,极为适应山地使用。该型飞机已经大量装备到前线各部队,有一名驾驶员和一名观察员,机上携带信号烟幕弹、地图和电台等,可以与炮兵,甚至后方指挥部和上空的战斗轰炸机直接联系。执行任务时,观察员在机上用望远镜观察目标,发现目标后通过地图确定坐标或者直接以烟幕弹进行标记,再呼叫后方火炮或者空中军机进行打击,并为其校正弹着点偏差。

虽然炮兵校正机飞机性能极其一般,但它却是美军“联合作战的眼睛”,每天轮班在战斗区域巡逻,搜索我炮兵阵地、运动中的部队和运送物资的车辆,然后进行火力调度。战役初期,往往我支援炮兵刚一开火,就迅速被上空巡逻的炮兵校正机发现弹道,然后迅速引导美军火炮进行覆盖,造成了炮兵装备的损失。在火炮是志愿军防御作战主要依靠的情况下,这种限制和损失极难承受。同样,二线阵地的援兵和补给也因为头顶上炮兵校正机,往往一有动作,就遭到火炮和空中封锁,很难在关键时刻对前沿部队形成有力支援,这就使得一线部队的压力徒然剧增。志愿军的痛点正是在此,我们能够忍受流血牺牲,但在武器物资却无法如美军一样随时补充,这也是胜败的关键所在。

500

【正在警戒的志愿军高炮部队】

 

也正因此,炮兵校正机才成为志愿军数量有限的高炮部队首要打击目标。由于炮兵校正机一般只在前沿阵地上空活动,导致部署在二线阵地的志愿军高炮部队够不着、打不中。为了消除这一巨大威胁,给敌飞行员造成压力,一些焦急的高炮兵连开始冒着巨大危险、打破常规,把射程不够的高炮往前部署,以求尽可能威胁到敌机。

据资料记载,119师独立高炮营官兵曾将两门小高炮前推到距敌前沿600米的开阔地上进行隐蔽,两个炮班的战士喝着冷水,啃着饼干在野地草丛里潜伏了4天才终于等到一架炮兵校正机进入射程。两门火炮突然齐射,敌机中弹起火,飞机成员跳伞因高度太低,伞都没打开就摔死了。另一个高炮连则把小口径火炮推进前沿坑道,在敌火炮轰炸的间隙拉出阵地,潜伏射击美军炮兵校正机,先后击落3架敌机。

美军从来就不是傻子,也随即加大了对志愿军高炮阵地的打击。有不少连队在靠前部署的过程中,被美军发现攻击,造成了严重的牺牲。不过,由于高炮部队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美炮兵校正机也开始感受到了威胁,其活动范围退缩到了距前沿8公里以外,高度也增加到2千米以上,侦察和指挥效率大大降低。整个上甘岭战役中,高炮部队共击落击伤200余架联军飞机,炮兵侦察机占据了其中不小比例。他们无疑是真正的英雄!

当然不止高炮部队,无论是前沿的步兵部队还是后方的炮兵、运输部队,都是在劣势情况下顶着巨大的牺牲与美军作战的,这才有了辉煌的战役胜利。今天再回看这段历史,我们在感慨前辈们勇气和奉献的同时,也有了遗憾和感慨:如果当年我们有空军,能够补上这块巨大短板,是不是就能更好地限制美炮兵校正机活动甚至限制“联合作战”效能,能够减少更多的流血和牺牲?

所有的教训和遗憾和那些宝贵的精神和战绩一样,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500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部署图】

 

全部专栏